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2024-03-26 08:35胡莫东
求知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当今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数学教育领域,将核心素养培养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分析核心素养下小學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作者简介:胡莫东(1983—),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皆村小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起点,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推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发展,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地计算,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合作与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至关重要。将小学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使学习变得有趣。学生能够从自身经验出发,探索和发现数学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生活化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此外,生活化教学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生活化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面对复杂问题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机会,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成功[1]。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一)教师观念落后和能力不足

教师观念落后和能力不足是影响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教师对于核心素养和生活化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然将数学教学局限于纸上的习题和计算过程,无法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的运用,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此外,由于缺乏生活化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经验,教师面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有效教学策略的困境,这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内容和资源不充分

教材内容和资源不充分是制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教师所选的部分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未能充分考虑生活化教学的要求,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限制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效果。教材中大部分内容仍然以抽象的数学概念和习题为主,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对接,这使得教师难以将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无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此外,教学资源的不充分也限制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教师需要寻找丰富多样的资源来支持生活化教学,如实际问题的案例、数学应用的实例、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等。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重视知识的记忆和计算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考试和作业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重结果而轻过程,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他们认为数学只是抽象的概念和计算的工具,难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对数学学习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学习动力不足会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不佳[2]。缺乏兴趣和动力的学生往往对数学学习持消极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只是机械地完成作业和记忆知识点,缺乏对数学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三、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教材及教具生活化

在教材内容选择和编写过程中,应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材中应包含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和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这些案例和问题应涵盖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购物、旅行、运动等。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教师可以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计算房间的面积和周长,或者比较不同形状的花坛的面积和周长等。这样的案例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具也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问题。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模型展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触摸和感知,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这样的教具能够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观察力,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材及教具的生活化不仅能够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也提供了更具体、更实用的学习材料和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通过生活化的教材和教具,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数学的应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应不断寻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和教具,同时灵活运用它们,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还可以与同事分享和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索和丰富生活化教材及教具的应用方式。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实践,教材及教具的生活化将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

(二)教学用语生活化

教学用语生活化是一种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转化为具象、易于学生理解的形式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词汇、示意图和实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描述。这种语言风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还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以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用语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扇形统计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统计活动。例如,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并将结果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在引导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词汇来解释扇形的含义,如将扇形形容为“像一个扇子”,并与学生分享扇形统计图的实际运用场景,如计算蛋糕的切割比例。教师还可以使用实际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通过展示实际的扇形统计图,如水果喜好统计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图的构成和数据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与学生探讨不同扇形的含义,比较不同扇形的大小和角度,讨论如何读取和解读统计数据。教师应注意选择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确保与学生的语言和认知水平相匹配。教师还可以借助图片、实物或多媒体资源等辅助工具,组织更多的感知和体验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实践,教学用语的生活化将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提供更有效的语言工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设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教师可以引入与食物相关的实际情境,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食物的圖片或实物,提出问题:“如果有两个人要平分3块蛋糕,每人能得到多少块蛋糕?”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可以感受到分数乘法的应用,理解分数乘法表示的是“多少份”或“多少块”。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实际物品的价格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商品的价格,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一颗糖果的价格是0.5元,那么买4颗糖果需要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可以将分数乘法应用到实际的购物问题中,深化对分数乘法的理解[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教学情境的设计应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并确保教学情境与所学的数学知识相适应。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情境,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通过持续的实践和创新,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提供更多样、更具体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

(四)课后作业生活化

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课后作业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与购物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购物时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和节省的金额。这样的课后作业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创新性的数学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数学游戏,结合数学概念和规则,让其他同学参与并体验游戏的乐趣。通过完成生活化作业,学生不仅能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合作与沟通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与他人合作并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的课后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创新,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到数学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应用技能。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策略能为教师们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沈慧.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3(18):147-149.

张恩.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2(24):44-46.

范睿.让数学融入生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分析[J].教育界,2022(20):23-25.

梁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读写算,2022(20):144-146.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