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花生茎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2024-04-01 12:34朱海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2期
关键词:方城县重茬病株

朱海燕 曹 荣

(1.河南省方城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河南方城 473200;2.河南省方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南方城 473200)

花生是方城县主要农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逐渐增加,受重茬、品种、不当农事活动等众多因素影响,花生病虫害愈来愈严重,尤其是花生茎腐病的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2022 年方城县花生茎腐病病田率高达73%, 轻发生田块病株率在10%~20%,重则达40%,已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地花生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因此,准确掌握花生茎腐病发生的症状、规律、原因及综合防控措施,对该县花生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善及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发病症状

茎腐病在花生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 主要为害植株的子叶、茎和根等部位,以根茎部和茎基部受害最为严重[1]。 幼苗期病菌常从子叶或幼根侵入,使受害子叶成干腐状黑褐色, 进而使贴近地面的茎基部或根茎部受到侵染,产生水渍状黄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展,后环绕茎基部[2],干旱时,在茎基部形成黑色环状坏死病斑,雨天或湿润条件下,病部密生黑色点状物,使茎基变黑腐烂,纵剖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呈褐色。苗期发病病程较短,4~5 d 即会整株枯死。成株期发病病斑多在接近表土层的主茎或第1 对侧枝上,起初发生水渍状黄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展,颜色逐渐加重,后呈黑褐色枯斑,侧枝、主茎先后枯死,荚果变黑腐烂。 成株期发病病程较长, 一般为10~40 d,植株发病后,地上部叶色变浅,中午叶片萎蔫下垂,早晚复原,随着病情的加重,早晚不再复原,整株萎蔫枯死。

2 发生规律

花生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茎腐病发生的轻重。 种子收获期遇雨,晾晒不及时发霉的种子带菌率高达65%,播种后发病率达70%。 病菌主要以菌丝附着在种子上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在土壤、粪肥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病菌多分布在0~15 cm 土层的土壤中, 据调查, 深挖至40 cm 的土壤中仍有该病菌存在,且生命力极强,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所以应忌重茬种植。 食用带菌花生秧或果壳的牲畜粪便仍可成为该病的传染源。 该病主要通过种子、风、雨水、带菌的粪肥及田间农事活动传播。 病菌主要从花生茎基部太阳灼伤、地下虫为害或机械损伤的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 花生整个生育期都会受到该病的侵害, 苗期茎基部柔弱且易受到伤害, 因此苗期发生重,结荚期次之,花期最轻。 该病属中温中湿型病害,土壤过干过湿,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该病发生。雨后骤晴,雨量适中,则此病发生重。 土层较薄,土壤贫瘠;连年种植,土壤中病菌累集较多;栽培管理不善,植株瘦弱均易引发该病。 可见,花生茎腐病发生的轻重与种子抗性及质量、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及栽培管理等因素关系密切。

3 发生原因

3.1 种植品种抗性不强

品种抗性强弱直接影响花生茎腐病发生的轻重。 据调查,现在方城县农户种植的花生多为小粒珍珠豆型品种,对茎腐病的抗性普遍不强,是该县花生茎腐病发生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种子质量不高

该县农户有自留种的习惯, 自留种子往往受收获时天气、堆闷、不良贮存习惯等因素影响,造成种子发生霉病,质量变差,茎腐病病菌污染严重,导致该病害重发生。2022 年在方城县清河镇调查时发现,凡茎腐病病株率高于20%的重病田块, 种子收获时均有过受潮堆闷发霉现象发生。

3.3 重茬种植

连年重茬种植是方城县花生茎腐病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攀升,该县主要种植模式逐渐转变为小麦→花生或只种植一季花生,重茬现象普遍存在,加之农户不注重田间残枝、碎叶、烂根的清理,病菌在土壤中累集越来越多,花生茎腐病发生也随之加重。

3.4 适宜的气候条件

方城县属于北亚热带半湿润区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节变化明显,春季随气温回升,雨水也逐渐增多,夏季高温多雨。 据观察,方城县春花生茎腐病重于夏花生。 春花生一般4 月底种植,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正值苗期,而此时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利于该病发生,出现第1 次发病高峰;7-8 月进入夏季,时晴时雨次数增多,花生也进入成株期,出现第2 次发病高峰,一般较第1 次发病高峰轻。

3.5 施肥不合理

调查发现,生产中农户施肥时,依然存在偏施氮肥,轻施磷钾肥,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施用粪肥不充分腐熟等现象, 花生生长所需的大、中、微量元素不平衡不充分,出现旺长或瘦弱苗,植株抗病能力减弱,易发生花生茎腐病;未腐熟的粪肥常带有茎腐病病菌,增加花生感染茎腐病概率。

3.6 栽培管理不科学

科学的栽培管理可以培育健壮的花生植株,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3]。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户栽培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但在整地、播种、追肥、除草、控旺、病虫害预防方面仍有欠缺,把握不准时机和方法,导致病虫危害严重,植株抗性降低,伤口增多,增加花生茎腐病感染的机会。

4 防控措施

4.1 选用抗(耐)病品种

虽然适宜该县种植的花生品种对茎腐病免疫性差,但不同品种对茎腐病的抗(耐)性不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从抗性着手,筛选出相对抗(耐)茎腐病强的品种, 在生产中推广种植, 提高花生抗茎腐病能力。

4.2 选用优质种子

为确保种子质量,指导农户要适时收获、规范晾晒和贮藏,确保自留种无霉变、品质好。 播种前,选择晴天中午带壳晾晒2~3 d,以提高芽率和芽势,培育壮苗。 剥壳时剔除霉烂变质种子,以减少菌源,降低花生茎腐病发生率。

4.3 合理轮作

连年重茬种植会使土壤中养分失调和病菌、虫卵越积越多,不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还会导致病虫害发生重,从而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 合理轮作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措施,尤其是花生茎腐病。 应选择与小麦、玉米、高粱等禾本科非寄主类作物轮作,避免与豆类等寄主类作物轮作。 重发生田块进行2~3 年轮作,轻发生田块进行1~2 年轮作,即可有效遏制花生茎腐病的发生。

4.4 合理施肥

可结合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对花生茎腐病发生较重的田块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丰缺和花生需肥规律,在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的基础上,确定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时期及方法, 有针对性地补充花生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使各种养分平衡供应,达到作物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增强、减少花生茎腐病发生的目的。2022 年方城县经济作物管理站在独树镇平原村试验表明, 测土配方施肥田块较其他田块花生茎腐病病株率减少28%。 施用粪肥时应注意充分腐熟发酵,以消灭花生茎腐病菌源,减少病害发生。

4.5 科学栽培管理

根据天气和墒情状况,春播花生适时晚播,夏花生适时早播,以错开花生茎腐病盛发期,可以减轻该病害发生。 深翻整地,做到精耕细耙,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 播种时,采用起垄播种施肥一体机,起垄种植,以防旱抗涝、通风透气,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另外,应合理密植,防止密度过大,诱发病害。 出苗后,密切关注花生田间长势,及时中耕除草、追肥、控旺和防治病虫害,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在中耕除草和追肥时,应避免伤及花生根茎,以防茎腐病病菌侵入,发现花生茎腐病病株时,及时拔除,并带至田外焚烧深埋,消灭菌源。 当花生生长至35 cm 左右时,及时控旺并预防病虫害,确保花生生长健壮,不受茎腐病侵染为害。

4.6 化学防治

花生茎腐病的化学防治通常可以采用拌种、浸种、土壤处理、茎叶喷雾和灌根的方法。一是拌种。可用25%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分别按种子量的0.5%、0.3%进行拌种, 可有效减轻花生茎腐病的发生。 注意拌种时要随拌随种,不可堆闷和暴晒。 二是浸种。 也可用25%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分别按种子量的0.5%、1.0%配成药液浸种[4]。 浸过药液的种子要及时播种,严禁堆闷和暴晒。 三是土壤处理。 轮作困难田块, 施用底肥时可亩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粉剂2.5 kg 与复合肥料均匀混合后施入田中,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花生茎腐病病菌, 减少茎腐病发生。四是茎叶喷雾。花生出苗后,要加强管理,注意观察,发现田间有病株时,在拔除病株的同时,可选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氯溴异氰尿酸或恶霉灵等杀菌剂稀释至相应倍数交替进行全田喷雾,每隔7 d 喷施1 次,连喷3 次。注意病穴及周围植株应用药液喷淋,以封锁发病中心。

猜你喜欢
方城县重茬病株
方城县关工委看望慰问优秀“五老”代表
老桃园更新再植不怕重茬病 砧木新品种“中桃抗砧1号”对重茬病有免疫力
苹果重茬栽培现状与解决方法探究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方城县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方城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查
方城县
重茬连作对豇豆植物学和结果性状影响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