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儿童出行箱包产品研发

2024-03-05 05:40李嵇扬言柳禛
西部皮革 2024年3期
关键词:箱包情感化行李箱

李嵇扬 ,言柳禛

(1.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2.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二胎政策的落地实施,家长对儿童综合素质培育需求不断提升,除了日常的生活学习外,外出锻炼身体,拓展视野也成为必修课程。亲子游产业的发展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儿童出行箱包市场的产品层出不穷,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出行箱包行业的风险以及威胁,例如产品同质化严重,功能大同小异,目标用户不明确,创新力度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本问以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为支持,结合儿童感官和行为行为需求,提炼出儿童出行箱包的设计机会点。以期为目标用户带来更好使用体验的同时为箱包行业提供高效合理的设计方法,提高儿童出行箱包市场竞争力。

1 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旨在吸引用户的关注、唤起用户的情感反应(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从而增加用户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它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提出的设计理论。为了更全面地阐释情感在用户体验(主体)与产品(客体)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唐纳德·诺曼将消费体验划分为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这三个层次,强调情感在其中的关键作用[1],本能层指产品带给用户的第一印象盒直观感受,主要通过产品的外形、色彩、质地等对用户产生感官影响;行为层指用户与产品交互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使用效率与乐趣,与产品的功能、效用和可用性有些密不可分的关系;反思层指产品给予用户精神层次的满足,来源于产品通过内容、文化、人文关怀等与用户建立的情感纽带和长期感受[2]。诺曼认为,在实际的产品中,真正的体验都包含了以上3 个层次,很少只涉及某一个层次[3]。因此儿童出行箱包产品的设计需要结合目标用户的特点和需求对3 个层次进行综合考量,寻求平衡。

2 儿童出行箱包产品发展现状

2.1 儿童出行箱包现有研究

从学术层面看,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儿童出行箱包的研究甚少,所以本文在文献调研时将研究内容进行拆分,分别从儿童产品和出行箱包两个方面进行切入。儿童产品方面,往往为多学科多角度互相融合,对于不同课题,研究会有些许差异。从产品设计角度总结,设计中常运用亲子教育理论、心理学、母性关怀、情感化设计、情绪体验等为设计方法,基本围绕安全性、易用性、趣味性、互动性、形象性、激励性、成长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设计。旅行箱方面以“旅行箱包”“箱包”“旅行箱”“行李箱”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目前对于出行箱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造型、功能、技术等产品层面的角度。万蓬勃通过对秦绣的设计与发展进行简介,分析其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从图案、色彩、造型等三个方面探究秦绣在现代时尚女包设计中的应用。张晓炜通过家具化一物多用的箱包设计来满足于生活在大城市居住空间有限的年轻人。肖华英,从立体化再造设计和平面化再造设计两方面探讨了皮革面料再造设计在箱包设计中的应用,并指出了皮革面料再造设计在箱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李娇等从技术角度出发针对旅行箱进行智能化创新设计。

2.2 儿童出行箱包产品分析

项目组对市面上常见的儿童出行箱包进行了收集和分析,发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钟:(1)双肩包,这种类型的包在儿童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适用于多种场景。(2)拉杆书包,常用于日常学习,有助于减轻儿童的双肩负担。(3)旅行箱,该类产品形式多样,比如在一般旅行箱的基础上增加可折叠拉杆,儿童坐在上面后既可以蹬脚移动,也可以让家长拉着移动;也有将箱体重新设计,使儿童可以跨坐于箱体上或者是增加滑板等功能。但总的来说,关于大多数儿童出行箱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外观、功能和技术等物理方面,缺少对于人群需求以及使用环境的考虑,比如儿童箱包在复杂的出行环境中,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如撞到行人或超出家长的控制范围。

2.3 于情感化设计的儿童箱包特点

儿童出行箱包的用户主要是儿童,但儿童心智发育尚未健全,且每个年龄段的变化也较大。因此设计过程中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基本行为特征、内在情感和心理特征的分析将有利于情感化设计方案的实现。同时也要考虑到父母是儿童出行箱包的真实购买者,所以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展开调研。项目组成员首先采用专家访谈、用户调研等方法对儿童出行箱包产品进行需求提取,之后从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对儿童出行箱包产品进行用户需求分组分析。其次选取了10 个家庭进行了深度访谈,收集到了有关儿童箱包需求描述67 个,根据语义差异法原则,最终得到27 个需求描述,并从外观、功能、情感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见表1。

表1 儿童出行箱包的用户需求分析Tab.1 User demand analysis of children's travelling luggage

表2 儿童出行箱包产品情感化设计构架Tab.2 Emotional design framework of children's travelling luggage

表3 旅行记忆行李箱情感化设计设计构架Tab.3 Emotional design framework for travelmemory luggage

3 基于情感化的儿童箱包设计策略

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儿童出行箱包产品,需要考虑到用户的心理认知消费需求与情感体验要素。设计者也应注意到个人情感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将决定他们对产品的关注度和喜好程度。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可以有效产出儿童出行箱包产品在图形符号提取、外观特征展现、功能载体、情感体验等各个环节中的设计推导。以下是笔者借鉴三层次理论并结合调研结论推导出的儿童出行箱包产品情感化设计构架。

3.1 本能层的感官设计

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容易被外观美观、富有趣味性和新奇感的产品所吸引,从而产生购买和使用的冲动,这种反应是人类的天生本能。因此设计师可以通过形状、颜色、材质、尺寸等方面的设计来满足儿童出行箱包产品的本能需求,从而提升用户感官层面的愉悦感。设计过程需要把握如下内容:(1)颜色是视觉传达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儿童出行箱包设计中具有审美力的色彩选择不仅可以间接培养儿童的美学观的形成,也能为儿童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在选择色彩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喜好和感知,鲜艳、活泼的颜色通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以考虑使用多彩的图案和卡通IP 角色,以增加箱包的趣味性。(2)箱包的材质首先应是安全环保的,由于儿童往往喜欢通过手、唇、舌与产品的接触来感知事物,因此必须注重儿童产品材质的安全性,加强对油墨的检验和卫生监督,选用耐热性、耐油性、阻隔性良好的材质。另外需要考虑材料的坚固耐用以承受儿童在旅行和日常使用中的活跃度[4]。(3)箱包的造型应该符合儿童的体型和需求。设计要考虑到箱包的拉链和扣子应易于操作,以便儿童能够自己使用箱包;箱包的尺寸要适中,以容纳孩子们的物品,但不至于过于笨重,箱包整体没有尖锐的部件或易脱落的小零件,以免意外伤害。

3.2 行为层的功能体验

从调研的结论可以看到,行为层的体验,除了产品设计可用性、易用性以外,也应重视在多种场景中人与物的交互过程。优秀的设计必须考虑“体验”,使用体验上呈现惊喜感,使用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满足感,那么用户就会进一步对产品产生信任和依赖感。基于前期对于儿童出行箱包以及用户研究的需求分析,儿童出行箱包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的出行环境,设计者需要根据用户遇到的问题延伸产品的使用情境,寻找合适的解决手段,满足用户在不同情境下的需求,例如使用模块化设计。具体做法可以包含如下内容:(1)优化移动模块,提升产品安全性;比如增加轮子的耐磨性和防滑性以适应崎岖的路面或者下雨天气;采用多种携带方式,较小较轻的行李箱甚至可以使用双肩背负的方式等。(2)优化储物模块,适应多种出行场景,例如重新设计箱子的开口方式,使其能够在箱包直立状态下轻松获取所需物品;加入更多的固定模块,防止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移位,或者是大力抽取时产生混乱。(3)增设个性化模块,满足不同时常出行需求。这些模块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和需求进行定制,以容纳特定类型的物品,如零食、玩具、电子产品等。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轻松组合和更换模块,使产品更贴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计划。

3.3 反思层的情感共鸣

在功能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用户关于产品体验过程的总体感受主要取决于其感性需求的满足程度。根据调研,家长用户对于在情感价值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期望。所以在反思层面,设计者需要满足用户为产品的潜在功能需求,增加额外情感价值,使用户的在经历总结、反省、品位等情感体验后可以往更高层次发展。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内容入手:(1)提升整理的趣味性及教育性,增强反馈,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与独立性。比如在行李整理过程,可以通过预设的色彩及图案等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强化孩子们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对出行的投入感和满足感,还能够培养孩子养成收纳的行为习惯。(2)围绕出行,融入互动触点,提升情感交流。儿童出行常涉及的环境主要有家庭、车站(飞机场)、酒店、游玩地等,这些环境间的转换或者单独环境本身就能够发现非常丰富的互动触点。例如当在车站候车时,孩子们通常会感到无聊和焦躁,父母可以巧妙地利用儿童行李箱的箱体表面进行学习游戏、拼图、涂鸦等亲子游戏互动,这些亲子互动游戏可以让孩子在候车期间度过有趣的时光,同时与父母建立更亲近的关系,提供教育和娱乐的双重收益。

4 基于情感化的儿童出行箱包设计

旅行可以帮助孩子拓宽眼界,增长见识,了解更多文化,旅行中的一张门票、一个零食包装袋、一叠小票都能成为孩子美好的回忆。于是旅行记忆行李箱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本能层中,造型年轻化是行李箱的设计最先考虑的问题;尺寸方面考虑到方便儿童或者其家长随身携带登机,设定为18 寸。行为层中,我们希望小用户们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行李箱,所以在行李箱表面设计了“留白”空间,小用户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将旅行时所见所想绘制于行李箱表面,将自己的行李箱变得独一无二。反思层中,随着出行数量的增加,行李箱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些点点滴滴的内容都将成为孩子与家长间的美好记忆,也在无形中加强了亲子对于出行的期待,增强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5 结语

为了得到用户的认可,本文以情感化设计理论为指导,理解目标消费群体在选择儿童出行箱包过程中心理感受与认知为依据,在回归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的视角下进行产品的设计实践,力求设计着眼点由“物象复制”向“情感互动”转变。本文总体研究内容和思路的主要参考了诺曼的三层次理论,因此所得到的设计策略和途径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但并不能涵盖所有设计可能。本文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进儿童出行箱包的情感化设计进行,也为其他设计人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箱包情感化行李箱
拿错行李箱
行李箱丢了
箱包面料图案设计的新焦点探讨
Driver escapes through car boot
论箱包设计中的褶皱及其工艺表现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箱包展厅照明设计
负情感化设计和它的度
基于情感化的耳机产品设计
情感化在智能家居发展趋势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