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科支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24-03-10 16:34俞国良 何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俞国良 何妍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及其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2024年1月起,主编访谈栏目邀请俞教授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学科支撑,以期推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程序的完整性、研究结果的规范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以及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支撑;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7-0004-07

俞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

发展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何妍:俞教授好!心理健康问题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对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行全面的审视,同时系统梳理不同年龄阶段研究实践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您对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健康问题上的研究有深入的见解,您认为在发展心理学中有哪些主要的理论能够在实际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俞國良:自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至今,发展心理学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历程中,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得到突破性发展,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纷纷建立各自的理论,希冀从自己倚重的视角,对解决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理论层面上的观照。发展心理学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框架,帮助我们从基因、认知和环境等不同层面去理解心理健康问题。

比如,从生物学角度,我们知道基因和大脑结构在个体心理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理解这些生物学因素,我们可以更早地识别潜在的心理健康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自1966年唐氏综合征被确认为先天性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染色体畸变症状以来,研究者开始从基因层面对个体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发展心理学从基因和大脑神经的视角进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基因图谱的研究表明,个体行为的差异早在基因上就已经打下了印记。了解胎儿父母基因性状与各自家族史和家庭背景,有利于有效预防和干预由先天缺陷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个体的终身发展来看,有的行为变化在整个发展期是稳定的,而多数行为则是变动不居的。此外,许多不同的行为变量是受共同基因型控制的。由于学科发展等条件的限制,发展心理学在过去的研究中极少关注基因和大脑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而随着科技进步与学科交叉融合,这一现象目前正积极地发生改变。对个体发展的生物学理论的探索,能够帮助我们从基因和脑等物质层面上更好地认识个体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

同时,认知发展理论,特别是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个体如何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处理信息和经验的方式。这帮助我们设计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干预措施。智力正常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皮亚杰认为,智力是机体有效适应环境在客观条件下创造最佳生存条件的品质与能力,个体智力的发展是在成熟、物理经验、社会经验与平衡化这四个因素共同支配下发生的。其中,生理成熟是身心发展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成熟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只有通过机能的练习与习得性经验才能使之从可能变为现实。年龄的增长,物理环境与社会性经验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平衡化则可视为心理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正确认识与把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可为判断儿童的智力发展是否正常,并及时采取教育干预措施,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维果斯基与皮亚杰的不同在于,他特别强调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个体的心理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这为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开展适应学生的当下身心成熟水平,积极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布朗芬布伦纳将生态系统描述为一组由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部分交互作用、层层嵌套的巢状结构。微观系统位于最里层,是个体直接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模式。中间系统是两个或多个微系统间的互动与联系。例如,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家庭与工作单位之间的联系等。外层系统是个体不直接参与,但是会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系统。近年的研究表明,父母工作压力状况会影响到家庭成员互动的质量,从而诱发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宏观系统实质上是一种广阔的意识形态,它包括了位于前三个系统之中的文化、亚文化或其他社会背景模式。实际上,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环境适应问题,它不仅是个体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是社会发展问题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个社会系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多元社会文化对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冲击日益频仍。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能够指导研究者既能设身处地于一个具体的系统中对个体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又能不局限于某一系统,采取普遍联系、动态发展的视角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并为建设良好的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何妍: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在儿童青少年的认知、个性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请您谈谈在个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俞国良:是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首先,儿童期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攻击行为与利他行为、儿童气质与人格发展等研究领域。

一是儿童的攻击行为与利他行为。攻击行为是指以伤害或侮辱其他人或人群为目的的行为。洛伦兹通过对人与动物攻击行为的一系列观察与研究,他提出攻击行为是一种本能,攻击是由于内部能量到一定水平后仪式性的爆发,这对于保存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道奇在其攻击行为产生机制的信息加工理论中认为,信息加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引发攻击行为的恶性循环。有研究者通过追踪研究发现,与异卵双生子相比,同卵双生子的攻击行为相关度更高,这给攻击行为受遗传因素影响提供了实证支持。近年来,有关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发展进程、攻击行为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攻击行为的个体差异及如何对攻击行为进行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利他行为是指助人者主动为他人提供援助、救济、安慰或同情,使他人产生愉悦体验的行为。近年,多数研究结果证实利他行为对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利他者不仅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悦纳与青睐,而且能够得到正性心理反馈,有利于心理健康品质的培育。积极引导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社会人际关系和谐,而且也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是儿童气质与人格发展。儿童气质与人格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历久弥新的问题。儿童气质是指儿童进行心理活动时显现的稳定人格动力特质。托马斯和切斯依据儿童在活动水平、心理活动节律、趋避性等九个维度上的特征,将儿童气质分为难教养型、迟缓型和易教养型这三个主要类别。姚凯南等对儿童的气质、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儿童的气质与人格的维度有相关性,麻烦型及中间偏麻烦型气质的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率高。近两年来,研究者针对儿童行为抑制性、中小学生个性特点与学校适应、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追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是近年来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重心。研究者通过较大规模的追踪设计,为探讨儿童气质的稳定性及对后期行为影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此外,还有研究者采用跨文化的比较,探讨了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气质与人格发展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者更多采用脑电图等新指标,来判定人的气质和人格差异,对人格结构、类型以及与利他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为健全人格培养与教育提供实证依据。研究者们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越来越注重时间的跨度和考察的广度。这些研究较少再去孤立地考察任一社会行为的表现,而是一方面在更大范围内考察其与其他社会行为和人格特质的相关,另一方面更加关注其出现前的预示信号、可预测源以及出现后的结果和对其他人格特质的影响等。不同跨度的追踪研究和交叉滞后设计等技术,为这些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其次是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青春期被霍尔称之为人生的“狂风暴雨期”。已有研究表明,青春期许多问题行为的高发是因该阶段对压力源敏感的激素水平显著提高、大脑的前额叶、边缘系统和多巴胺的输入系统等系统迅速发展引起的。随着社会转型与时代发展,个体所处的环境也日趋复杂多变,这也是导致该阶段诸如成瘾、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

随着青春期个体和社会有了更广泛的接触,也更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该阶段“情绪和感觉的操控台”脑岛和对压力源极为敏感的相关激素水平均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这也导致他们出现成瘾行为。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成瘾行为会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当前,关于青春期成瘾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烟酒成瘾、游戏成瘾和网络成瘾等。据《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显示,在中国的青少年中有近1500万人被确认吸烟,还有约4000万人尝试吸烟。网络成瘾也称之为网络依赖或网络性心理障碍,这将严重危及其人际关系、生活、工作与学习等方面的質量。由于青春期个体的心理抵御能力较低,网络游戏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导致网络游戏成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佐斌等在2010年研究发现,在中国的青少年中有79.3%的人玩过网游,其中成瘾人数达3.2%。游戏成瘾者会表现出对网络游戏无节制的需求、对游戏耐受性强、矛盾自责等症状,且会导致较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接触暴力网络游戏能够启动游戏者攻击性认识,进而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雷雳等研究发现,宜人型和谨慎型人格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其中网络游戏的体验与卷入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者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诱因大致可包括三类:其一,网络本身具有匿名、便捷、自由等特征,这对青少年具有很大吸引力;其二,那些具有高焦虑抑郁倾向、自控力差人格特质的个体更易习得网瘾行为;其三,家庭和学校的环境给青少年带来的压力,这也导致其企图通过网络来躲避现实困境。青春期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近几年研究发现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有上升趋势。抑郁者表现出长期持续性情绪低落等特征,他们一般很难对事物提起兴趣,并表现出缺乏自信、情绪压抑、全身无力、懒散少动、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思考困难等身心状态。抑郁有“懒、呆、变、忧、虑”五个主要特征。从已有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影响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社会和个人这三个主要方面。当前,有关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国外研究者关注点之一。

最后,还有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老年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感知觉下降、记忆力和智力下降、情绪不稳定、性格多变等,由此类问题导致的老年痴呆、老年抑郁和焦虑症等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另外,居住环境、社会支持、养老方式也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此不展开详述。

何妍:发展心理学在未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中会重点关注哪些方面,请您分享一下该领域的研究展望。

俞国良:我们可以从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与技术以及干预的措施三个方面,对未来发展心理学可能对心理健康问题所做的研究进行展望。

第一,研究的问题。发展心理学将继续突出强调个体早期和中老年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研究者在关注儿童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新开始重视对基础理论的探究。研究者还将从系统的观点对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把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引入更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或逆境的影响,即早年心理创伤、家庭养育环境、亲子关系及其社会化过程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同伴关系和同伴互动发展变化的理论和统计建模、青少年早期的异性关系、同伴和友谊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等也将是发展心理学领域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热点。同时,如何保持老年人健康的心态、相对良好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需要研究人类心理老化的认知特征与影响因素,如老年痴呆症引起的记忆力、计算力、语言和思维能力等认知障碍。为促进积极老龄化, 对老年认知障碍评估属于心理健康评估范畴,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第二,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发展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核心是揭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基因、环境、脑和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联系。过去的发展心理学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多属于横断的研究,特别是实验研究过于看重个别心理过程的发展,难免造成对于发展问题全貌与历程的理解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在今后的研究方法选择中,发展心理学将继续从各个理论流派中吸收借鉴研究方法。随着发展心理学与脑科学交叉融合,以脑科学方法为工具的以解决发展问题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已然呼之欲出。心理能力发展的大脑定位、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可塑性等都是研究的重点。在方法学上认知神经科学包括两类互补的研究途径:一是用电生理方法研究感觉信息如何在清醒动物大脑中表征,二是用无创性成像方法研究正常人的感知觉以及高级心理过程。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使研究者洞悉人脑认知活动“黑箱”成为了现实可能。随着发展心理学对脑功能成像技术、行为遗传学、统计方法等方法和技术的吸收与借鉴,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正由过去对现象的描述或思辨跃升为真正的科学研究,当然发展心理学还应从生理、心理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来探讨心理健康问题,这就不能仅仅依靠实验法,以长期的自然观察法进行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终端为载体的心理测评软件得到了广泛使用,这为实时监控全民心理健康状况、建立个体的心理测评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心理健康的检测与预警机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第三,干预措施。我们认为,一门学科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发展。发展心理学亦是如此。纵观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成长路程,我们发现,发展心理学正是在给人类和社会提供心理健康等问题的服务基础之上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的。在研究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与机制之外,探讨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识别标志和有效干预方案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关注。目前,对于发展心理学领域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主要通过抽样调查,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采用不同标準的心理发展测量工具(如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等),对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识别与评估,进而采取诸如心理辅导与咨询、综合护理干预等措施。当前,采取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心理治疗等技术对于青少年学生负性情绪进行心理干预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识别与干预工程,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积极采用心理测评系统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推进测评工具标准的统一化、进行大样本与纵向研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相关因素并及时采取多维度的心理干预措施。发展心理学研究视野的扩展与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步,将为建设生命全历程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可能。

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何妍: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连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桥梁学科,主要研究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及教学环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通常关注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和环境适应状况。系统梳理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将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请您首先为给我们讲讲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整体概况。

俞国良:教育心理学从诞生起就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关注了。20世纪初,在这门科学的奠基之作《教育心理学》中,桑代克集中探讨了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内容上包括特殊儿童的心理缺陷、道德缺陷等,在研究方法上则极为强调客观的精确测量。之后,在其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及其简编中,桑代克进一步对心理疲劳等心理卫生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并且视角更为积极全面,认为“心理卫生的实质是:提高效率靠兴趣,维护健康靠睡眠”。我国学者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我国第一本自编《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即对桑代克等人的著作有所借鉴。起初,国内教育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点除疲劳、休息睡眠等问题外,也包括一些妄想等心理病态和意识障碍,集中于特殊学生的教育和教师的心理疲劳等病理取向,对于研究方法则未见专门强调。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步,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更加多元化。根据我们对2000年来国内外16本教育心理学相关著作统计,21世纪以来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在主题上总体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比重较低,在各种教育心理学研究主题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所占比重约16.3%,涉及学生的个体差异、道德发展、群体差异、生态环境和特殊学生,学习中态度与品德的学习、学习障碍和品德不良的矫正,教学中的职业倦怠和教师的心理卫生与健康,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二是以病理取向为主,更多关注存在于各类主题中的心理健康风险因素;三是国内外研究主题略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品德学习和教师心理健康两大主题上,国内学者倾向于单独命题,而国外更倾向于将这两点融于教育心理学总体,例如将道德相关问题统一放入道德发展中来讨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则融会贯通于各主题中。这一方面应归因于中西方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存在差别,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归属于德育范畴。另一方面,国外教材更注重教师体验,从学生、学习和教学等方面来解读对教师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各种保护和风险因素及其应对策略,且注重教师在期望、归因、决策等方面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作用。

对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主题统计,与上述教材中体现病理取向的特点相一致,但逐渐呈现出新趋势,这表明教育心理学家们看待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视角更为积极、整体化。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题涉及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失常与障碍,以及在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心理疲劳问题。然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关注的视角开始转向师生的“幸福”,根据学者Dodge 等人的观点,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其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挑战与资源之间的动态平衡,如果我们以一种动态发展的状态来理解教育活动中个体的心理健康,那么,教育活动中的每个个体的心理健康则始终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资源等积极保护因素与失常和压力等消极风险因素的角力之中,幸福可以被看作是个体资源超越挑战的积极完好状态,而心理障碍则是个体所面临的健康风险大于资源保护时所处的消极问题状态。根据我们对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常见主题的梳理,教育心理学研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对教育活动中所存在的保护因素与风险因素的研究,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了解到其中的规律,掌握平衡的方法,从而促进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积极健康发展。

何妍:学习活动中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在教育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您能具体阐述一下目前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表现吗?同时,这些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俞国良:学习是一百多年来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始终关注的核心,而指导—学习—评价的循环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体系,即对学习者的教导到学习的发生,再到对学习发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并进一步以评价来优化对学习的指导,循环发展。在本质上,学习是一种因经验发生的改变,促进学习者在这一循环发展过程中发生潜在积极改变,则是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核心。以往学习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者个体差异及其教学的问题、学习过程中的障碍问题及学习评价带来的焦虑、刻板印象威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既包括先天性遗传因素,也包括后天经验环境因素,如个体在认知、元认知、动机和情感等方面的可塑性,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学习者个体差异造成的心理问题。身心障碍所造成的个体学习差异最为显著且普遍,国际社会公认的全球残疾人比例约为全球总人口的10%,2006年我国大陆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而2013年度全国6~14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72.7%,而6~17岁残疾儿童就读学校类型中,普通小学为59.6%,普通初中为24.7%,普通高中为4.1%,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为2.3%,其他特殊学校和特教班级为9.3%。存在严重身心障碍的学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挑战,对这部分学习者心理健康特点的了解有助于教育者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由学习者的身心障碍所造成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性障碍,也就是在发育期间由生理或心理原因所造成的显著、长期的发展迟缓,并导致智力、学习、语言和情绪行为等功能受限。国际上对于特定科目中学习心理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紀中后期,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和第二外语等科目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规律,如发展性阅读障碍、深层失读症、失语症、失写症、数学困难等。儿童青少年阶段高发性发展障碍包括发展性阅读障碍、发展性计算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孤独症谱系障碍。据统计,我国前三种障碍的学龄儿童患者均上千万,而保守估计,我国有孤独症儿童150万。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则是两类有着脑神经基础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前者症状通常出现在十二岁左右,在学习行为上的核心特征是持续性地缺乏专注力,容易分心;后者常起病于婴幼儿时期,包括社会交往障碍和行为活动的刻板重复两大核心症状。

学习障碍的学生在学习上的消极外在表现包括低学业成就和学业行为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在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刻板印象威胁、考试焦虑等。在成因上,认知神经科学如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使教育者及研究者了解到障碍学生脑结构发育特点,脑激活、脑网络连接异常,发展缺陷与脑功能损伤的关系,以及年龄、性别、障碍程度及教育方式等因素对其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为通过教育手段进行障碍干预和脑功能改善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发展性障碍不仅直接造成学习者的认知问题,也会带来情绪问题,对认知活动产生交互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即为学业情绪,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和完成作业过程中以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且与学生的成就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何妍:如您所讲,发展性障碍所造成的学习压力和学业挫折等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拖延、倦怠、焦虑、习得性无助甚至辍学等一系列消极心理和行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育心理学在学校和课堂中做了哪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俞国良:针对发展性障碍所造成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部分学者曾以个案或班级短期教育干预的形式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过研究,但大规模地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和干预实验还很少,干预的内容、方式都比较单一,所得结论的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伴随着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的积极、整体化趋势,学校和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研究也表现出积极整体取向的特点。

在个体的应对策略上,学业弹性研究从积极视角出发,关注存在障碍的学生对于学习挫折的积极适应能力。该研究方向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心理弹性研究。心理弹性也被称为心理韧性、抗逆力,最初用以解释有些个体长期处于高风险环境之下,却未被打击压垮,依然茁壮成长,心理功能未受到所经历的逆境损伤,甚至愈挫弥坚的心理发展现象。日常性学业弹性则在此基础上,扩展至对全体学生面对学业压力和挫折时的应对特点和机制研究,如有学者提出日常性动机弹性和易感性的作用模型,以学生面对日常性学业困难和挑战时的学习投入为起点,将学生面对日常性学业困难和挑战时的适应性应对方式作为关键路径,以学生经历日常性学业困难和挑战之后的学习再投入为终点,形成了一个学习投入—应对—再投入的整合系统。日常性学业弹性高的学生往往学习投入水平较高,倾向于采取适应性的应对策略,并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坚持性。外在环境因素,如温暖的、卷入的和支持性的师生、亲子和同伴等社会关系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日常性学业弹性。

在学校和社会性的应对策略上,以往学者大多关注差异化教学和全纳课堂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基于学校和课堂整体的实证研究模式正在兴起。这一研究模式的特征是以学校和课堂的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为基础,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全体成员和大学里的研究者共同合作解决双方所关切的学生学习及相关幸福和健康问题。它不同于最初桑代克对于有控制的实验室研究的偏好,把实验的场地直接搬到动态的校园和课堂中,采用教育试点与干预的形式,更具生态效度。全校性体系架构提供的目标干预策略则通过创建有利于学习的支持性校园环境来促进所有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幸福,有助于学校建立一个关怀和支持性的环境,以培养教师对于学生提升心理健康的自我效能感和胜任力的方式,帮助学生发展出与同伴和社区的积极关系,且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因个体差异造成的特殊心理健康需求。

何妍: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您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会发生哪些变化?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未来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

俞国良:心理学与教育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的交叉融合研究应时代的需要而生,时代不同,心理健康问题不同,教育心理学对其研究的方法和内容也在相应变化。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既是数百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信念,也是其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核心价值,即通过研究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促进理论的进步;既要开展以证据为基础的研究,也要开展以证据为基础的教育政策制定与教学实践。这必然要求在未来的教育干预上,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整合相关研究与实践资源,使研究者从实验室走向教育现场,使研究成果应用于校园和课堂,落实到学生的健康和幸福发展上,推进国内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同时,伴随着虚拟世界以及虚拟现实世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内容的影响,以及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研究的应用离不开高科技工具设备的开发,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评价。

教育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未来研究趋势,一是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从问题儿童转向全体学生,以及处于多元民族、文化、语言学习背景之下的学生;从教师的心理疲劳、倦怠转向心理健康的促进;由个体的障碍研究转向优势研究;二是形成指导—学习—评价的正向循环,既关注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也关注相应的指导和評价。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树立为心理健康而教的理念,将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成果落实到教师职前和在职教育之中,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信心和能力的培养,并为其工作的胜任提供实证研究基础及社会资源。归根结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是一线教育工作者们能够看见这些需求,并具备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和资源。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利用教育心理学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