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义务论思想对国际金融秩序建设的启示

2024-03-07 18:03高西有
中国证券期货 2024年1期

高西有

摘 要:西方功利主义竞争思想以及在其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公共责任缺位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国际金融局势动荡的根本原因。基于西方竞争思想建立的国际金融秩序,由于缺乏平等、公正的主体责任,其动荡、分化和重组不可避免。面对国际金融局势的动荡,中国在经济研究和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要重新认识义务论思想,包括重视传统儒家思想。在哲学思想上,现代经济研究应超越个人主义分析方法,重新强调历史哲学的整体分析,并重视人类文明的传统价值,提倡金融市场的“主体责任”。在国际金融制度建设上要避免西方中心主义,强调中国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制度建设的话语权。在国内金融制度的建设上要清醒地认识“开放与自主”“自由与市场”等关系,建立以自身传统文明为核心价值的金融制度体系,实现金融制度国际、国内的“双循环”。

关键词:义务论;国际金融秩序;制度双循环

一、引言

2020年,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受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一些政客提出与中国经济脱钩的言论和思想,这些更是对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严重挑战。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在双循环背景下,有两个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一是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问题,即中国以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参与国际经济体系;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日益崩溃的情况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未来世界经济秩序重建中的话语权地位和作用问题。

这两个问题反应在金融领域,就是国际、国内金融秩序的建设和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严格来讲,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金融已经没有了统一领导、系统完整的制度性“秩序”,国际金融只是在没有面临系统性、崩溃性的矛盾时,按即有的秩序维持运行而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国际金融机构,只是起到了协调国际金融矛盾的作用。如果国际政治经济矛盾继续深化、加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就很难起到国际金融“秩序”的领导作用,国际金融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未雨绸缪,加强国际金融秩序建设和国际金融风险防范的理论研究十分重要。

这种重要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并无新意。笔者考虑的是,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同一问题选择不同的理论进行分析,会有不同的发现和结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对思维会有不同的启发。

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其理论源泉从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传统,到改革开放初期东欧的转轨经济学研究,再到今天经济研究参考文献的搜索已与西方世界同步。经济理论研究已经与世界接轨,其思想似乎已达到世界的前沿,但事实并非如此。当前流行于世界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发展起来的,其思想基础起源于启蒙运动时代的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并与怀疑论哲学以及功利主义思想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思想。当代经济学研究以自利的理性人假定为前提,并以从个人原子主义为出发点的契约论思想为基础。这些思想和方法,早已被哲学思想的发展所超越、抛弃或者吸收。但由于学科分工的限制,或者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经济学者急于建立類似于物理学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完全忽略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假定是否坚实,而在既定的研究道路上狂奔。

本文将主流经济学与另外几种理论、思想共同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儒家思想,为国际金融秩序建设提供新的理论视域。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未来应对国际金融局势和国内金融秩序建设的有关启示。

二、义务论思想的经济伦理价值

(一)启蒙运动对传统社会秩序的否定

理论发展的历史是纷繁复杂的,不完全遵从时间序列。譬如,契约论思想主要在启蒙运动之后开始流行,但是在古希腊时代,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了契约论思想。所以,本文不按时间发展顺序,而是按照理论发展的逻辑梳理与经济学有关的伦理及社会秩序建设的思想。西方近现代思想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起源于启蒙运动。一项运动在时间和国际空间的跨度上都是巨大的。但启蒙运动主要是对宗教神学和传统社会秩序结构的批判。哲学家康德用一句口号总结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性”。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成果就是理性主义和人的解放,在社会秩序构建领域促进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既然否定了与宗教神学思想有各种关系的传统社会制度,那么社会文明和社会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弊端

1功利主义契约论伦理思想的弊端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类理性的解放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无须重复陈述。我们要说明的是个人理性对传统道德和传统秩序的批判在人类思想和社会发展史上产生了两个严重后果。在个人层面,个人道德价值崩溃,出现多元价值观;社会伦理秩序和制度的存在失去传统价值支撑,转向个人自由主义。在理性主义反对传统道德对人的桎梏的同时,也将传统道德的积极精神抛弃了;在批判传统制度的腐朽时,将传统伦理和制度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追求也抛弃了,所以不得不用新的理论加以解释,这直接导致功利主义契约论思想的产生。譬如,托马斯·霍布斯用个人生存需要解释国家的产生,卢梭用社会契约论思想解释社会秩序和国家。从此后的哲学发展看,这种解释并不成功,但是功利主义的契约论思想对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学研究又反过来对政治学、法学、人类行为和制度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理性主义对形而上学解释的失败,产生了怀疑论哲学。经验主义者理性思考的结果是人类知识无法超越感官和经验,形而上学是不可知的。经验主义和不可知论在经济研究领域的表现,一是主观效用论的假定,个人效用的不可度量;二是关于理性人假定中,将“理性”的定义狭隘化。既然形而上学不可知,标准经济学中,定义理性行为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把理性视为选择的内部一致性;第二种方法是把理性等同于自利最大化。

这种个人理性的定义彻底将个人关于善、利他、形而上学的道德思考等排除在理论研究之外。但是经济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稀缺性,这就离不开伦理道德、秩序和制度的内容。在个人理性自利最大化的假定下,在经济研究领域,道德“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呢?“功利主义有两种: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都认为在某些适当的意义上,所有道德目标必须服务社会的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用,更准确地说就是预期社会效用最大化”。从个人功利主义出发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彻底沦为“私”欲的奴隶,伦理道德世俗化,失去了人类文明的传统价值。

这种思想继续在经济研究领域泛滥,尤其是博弈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在中国方兴未艾。这种思想又与实证主义思想相互影响,使得经济研究变成冰冷的、碎片化的“计量游戏”。

2自发秩序及经济演化论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弊端

纯粹从个体出发分析问题的功利主义思想是英国和美国的传统。而受欧洲大陆历史哲学思想的影响,一些经济学家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如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年),在人类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强调人的社会性和分工协作;而弗里德里奇·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年)在人的有限理性的基础上强调社会秩序的自发性。总体而言,功利主义的契约论思想以及自发秩序的思想都是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们对传统价值和社会结构批判的基础上,重新寻找伦理的价值来源和社会秩序发生机制的理论尝试。

显然,米塞斯、哈耶克等对社会秩序发生机制的理解比传统的契约论思想要深刻得多,在经济哲学层面,超越了纯粹个人主义的分析。但是,他们对伦理价值和文明的分析仍然是建立在个人功利主义基础之上的。虽然他们的思想比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等出现得都晚,并受欧洲历史哲学思想的影响,但其思想并没有超越其前辈。

米塞斯认为“从休谟到李嘉图,英国经济学者所发展出来的分工理论在思想上完成的任务,是把关于社会起源和运作的一切玄学教条完全抛弃”“它以自主自发的理性道德代替了古代他律的直观的伦理”。但是,他忽略了自主自发的理性道德在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思想下,个人功利主义必然导致伦理道德的世俗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其实质就是没有道德。既然个人理性是有限的,如何证明个人的理性道德超越古代的伦理呢?

米塞斯无情地讽刺欧洲的一些哲学家是“乌托邦著作家”,譬如他评论黑格尔,“宇宙间没有黑格尔所不了解的事象”“所可惜者,他的语言模糊不清,以致可作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是他忽略了,既然个人理性是有限的,将宏大的经济发展史分析和经济理论的构建建立在原子式的纯粹个人理性的基础上,其理论解释能力是否也是“有限的”?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没有创新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受功利主义和理性主义影响至深,忽略了文明和伦理价值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作用和价值。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演化经济学思想也是如此,在个人主义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自然科学复杂系统演进的理论思路,按照思维的“模具”去装经济学的材料。

(三)义务论思想的伦理价值超越

功利主义契约论思想主張个人理性自利的道德多元化,实际就是没有伦理道德的自由化;自发秩序及经济演化思想建立在个人功利主义基础上的社会道德缺乏形而上学基础,是一种世俗化伦理。这样,社会的合作和协调将变得越来越困难,竞争和博弈将会成为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社会将会更加动荡不安。鉴于此,一些伦理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了义务论的伦理思想。

义务论的伦理思想并不统一。但如康德和黑格尔从历史哲学的整体视角及形而上学的高度分析经济伦理,其哲学思想超越了功利主义。马克思经济分析的历史哲学高度也“扬弃”了康德和黑格尔等人的学说。罗尔斯虽然也从个人主义出发研究问题,但是他并没有从自利的世俗伦理出发,而是在个人理性中植入“公平和正义”的人类文明价值,重构契约论思想,但是,是否存在“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契约,是否有产生这个契约的机制,其产生机制是否如罗尔斯描述的那样呢?从个人原子主义出发分析宏大的社会历史和制度问题,在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上都会力不从心,但是他的理论尝试在人文价值上超越了功利主义的契约论思想。

义务论从历史哲学的整体高度看待伦理,重新恢复和强调了人类文明的伦理价值。康德的伦理强调义务和责任,其道德理论出发点是不需要证明的“善的意志”。来自责任的行为出于道德原则服从道德律令。而黑格尔则认为“伦理是客观精神的完成,作为法权与道德的统一性,它不仅是两者的真理性,而且是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本身的真理性”。他在哲学上完成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重新树立了伦理的形而上学基础。

广义而言,中国儒家的思想也属于义务论思想。理论上,儒家思想从个人、社会、国家整体考虑问题;在形而上学上既强调个人命运的不可超越性,又强调伦理修证中个人理性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既强调社会秩序(天道)的不可超越性,提倡无为而治的自由主义,又强调道德对天道秩序的相互影响和反馈,提倡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利他主义道德精神。儒家强调不同主体的社会责任,个人利益与主体责任融为一体。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矛盾和分歧,在儒家思想中都融合为一体,消融为无形。

总体而言,康德强调经济主体要服从外在的道德律令,而按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义务和责任是主观和客观、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儒家思想认为经济伦理应该是利他的仁爱、平等和责任的统一。这些思想都超越了功利主义的世俗伦理。义务论思想强调在义务和责任基础上建立人类互利与合作的发展秩序,这是解决人类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方法。

三、义务论思想视域下国际金融秩序动荡的原因

功利主义可以使人认清现实,历史哲学的思维高度和宽广视野有助于认识事物发展的因果,而义务和责任的超脱境界可以明确自己在矛盾中的地位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如果站在义务论思想的角度去审视国际金融秩序,那么国际金融局势的动荡实际上就是不可避免的。

一方面,当前的国际金融秩序,并非为了全世界金融安全而建立的负责任的“秩序”。沿袭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利益竞争和霸权的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西方列强抢夺战争胜利果实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安排是世俗伦理自利的竞争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其崩溃就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国际秩序的建立在个人自利的价值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其“责任”是缺位的。这种缺位的表现之一是在国际金融机构(包括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制度设计上,世界的公利和霸权国家的私利合一的冲突。如国际储备制度的设计是世界公共利益,而与美元挂钩实际上就是将美国的利益视为世界利益。公利和私利的矛盾是“特里芬”难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美国只愿意享受利益而不愿意承担责任的状况下,国际储备制度本身就是不稳定的。

国际金融机构制度设计“责任缺位”的另一表现是,国际金融机构对会员国及其国内的金融政策和法律制度缺乏约束力,国际金融危机监管缺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对成员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国内金融制度和监管既没有制度保障也缺乏约束力。从义务论思想的角度看,责任、义务有外部施与的,也有责任主体内在的。外部施与的责任、义务对被施与对象来讲是一种权利的享受,而自身的义务与责任是“奉献和担当”。但实际上,国际组织的章程往往协商制定各参与国一致同意的原则,而对其参与者的责任与义务缺乏约束力,参与国及其市场主体基本遵循自由主义经济行为原则。这就是西方功利主义的世俗伦理思想在现实中产生的缺陷。

作为国际金融机构自身的主体责任和作为参与国的客体责任的双重缺失是国际金融秩序动荡、金融危机频发的根本原因。

四、对未来国际金融秩序发展的理论预判

面对国际金融治理模式的困境和市场失灵按照义务论思想的理论视角,笔者判断,短期内建立全球性的、安全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是不太现实的。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在理论上,西方文明的竞争逻辑难以产生对全球负责的思想理念,西方主导下就不会创立全球平等的、安全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直至今日,西方伦理秩序的世俗化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不会轻易改变。尽管如德国的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伦理哲学思想超越了功利主义,但并没有成为西方的主流。黑格尔甚至认为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征服,说明失败民族的理念比胜利民族低劣,这就是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论原因。而且西方学界普遍缺乏人文上的平等主义精神,即使在西方宗教内部也视非西方国家为“异教徒”,没有彻底的平等精神。

(二)当前的国际局势决定了未来国际金融秩序的潜在不稳定性

西方中心主义或者欧洲中心主义的态度以及西方列强的竞争逻辑,决定了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必然是西方利益至上,缺乏全球平等的精神。即使现在重新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也不过是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仍然以西方的霸权逻辑为核心,其组织体系和秩序也不会持久稳定。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西方的单极霸权格局已经被打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对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产生了挑战。尤其是俄乌冲突、新冠疫情、贸易战等的综合影响,世界金融秩序不仅有西方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的利益矛盾,西方内部又有美国和欧洲的矛盾,欧洲内部又有大陆国家和英国的矛盾,东方又有中国和日本的矛盾、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矛盾,如此等等。国际金融秩序目前不仅没有向全球统一、稳定、负责的局势发展,反而向冲突、撕裂和危机发展。

五、中国应对未来国际金融秩序动荡的启示

中国如何应对未来的国际金融秩序动荡,站在义务论伦理哲学的角度包括中国儒家思想的角度,可得出以下启示:

(一)在理论研究上,要实现从功利主义到义务论思想的先回归再超越

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其研究思想既有历史延续性也有现实性。作为发端于西方的经济学科,每个流派的思想理论都有优点和缺点。一方面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综合考察理论的得失;另一方面要从思想史的整体来考察理论的来源和发展动向,不能盲目奉某一理论为圭臬,忽略理论发展的整体性和历史性。当前,哲学史已经淡化的功利主义思想在经济制度研究领域成为主流,其个人原子主义的理论出发点、自利的理性假定,竞争与博弈的理论思维,几乎要穷尽人类的私心。但是,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缺乏历史哲学的整体观和人类文明的价值观,也缺乏形而上学的哲学高度,这种思想宣传指导下的制度建设忽略传统的文明价值,长此以往,对社会制度文化建设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对于国际金融秩序建设而言,更要认清这种理论思维的优缺点。中国在参与西方规则主导下的国际金融秩序建设时,如果仅按西方竞争博弈的思维理论去考虑和研究问题,恰恰是对西方规则的认同,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对国际金融秩序建设的研究,其理论依据要以历史哲学的高度超越目前西方个人主义出发点的功利主义狭隘理论。马克思研究经济学和制度的方法就是历史哲学的方法,在当代西方经济理论普及的今天,谈历史哲学的超越,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理论的回归。

对以历史哲学的方法研究国际金融制度而言,西方哲学家的每一种理论体系都有优点也有不足。理论研究日益发现和认同中国文明仁爱、平等、独特的人类文明价值。中国文明虽然是人类文明之一种,却是文明体系中最完整的,这也是中国文明延续数千年的原因。所以,在中国参与国际金融秩序的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天下为公”的文明价值,争取国际金融秩序建设的制度话语权。

(二)在对中国现实处境的认识上,要辩证理解“开放”和“市场”,尤其是“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概念

受貿易战等国际局势动荡的影响,有“逆全球化”“新冷战”等思想出现,这些思想从根本是难以立足的。因为,全球大部分国家已经融入现代经济,而非传统农业或者部落社会,“逆全球化”回到什么状态呢?现代经济是建立在分工和交换基础上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而西方列强经济地位的不断变化,相互之间竞争的加剧,使他们也难以团结一致将某一国家或地区隔离在世界经济之外。所以,未来国际经济、金融局势会在竞争中打破现有秩序,重新分化、组合。中国可能很快就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是在国际金融秩序的制度话语权与领导地位上,中国暂时无法取代美国。

虽然中国跨境人民币全球网络正在加快形成,人民币也加入了特别提款权(SDR),但是美国对所有的IMF金融决策和代表有一票否决权,新兴经济体国家话语权难以在短期内出现大幅提升,美国仍然把持着IMF和世界银行的制度红利。其他如国际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体系、国际流动性的创造和分配、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国际货币金融政策协调等各种制度框架目前仍然是西方的体系和游戏规则。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应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变化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1)辩证地理解“开放”概念。“开放”一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特殊含义,如传统经济体系向现代开放、封闭经济体系向世界和外部开放、计划经济体系改革为市场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开放等。当前的中国,既非传统经济又非封闭经济也非计划经济体系,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一员,面对世界经济、金融利益的分化与组合,仅用“开放”思维不足以处理未来国家面对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所以,在“开放”已经是事实的情况下,就要面对国际形势,在坚持自己的文化和制度的前提下,理解并善于利用国际金融秩序,积极防范风险,并让国际金融秩序建设逐渐接纳我们的理念和思维。

(2)辩证地理解“市场”概念,尤其是警惕“自由”与“市场”画等号的概念。西方功利主义的竞争思维在国际金融秩序的建设上,对市场主体的责任缺乏限制和规定,本着自由主义原则,这实际上是西方中心主义,为西方资本服务,只取利而不担责。这就是“犹太”资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的取祸之因。古典经济学提倡无为而治,以为看不见的手可以调节市场,但仍然以人类文明价值为前提;新古典经济学将人视为一个个原子式的自利个体;米塞斯等奥地利经济学家强调人在市场中的分工与合作;哈耶克等强调市场的自发秩序;当前的演化经济学强调人类秩序是各种观念和行为的协同演化;德国义务论思想则强调社会秩序的历史哲学观和社会秩序的责任和义务。前述西方经济学思想强调人的理性,其理论来源于经验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无法超越感觉器官,其理性实际上是随波逐流的经验,“有限理性”的假定实质是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哲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反映。而中国儒家思想不认为西方的“理性”是真正的“理性”,儒家思想的“理性”是基于仁爱、平等和责任的道德自觉,儒家也强调社会秩序的自发性,但是人类不是被动地接受“沉沦”,而是在自发秩序中注入人类社会文明的观念,这样社会文明才能够越来越进步。综合以上理论,“市场化”绝非“自由主义”,不能一放了之。

所以,金融市场建设并非“自由主义”,要强调市场的“主体责任”。儒家思想强调全面的责任观,个人的家庭责任、资本的社会责任、国家的经济责任和民生责任等。这些责任观在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上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导致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制度十分不完善,产生了很多矛盾。

(三)在现实实践上要坚持“制度的双循环”,构造国家内部的金融制度安全,坚持循序渐进地推进国际金融秩序建设的中国话语权

根据前述分析,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参与国际金融秩序建设时,应以我国的文化制度为背景,积极融入、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步在国际上拓展自己的地位和提高制度话语权。如果以西方的理论思维和制度为准,中国将会失去自己文化和制度特点,功利主义和竞争哲学也难以建立稳定的新秩序。鉴于此,本文提出“制度的双循环”概念。

(1)建立国家内部以责任和义务为核心的制度防火墙。中国的国内制度既非开放,也非不开放,而应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内制度,该制度强调市场主体的本位责任和国家义务,砌起自己的制度安全之墙。这是国家应对外部金融风险的根本保障。制度建设要防止西方自由主义、自利的现代世俗伦理和经济思想渗透,要以中国传统价值为本。

(2)循序渐进地提高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使之与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实力相匹配。全球金融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是国际金融秩序的源头和基础,制度性话语权所体现出来的国家权力的本质,在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中体现尤为突出。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使得制度性话语权主体出现多元化,要团结世界大多数国家,国际金融规范要更具包容性。2012年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倡议。2017年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上,中国等140个国家联合发表题为“促进和保护人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共同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超越了西方竞争和自利的霸权思想,体现了国际规则的世界责任。

(3)深化改革,努力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防止在不具备世界领导力和竞争力时的“市场自由化”思想。美国在国际秩序建设上的领导力和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是由美国综合国力决定的,并非仅以经济总量决定。这些综合力量包括了文化引领力、制度引领力、科技创新领导力、产业引领力以及军事霸权力量等综合因素。

在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防止将“市场”与“自由化”画等号,防止在发展中丧失自己的文化和制度,从而成为西方列强新时代的剥夺对象。

国际金融秩序利益重组的突破点,一方面可能表现为区域金融秩序重组,如“亚投行”的成立;另一方面可能表现为有共同利益的国家金融秩序协同的重组突破,如“金砖银行”;也可能表现为产业支撑的利益重组突破,譬如随着石油能源重要性的降低,可能會有更加重要的产业取代与主权国家货币挂钩的地位。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出现和利益重组,金融业运作模式也会改变。或者随着数字货币的出现及发展,国际储备货币的形式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国际金融秩序改变的突破点。按照义务论的思想,平等、包容和责任应该成为建立新秩序的主导精神。

参考文献

[1]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M].查常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盧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M].贾辰阳,解本远,译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5]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6]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为[M].夏道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7][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8]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安东尼·肯尼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三卷)[M].杨平,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

[10]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M].薛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11]周茂清,王雁飞市场失灵、政府介入与金融秩序优化——G20视域下的国际金融治理[J].学术交流,2021(5):93-102.

[12]王宁重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和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2010(1):98-105,190.

[13]张晓忠欧美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的演变、根源及消解[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8):3-18,2.

[14]黄忠“冷战”视角下的中美“新冷战”[J].国际论坛,2022,24(2):76-99,157-158.

[15]杨松全球金融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J].当代法学,2017,31(6):106-115.

The Enlightenment of Obligation Theor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d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Circulation

GAO Xiyou

(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Guangzhou 511363,China)

Abstract:Western Utilitarianism competition thought and the absence of Public liabil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established under its guidance ar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for the turbul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ituation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der established based on Western competition ideology,due to the lack of equal and just main responsibilities,is inevitably turbulent,divided,and restructuredFaced with the turbul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ituation,China needs to re understand the ideology of obligation theory in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economic research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including valuing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In terms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should go beyond individualistic analysis methods,reemphasize the holistic analysis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raditional values of human civilization,advocating for the“main responsibility”of the financial market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it is necessary to avoid Western centrism and emphasize Chinas own cultural values and discourse power in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mestic financial system,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openness and autonomy”and“freedom and market”,establish a financial system with its own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as the core value,and achieve a“dual circulation”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inancial system

Keywords:Obligation Theory;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der;Institutional Double Circ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