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台山信仰的形成

2024-03-21 07:07赵若铭
西部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五台山神山吐蕃

赵若铭

(青海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宁 810007)

五台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座以佛教菩萨道场闻名于世的山脉,由此山产生的信仰体系被称之为五台山信仰。从思想渊源而言,五台山信仰起源于中国传统的崇山观念,五台山文殊菩萨成为具备宗教职能的主神。藏族的神山崇拜经过发展与融合,逐步壮大。当佛教传入并改变了藏族的原有信仰时,神山崇拜也发生了变化,身为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更具有吸引力。五台山作为在汉藏两个民族的信仰体系中都十分重要的存在,加之与佛教的结合,最终形成了以汉藏民族信仰为基础的五台山信仰体系。

一、山岳崇拜与五台山信仰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中华文明是大山、大河文明的代表形态,受“万物有灵论”的原始神话思维和上古巫觋风气的影响,华夏先民很早就形成了以大山崇拜为中心的自然崇拜思想,并付诸宗教实践的祭祀活动。

(一)巡守制度与五岳文化

据《尚书》记载,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五载一巡守”的四岳神山体系。舜作为部落首领,每隔五年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巡行视察,二月到东方进行巡视,五月在南方进行巡视,八月在西方进行巡视,十一月在北方进行巡视。显然“五载一巡守”是早期政权的统治手段,王者巡守时,必祭山与祭天,而祭天是天之子独有的权力,表明了王者禀受天命而统治四方[1]。山岳神灵是天子镇守各地的代表,是一地一国的主宰神、保护神。

五岳文化的最终形成是由大山崇拜心理、五行五德观念和帝王“巡守”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表现为国家对于山岳的祭祀。在山岳祭祀中最为隆重的盛典是同巡守制度有渊源关系的封禅。五岳观念经过国家祭祀的宗教实践行为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日常观念中的重要神祇[2]。

(二)祭祀名山与祈福禳灾

祭祀名山的观念也影响到五台山信仰的发展。秦汉之后中国就有“岳镇海渎”的礼制,其中对于山有着“五岳四镇”的观念,五台山由于地理原因虽未纳入中原镇山,但是在名山观念的影响下,五台山往往会被当作其他山岳的参照,也具备了名山镇岳的功能。

两汉以来,山岳神灵的主要功能是求雨和祈福禳灾,这一点也体现在五台山的信仰中。佛教僧俗不仅将五台山与清凉山联系起来,而且将五台山的神话传说演绎解释为文殊菩萨的种种神迹显现。相传古代五台山气候异常恶劣寸草不生,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得知此事后,到龙王那里借来了歇龙石安置于此,五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这条山谷命名为清凉谷,北魏年间在此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凉寺。以后,文殊菩萨经常在石头上讲经说法。《清凉山志》载:“古者尝有头陀趺坐其上,为众说法,梵音琅琅,异状围绕,望之悚怖,近之即失。后人目其所坐之石,曰曼殊床。”[3]47

据《广清凉传》记载,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代州都督薛徽曾登台顶向文殊菩萨祈雨。“遂登台顶,竭诚祷雨。倏见华严寺上,有群飞白鹤,凡二十二只,徘徊翱翔,集于台上,须臾即散。俄顷,黑云滚滚,驶雨洪注。”[4]文殊菩萨作为山神担当的求雨职能不仅施与忻州、代州等周边地区,甚至还波及整个山西的核心太原地区。

(三)《五台山图》

关于《五台山图》,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古清凉传》,据慧祥记载,唐高宗龙朔二年间(公元662年),长安会昌寺沙门会赜与随行画师张公荣奉敕检行圣迹,主要是为了寻找五台山中的“祥瑞”,在《唐六典》中对祥瑞的种类和事项做了详细归纳,画师张公荣等人按照唐朝政府之规定把“不可获”的祥瑞“具图奉上”,将在五台山所见的“圣迹”绘成图上奏于高宗。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命德感法师巡礼五台山遍寻祥瑞。武则天身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其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便利用佛教为其统治服务。因此,德感法师的五台山之行仍然是为了收集、记录五台山中的种种祥瑞。

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曾在南岳学法于菏泽神会的僧人神英巡礼五台山,宣称自己在华严寺西的山野中进入了圣境“法华之院”。

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道义与杭州僧普守同游,至五台山清凉寺粥院安止,在山中逢遇普贤菩萨,引领其参礼了“化金阁寺”。永泰二年(公元766年),不空上奏代宗皇帝,愿舍衣钵助僧道环修金阁寺,表中说“准开元二十四年衢州僧道义至台山所见文殊圣迹寺,号金阁院。有十三间居僧众,云有万人。台殿门楼兹金所作,登时图画一本进入在内”(1)(唐)圆照《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2,大正藏·史传部4册,CBETA(中华电子佛教协会)2023。,可见道义早将所见化寺绘制成图呈进。

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这一时期的《五台山图》在保留记录祥瑞时与佛教产生联系。神英法华与道义来华,之后建成了法华寺与金阁寺作为各自宗派的道场。

据《宋高僧传》卷五《澄观传》载,澄观因感到《华严经》旧疏“文繁义约”[5],于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到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十二月完成《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认为“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2)(唐)澄观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47,大正藏·经疏部1册,CBETA(中华电子佛教协会)2023。。因此,《五台山图》的流布与五台山逐渐被确立为文殊道场的过程是相一致的。

五台山信仰起源于崇山观念和五岳文化,与祈福禳灾的现实动机相结合。历代王朝出于政治隐喻、追求祥瑞等目的关注五台山,这对于五台山信仰的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僧人出于开辟道场、宗教修行等目的成为五台山信仰的主要群体。

二、藏族民众的圣山信仰

对于藏族人民来说,神山崇拜是自然崇拜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原始社会时期,丰富的山地资源是藏族先民生存的依靠,多样的动物和植物资源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与此同时,高山也与雪灾、冰雹、滑坡等自然灾害相连。面对反复无常的高山,藏族先民产生了崇拜的意识,将山赋予了灵性或灵魂。通过对山神的祭祀、膜拜,乞求得到它们的保佑。青藏地区的人民深受本民族原始苯教的影响,使民间的山神崇拜具有了本土特色。

(一)藏族的“神山”

藏族民众对神山的崇拜,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吐蕃时期就有定位定级的诸多神山。如四大神山,即雅拉香波、古拉嘎日、诺金岗桑和念青唐古拉,它们依次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守护神[6]。其中雅拉香波为主神或大神,号称“父山”,地位最高。《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在众多树木之中,以松树最为高大,在大江大河之中,以雅鲁藏布江碧水最为流畅,而雅拉香波(神山)乃最高之神。”[7]雅拉香波神山的化身是一头白牦牛,此神后来被佛教吸纳为护法神。统治念青唐古拉山的山神“唐古拉耶秀”是西藏地区最为崇拜的山神,民间信奉他为掌管冰雹的大神,被描绘为一位身穿白衣、头戴白巾、右手持马鞭左手持短剑,骑着一匹白马的形象,是“十八掌雹神”、西藏诸多神灵之一,后经莲花生大师收服,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念青唐古拉山神被认为是布达拉宫红山的保护神,也是财宝之神,藏族先民用牛羊做牲来供奉此神,祈求免灾赐福[8]。

(二)佛教传入西藏与本土神山信仰的耦合

公元七世纪隋、唐王朝相继建立,结束了中原地区300多年的混乱与分裂,使中国进入又一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吐蕃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各部,建立了青藏高原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吐蕃王朝。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两位公主携带一些佛像、法物、经典以及替她们供佛的僧人到西藏,拉开了佛教在吐蕃发展的序幕。佛教在吐蕃为了实现本土化,与传统苯教势力进行了长期复杂的斗争。

作为两位公主嫁妆带来的部分礼品有几尊贵重佛像,为了更好地供奉这些佛像,松赞干布迅速建立了规格较高的几座佛殿,即大昭寺和小昭寺。但是松赞干布在吐蕃倡导并支持佛教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藏民族古老的自然观看来,吐蕃疆域是一个巨型的女妖,在吐蕃新建佛殿就等于在女妖身上兴土动工。这是苯教阻止佛教在吐蕃建立佛殿、开展宗教活动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外来佛教文化与吐蕃本土文化之间的第一次冲突。

公元710年,赤德祖丹赞普迎娶唐朝金城公主。她将深埋在地下两代赞普之久的释迦摩尼佛像移至大昭寺内供养,协助赞普为外地受难僧众创造条件,维护他们的正常宗教信仰。但是在赤德祖丹赞普去世不久,吐蕃就发生了驱逐外籍僧侣的事件,导致佛教遭受了一次较为严重的打击。但是从吐蕃方面看,由于西域和唐朝佛教僧众进入吐蕃社会,过纯粹的宗教生活,开展宗教活动,举行宗教仪式,特别是金城公主远嫁吐蕃赞普,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文化交往,邀请一些唐朝和尚在拉萨小昭寺举办佛事活动,从而加深了佛教在吐蕃民众心中的影响。

随着赤松德赞长大并掌握实权,佛教在吐蕃所面临的困境逐渐改变。赤松德赞时期(公元742—797年),为了弘扬佛教,赤松德赞采取了修建桑耶寺、建立僧伽组织、迎请僧人译经讲法等一系列措施。莲花生大师作为印度大乘佛教的密宗咒师,据说在传播佛法时遇到过山神,他发挥自己的密宗特长,降伏这些凶恶的山神并让其成为人类的守护者。以佛教的立场看来,这是在宣扬莲花生具有高超的密宗法术或降服吐蕃神灵的功法。赤松德赞邀请莲花生大师到吐蕃传法,是佛教立足吐蕃的有效路径。

三、“清凉世界”

佛教源于印度,它传入东土后逐步与中国文化融合,成了弘盛而有影响的宗教。在流传初期,佛教就与山林有着不解之缘,这与佛教强调避世苦行提倡山林修道的观念相关,也与佛教受到印度教影响有关。雪山是印度自然地理的重要元素,印度教对于雪山有着天然的崇拜,更为重要的是,佛教有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观[9]。

第一,山林修道的观念。佛教主张清静思索,达到禅定的境界。一般要远离人间社会而去漫游山林,在自然山林中静察苦索,从而体会到佛法的广大无边。佛教传入中土之后,北朝时期开始就有僧人入山苦修,出现了“顶戴《华严》”入山修道的传说。无论是居住山窟抑或山中结庵,都可以看作是头陀山林思想影响下的修行实践,而五台山是文殊道场的传说也多是由山林禅修的僧人传播。

第二,雪山是佛教经典中的圣地。《般泥洹经》记载:“敬谒法王来,心正道力安,最胜号为佛,名显若雪山。譬华净无疑,得喜如近香,方身观无厌,光若露耀明。唯佛智高妙,明盛无瑕尘,愿奉清信戒,自归于三尊。”(3)《般泥洹经》卷1,大正藏·阿含部1册,CBETA(中华电子佛教协会)2023。将雪山与佛陀的名声作对比,显示出原始佛教在印度本土对于“雪山”威名的崇敬。

第三,以“须弥山”为世界中心的佛教。《长阿含经》描述了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周边世界“四天下”。须弥山世界整体上呈现出“四方天下”的空间格局,分别是“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4)(清)永光译:《华严经纲目贯摄》,新纂续藏·大小乘释经部241册,CBETA(中华电子佛教协会)2023。。这四方天下的面积分别是九千由旬、七千由旬、八千由旬和一万由旬,一由旬大约是10公里,如果换算为现在的平方公里数,四方的面积为三百平方公里。在《五台山佛教史》一书中,认为五台山的地理范围是“东西最宽处为十六公里,南北最长处为二十一公里,总面积为三百二十平方公里”[10]。

五台山也有与须弥山一样周围有四埵相配,《清凉山志》记载“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3]19。《五台山志》中对五台山地形的描述为:“今之五台,北台为叶斗峰,东台为望海峰,西台为挂月峰,中台为翠岩峰,南台为锦绣峰。五台山以五座台顶为主峰,峰峦连绵,蜿蜒延伸。”[11]由此可见,五台山在空间地理上同须弥山一样,以主峰为中心四周各有山峰环绕,为“四方天下”的格局,且四方地理的面积与须弥山四大部洲极为相似,是须弥山空间观在现实地理中的真实写照[12]。

四、结语

从山岳观念入手,祭祀名山大川的传统逐渐演变为“五岳观念”,使五台山成为“名山”,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变为万物有灵的信仰,受山神庇佑、泽被生灵的观念使五台山成为“神山”。佛教的雪山与清凉山传播之后相结合,成为五台山崛起在经典中的依据。须弥山是佛教中的圣山,而五台山作为佛教现实地理存在的圣山,其地理意象和空间布局与须弥山具有相似性。“雪山”与“清凉山”和须弥山最终影响了五台山信仰的形成,使五台山成为中国的“灵鹫山”。

猜你喜欢
五台山神山吐蕃
年卜热桑神山
扎色神山
五台山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吐蕃相论恐热降唐考
西夏及其周边吐蕃语地名考释举隅
五台山掠影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二)
往五台山(外一首)
永远的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