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教学,意识指导行动

2024-03-17 19:23邵晶
教育界·A 2024年3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初中道德与法治

【摘要】消除学生的真实困惑是实现教师教学价值的基础。基于学生问题进行的教学设计与思考才能打造高质量的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找到学生问题的方式有多种,问卷调查法就是常用手段之一。在进行问卷调查后进一步分析数据,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程度,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情境创设、思维引导和目标达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问卷调查;真实问题

作者简介:邵晶(1989—),女,江苏省南京市旭东中学。

在“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以关注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借助不断拓展的知识,透过现象,不断反思,引领学生对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形成正确认知,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案例背景

“法不可违”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强化敬畏法律、明辨是非、依法行事的意识。学生要能辨别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了解违法行为的种类,并说出不同违法行为带来的后果,进而明白违法无小事,自己在生活中要遵章守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即使教师在课堂上不专门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学生也应当懂得法不可违的意义,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法律板块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难点。与心理道德板块相比,法律板块看似与学生的生活离得有点远,实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真正地了解学生的盲点,笔者在课前编制了问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结果整理,找到了学生真实的问题所在。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在一些情形下觉得自己违反过法律法规,学生自觉学习法律、在生活中善用法律和落实法治要求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在调查中,笔者也发现对于某些行为和做法是否违法,部分学生是存在疑虑的。这表明学生对于违法行为的理解不够深入,积累的法律常识不够多。经过调查,关于“法不可违”这一框要突破的知识重难点就会更加明确,教学的方向也会更加明晰。

仔细思考之后,笔者将从问卷调查结果中找出的学生问题融入教学设计,拟定了以下设计思路:以学生的真实困惑为基础,把学生的真实问题作为线索,将课程知识进行串联,以问题导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引,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作为社会公民,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理解违法行为及其类别,借助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分享展示等活动,对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认清自己身边容易发生的违法行为,逐步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律信仰,知道法不可违,自己要自觉远离和抵制违法行为;用问题驱动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和身边人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提升法律意识,践行守法行为。

二、案例片段描述

(一)片段一—呈现问卷反馈结果

笔者通过整理学生提交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反馈结果(如图1、图2所示),让学生形成关于自己存在的真实问题的直观感受。

师:看完这些数据,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结果中有22%的同学认为自己有过违法行为,但因为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所以可能存在侥幸心理。做出违法行为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不违法是底线。我们需要进一步增强守法意识。

生2:对于老师列举的这些身邊的违法行为,有一些同学可能会觉得这些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只是违背道德的行为,或不能辨别这些行为是否违法,甚至自己也有过类似的行为。

师:通过这些数据和同学们的想法,老师发现大家还不能正确地判断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违法,大家还需要通过学习不断积累法律知识。因此,增强敬畏法律、遵章守法的意识就是同学们在本节课中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另外,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违法,这样的认知是不准确的。同学们需要知道违法无小事,理解违法行为的分类,即生活中的一般违法行为是指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违法行为,而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同学们可以通过问卷反馈结果认清自己的问题所在,厘清相关知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学习。

(二)片段二—呈现问卷调查中学生的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制作的课件呈现调查结果中学生存在的关于“判断某一行为是否为违法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的误区,结合法律法规条文让学生明白身边看似危害较小的行为实则已经触碰了法律底线。以下是笔者在呈现学生对于问卷第2题和第5题存在的误区时展示的法律法规条文。

问卷第2题“你有过在地铁内饮食的行为吗?”的反馈结果为:有22.0%的学生曾有过这种行为。《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第三十八条提道:“在车站或者其他轨道交通设施内,禁止下列影响轨道交通公共场所和设施容貌、环境卫生、运营秩序的行为:……(六)在列车车厢内饮食;……”。因此,地铁内饮食是一种违法行为,而且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

问卷第5题“你在公共场合乱扔过垃圾吗?”的反馈结果为:有70.7%的学生曾有过这种行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提道:“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的;……”。因此,乱扔垃圾是一种违法行为。

在呈现上述法律法规条文后,大部分学生都露出了极其惊讶的表情,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生3:这些行为其实已经触犯法律法规了,我之前都不知道。

生4:我自己有时候会乱扔垃圾,也在路上见过别人乱扔垃圾,但不知道乱扔垃圾要承担法律责任。

生5: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有的人在生活中做一些小事时看似是不经意的,但可能会影响社会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需要承担意料之外的后果。

师:这些行为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判断行为是否违法,需要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作为社会公民,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要思考自己或身边人的行为是否对社会有危害性,要遵循生活和社会的要求,增强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

在从误区中明确学生的问题之后,基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教材内容,带领学生继续梳理违法行为的分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等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就会更快,对知识的理解也更直观。

(三)片段三—围绕问卷第6—8题展开的教学

对于“你身边有没有在网络上谩骂同学、侮辱他人的现象?”“你看到过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他人的照片制作成丑化他人的表情包并在网络上传播的现象吗?”“你看到过在网络上未经他人允许公开他人真实姓名、外貌特征、学习生活情况并进行侮辱、讽刺甚至造谣、传谣的行为吗?”这3道问卷题目,分别有58.5%、61.0%、41.5%的学生表示自己身边存在上述3种行为。鉴于此,笔者提出“在校园生活中,这些看似是同学间的小摩擦、小玩笑、小矛盾的行为是否会升级演变呢?”这一问题,并在播放完电影《悲伤逆流成河》的相关片段后,让学生思考:1.同学间的玩笑、纠纷和打闹何以致命?2.你的身边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吗?该如何应对?

生6: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学之间要懂得尊重、宽容,懂得换位思考。

生7:生活中,我听到过一些小玩笑,但没有把它们放在心上,没想到这样的小玩笑会给他人带来烦恼,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违法无小事,法不可违。

生8:这部电影让我感到惊讶、震撼。没有想到一个人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格外注意自己所说的话。

电影片段既令人悲伤又具有震撼力,能够极快引发学生的精神共鸣。笔者引导学生由关注社会生活过渡至关注身边的校园生活,对校园欺凌案件进行深思,让学生通过各抒己见、进行思维碰撞,改变错误认知,进一步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同时,对于校园欺凌案件,笔者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以警醒学生。

在课堂的最后,笔者进行以下总结:“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些不经意的举动和行为也许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行政法律規范、民事法律规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意识的提升和守法行为的践行需要我们自觉积累法律常识。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健康、稳定、公平,我们应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反思,也要预防违法犯罪。”

三、案例反思

(一)问卷调查反映真实问题,问题驱动教学

结合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发现法律是部分初中生学习的盲区、难点所在。要想提高法律板块教学的有效性,就要突破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困境。找到真实的问题才有真实的教学,才能达成真实的教学目标。

找到真实问题的手段多种多样,问卷调查是其中的一种。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也有多种,如在课前使用纸笔进行,或结合信息化手段、借助相关的软件或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即使方式不同,达成的目的也应该是相同的。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教师可以把握学情,了解学生的真实困惑,让学生通过学习和生活实践改变原有认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笔者在教学前精心编制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在教学中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所做的一些行为看似是小事却已经违法,进而明确增强法治意识、学法守法的重要性,找到自己的盲点、误区,查漏补缺。同时,笔者结合真实的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更加深刻地理解法不可违。

(二)自我反思,纠正错误言行,意识指导行动

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或问题层出不穷,我们要秉持信念,用正确的意识指导行动。自我反思来源于真实问题,又有助于解决真实问题。而真实问题与正确价值观有利于让学生懂得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自我纠错,进而指导行动。

正确把握学情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通过各种生活情境的创设、案例的还原与再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认知冲突与思维碰撞,再通过有效的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进行辨别与分析,不断增强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感,能够让学生将正确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发现与引导是课堂学习的关键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课堂学习应该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教师应该把发现的权利还给学生,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摸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质疑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笔者通过大量真实数据的分析、法律法规条文的呈现、学生生活情境的再现,使问题不断涌现,使学生不断引发共鸣。在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的问题并加以反思后,笔者让学生分享、交流,对正确的想法给予及时而有价值的肯定,对错误的观念及时纠正,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我,改进自我的行为,不断促进自我提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课堂学习与课后运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一直是教师的追求。知识的学习最终要服务于生活。而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案例、真实情境需要教师关注和筛选。在基于学生主体的生活情境中,教师应融入核心素养的要求,精心设计值得学生探讨的问题并适时追问,对学生的原有认知进行肯定或批判,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转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课堂中,学生发现自我认知的误区,再进行基于教师引导的自我改进、触及心灵的自我反思,从被动接受问题的角色转变成了主动的反思、质疑者,思维深度得到了不断拓展,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初中道德与法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