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尊重孩子,就是好老师好家长

2024-03-13 09:10
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学渣家务情商

要做到尊重孩子,首先要明白哪些事情最伤孩子的自尊。不分场合地对孩子说教、批评,是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这种做法,对孩子改正错误一点帮助也没有,只会让孩子自尊心受伤。孩子愿意跟父母讲秘密,是因为信任,所以父母有责任保守秘密,保护孩子的隐私,而不能觉得好玩有趣,就到处宣扬。欣赏能让孩子成长,而贬低则恰恰相反。一旦自尊心被破坏,孩子会变得无所谓,变得越来越差劲。孩子再小,也应该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和孩子说话时,要认真倾听、积极回应,不敷衍了事,合理的予以采纳,不合理的讲清原因。尊重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护,才能激发出潜力,才是家教的正道。做到这一条,就是好老师、好家长!

(摘自《中国妇女报》)

点评:“尊重孩子”不只是满足孩子在娱乐上的选择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是要从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激发孩子潜力、促进心智成长出发,做到像上述文章提到的那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当众批评孩子,保护孩子的隐私,不贬低打压孩子,重视孩子的想法,不包办替代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看着逐渐长大的孩子,父母应该改变那些自认为“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惯性做法,更多地在精神、情感和心理层面给予孩子鼓励、支持,这样的家长才是孩子最信赖、最可依靠的。

2 “学渣”爸爸“霸气”发言上热搜

近日,在山东某小学的家长会上,一位“学渣”爸爸的高情商发言,引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他毫不掩饰自己儿子在学习方面表现不佳:我儿子是“学渣”,但是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我的儿子学习成绩特别差,给我们班严重拖了后腿,我也深表歉意,但是我依然相信他能够有个美好的未来。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就是,我的儿子心理特别强大,他学习成绩这么差,仍然能吃能喝能睡,连我都很佩服他,我是一个高级心理咨询师,他的心态比我还强大,将来走向社会之后,一个人心理强大和情商高,是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二个就是我们学校管理非常科学严谨规范,班主任李老师兢兢业业早出晚归,各位家长也付出非常多,非常感谢大家。感谢各位家长对我孩子的宽容理解。

(摘自扬子晚报网)

点评:“学渣”孩子有这样一位讲话“霸气”的爸爸很难得!能如此坦然看待自己的孩子、对其未来充满信心且敢于公开讲出来的家长并不多见。身为高级心理咨询师的父亲基于职业经历,认为成功人士少不了心理强大、情商高的加持。无数事实也证明:“成功”并非只有取得优秀学习成绩一种,那些依靠诚实劳动,辛勤付出,立足社会,过上幸福生活的人也都是成功的!“双减”政策实施后,不少家长仍然担忧孩子的学习,明里暗里“内卷”“鸡娃”,这位“学渣”爸爸的发言或许能让一些家长豁然开朗,少一点纠结焦虑。

3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防线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2024 年1 月1 日起正式施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安宁。有法律专业人士认为,这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把已经发布的一些制度以及在实践中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执行性,能够更好地引领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条例》构建了网络空间中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共同体,包括家庭、学校、政府有关部门、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相关智能终端的生产者、销售者等。《条例》还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修改可能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功能或者规则,设置未成年人模式,每年向社会公布防沉迷工作情况等。对于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非理性消费等问题,《条例》均提出针对性要求。

(摘自人民网)

点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在很多方面都作了详尽规范,回应了社会的关切,可以说将有利于营造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条例》给未成年人“触网”加装了防火墙、保护伞,并对有关各方都明确了要求、规定和义务,违反者将受到处罚直至被追究法律责任。作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安全上网、防沉迷、免遭网络欺凌、网上理性消费等方面的监督,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4 怎么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

在孩子面前,父母要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承诺,树立负责任的良好形象,比如父母难免有犯错的时候,要勇于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而不是为自己开脱,或者推卸责任。随着孩子年龄和劳动技能的增长,可以逐步让他们分担更多家务劳动,如参与家庭食材采购、参与家庭出行计划的制订和准备等。多给孩子做主的机会,如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在做作业之前还是之后吃零食、周末的家庭运动是去爬山还是去打球。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公益活动,学会帮助他人、照顾他人,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统筹安排时间的意识与习惯,也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果孩子喜欢丢三落四,如经常忘记带书本或作业去学校,或者喜欢拖延,一个任务总要拖到最后才动手完成,这时父母需要控制自己想要干预的冲动,只需沉住气,适时给孩子一些提醒。

(摘自《中国教育报》)

点评:看到孩子笨手笨脚干家务,心急或是干活儿麻利的父母在一旁数落不停,抑或看不下去,索性轰走孩子自己干上了。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殊不知,这样的父母有可能扼杀了孩子萌生的家庭责任感。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不仅要有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应学会承担相应的家务,家长要适时放手且要有耐心,学会欣赏孩子干家务。孩子独立完成了一项家务,尽管并不完美,但是他体会到了为家庭作贡献的乐趣,责任心会油然而生。

点评:田川 插图:晓骁

猜你喜欢
学渣家务情商
小家务,大成长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我们的家务,我们的家
从“学渣”逆袭成“网红”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学霸”“学渣”有话说
二则
班级充满相对性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