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4-03-20 20:07吴启红黄漪婧
山西青年 2024年1期
关键词:工科校企学院

王 静 吴启红 黄漪婧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6

在信息化时代之下,工业技术快速发展,新一轮科技技术产业发展变革,对学校内人才的培养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突出解决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生产经营对人才需求方面的脱离问题,当前学校的教学工作需要以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于人才的要求作为目标,培养更多对社会企业有用的高端优秀人才。本文就着重以新工科产业研究院教学工作为基准,探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举措,大力推动现代产业学院的专业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体,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对接企业的经营需要,主动给企业培养那些急需的高端优秀人才。学校大力推动产教研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政府、校企共建共管的新方式。

一、新工科背景之下现代产业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分析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现代产业学院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形成的产物。在传统产业学院中,只是培养大量理论型人才,与原来的校企合作上有一些差异。国务院发布的系统化产业学院建设政策,企业在产教融合探索时发挥了关键作用,教育为企业产业经营转型发展与社会行业发展目标提供契机,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建设培养中,能够有着新型的育人思想理念,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大力落实教学成果导向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来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寻找新型的满足现代化企业经营要求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还大力推动不同学科间的高效融合,破除了企业与学校之间所产生的限制,大力推动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改革[1]。

(二)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

在新科学技术应用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对企业职工的能力素质要求上升,现代产业学院的教学仍存在着产教分离、育人质量不高的问题,特别是新型教育人才的培养层面,出现了一些差距,不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学校培育出来的人才与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不太匹配,特别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一些不足之处,未能够精准对接企业的生产经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期间,引企入校,在校企协同下展开联合人才培养,构建起产教共同体,正好满足当前现代化的企业人才需求[2]。

(三)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支持社会的发展

国内产业发展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发展阶段,国内的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步转向了高质量,同时对于人才培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现已经培养近1700 万工科人才。在改变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在国内产业融合背景下,经历的多元化创新,持续深化发展阶段,大力推动现代产业建设,持续推动新工科教育模式创新,有清晰的专业定位,制定科学合理布局,达到现代化的产业建设与经济产业相衔接,以区域产业特色,将需求当成其导向,培养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人才,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在培养新工科人才期间会面临一些挑战,也会遇到一些机遇,挑战制约因素均会影响到产业学院的建设和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因此,要重视当前多个维度上推陈出新,突破目前创新人才培养所产生的困境[3]。

二、新工科背景之下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现状

(一)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探索

新工科是产业学院内的多种专业学科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学科,工科专业都是相互交叉,满足现代化产业发展要求,新工科人才在企业经营转型发展背景之下,企业有着更强的能力技术,来为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保障支持,使用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经营中复杂运营问题。产业学院是培养新型技术人才的基地,也会使传统的产业学院教学模式的升级,以现代产业学院作为经济发展的根基,高等院校服务于新型产业群,聚焦于某一特定的行业,培养高端高素质工科人才,对接企业经营、科技、研发等创新工作。聚焦行业技术的发展前沿,以集聚创业资源将其作为有力支撑,骨干企业联合起来,来大力推动产业经营发展,采用共建共管、协同育才的新方式来打造新的教育平台,聚集一批新的工科人才,着力培养有着更高科技技术,更强社会服务思想意识的多功能的教师人才队伍[4]。

(二)现代产业学院的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要求教师有更丰富的理论,同时有更强的实践能力,有技术研发,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对于学科教学问题都有精准的把控,进而在日常教学中去培养学生们适应当前其教学改革的能力,满足现代化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目前,尽管一些高校专任教师有着更强教学能力,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一线的实操工作经验,对于新工科的需求了解不多,就会容易出现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因此,要打造校企融合型的“双师”队伍,持续提升现代产业学院师资力量建设是一项比较紧迫的任务。

(三)政、企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深度不足

新产业学科建设参与方比较多,由政府、学校、企业致力打造出不同主体参与共赢等人才培养新模式。现代产业学院的架构多数是由虚拟和实体组织构成,各方参与进来,体现了各方对于职业教育高度认同感。一些学校为了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而组建现代产业学院,简单地将传统工科更名,新工科人才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需要企业经营来推动校企的融合发展,学院也推动社会经营发展,现代产业学院并没有将新型的学科建设与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相匹配,一些企业只是挂名参与,并没有考虑实际的产教学协同,有的是太过于关注校外主体参与教学,而与实际的课程教学大纲偏离过多,使得教师教学存在一定的盲目偏离的问题[5]。

(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配套资源欠缺

在新工科发展背景下,培育符合当前时代要求人才,相应的教学配套资源都需要跟上行业发展,面向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如果没有完善的教学配套设施资源,很难推进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需要政、校、企三方共同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和人才需求,建设配套现代产业学院的软、硬件设施。现代产业学院应提高学生的专业化能力,使其工作能力符合企业经营工作要求,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联合,给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提供更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大力推动实施人才的培养,共同评价新型的教育体系,满足新课改要求,优化改进课程教学结构,使用新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予以创新。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缺乏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融合的教材或实践平台。因此,学院应考虑如何去优化整合传统工科专业,将合作企业的重点项目引入产业学院。

三、新工科背景下提升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研究

高等院校大力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产业学院的成立可由学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参与,组建理事会,来专门负责学院内的专业设计、课程设计,校外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等,关系到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审议、决策、审查,指导咨询监督,为学院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完善现代产业学院的管理制度,我国大力推动新工科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作出合理的升级,满足现代化企业经营对于人才的具体要求,采用校企协作、政府支持引导,各方共建共享共管的方式来培养优秀的实践型人才,进一步加强教师理论的研究,改变教师传统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思想理念,以更科学理论去指导教学工作,探索并且建立起相应体系标准。其中,政府可给予在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更多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结合国家发布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来合理调整业务布局,参与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和产业教师师资建设。整合校企资源,建设双师、双职、双能的师资人才队伍和管理模式,融合学校的专任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企业教师的一线工程实践能力、学校的教学平台,企业的实践平台,提升现代产业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政、校、企三方推进,政府出台鼓励企业骨干工程师申请现代产业学院导师的政策,制定产业导师双向流动机制,高校教师可去企业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企业经营人员可参与到学校教学工作,学校也组织开展教师与企业人员的经验交流,拓宽沟通渠道,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5]。

(二)持续推动开放交流,促进国际合作

在教育快速发展大背景之下,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对外交流,建立起现代化产业教学体系,是未来教学改革发展新方向,我国工业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但是整体仍然处于中低端,也有很多卡脖子领域,是现代产业建设及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在建设现代产业期间,要特别发挥学校教育作用,以新工科产业发展作为指引,现代产业学院要对外开放,与国际学校交流,借鉴国际上其他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方法模式,在国内为社会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领先型人才。现代产业学院与西方发达制造国家企业合作,打造联合型教育基地,建立起数字化教育工程基地,引导各方都大力参与,共同探索新工科产业学院人才教育新模式,同时还要设计自身知识产权的职业资格认证。

(三)完善基础设施,构建服务体系

学院培养高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站在整体行业发展的大局,教学细节方面、人才培养等环节上下功夫,通常来讲,现代产业学院都要有更先进的教学设施,完备的软件信息系统,建立现代产业学院是要打造实训基地及与校外企业合作,将校友企业的生产场地当成学校学生的实习工厂。基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需求,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作为基准,按照真实产业环境,破除传统产业学院教学中理论所产生的限制,大力推动教学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建立起现代产业学院,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打造综合教学平台,能够融合政府部门和社会企业,高效共享资源,达到深度产教融合。

四、结语

新工科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针对新工科领域的技术发展需求,为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设计的一种教育模式。该模式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团队协作和跨学科融合。新工科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将校企合作作为重要的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搭建实战平台,引入产业资源,共同培养具备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的人才。该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的人才,既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也能够跨界创新和创业。现代产业学院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教师转变其教学思想理念,改变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围绕着理论,讲解技能、训练、择业等多方面要求,达到了学生的毕业和就业都可以高效衔接的目的,教师承担起教书育人、服务学生的工作角色,落实工作责任。现代产业学院建立起服务于企业、服务于新工业的产业化人才培养体系,进而保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拓宽学生参与实践通道,鼓励学生到企业去锻炼,使学生在持续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知识。

猜你喜欢
工科校企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院掠影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