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疑难,斯人可赖(外一篇)

2024-03-12 06:32侯志明
剑南文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九院威远内江

对九院,我有一种莫名的虔敬。

这是一个普通而神秘的单位,是一个群星闪耀的地方。

说它普通,它就坐落在绵阳游仙区一个不起眼的小山顶上,大约有几十平方公里吧。没有围墙,没有栅栏,有学校有医院,有公交车站,有百货商店,有熙熙攘攘的大市场,有一溜排开的小吃店。建筑一样,社区街道一样。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这里的人讲的是普通话。他们和我说,在九院除了没有火葬场,什么都有。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城市”——科学城。如果你不特别留意,即使走进了它的腹地也浑然不知,不会发现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说它神秘,是因为你走着走着就会发现面前突然出现一些警示标志;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不少地方有武警在站岗放哨。

我在绵阳工作生活了十一年,有幸认识它,走近它。

它是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十多人。

我每次踏进这里,心情都会无比感慨、无比激动,与此同时,又会暗暗生出一种渺小、卑微和人生虚度的愧悔。

绵阳人从不称呼它的全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只叫九院、科学城或者839。839只是绵阳人对它的独特称呼,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人这样叫。这个代号不同于同属绵阳的诸如404、407等军工厂的邮箱代号,839是工程代号。很多人知道,因为种种不得已的原因,它一直在迁徙中,一直辗转在条件艰苦的崇山峻岭中。1955年我国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1958年组建北京第九研究所。1962年全所离开北京,转战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221厂。这个厂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在这里待了十一年后,因为中苏关系的原因,不得已又从青海秘密搬迁至四川九〇二地区。院部建在梓潼县长卿山下,如今叫两弹城。1983年9月,根据形势发生的变化,中央决定在四川绵阳建设新的科研基地,工程代号为“839工程”。从这年起,意味着今后九院的人们不再隐居深山了,这对他们来说当然是一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日子,所以他们就一直把它叫作839。七年后,九院搬迁到绵阳科学城。九院的人告诉我,这个地方是张爱萍将军亲自选定的。据说当时绵阳的领导有顾虑,担心九院一下子来那么多人,他们又有钱,会把绵阳物价抬高,影响绵阳市民的生活。张爱萍将军有点生气了,用手杖戳着脚下的地说:就这里了,中国可以没有绵阳,但不能没有九院。

这句话,很大气很感人。我问过很多人,都说确有其事,但没有一个人在现场。

张爱萍将军对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对九院的关心长留九院。在绵阳梓潼的两弹城至今原样保留了一栋楼,名曰“将军楼”,那是张爱萍将军住过的地方,也是他和科学家们一起奋斗的见证。

我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起,开始以记者的身份关注它,关注在这里工作的科学家。我采访过的院领导有好几位,李英杰、姜悦楷、朱祖良、张克俭等。采写过这个被中央多次表彰的坚强党委。采访过的科学家的名字可以拉一长串:于敏、余大光、傅依备、薛本澄、曾先才、刘恭良等。他们都曾出现在我的笔下,并且至今留在我的心中。尤为骄傲的是,2002年以来,我曾多次在绵阳的科学城,在北京的花园路,采访于敏和他的同事。在新华社和世界几大通讯社,先后刊发了长篇通讯《丹青难写是精神》。这之前,有关于敏的详细报道和书写并不多。而今,十几年过去了,虽然我的工作发生了多次变化,但我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联系没有断,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理智上,都割舍不下对这些科学家的关注。我深知他们不可估量的功勋,更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感动。

在绵阳时,我经常出入中物院,或者是因为工作,或者是带外地的朋友们去参观,或者仅仅是为了见这里工作的朋友。有时候,周末的早晨,我会舍近求远,开着车跑数公里路,去九院的市场买菜。我喜欢这片土地,喜欢这里的人,喜欢这里的饮食,甚至这里的一草一木。

我去这里有多勤?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中物院科技馆有一位姓刘的老师,头几次去时我都买票,去的次数多了,他主动和我说:我看你每次来都是带人来参观,你以后不要买票了。有时他的同事问我要票,他會帮我说话:他一个月来几次,是带人来参观的,估计可以当解说员了。

是的,仔细想想,到目前为止,我去九院不是几次十几次,而是该用几十次来表述。

当然,这里除了我采访过的科学家,还有邓稼先、朱光亚、王淦昌、郭永怀、程开甲、杜祥宛、彭桓武等一大批科学家。我虽然无缘采访他们,但我知道他们同样是巨星,每一颗都璀璨夺目,名震寰宇。

如果说我也是“追星族”,我追的星都在九院。他们每个人的事迹都感动得让我掉泪,每一个人发出的光芒,都照耀着我前行的路。我敢肯定,我没有一次走过这里时不曾掉下眼泪。他们共同构筑了宝贵而伟大的“两弹精神”“中国精神”,同时自己也熔铸进这不朽的精神中永垂青史。在我看来,这种精神的威力一点不比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小。

这就是我常去的原因吧,也是我工作几经变化,仍忘不了九院的原因。甚至在离开绵阳以后的无数个夜晚,我还梦“回”九院,热泪盈眶。

我在峨眉电影集团工作时,组织拍摄了一部以九院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原型、以绵阳科学城为背景的电影。到省作协后,我数次和单位同志一起前去参观学习接受教育,感受这些科学巨星的光辉和“两弹精神”的伟大,无人不掉下眼泪。我还采写了非虚构作品《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人民文学》刊发。一位同事跟我说,参观一次九院,至少有几个月时间,无论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产生一点点抱怨情绪。

也许是这样吧,前不久省作协又把“四川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定在了九院的科技馆和梓潼县的两弹城。他们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使我们广大作家随时可以走进这段历史,走近这些英雄,重温伟大、接受教育、洗涤灵魂,补足精神之钙。

让我们记住原子弹氢弹爆炸的声音,那是惊天动地声震寰宇的声音!

让我们听听这些巨星们发出的声音,那是发自心底穿透灵魂的声音——

邓稼先:苟利国家,不量祸福,不问生死。

他,1924年生于安徽,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投入我国核事业,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逝世,终年62岁。

钱三强: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

1913年10月16日他生于浙江绍兴,1937年赴法国攻读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1992年6月28日逝世。

于敏: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

1926年8月16日他生于河北,逝于2019年1月16日,国产一号土专家。

彭桓武:回归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1915年10月6日他生于吉林长春,1938年赴英国留学,获双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2007年2月28日逝世。

王淦昌:我是学科学的,但我首先是中国人。现在,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我要回到祖国去为她服务。

1907年5月28日他生于江苏省常熟县,1930年到德国留学,1934年回国,1998年12月10日逝世。

周光召:科学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制造原子弹,好比写一篇惊心动魄的文章。这文章,是工人、解放军战士、工程和科学技术人员不下十万人谱写出来的!我只不过是十万分之一而已。

1929年5月15日他生于湖南长沙,1957年赴前苏联留学,1961年奉召回国。

陈能宽:君问归期应有期,自古骏马亦停蹄。待到天高云淡日,丹心相见比高低。

1923年4月28日他生于湖南慈利,1947年赴美国留学,1955年回国,2016年5月27日逝世。

朱光亚:我们都是在中国长大的,我们受了20多年的教育,自己不曾种过一粒米,不曾挖过一块煤。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他们渴望我们,我们还不该赶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的人民吗?

1924年12月25日他生于湖北武汉,1946年赴美国学习,1950年回国,2011年2月26日逝世。

郭永怀:我到美国来,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去报效祖国。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我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1909年4月4日他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1940年先后赴加拿大和美国留学,美方要他填一张调查表,其中一项是“你为什么要到美国来?”他回答:“到美国来,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去报效祖国。”另有一项问:“如果发生战争,你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他回答:“不。”他,1956年回国,1968年12月5日逝世。

程开甲: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作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应该符合祖国的需要。

1918年8月3日他生于江苏吴江,1946年赴英国留学,1950年回国,2018年11月17日逝世。

錢学森: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他还说: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他,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5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受阻并受美国监禁,1955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争取下回到中国,2009年10月31日逝世。

……

谦逊朴实,却声声有骨。发自肺腑,句句含情。

母亲,拥有这样星光般闪耀的忠诚儿女,该多么骄傲自豪,多么安心释怀!

国有疑难,斯人可赖!

小城故事

在春风和煦橙黄碧绿油菜花开的温暖时节,再回威远访友,才发现一直以为熟悉的威远,其实并不熟,我居然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婆城。

威远是内江的一个县。内江是成渝线上的中心城市,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

我在内江工作了五年多时间,离开内江也有十年,但每次再去,自己言必称回内江,很少说去内江。内江朋友给我打电话,也是问什么时候回来。前者说明我把自己当成了内江人,后者说明内江的朋友们没拿我当外人。

说这话,当然也包括威远。

威远位于内江西部,从成都看,应是正南。过去交通不便,进出威远多数时候要绕道内江。如今成自泸高速公路穿过威远,交通改善,大大缩短了与省会成都的距离。住在成都的我,有了想去就去抬脚就走的念头和任性。威远是钢铁大县、钒钛大县,川威集团是目前四川本土最大的钢铁企业,始建于1929年,是四川冶金企业的鼻祖。威远还是煤炭大县、焦化大县。这些产品,每一件都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焠炼,硬梆梆的,就像威远人一样刚骨刚劲。所以,我过去一直以为,威远只是雄性的威名远扬。尽管我也知道,威远还有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仅就吃的方面就有:鲜美的羊肉汤、可口的周萝卜、皮薄肉厚的七星椒、香脆爽口的黄老五。但这些终究没法跟它的那些硬核产品比。访友时,顺便参观政协书画院,才知道,小城有故事,威远在雄性阳刚的威名下,还有一个阴柔美丽的名字。

这是一个和吃有关的故事。

史书记载,公元591年,威远置县。这个故事应该在这之前。我们可以想象和还原的是,大概是在威远城和市还没有形成的时期,此地就是一个人口比较集中的聚集地,而且,因为物产丰富,四通八达,外来的过路人生意人也多汇于此。多汇于此的另一个原因是,这里有一棵硕大的黄葛树,根深叶茂,阴翳蔽日,冬天可以挡寒风,夏天可以驱炎热。

住在不远处的一位孤身老婆婆,发现了这一点,觉得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就在树下搭起了一个简易的草棚子,摆了几张木桌子,开了一家小饭馆儿,给南来北往的人提供吃的喝的和歇脚问路的方便,人们就叫它“婆婆店”。

真的是风水宝地,饭馆儿一开张,就生意兴隆,一到中午晚上,南来北往的客人都要在这里打尖歇脚。羊肉汤、萝卜榨菜、尖椒炒蛋,这些如今有的,估计那时也是婆婆店里的家常菜。里里外外一个人,食客一多老婆婆就忙不过来。有一天晚上回到家,她就和儿媳妇商量,让她每天中午和晚上来,帮着端个盘子打个饭,抹个桌子扫个地,掺个茶水倒个酒,招呼迎送一下客人。

这一对婆媳都是苦命人,老婆婆守寡多年暂且不说,头年儿子害了场小病却一命呜呼,媳妇也成了寡妇。婆婆的意思很明确,希望媳妇尽快从丧夫的痛苦中走出来,和她一起开这个小饭馆,相依为命。可是媳妇的想法不同,她觉得自己还年轻,后面的路还很长,又无后可依,一心想的是再嫁他人。但是她不能说出来,也不敢说出来,这是大逆不道的,除非婆婆主动提出来。但是婆婆就是不提,不但不提此事,还希望和她共克时艰,甚至为自己养老送终。而且也是因为婆婆的婆婆也很早就守了寡,所以婆媳相依为命在她看来正常不过。

古代的儿媳妇,听婆婆的话天经地义,尽管儿媳妇有自己的想法,但婆婆说了,她就不能不听。她点点头,没有拒绝。

于是,她每天中午和晚上,风雨无阻,都去帮厨。

帮厨是件很苦的事,劳累不说,那烟熏火燎、油脂麻花的环境就让人无法忍受。儿媳妇想,这么做下去何时是个头?店子不倒闭,何日能出头?但是店好端端的怎么能倒闭呢?她看不到头,想不出办法来。

婆婆经营有方,生意越来越好,经常告诉她,“待客人不得不大方,过日子不得不节俭,大手大脚,金山银山也能吃空败空”。但儿媳妇和婆婆想的正相反,她希望吃空败空,早点关门,早点走人,所以心情很不好。心情不好就会体现在言行中,说话做事满脸不悦一肚子怨气,好像谁欠了她多少钱一样。盛饭时不是尽量节俭尽量少,而是用铲子使劲儿压,压实了还不说,还要给戴个高高的尖儿,相当于卖一碗送一碗,恨不得几天时间把这个店子整垮。她这么做了后,一度很兴奋,兴奋她的目的可能很快会实现。

可是,半年过去了,她有点失望了。她发现来的客人更多了,她的活儿更忙了,店子的生意更好了。而且大多数是回头客,称赞这对婆媳人好,尤其称赞小媳妇,称赞她比老婆婆做生意更诚信,卖东西更实惠,经营饭店更有方。如此一来,生意好得天天爆棚,桌子翻了一台又一台。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小媳妇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而且一传十,十传百,口口相传,“婆婆店”还美名远扬了。婆婆也善于顺势而为,干脆把儿媳妇推到了前台,自己心甘情愿退到了后面。

儿媳妇主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扎起了大大的饭店的幌子,隆重打出了“婆婆店”的招牌。

“婆婆店”生意越来越好,很多饭店受到启发,照葫芦画瓢,都改叫“婆婆店”,都由女人当掌柜。几年时间,这一片就出现了很多家婆婆店。又过了几年时间,这一片就形成了一条街。又过了几年时间,一条街又发展成了一座城。

这段传说在《威远县志》(1986-2002中国文史出版社)“附录”中有简要记载。

婆城就这样形成了。

《威远县志(巴蜀书社1994年版)》记载:“贞观八年(634年),……县城留下‘婆城之名。”遗憾的是,这本县志上并没说“婆城”和这段故事有什么关系。

权当有吧!这恐怕也只是无数个故事中的一个,而且我查阅了一下,有人也浓墨重彩地写过这个故事。那我为什么还要复述它?我想起歌德说过的一句话: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我觉得这个不算精彩的故事,细思却很有深意。我听说过很多好心干成坏事的例子,但我很少听说过坏心办成了好事的,办成了大事的。

仔细再想,其实小媳妇也并不是坏心肠,她是个善人,心中有善,想干坏事也坏不到哪儿去。心中有恶,想干好事也好不到哪儿去!古书上说,福因积善,祸因积恶,真是普世真理!

这个毫不浪漫甚至有点枯燥的故事能被威远人一代又一代传下来,很不简单,说明威远人不仅仅有刚骨的气质,他们更有崇善崇美崇德的传统和基因。

善、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写在典籍里,有的就流传在民间,流传在老百姓的口中,但是,它的价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一点都不可低估。

我相信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挖掘这些故事,使其成为城市活的记忆,再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或潜意识,城市就会变得厚重与深沉,并有了自己的个性。一个没有故事的城市,再华丽也是略显苍白与单薄的。雅典和耶路撒冷,如果没有那么多故事,还能叫雅典和耶路撒冷?还能成为人们向往的历史名城?当然,它们不是小城。

也许,这是我一定要把它写下来的原因。不写觉得心意难平。

写完后,耳边回响起一首歌:

小城故事多

充满喜和乐

若是你到小城來

收获特别多

看似一幅画

听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  这里已包括

……

【作者简介】

侯志明,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参与制作影视作品《天上菊美》《邓小平遗物故事》《绝代芳华》等。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津文学》《人物》《青年作家》等报刊。出版有散文集《行走的达兰喀喇》《少点精致的俗相》。

猜你喜欢
九院威远内江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九院”元勋周毓麟的数学人生
“九院”元勋周毓麟的数学人生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路过威远桥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内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研究
北斗闪耀中国芯--九院772所元器件国产化攻关纪实
内江市中区联社:做“小微”金融服务专业银行
威远农商银行:打造金融服务示范区 构建创业融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