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进入社会的“培训基地”

2024-03-28 14:44范树怀
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疼爱培训基地保姆

□范树怀

容貌相似为何评价悬殊

张玉强与张玉彬(化名)是双胞胎兄弟,邻居和亲友们时常会混淆他俩。容貌近似的两兄弟,为人处事却有着天壤之别。

哥哥张玉强吃苦耐劳,工作勤奋、手巧心灵,近几年在单位搞出了几个小发明,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成为单位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在家庭中,他敬老爱幼、友爱兄弟,领居们有什么难事,他热心帮忙,街坊邻居谈起他都交口称赞。

弟弟张玉彬却与哥哥大相径庭。他在单位怕吃苦受累,做事畏首畏尾,工作也经常因为他拖后腿。在家里,他懒散任性,做事随心所欲,说话刻薄,待人冷漠。邻居们有难处他漠不关心。亲友邻居说他不近人情,很不待见他。

人们都觉得奇怪,为什么容貌相近的双胞胎兄弟,为人却这么悬殊?

不同养育天壤之别

原来,张玉强和张玉彬出生后,因张玉强的伯母不能生育,就把玉彬过继给了大伯,哥俩从小生活在不同家庭。

张玉强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们养育孩子十分理智,从不宠爱娇惯儿子,自幼严格管教。父母非常注重身教,在单位工作出色,在社区扶老携幼关爱他人,儿子都看在眼里。

从玉强2岁开始,父母就教他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吃饭、穿衣、洗脸、整理玩具,五六岁开始帮大人做家务。父母还为孩子长远计议,放手让玉强独立做事,培养锻炼他自理、自立、自强。

玉彬的父母是个体业主,他们对收养的宝贝儿子百般疼爱,那真是事事满足、处处依从。玉彬四五岁还要保姆为他穿衣、洗脸、追着喂饭。从小家里的活儿也不让他干,那真是“油瓶子倒了也不肯扶”。小朋友间发生争执,都是当妈的出面“搞定”。上学了,玉彬的生活起居、学习用具都是妈妈或保姆帮他料理好。

不同“培训”不同塑造

孩子长大进入社会,是较快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还是举步为艰、处处碰壁,是有所作为,还是浑浑噩噩,就看自小生活的家庭这所“培训基地”培养训练得如何。

张玉强的父母对孩子从小严格要求,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做事,做自己的主人。让张玉强在生活的实践磨练中学知识、增才干,提升心理素质,学会为人处事,将孩子培养得有自信、有能力、有思想、有担当,进入社会后如鱼得水,大展身手。

张玉彬的父母只知疼爱、依从、满足孩子,父母和保姆事事为他服务,从小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学习中的一切事情都有父母、保姆为他料理搞定。父母的本意是疼爱孩子,其实却抑制了孩子的发展,压抑了孩子的潜能,剥夺了孩子心理、能力发展的机会,导致张玉彬进入社会后事事不顺心、处处碰壁,在单位和家庭都不让人待见。

现实社会,又有多少勤劳、善良的父母长辈,为孩子无私地付出,娇惯、替代孩子,“奴仆”式地为孩子服务,压抑了孩子的自主成长、自我完善,剥夺了孩子提升心理、形成能力的机会,导致孩子进入社会后,面对困难、挫折、艰辛、矛盾等束手无策、惊惶失措。

孩子总要长大,总要从家庭走出进入社会。再心疼孩子,也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照顾和保护孩子一辈子。

孩子进入社会,总要独立面对各种矛盾、困难、风险,总要独立承担家庭、工作和社会责任。孩子未来会出现什么风险、磨难,谁也难以预料,父母再有本事也不可能代替孩子处置这些风险、磨难。

为了孩子的未来,就要发挥家庭“培训基地”的功能,培养孩子成为身强力壮、品德高尚、能力突出、内心强大的人,成为社会竞争中的佼佼者,这才是所有家长共同的心愿。

猜你喜欢
疼爱培训基地保姆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再没有如此疼爱我的人
疼爱
国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认证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的启示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在保姆家午睡
母爱
哇,咪咪虎当保姆了(!上)
狗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