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家庭教育中的关键点

2024-03-28 14:44任昌伟
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关键点情绪家长

□任昌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常常听到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可孩子还是没有长成我期待的样子,甚至越行越远?”

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为人父母的我们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从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到习惯养成、知识学习、人际交往,方方面面都要操心,可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

父母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活,这种模式下的父母和孩子往往压力很大,很难活出生命的精彩。其实,只要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点,就能让家庭教育成为“最好的样子”。

第一个关键点:接受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家长也会犯错,当家长犯错时,要勇敢承认并改正。这样孩子犯错时也会学着家长的态度认错改错。孩子在外面展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形象,更是父母行为的缩影。父母每一个动作都会被孩子记在心里。有一类家长,对孩子“尽职尽责”,百般呵护,学习各种育儿方法,但对自己过分苛责。一旦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疏漏,如因工作无法陪伴孩子或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就会陷于自责、懊悔之中。家长过于追求完美,神经紧绷、患得患失的状态会削弱自己成长的动力,这样的状态也会传递到孩子身上,影响孩子的成长。而家长的“不完美”却能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一个朋友的做法值得借鉴。女儿学英语时,指着挂图上的辣椒问她:“妈妈,辣椒用英语怎么说?”虽然上学期间我朋友的英语比较优秀,但是长时间不接触的她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朋友为此陷入了沉思:我是否很长时间不学习已经跟不上小朋友学习的步伐了?她才刚上幼儿园啊,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我该如何面对她提出的种种问题?朋友想了一会儿,告诉自己:我可能回答不了每一个问题,但至少要有学习的态度。于是她对女儿说:“宝贝,这个问题妈妈不会,让我们一起问问小度,妈妈和你一起学习!”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不会不丢人,不肯学才丢人。比起追求完美,家长松弛、笃定、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状态,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第二个关键点:管理好情绪,理性引导孩子

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同的是有的人会管理、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难免发脾气,当孩子表现得不好、考试成绩不理想、调皮捣蛋惹麻烦的时候,家长很难压制心中的怒火,会冲动地指责、批评孩子。孩子面对家长的怒火,一方面感到恐惧不安,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探索和自我成长,另一方面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从而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改变。

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所有父母都知道如何爱孩子,有的父母甚至会“在爱的名义下施暴”。父母训斥孩子时,总是强调——我是为了你好。事实真的如此吗?家长发脾气或实施暴力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根本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不被孩子接受的想法或做法,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将以失败告终。

当我们一次次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达不到自己期望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真正的教育不是刻意地说教,也不是刻意地要做什么,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当父母学会控制情绪,理性客观地思考问题,去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孩子想要什么,以及自己为什么会有激动的情绪,才能平复情绪,调整好心态,进而给予孩子真正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我家隔壁的夫妇性格火爆,他们每次吵架都是一场“大战”,摔砸东西、粗口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他们的儿子也深受其害。一次,男孩和小伙伴一起在小区玩沙子,两人发生了矛盾,争执不下。吵着吵着,男孩突然咆哮:“你给我滚!”他撵走了小伙伴,并把玩具扔进了垃圾桶。孩子的性格特点不是天生的,后期的家庭教养影响很大。可怕的是,有的父母不但没有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反而为儿子成为自己的“翻版”沾沾自喜。

第三个关键点:跟随孩子的节奏,走进孩子的世界

关于人类为什么要生孩子,有一个很美的回答分享给大家:“为了参与生命的成长。”参与,意味着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他的情绪和想法;尊重孩子,与孩子平视,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有自己的成长过程,父母必须重视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独立性、独特性,努力认识并尊重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保持顺畅的沟通,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的朋友。以朋友的姿态和孩子相处会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孩子理智思考,尊重孩子的想法,并引导、启发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位家长说了她女儿的一件事,值得大家思考。她的女儿看了动画片《班班和莉莉的小王国》后,会刻意模仿里面的角色,甚至要求家人一起参与。她给每个大人分配了角色,在表演中将大人视为自己的好朋友,设计了很多有创造性的话语和动作,而大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陪伴了孩子、发现了孩子的特质,而且找回了童年的乐趣。

家长要明白,陪伴孩子成长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有一个从不缺席的爸爸,是培养孩子自信、坚韧、有责任心的关键。爸爸要尽可能参加孩子的运动会以及种树、爬山等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爸爸要和孩子敞开心扉讨论活动的收获,使亲子关系更加和睦、密切。

孩子在慢慢长大,会遇到一些困惑或需要作出决定的事情。这个时候,不妨慢下来,少一些催促,让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探索和体验。慢下来,跟着孩子的脚步,家长的心灵也会得到滋养。这时候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给孩子提供一些建议,但最终决定权要让孩子掌握,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处理问题。

第四个关键点:始终坚持学习,关注自我提升

很多家长有了孩子后,目光总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却忘记了自己的人生课题和目标。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会把自己对人生的期待转移到孩子身上,于是喜欢控制孩子,安排孩子的人生。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还会把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跟孩子发脾气,从而影响亲子关系甚至影响孩子成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关注自身的学习和提升,因为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能言传身教带给孩子积极的影响。

为人父母是家长需要用一生探索的课题与使命,教育子女不只是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更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猜你喜欢
关键点情绪家长
聚焦金属关键点
肉兔育肥抓好七个关键点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