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宿迁学院为例

2024-03-20 20:07陈学妍
山西青年 2024年1期
关键词:宿迁毕业论文人才

陈学妍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是人的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生产过程需要与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的人才资源相结合进行创造性劳动,才能创造出新价值,带动全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技术跨越式突飞,科技的进步在于创新,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前提下,社会才会不断发展。但经济增长始终离不开人的劳动,机器、设备、工具等生产资料再先进、自然物质再丰富,都不能创造价值,只是实现了价值的转移,只有人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也只有劳动力要素是能够创造出超出它自身价值的价值。可见,劳动大军中人才,尤其是有创造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高校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创新人才供应量和经济发展速度成正比。创新型人才既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引领数字经济发展,又可以智能化改造生产线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带动高层次的就业水平。目前,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技术进步,一改过去的生产、生活方式,涌现出智慧物流、远程教育、远程办公、远程医疗等平台,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层面表现出数字经济的发展赋能人的特点。但人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存在差距,在数字经济浪潮冲击下,传统的优势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弱,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高等教育阶段是创新人才供给的主要渠道之一,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平台[1],可以有效弥补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科技、量子信息等新兴科技为主导的科技水平较弱以及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处于幼稚产业阶段的人才不足问题。

二、高校人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需求导向较低

首先,宿迁学院是江苏宿迁唯一一所较为年轻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经过多方努力,正在稳健成长。仔细分析,目前还缺乏按照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模式办学的能力,并且存在学科建设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方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的关联性较弱、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层次、具有滞后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等现实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这些不足导致学生就业与现代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匹配度相对较低。

其次,缺乏实践创新的师生队伍,现有的实践创新老师经验不足,未将创新创业教育完全纳入主题教学规划体系,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存在流于形式现象,培养效果相对较小,导致学生创新素养以及就业的整体素养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吻合,现有的培养模式与知识结构很难支持现代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最后,宿迁学院人才培养中地方能够支持的资本要素相对稀缺,主要原因在于宿迁地区生产总值较低。据统计,最新的全国近三百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将3000 亿元、5000 亿元和10000亿元作为现阶段地区生产总值的三个重要分水岭,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 亿元以下的地级市,尚处于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宿迁市直到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才突破3000 亿元,达到3099.23亿元,导致宿迁地方财政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投资力不从心,加之地区核心龙头企业如宿迁联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等的技术要素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度较低,导致宿迁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体环境不够生态化。

(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毕业论文环节缺乏创新潜力

毕业论文主要环节包括选题审定、任务下达、开题、外文翻译、中期检查、论文查重、评阅与答辩等环节,毕业论文工作是反馈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也是保质保量凸显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存在形式化、流程化等现象。毕业论文内容上理论性偏多,较为空洞,论点、论据缺乏创新,指导的形式相对保守,与实际创新、创业、就业等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创新创业理念缺失,训练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后步入毕业论文初稿的撰写阶段,与毕业实习时间有阶段性重合,学生一边实习一边完成初稿写作,虽然能够结合实习材料获取撰写论文的直接素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影响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持续、连贯、反复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中去修改、润色、提升自主思考能力的过程,但大部分学生实习任务较重,甚至实习单位安排出差等活动,导致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经常被中断,虽然完成写作任务,但缺乏创造性构想,难以形成有创新潜力的毕业论文或设计项目。在修改论文过程中,为了降低重复率,添加许多口语化表达,基于创新创业训练为目的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项目难以有效实施。

(三)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能力的平台

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方可体现其原本价值。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源泉。在和企业对接过程中发现,现代化企业对高素质、高能力员工的需求越来越强,企业用人过程中注重“能力优于知识”“责任大于能力”的现实性。目前,宿迁学院虽然设置了符合应用型培养目标的专业,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可观,达到90%左右,从就业岗位分布来看,培养的更多是能够胜任工作的应试人才,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能力的有效平台和突破口,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上升空间。宿迁学院作为一所普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各个专业基本实行宽口径教育模式,学生知识面虽然较宽广,但缺乏深入的探究和创新的时间和动力,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对行业发展中人才需求的特征关注不够密切,导致毕业生就业中市场竞争力弱,难以达到广泛化、多元化、高精深的就业层次。

(四)学生缺乏创新素养,教师创新动力不足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被视作素质教育的必需部分。对此,宿迁学院制定了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宿迁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与管理规定。各二级学院积极支持专业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不断提升趋势。以互联网金融专业为例,近三年来,学生在省级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5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 项。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近三年来,本专业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4 项、校级22 项,学生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学术论文16 篇。但与江苏高校的总体水平相比较还处于较落后现状。据统计,2018 至2021 年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立项分别为6726 项、9057 项、9430 项、9605 项[2]。对比数据可知,宿迁学院的创新能力还处于阶段性低端锁定状态,且创新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创新项目研究过程通常以完成课题研究为导向,脱离市场的本质需求,大多研究成果难以推广,缺乏转化的价值。教师应按照教学进度表安排授课,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时间较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空间不足。同时,教学授课由原来的三个学分课程三节课连排模式调整为“2+2”授课模式,容易产生师生的时间碎片化现象,缺乏完整的时间段去沉淀自己,教师缺乏充电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教师对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动力不足。

三、激励高校人才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不同层次的人才

首先,结合不同专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培养学生博学广识的基础上,打造某一个领域或某些领域有所专长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充分将书本知识和实践密切结合,通过考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产教融合等方式培养技术型人才,挖掘有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人才。针对生产一线工作需要,开设出既能培养学生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又能在各学科融合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进行创造性研究的相关专业,培养能够拥有和熟练掌握应用技术进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

其次,培养复合型人才。信息化社会高质量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校应该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工作效率高、讲方法、洞察力强、能吃苦耐劳、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重视就业能力的多元化因素,培养具有管理潜能及业务能力的综合型社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科融合式创新培养,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注重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的开设,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打造文理贯通能力、想象力等方面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开阔思维方法,拓宽观察的视野,带动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强化人才培养的效率。同时,学校还应引育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打造优秀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引领经济发展的就业创造效应,以及经济发展带来大学生高层次就业岗位增长的“蒲公英效应”。

(二)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

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经过三年半的理论知识系统学习,最后阶段结合理论知识,通过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或建模分析等方式,制定研究方案、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提出个人的见解和主张。通过撰写论文,学生可以明晰论文的框架结构如何构建,学会如何科学研究选题、查阅及评述文献,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精准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论证并得出结论的综合能力,并培养学生将结论、对策建议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形式上创新,学生将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实习、实践内容与毕业内容紧密对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设置针对性较强的、有效的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支撑论文写作。同时对选题的内容加以丰富,要求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其间制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各环节时间与安排,明确指导教师任务与学生任务,从人才需求视角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性监控,通过不断地完善论文评价指标,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三)打造专业实践创新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宿迁学院各专业应该重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开辟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场所,提供设备、器材和经费支持,分配专业的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团队或个人参与者进行个性化指导,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实践创新教育对理论教育效果的延伸和补充作用,创建实践创新社团,以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挂职锻炼实践活动等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建成与专业结合紧密、活动内容丰富、创新氛围浓厚且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平台,积极带领学生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组织学生参与银行、保险公司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多维度发展的应用能力,正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

(四)加强创业教育,着眼于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宿迁学院出台《宿迁学院大学生创业工作室管理办法》等制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与宿迁市政府协同构建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创业类选修课程,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创业教育、资金支持和场地支持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联合企业创建创业实践基地等形式,以此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为不断推动京东商学院实体化,互联网金融等专业大学生创业公司——江苏京商惠联科技有限公司与京东企业联袂打造“京东情项目”,已面向高校、社会提供系列产品与服务,依托宿迁当地特色产业,京东情系列产品成功竞标进入京东校长班。建立实践创新课堂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京东物流公司根据宿迁学院大学生需求自主设计外卖自提柜、高校文创产品,既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结语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端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通过优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发挥地方高校、政府、企业的合力作用,推动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生态化。高校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公开招聘有创新经验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理念,深挖学生的创新潜能,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持续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智力人才,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宿迁毕业论文人才
人才云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宿迁,宿迁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