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赏析

2024-03-07 14:57马慧芳
课外语文·上 2024年1期
关键词:拟人朱自清春雨

马慧芳

★朱自清的《春》,单元导语要求我们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春天展现了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崭新的希望。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杜甫说:“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贺知章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苏轼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朱自清又是怎么说的呢?

从《春》的行文结构看,运用的是“总—分—总”结构:先写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具有引领作用;接着写春草、春风、春雨,以及在春天活动的人;最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渐次排比,赞颂春天,气势迭起,让全文丰润完整。全文表达了作者喜爱春天的欢快情绪,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清新风格,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由境界的向往之情,对人生乃至人格的追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首段连用了两个“盼望着”,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无限期待。经过了一个严寒的冬季,人们多么希望万物复苏的春天到来!东风一吹,春天就慢慢到来了。“脚步近了”,将春天进行拟人化处理,情景交融,为春天赋予人的行为,更加生动形象。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春天比拟成具体的人,使得语言更为生动形象。春风轻拂,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的时节,仿佛就是一个刚睡醒的人,这个人“欣欣然张开了眼”,能让人们想到是初春的景象,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气息。

作者先写山、水、太阳这样的自然景象,接着将视角拉近,写小草。小草是怎样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描写的是春草破土而出的动作,用拟人手法,让没有情感的小草变得同人一样有了灵性,富予感情。后面又写小草的状态和颜色,将长句变为短句,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感觉,使得语言更为鲜明生动。在草地上能干什么呢?可以坐着、躺着,也可以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春天的草儿是软绵绵的。

在文章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各种果树,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后面作者又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修辞手法,将不同的花朵颜色比喻成火、霞、雪,想象这些果树将来会结成的果实。在本段中,作者还描写了蜜蜂、蝴蝶、野花,将静态事物同动态事物融合,实现动静结合,让春天的景象更加生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五段开头,作者用了南宋志南和尚所写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导入了春风。春风是温暖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里使用了触感描写,能让读者想象出春风拂过的感觉。后面又写“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这里又用了嗅觉描写,春风有泥土的气息,而且是新翻的泥土,“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春天到了,南飞的鸟儿也归来了,它们开始筑巢,开始歌唱,就像人类一样“呼朋引伴”。春风也将牧童的笛声送来,成天在嘹亮地响。

春雨是怎样的呢?作者在第六段中给出了答案。这与我们传统的认知不同,以前我们说“春雨贵如油”,而作者说:“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春雨是怎样的状态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查阅资料,可知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描写的是江南的春天,这也让人理解了什么是“烟雨江南”,也理解了那句著名古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段对春雨的描写,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雨之密、春雨之小、春雨之细,这是江南春雨的特点,是将印象中的春雨叠加,能让表达效果更加突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春天赏雨。在春雨之下,人们是怎样的状态呢?走到乡下,看到了各处撑伞走路的人、劳作的农夫、稀稀疏疏的草屋,这是多么美丽的江南春雨景色啊!

人们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课文第七段写春天活动的人。不论是城里还是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出来放风筝和活动筋骨,开始了一年的劳作。作者用了经典的“一年之计在于春”,说明春天是开始的季节,是希望的时节,“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从最后三段中,我们更能看出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文章通过三句比喻,构成了排比句式,深入总结了春天之美,具有递进关系,渐次排比,赞颂春天,气势迭起。作者将春天分别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能突出春天的新、美、力的特点,赞美了春天的蓬勃生命力。同时,我们也能看出春天的不同时节,即孟春、仲春、季春,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的景物更多样,气温逐渐升高,春天是向上的,拥有无限生机。在万物复苏的时节里,春天在带领着我们前行,我们也要跟随着春天的腳步,欢快、努力前行,追随美好。

从文章的整体看,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可以看出文章主题思想是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作者的心灵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从本文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领略到其健康与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具有浓浓的诗意美与独特的艺术魅力。文中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包括拟人、比喻、想象、排比等,虽然只有30多个句子,但包括20多处的修辞,通过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融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文学艺术境界。

前文已经提到,本文运用的是“总—分—总”结构,总体分为三大部分,描写了春天的不同景象。本文也可以概括为盼春、绘春、颂春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殷切盼春归,第二部分是热情绘春景,第三部分是对春的赞颂。文章整体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将万物复苏的早春时节淋漓尽致地生动展现出来,令人读起来回味无穷。名家殷玉香点评朱自清的散文是诗歌的变体,具有诗的艺术特征。这篇《春》更是将这种特点直观展现出来。全文运用了明快婉转的语言、动静结合的描写、正面描述与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这对我们初中生的写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价值。

首先是结构上,构建合适的行文结构。文章结构的类型有很多,如“总—分—总”“总—分”“分—总”,但最常用的还是第一种,这样可以让文章前后照应起来,能够提高表达效果。不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写人叙事,我们都要根据写作主题拟写提纲,构建基本的行文结构,明确开始、中间和结尾部分主要写什么,总体要达到“凤头、猪肚、豹尾”的效果,即开始部分要精彩,中间部分要丰满,结束部分要简洁有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全文写作做好铺垫。

其次是内容上,运用修辞手法和感官描写。《春》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等修辞手法,提升了表达效果。我们在写景抒情与写人叙事等文章创作中,也要根据实际描写的事物,灵活选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比喻的修辞为例。我们既要寻找常见的事物作为喻体,也要体现新鲜感,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突出本体。在运用多种感官描写时,我们要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融合起来,在写作之前注重观察相应的事物或者人物,描写事物要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而描写人物时要通过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展现。通过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与感官描写,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再次是形式上,分为多个部分,从不同方面描写,不同方面有不同侧重点。《春》作为一篇写景散文,分别描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绘春是本文的核心,写了春草、春风、春雨、活动的人。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基于人物或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描写,注重详略得当、粗细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与描绘事物。同时,我们还要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式,运用正面描述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从不同视角描写,才能有效提高表达的效果。

最后是表达上,应当表达出真情实感。在《春》一文中,不仅从整体上表达出对春的赞颂,而且从各处细节上也表现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我们在赞颂事物或赞美人物的过程中,也要付出真情实感,以此提高表达效果。

朱自清的《春》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其结构、内容、写作形式与情感表达等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反复阅读,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情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阅读与写作具有密切联系,我们也可以学习文章中很多写作方法,提高文章表达效果。

猜你喜欢
拟人朱自清春雨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拟人句
拟人句
春雨
拟人句
春雨
学会拟人句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