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医生“辞职潮”如何收场?

2024-03-13 06:15陈冰
新民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实习医生韩国政府医学生

2024年2月27日,韩国卫生和医务工作者联盟(KHMU)成员集会抗议,要求政府增加公立医院的数量、对愈演愈烈的医生辞职事件采取行动。

韩国医生的“辞职潮”从2月下旬开始,至今似乎还没有停歇的迹象。罢工的原因看上去有些匪夷所思,那就是韩国政府宣布将增加医学院招生,以应对韩国医生不足的情况。自2006年以来,韩国医学招生名额就被冻结在3058人,长达19年之久。现在扩招医学生,增加医生人手,不正好能减轻一线医护人员的压力吗?这项利民政策,得到超过七成的受访韩国民众支持,但却遭到“大韩医师协会”等韩国医生团体的强烈反对。他们称,扩招政策无法解决医疗危机,反而会影响教育和培训质量,引发医疗体系崩坏。

这场放之全球都并不多见的医生大罢工,导致政府与医疗界的对峙愈演愈烈,目前已出现了因医疗力量不足病人求医遭拒,甚至有病患在辗转多家医院就医过程中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的严重事件。韩国舆论担心,如果事态不尽快找到解决办法,韩国医疗恐怕将陷入更大混乱之中,3月可能会引发“医疗灾难”。

眼下,韩国医生的反应非常激烈,尹锡悦政府也态度强硬,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这场医疗界与政府的对峙将如何收场?

都是扩招惹的祸?

今年2月6日,韩国保健福祉部和教育部联合声明称自2025学年度起,韩国医学院将启动扩招,自现行的3058人增至5058人,增幅65%,目标是在2035年之前增加10000名医师。

计划一宣布,立刻在韩国医学界引发震动。2月20日,来自韩国首尔的 2700 多名实习医生与住院医师们集体递交辞职信,并进行罢工抗议。第二天,共有 9275 名住院医师、即74.4% 的住院医师提交了辞职信。与此同时, 34 个医学院的 1万多名在校生提交休学申请,占医学院学生总数的 62.7%。

2月22日,医协前会长朱秀虎在记者会上称,政府打压实习和住院医生的基本权利已达到失去理智的程度。“国民生命权固然重要,但医生的职业选择自由这一基本权利也应当得到尊重”。

为了应对医生们的罢工,韩国当局表示,禁止各大医院受理医生提交的辞职报告,并警告,这一举措有可能会吊销罢工者的行医执照。韩国警方也表示,他们可能会逮捕罢工的“主要煽动者”。韩国政府还动员公共医院和军医等医疗资源,从退伍军人部、国防部等下辖机构调派军医来加开急诊室,同时调整护士业务范围,让其承担部分医生业务。

但这个办法效果有限。韩国民众不得不面临有病无处看的尴尬境地。多家医院取消了手术,缩减运营,病人拨打急救电话询问最多的是,哪里可以就医。

医学界和政府关于扩招背后的矛盾焦点是:韩国到底缺不缺医生?

根据预测,到2035年,韩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比现在增加70%,相应地,住院天数、门诊天数将分别增加45%、13%。根据韩国健康与社会事务研究所的估算,如果政府不采取行动,预计到2035年,韩国将面临 1.5万名医生缺口。

另一项常被政府引用的数据是:经合组织(OECD)2023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一方面,韩国每千人仅拥有2.6名医生,低于成员国3.7名的平均水平,在发达国家中垫底。这种医疗短缺在偏远地区更加严重。在忠清南道和全罗南道地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仅为0.49和0.47名。

OECD的报告显示,韩国医生全年人均接诊患者数达6113名,居32个成员国之首,是OCED平均水平(人均接診患者1788名)的3.4倍。韩国民众首次诊疗时长平均为4.3分钟,只有OECD平均水平的1/4(16.4分钟)。

韩国医生辞职事件愈演愈烈,护士们在医院内忙碌。

韩国行政安全部长官李祥敏表示,政府并非单方面决定了扩招规模,已同包括医疗界在内的公民团体、全社会阶层进行过深入讨论,才敲定了2000人的扩招规模。

但韩国医生们却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医生和医生团体认为,韩国现有的医生已经足够了,扩招反而将激化同业间的竞争,徒增不必要的医疗,并造成医保的负担。

大韩医师协会医疗政策研究所2020年12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随着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预计从2027年起,韩国将出现医生供过于求的情况,2035年过剩人数可能达到7043人。“政府一开始就错误判断了原因,从而提出了错误的解决方案,所以大韩医师协会希望能从源头开始重新商讨这个问题。”朱秀虎进一步强调。

医生缺口的问题仿佛成了“薛定谔的猫”,同样以人口老龄化为背景,政府和医学界得出相反结论。

“并不是医生的人数少,而是待遇不好,还有总是要为各种处罚担惊受怕。”韩国医生抱怨道。他们认为,把病人当人质的是政府。医生团体代表表示:“许多医生告诉我,他们感觉就像是被家暴的妻子,患者们是孩子,政府正是那个施暴的丈夫。”

医生收入到底几何?

医生们说自己待遇低,这是真的吗?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在韩国医疗机构领取工资的医生,年平均工资收入为19.546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7万元),一般科室医生的收入不仅傲视英美同行,而且已经是一般工薪族的2.1倍,私人医院专科医生甚至高达6.8倍。

当然,部分医生的高收入掩盖了其他医生的低收入。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的报告,以2020年为准,医院标示科室年薪排名第一的胸外科(4.8799亿韩元),是排名垫底(22位)的小儿科(1.0875亿韩元)的4.5倍。排名第二的眼科(4.5836亿韩元)、第三的整形外科(4.0284亿韩元),均是小儿科平均收入的4倍有余。

这次作为罢工主力的实习和住院医生收入,更是明显偏低。实习和住院医生是这次罢工的主力。尽管他们只占韩国14万名医生的一小部分,但他们约占一些主要医院医生总数的30%至40%,并在急诊室、加护病房和手术室等岗位都执行关键任务以支持高级医务人员。

韩国中央社采访了一名参与罢工的实习医生柳哈达。他说实习医生通常每周工作超过100小时,月收入约为200万至4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至2万元),其中包括加班费。当地月收入中位数约为23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7万元)。然而,一旦除以工时,实习医生的时薪水平仅为韩国最低时薪(9860韩元)的一半。韩国目前的医疗体系虽然很好,但却是靠让廉价的实习医生不断遭受折磨来运作的。

韩国延世大学保健行政学教授郑亨善认为,在西方国家,公立医院占医疗机构总数的50%以上,而韩国95%以上是私立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医生希望同行越多越好,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薪水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私立医院的医生则希望减少与自己竞争的同行数量,以维持自己的高额收入。正是严重的稀缺性,使韩国医生处于“白衣贵族”的地位,成为特别有优越感的既得利益集团,并为进入自己的圈子设立“门槛”。《韩国先驱报》引述一位老医生的话说:“在韩国,说医生不缺的只有医生。”

2024年3月6日,韩国总统尹锡悦主持召开内阁会议。尹锡悦表示,韩国医生集体辞职离岗行动动摇了法制根基,要给予严肃处理。

韩国市民李启元告诉《新民周刊》,在韩国,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医学院,从小学高年级就开始针对性上补习班辅导,一直补习到高考面试。在考医学院问题上,韩国家长是愿意投资金钱和精力的。因为医生职业一直高居韩国青少年心目中梦想职业榜首。

算下来,一个高中生,从进入医学院学习开始,到他成为一个有资格行医的专科博士医生,需要19年时间。如果18岁高中毕业 ,一切顺利的话,那么,他在37岁时才能捧上年薪百万的金饭碗。而他的家庭需要为此付出的成本是多少呢?李起元说粗略估算要700万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投入,如果没有高额回报,谁还会趋之若鹜呢?

扩招医学生,势必让韩国的初级医生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这是此次众多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参加罢工的浅层次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韩国医疗体系结构性的矛盾。

韩国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经济圈。地方民众有病之后,已经习惯性地坐车去首尔看病。地方医院中更缺医生的是儿科、妇产科、大内科医生。去年忠清北道天安市曾经开出月薪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招聘儿科医生,等了一年也没招到。江原道连一名儿科血液病专科医生都没有。今年2月开始,政府只能派国立癌症治疗中心的专家每周两次到江原道巡诊。其实,在首尔的普通医院里,急诊、儿科、妇产科、大内科也都存在缺医生现象。据《韩国各科室专科医生现状》显示,2023年韩国儿科医生共304名,不到2014年的一半。

所以,尹锡悦政府坚持要扩招医学生的目标是解决地方医生严重不足、偏科严重问题。这个目的是好的。但谁又能知道政府每年多培养出来的2000名医生,最终有多少人会愿意在儿科、产科等地方没日没夜地熬,又有多少人出校门立马帮人隆鼻瘦脸赚大钱?有多少人会为爱发电、远赴乡郊关心爷爷奶奶的健康,又有多少人挤破头涌入首都圈享受人上人的舒适?

嫌贫爱富是人之常情,在金钱面前,人性根本经不起考验。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似乎也没有办法苛责在时间和金钱上都下了血本的医学生们。

 到底谁更强硬?

韩国政府和医疗界的对峙,已不是第一次。

韩国“news 1”新闻网梳理,自1955年以来韩国医疗界进行了9次罢工,政府拟定的政策每次都会因这些集体行动而取消或修改。更早前的“医药分家”改革在2000年得以通过,但随即又在医学界5个月的大罢工之下,把医学生的招收名额从原来3500多人缩减至现时的3000出头。2020年,文在寅政府也提出扩招,计划每年增加医学生400人,同样遭到了医学界激烈的反对,后来迫于新冠抗疫压力未能继续推动。

其根源还在于韩国实行的全民医保制度。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政府支付给医院的医疗费用低于实际发生的费用,医院不得不靠增加许多自费项目来弥补亏空,从而导致巧立名目骗取医保、过度医疗、医生多开药、乱开药等乱象产生。

韩国医疗90%以上为私立医院,但同时,韩国的国民健康保险覆盖率极高,几乎是全民醫保。这就导致医保报销率高的基本医疗专科如小儿青少年科、妇产科、急诊、外科等部门的收入相对有限,自费项目多的“皮眼整(皮肤科、眼科和整形科)”收入高,成了年轻医生趋之若鹜的科室,也是医院的盈利主体。

此外,基本医疗领域的治疗都存在较高风险,这也增加了年轻医生的逃避心理。按照国际标准,只有医生犯故意或重大过失才会被判刑,但在韩国,即使是“轻过失”,也会引发刑事诉讼,也有在一审法庭拘留(判实刑)的案例。大韩医师协会法务部长全成勋表示,医生不愿从事基本医疗的最大原因是医疗诉讼的负担。“现在愿意看诊生命垂危的危险病人的医生越来越少了。”医生们希望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避免医疗事故诉讼,并改变目前的制度。

目前来看,韩国政府面临着一个悖论:医改势在必行,但医改执行后,并不能真正地彻底解决韩国医疗体系现存的结构性问题。

这似乎是一场鸡生蛋、蛋生鸡的斗争。到底谁更硬?

韩国医生"辞职潮"时间线

2月6日,韩国尹锡悦政府宣布了一揽子公共卫生改革方案,自2025学年起,医学院招生名额增加65%,约2000人,从现时的3058人增至5058人。

2月20日,首尔五大医院的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正式宣布罢工。

2月21日起,仁川、大田、釜山等100家医院中近9000名医生辞职,陆续有超过1万名高校在读医学生集体申请休学。

2月22日,大韩医师协会紧急对策委员会方面召开记者会谴责政府做法。韩国政府将医疗系统危机级别提升至最高级——严重,这在韩国尚属首次。

2月26日,韩国政府呼吁参加集体辞职行动的医生尽快返岗,承诺对在2月29日之前返岗者免予追责,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2月27日,韩国保健福祉部以违反《医疗法》等为由,向警方举报大韩医师协会(医协)5名相关人士通过提供法律援助,教唆或协助实习和住院医生参加集体行动。

2月28日,韩国派遣军医和社区医生前往医院。这是政府在实习医生大规模罢工后为医疗系统提供支持的紧急措施之一。

2月29日,是韩国医疗危机事件中辞职医生被勒令返岗的最后期限,然而大部分医生拒绝返岗。9076人实际脱离工作岗位,返岗医生仅有294人。

3月1日,韩国警方对因涉嫌违反《医疗法》等被举报的大韩医师协会相关人士进行强制调查。

3月3日,韩国2万名医生在韩国国会附近举行大规模集会,继续就韩国政府推出的医学院学生扩招计划等医改政策表示不满和抗议。

3月4日,政府开始进行现场检查,对继续违反“复工令”的医生提出警告。

3月5日,韩国政府向近9000名离岗的实习和住院医生发送吊销执照等行政处分事前通知。

3月6日,韩国总统尹锡悦表示将严肃处理医生集体辞职行动,还将投入128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亿元)预备资金补偿在岗医疗人员,并为患者转院、治疗提供支援。

整理/陈冰  制图/刘绮黎

猜你喜欢
实习医生韩国政府医学生
鼓励自己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的应用
英国40年来最大规模医生罢工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看影视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