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2024-03-22 10:19郭梦阳王守富邢冬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心力衰竭综述中医药

郭梦阳 王守富 邢冬梅

摘要 从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类型、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中医药在心力衰竭的防治中取得较大进展,可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与西药合用可协同增效。

关键词 心力衰竭;中医药;综述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4.01.016

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以呼吸困难、运动耐量下降和体液潴留为主要临床表现[1],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2021版《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指出:我国现有心力衰竭患病人数890万人。一项涉及31个省份22 158名参与者的数据显示,年龄≥35岁的人群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1.3%[3],较前升高0.4%[4],其病死率可达15%~50%[5],已成为我国重大慢性疾病之一。

心力衰竭發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神经体液调控异常、炎性介质释放、细胞凋亡自噬、氧化应激反应、能量代谢障碍等因素导致的心肌重构有关,临床治疗以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为主,西医多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常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近年来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等新型药物相继出现,ARNI可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室重构,改善临床症状,已成为指南推荐的治疗心力衰竭一线用药[6]。SGLT-2抑制剂在降糖的同时,还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抑制心室重构,具有明显的抗心力衰竭作用[7]。目前心力衰竭相关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病人预后明显改善,心血管病死率降低,但疗效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治疗需求,而中医药与西药合用可协同增效,减少毒副作用,在改善病人临床症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方面有独特优势。现就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进行综述。

1 中医病名

中医学理论中,关于心力衰竭的认识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描述了与现代心力衰竭相似的临床症状,后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首见“心水”的论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随后晋·王叔和所著的《脉经·脾胃论》:“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中又见“心衰”一词。心力衰竭出现的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肢体水肿等症状也可归于“心痹”“支饮”“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当代医家甚至用“悸-喘-肿-脱”四联征来命名。“心衰病”最终在1997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临床诊疗术语》[8]中成为标准中医病名,后在《中医临床诊疗术语》[9]2020版中修改为“心水”。

2 病因病机

目前,中医认为心力衰竭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等脏,以心气不足,心阳、心阴亏虚为本,以痰浊、水饮、血瘀为标,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各医家对心力衰竭病机有了新的认识,虽大体一致,但略有不同。邓铁涛教授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在心力衰竭的病机演变中,心脾关系最为密切,脾为心之子,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易子盗母气,累及于心,心脾失调,则痰瘀互生,共同致病[10-11]。黄永生教授提出心力衰竭的病机为“心肾阳虚、肺肝血瘀”,心阳是病机演变关键,心阳根于肾阳,心阳亏虚可温肾阳补心阳[12]。张军芳等[13]基于脉络学说提出“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理论,认为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为气阳虚乏、络瘀水停、络息成积。刘建和教授从三焦理论出发,提出在心力衰竭的演变过程中,三焦壅塞不利是基本病机之一,心(阳)气虚是发病基础,血瘀为中心环节,水饮即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14]。张军平教授在“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下,认为气虚血瘀兼阴虚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15]。也有学者从脾主运化水湿出发,脾气虚弱可导致气血匮乏、痰湿内停、水饮上犯、血瘀于脉,发为心力衰竭[16]。

3 中医证型

关于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内科学》[17]将其分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和喘脱危证4个证型。《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18]将心力衰竭概括为3种基本证型即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血瘀型、阳气亏虚血瘀型,3种基本证型均可兼见痰饮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则将心力衰竭分为心肺气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气阴两虚、痰饮阻肺、心肾阳虚、阴竭阳脱7种证型。临床研究中,有学者对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型临床多见[20]。

目前在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不同证型与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BNP)、血清miR-130a、血清胱抑素C水平等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彭菊琴等[21]研究发现,气虚血瘀、水湿泛溢证病人心功能分级以Ⅱ级、Ⅲ级为主,心功能Ⅳ级则多见心肾阳虚、痰阻心脉证。研究表明,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较高,血瘀水停和心肾阳虚型左室射血分数较低[22]。石刚等[23]研究中,822例心力衰竭病人B型利钠肽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水饮凌心型、心肾阳虚型、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心肺气虚型。卢晨君等[24]研究发现,心力衰竭病人血清miR-130a水平按心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顺序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等可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参考的客观化指标,有利于减少主观差异,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4 治疗方法

根据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演变,目前临床中医治疗大法多以益气活血法、益气养阴法、温阳利水法为主,同时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辅以中成药、中药注射剂或中医外治疗法,使病人临床受益。

4.1 中药复方

4.1.1 益气活血类

《景岳全书·胁痛》有云:“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脉运行无力壅塞脉道而致病。心力衰竭病位在心,心主血脉,心气亏虚则血脉运行不利,久则内生血瘀、痰饮之邪,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胸部闷痛,舌质淡暗有瘀斑等,治疗时应补益心肺、活血化瘀。刘湘杰等[25]自拟益气活血方(黄芪、白参、丹参、赤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地龙、牛膝、柴胡、枳壳、甘草),方中黄芪、白参补益心气,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通络,柴胡、牛膝等行气活血,引瘀下行,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止痛、祛瘀通脉之功,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马爱玲等[26]常用舒心活血方(黄芪、丹参、当归、西洋参、红花、水蛭)治疗心力衰竭,此方由补阳还五汤化裁,功专益气活血,以黄芪补气为君药,以丹参、西洋参为臣,佐以当归、水蛭、红花,药味精简,临床疗效确切。管通汤(人参、黄芪、丹参、三七、葛根、天麻、山楂、决明子)临床运用亦可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改善病人中医证候、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27]。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益气活血类方剂治疗心力衰竭,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肌能量代谢、抑制心室重构,如补阳还五汤可提高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肌浆网上的钙泵和受磷蛋白的mRNA转录表达量,从而改善大鼠的左室舒张功能[28]。暖心康(主要成分为红参、毛冬青等)可能通过调控兰尼碱受体2,纠正钙通道减少钙泄露,降低钙蛋白酶1、钙蛋白酶2的表达,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从而改善心力衰竭小鼠的心肌纤维化水平[29]。参草通脉复方(黄芪、丹参、益母草、人参、红花、三七粉、葶苈子)可降低心力衰竭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水平,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大鼠心功能[30]。

4.1.2 益气养阴类

心力衰竭病人病程日久,气虚不复,心气虚则气血生化乏源,阴血生成不足,损及心阴,五脏六腑失于荣养而呈气阴两虚之证[31]。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乏力、潮热、盗汗、口干,舌暗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疗应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由生脉散、血府逐瘀汤衍生的生脉逐瘀汤(黄芪15 g,麦冬20 g,五味子10 g,当归15 g,赤芍10 g,川芎8 g,红花6 g,柴胡8 g,枳壳8 g)具有益气养阴、祛瘀利水之功效,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的Lee氏心力衰竭积分、中医证候积分、6 min步行距离,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32]。李东军等[33]自拟益气养阴通脉汤(黄芪、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川芎、葛根、丹参、当归、白术、茯苓、泽泻、葶苈子、降香、甘草)以黄芪、人参补益中气为君,加以麦冬、五味子敛阴止汗,当归、川芎等活血通脉,佐以利水渗湿之品,可治疗气阴两虚兼饮瘀内停之心力衰竭,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延缓左室心肌重塑,改善病人预后。有研究表明,益气养阴活血补心汤(由黄芪、人参、麦冬、五味子、白芍、丹参、生地、肉桂、阿胶、茯苓、麻子仁、炙甘草组成)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与调节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T2)、半乳糖凝集素-3、层粘蛋白、Ⅲ型胶原前肽水平,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MMP-9等炎性因子水平有关[34]。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益气养阴类中药的抗心力衰竭作用,如黃芪含有的黄芪甲苷Ⅳ可调控细胞自噬、调节心肌能量代谢、降低细胞miRNA-1表达,从而保护心脏等[35];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可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36]。

4.1.3 温阳利水类

心力衰竭后期,气虚日甚,运血无力而成瘀,瘀阻脉道,水津外泄,水饮生成。瘀血、水饮之邪日久损伤心阳,阳虚失于温煦,水湿泛滥,发为水肿。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喘息不得卧、肢肿、尿少、畏寒、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等,治疗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主。韩红[37]善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之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选温阳利水补血汤(黄芪、丹参、党参、桃仁、葶苈子、红花、桑白皮、猪苓、泽兰),此方通补兼施,标本兼顾,可降低病人心肌酶谱,保护心肌细胞,抑制心室重构,改善预后。聂颖颖等[38]认为心力衰竭后期气虚日久及阳,阳气亏虚水液不化,气阳两虚,水瘀互结,出现阳虚水泛之症,可用心宝丸合五苓散治疗,心宝丸温补心肾、补气助阳,五苓散温阳利水、健脾助运,两药合用协同增效,可显著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温阳利水类方剂的抗心力衰竭作用,如真武汤治疗心力衰竭的生物机制与降低多种细胞因子水平,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调节心肌细胞凋亡有关[39-40];真武汤合用桂枝茯苓丸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水平,从而减少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41];芪苈强心胶囊可能通过调节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1信号通路,提高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大鼠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降低心肌内B型利钠肽、β-肌球蛋白重链的mRNA表达,多靶点-多环节发挥对HFpEF的疗效[42]。

4.1.4 其他

临床多数医者认为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从心出发,以“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利水”为主,也有医家注重其他脏腑的功能,以他脏论治心力衰竭,亦疗效显著。邓铁涛教授认为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但不局限于心,根据“天人相应”学说,岭南气候多湿,人与之相应则易脾胃虚弱,心属火,脾属土,母子相生,临床需注重心脾关系,提出心力衰竭治疗重在调补心脾之气血阴阳,代表方剂暖心方和养心方,暖心方(红参10 g,炮附子10 g,薏苡仁30 g,橘红6 g,三七粉3 g)可补气温阳,养心方(人参10 g,麦冬15 g,法半夏12 g,茯苓30 g,三七粉3 g)则滋阴养血[10]。张艳教授基于“心-脑-肾轴”理论,提出“心脑肾同调”治疗心力衰竭,认为心力衰竭以心脑肾本虚为主,以瘀血、痰浊、水饮内停为标,临床需补心、温肾、健脑,常用方由黄芪、人参、桂枝、附子、茯苓、白芍、葶苈子、酸枣仁、远志、丹参等组成[43-44]。丁邦晗教授认为“脾生痰,肺储痰”,在心力衰竭的病机演变中,肺脾两脏居于主导地位。肺脾之气可助心生血,助心行血、助心调血,肺脾气虚导致痰浊水饮内停,上泛于心,瘀阻脉络,发为心力衰竭。临床用药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以补气行血、泻肺平喘[45]。

4.2 中医外治法

除了中药复方、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医外治法在心力衰竭防治中也取得一定疗效。中医外治法是基于中医学原理,运用不同的方式刺激体表经络,肌肉骨骼,起到调整脏腑气血、平衡阴阳、防病治病的作用[46]。心力衰竭病人临床常用毫针针刺、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医特色康复运动(太极拳、八段锦)等疗法,中药足浴、艾灸、穴位注射等应用较少。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外治法联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较单纯应用西药,疗效显著[47-48]。

5 小 结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与西药合用协同增效,使病人受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临床研究多以随机对照为原则,忽视盲法,样本量小,对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少,随访时间短,缺乏对远期终点事件的观察,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2)关于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缺乏统一的标准,临床辨证也受医者阅历影响存在一定主观性和模糊性,不利于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发展;3)临床疗效评价中缺乏核心结局指标,影响同类数据的再利用,不利于提高循证医学支持;4)中医药干预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类研究较多,作用机制类研究较少,缺乏对中医药作用靶点及相关机制的系统阐述。总体来说,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心力衰竭防治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华,梁延春.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6):553-578.

[3]HAO G,WANG X,CHEN Z,et al.Prevalence of heart failure and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China: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2012-2015[J].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2019,21(11):1329-1337.

[4]顾东风,黄广勇,吴锡桂,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5]黄峻.慢性心力衰竭的现状和中药治疗前景[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1-2.

[6]庞志华,赵伟,田留洋,等.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保护机制探讨[J].天津医药,2022,50(11):1171-1176.

[7]陈宜锋,林璐,张厚静,等.达格列净联合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2,39(16):2151-2155.

[8]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62-63.

[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M].北京:中國中医药出版社,2020:1-5.

[10]罗川晋,李先隆,吴伟.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经验[J].中医杂志,2018,59(4):285-288.

[1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12]靳宏光,柳春辉,张天时.黄永生教授运用救心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验案举隅[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2):267-269.

[13]张军芳,魏聪,王宏涛,等.从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机[J].中医杂志,2014,55(13):1086-1089.

[14]唐银,龚培培,刘建和.刘建和从三焦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3):23-25.

[15]王丽蓉,谢盈彧,陈馨浓,等.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辨治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8):3957-3961.

[16]陈莹,刘悦,张艳.基于脾主运化水湿理论探讨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20):229-234.

[17]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5.

[18]毛静远,朱明军.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医杂志,2014,55(14):1258-1260.

[19]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

[20]张松,廖宪勇,李白雪.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证候分析[J].四川中医,2020,38(2):208-211.

[21]彭菊琴,任钧国,彭娴,等.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10):26-31.

[22]樊亚东,白立鼎,常军,等.心血管疾病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10):172-176.

[23]石刚,朱琳,张瑶,等.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与脑钠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6):161-163.

[24]卢晨君,罗清菊,王建忠.循环miR-130a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J].光明中医,2022,37(2):189-192.

[25]刘湘杰,刘思弘.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14):99-101.

[26]马爱玲,黄庆松,黄雪元,等.舒心活血方对气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患者中医证候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J].山西中医,2020,36(8):8-10.

[27]杨林,谢钢,吴超,等.管通汤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4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5):5-8.

[28]李洁白,沈晓旭.补阳还五汤对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钙转运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8):2974-2977.

[29]康锦花,宁怡乐,龙文杰,等.基于单细胞数据挖掘、转录组学及网络药理学探讨暖心康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5):108-112.

[30]礼海,刘晓蕾,王懿,等.参草通脉复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重构及心肾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6):55-60.

[31]张高钰,王子涵,樊佳溶,等.中医中药中医药干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2,28(13):2679-2683.

[32]王远飞,李新春.生脉逐瘀汤加减对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运动耐量、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7):102-105.

[33]李东军,黄明,周敏.益气养阴通脉汤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重塑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药材,2021,44(11):2702-2706.

[34]张洪磊,韦彩雯.益气养阴活血补心汤辅助西药对老年慢性心衰心室重构及血清sST2、Galectin-3、LN、PⅢP的影响[J].中药材,2021,44(3):715-719.

[35]陈锦华,魏域杰,顾文娇,等.黃芪甲苷Ⅳ防治心力衰竭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8(7):82-86.

[36]邢楠楠,屈怀东,任伟超,等.五味子主要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5):210-218.

[37]韩红.自拟温阳利水补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标记物、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7):85-87.

[38]聂颖颖,宋业琳,卢英红,等.心宝丸合五苓散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血清AngⅡ、Gal-3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12):222-225.

[39]李小茜,何建成.真武汤治疗心力衰竭的理论与应用思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12):74-78.

[40]洪莉丽,张盛,汪倩,等.基于RAAS/NF-κB/炎症因子级联反应探究真武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治疗作用[J].中草药,2020,51(5):1279-1286.

[41]胡黎文,杜怡雯,王皓霖,等.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s-CRP、TNF-α、IL-6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5):830-833.

[42]郝佳梦,常丽萍,王璐,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作用机制[J].中草药,2022,53(14):4365-4375.

[43]迟楠,张艳.基于“心-脑-肾轴”理论的慢性心力衰竭防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6):2953-2955.

[44]胡佳骅,张艳.张艳“心-脑-肾”同调辨治慢性心力衰竭[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7):1-2.

[45]黄满花,刘荃乐,陈百坚,等.丁邦晗教授从肺脾论治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2):2004-2005.

[46]陆娜,焦晓民.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12):63-66.

[47]张慧.强心活血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衰(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0):172-173.

[48]张小燕,江玲,区嘉欣.心脏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0,41(6):1517-1518.

(收稿日期:2022-10-22)

(本文编辑郭怀印)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703889);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项目(科技攻关)(No.182102311155);河南省中医药专项研究课题(No.2017ZY2038,2018JDZX008,2022JDZX077);河南省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编号:豫卫中医函〔2020〕63号

通讯作者 王守富,E-mail:shoufuwang@126.com

引用信息 郭梦阳,王守富,邢冬梅.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1):92-95.

猜你喜欢
心力衰竭综述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