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摄影测量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2024-03-20 20:07邱冬冬
山西青年 2024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摄影测量

邱冬冬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00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 条”),提出了“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任务。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传统的测量模式已慢慢被新技术、新设备逐渐代替,亦成为当今测绘单位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在职业教育摄影测量课程中以“三教”理念为指导进行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思考测绘的发展前沿,体验新形势下的生产方式,将理论上的知识用新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而且当前,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三教”改革背景下摄影测量课程的教育创新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时代,教育信息化成为大势所趋,也是很多学校所探索的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信息化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在不断革新,在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方面产生了越来越高的价值[1]。在职业院校摄影测量课程方面,由于该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点较多、较广,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创新,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的不足,例如在教学的内容上,延伸性不足,过分聚焦于现有的教材;再例如,在教学的形式上,还是一成不变,和学生的喜好形成了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作为职业院校摄影测量课程教师,要能够深刻认识到“三教”改革在该课程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并且积极采取措施,充分运用“三教”改革的一系列优势,创新摄影测量课程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研究意义

从职业院校摄影测量课程现状来看,教师所采用的,基本还是单一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摄影测量课程,一方面学生会认为该课程有些单调枯燥,缺乏新鲜感,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降低;另一方面,教学模式的一成不变,学生学习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职业院校应当要针对现状,积极探索“三教”改革背景下的摄影测量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摄影测量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是在理论方面,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够丰富有关职业院校摄影测量课程“三教”改革的有效融合的理论;二是在实践方面,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够使得教师重视职业院校摄影测量“三教”改革的价值,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职业院校摄影测量“三教”改革的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创新形式、提升效果。

二、“三教”改革在职业院校运用的特点

(一)教育理念较为灵活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人才教育的理念核心是“教育应然”,这也是“三教”改革背景下人才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即认为人才的培养要以人为本,要注重人才的自身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的需求,要能够实现人才发展和现实需要的相统一。例如“三教”改革背景下倡导,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跨专业学习、跨学科学习,来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能力;再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学习模块;或者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定位,来为学生推荐适合的学习模块等等,其体现的都是“教育应然”的导向,其最终目标是要能够增强人才在社会中、在现实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2]。

(二)培养目标比较具体

“三教”改革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具体,不仅强调人才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还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把学生培养为知识结构完善、实践技能丰富的全面发展型人才,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例如,“三教”改革背景下,倡导职业院校要建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设置了“学分银行”体系,加强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职能的衔接,促进学生能够成为理论扎实、技能丰富的专业人才。通过设置明确的培养目标,不仅保证了人才的质量,也优化了教育资源。

(三)课程设置比较实用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三教”改革背景下的人才教育过程中,对于课程的设置以实用性为主,实践教育的占比较大,十分注重教育内容和产业需要的衔接。同时,专业人才教育课程设置,也很注重和企业的沟通互动,例如,绝大多数职业教育院校都设置了“校企合作”模式,强化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

(四)提高能力培养的精准化

由于职业院校的很多专业课程学习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能够有效开展精准课程教学,应当要注重“因材施教”,而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强调精准培养,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可以让老师更加清楚地知晓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能力强弱项、短板和不足,从而在制定教学和辅导计划的时候,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促进学生课程能力培养的精准化。

三、传统摄影测量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形式缺乏创新

当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偏向传统保守,教学形式缺乏新意,教师往往习惯了照本宣科,以现有教材为主要依据,延伸性、开放性、多样性的教学形式则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学生容易对课堂产生枯燥的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调动,学习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职业院校摄影测量课程建设过程中,要能够从更多渠道获得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改变目前在职业院校摄影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匮乏、无序的现状,真正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所需要的学习资源。

(二)教学内容偏向单薄

目前,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难以摆脱现有教学大纲的约束,缺乏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学生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难以得到充分完善。而针对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摄影测量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基本还是按照既定教学大纲进行的情况,要能够适应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的趋势,一定程度上改变很多学校教学大纲中的一些不合理性,促进教师针对现有大纲进行不断调整、创新和优化。

(三)层次性、差异性不明显

和所有学科一样,在摄影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学习基础,要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应当要注重“因材施教”。但是反观现状,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缺乏层次性,容易引发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一些基础较差或者跟不上节奏的学生往往学习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在课程评估过程中,也难以体现公平原则。而从很多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摄影测量课程基础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而很多教师在摄影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其“一视同仁”,不讲求差异性,摄影测量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课程标准与现实发展不相匹配

摄影测量技术行业应用日新月异,由传统的单镜头竖直摄影测量技术发展为多镜头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由无人机挂载数码相机到挂载多光谱相机获取多光谱影像数据、无人机机载雷达数据,由双目立体测图技术发展为基于三维模型的裸眼立体测图技术,由生产传统的4D 产品到生产三维实景模型,由此衍生出三维实景模型精修、模型单体化、三维实景中国建设等行业最新动态等,诸多新形态摄影测量技术没有完全更新进课程标准中,如果将这些新知识点新技术全部纳入一门课程,那么这门课程的内容就会过于庞杂。因此,需要认真思考,重新调整课程内容。

四、“三教”改革背景下摄影测量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教法改革方面

第一,重视因材施教,提高培养的针对性。职业院校专业人才教育十分注重人才的自身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的需求,努力实现人才发展和现实需要的相统一。所以,在摄影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因材施教,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即培养必须是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例如在学生培养之前,须先向学生进行摸底了解,掌握学生今后的择业意向,对于今后有志于从事某一项工作的,要相应地加大培养力度,并在相关资源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倾斜[4]。

第二,完善实践能力培养条件,提高人才综合技能。专业型人才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也是一系列应用型岗位的专门人才,专业人才的综合技能发展情况如何,对于我国产业发展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专业人才要能够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能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这是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在这样的外部形势之下,就要进一步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

(二)教材改革方面

首先,教材要进一步创新,要以职业资格证为抓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教”改革背景下,摄影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管理制度和教材的创新融合。一方面,要完善摄影测量课程相关专业技能领域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并且设置严格的合格把控率,使得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设置更多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在教材创新过程中,要提高摄影测量课程教材的内容和职业技能认证的衔接性,加强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职能的衔接,促进学生能够成为理论扎实、技能丰富的专业人才。

其次,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不断促进教材资源优化。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空间在摄影测量课程教材资源上优化的作用,教师在开展摄影测量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索实践过程中,要善于依托网络学习空间,构建共享式课程学习资源库。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整合同类型、同层次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案例,并上传到相关平台中,让接入平台的学校能够对其中的资源实现共享共用。这样,能够大大丰富职业院校的摄影测量课程教学资源。

最后,发展多元化,突出“序列化”的摄影测量课程教材资源。序列化教材资源库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序列化,也就是层级化,学校在摄影测量课程教材的序列化资源库构建时,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在摄影测量课程基础方面的发展水平,使资源库在能够适应各个基础学生需要的同时,也要展现学校特色、地方特色,发挥地域优势。而在保持摄影测量课程教材“序列化”和本土特色的同时,又要兼容并蓄,要吸收其他地区好的、优秀的资源,能够实现多元化的效果,能够给学生带去更加丰富的摄影测量课程资源和素材。

(三)教师改革方面

首先,教师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构建和应用。也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要根据学生学习各个阶段的特征。而不能把用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变成学生学习的新负担。同时,教师的教学还要体现生活性原则,要以实践动手为主,千万不能是理论的强制灌输,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紧密结合生活,关注生活,发掘生活化价值。

其次,教师强化对“三教”改革的认识和探索。要深刻认识“三教”改革视域下的摄影测量课程教学创新的价值。作为教师,要能够认识到何为“三教”改革,以及“三教”改革视域下摄影测量课程教学创新的实际价值。老师要围绕“三教”改革的相关要求,将过去在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在日常的课堂授课或者课后题辅导情况,及时进行整理,以此形成的“三教”改革视域下的摄影测量课程教学创新的素材。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教师水平、教材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三教”改革的引入,能够有效打破这种局面。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摄影测量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测量
WZW—bewell摄影月赛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最美的摄影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