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多维思考(笔谈)

2024-04-07 04:04靳玉乐王潇晨和学新徐继存王馨薇程姣姣
现代教育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强国教材评价

靳玉乐,王潇晨,和学新,范 蔚,陈 昊,徐继存,宋 萑,王馨薇,程姣姣

以高质量教材建设推动基础教育强国建设

靳玉乐1,王潇晨2

1.深圳大学教育学部;2.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强国建设是党的二十大对教育事业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1]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优秀人才、打好中国底色、厚植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阶段,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基础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强国的战略核心,要建设好基础教育强国,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展更加普惠、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智慧、更为开放和更高治理水平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2],这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体现。

基础教育强国建设需要高质量教材建设作为战略支撑。教材是学习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基础教育的教材建设决定着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加强高质量教材建设,不仅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中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关键依托。以高质量教材建设推动基础教育强国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从基础教育大国迈向基础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如何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推动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着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站稳教材建设的政治立场,托举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伟业

教材的政治立场决定着培养什么人的目标问题、为谁培养人的站位问题、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料,教材的内容和立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国家认同感。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要自觉体现国家意志、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推动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加强高质量教材建设,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围绕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强化教材建设的思想性、民族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传承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理念,站稳中国立场,体现中国特色。只有站稳教材建设的政治立场,以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托举起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伟业。

站稳教材建设的政治立场,托举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伟业主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党对教材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加强教材建设的组织领导,优化教材建设顶层设计,充分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完善教材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教材编审、出版、选用等环节的统筹规划与规范管理,将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贯彻落实在教材建设的各个方面,加强教材建设的思想引领,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材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编写高质量教材,体现人类社会发展、文化积累及知识创新成果,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分析、判断和解决高质量教材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高质量教材建设,才能为推进基础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坚守教材建设的育人使命,巩固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根基

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崇尚真理、探索未知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价值。教材建设是一个受政治环境、经济基础、文化脉络、历史进程等复杂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如何在利益博弈、文化交融等过程中坚守育人使命,是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要坚守育人使命,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育人资源,为基础教育强国建设持续注入动力。

坚守教材建设的育人使命,巩固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根基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新时代教材观、人才观和教育观,着力提升教材质量。教材建设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最新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要确保教材内容权威准确,符合学科知识体系和学术发展动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坚实支撑。二是将教材、教学、教研深度融合,创新教材建设理论,优化教材建设实践。加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教材设计,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家教材建设综合实力。此外,要加强对教学实践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高质量教材建设,巩固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根基。

三、构建教材建设的文化秩序,彰显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自信

教材建设是一个文化选择、文化融合、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教材建设不仅肩负着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而且承担着促进本国文化与全球文化有机融合、加强文明互鉴的大国责任。高质量教材建设要主动构建一种文化秩序,打造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在传承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塑造集体记忆,传递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思想,彰显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教材建设的“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高质量的教材建设。[3]新时代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养分,坚定文化自信。这不仅是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动力源泉。

构建教材建设的文化秩序,彰显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自信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做好传承与创新的平衡。教材建设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要融入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内容、文化成果和先进理念。在培育文化根脉,涵养文化自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适应未来发展的实践能力。二是做好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的结合。在国际视野中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吸纳世界先进教育成果和多元文化的优秀元素,为本土文化注入时代特色和现代活力,在彰显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打造世界一流水平。总之,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要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自信,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作出积极贡献,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供坚实保障。

四、加快教材建设数字化转型,重构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未来形态

在科技发展的驱动下,教材建设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改变着传统的教材形态、课程形态和教学形态,为重构基础教育的未来形态提供了重要契机。数字化教材资源为基础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并为教育评价提供更全面、客观的数据支持,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可能,为基础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数字化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均衡分配,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局面,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支撑,进而重构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未来形态。

加快教材建设数字化转型,重构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未来形态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树立新时代知识观,创新教材内容。数字时代正在改变知识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教材建设要树立新时代的知识观、聚焦新时代的知识体系,研发跨领域、跨学科的高质量教材体系。二是以数字化意识及数字化思维重构和创新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的工作内容。注重从编辑加工、内容审核、出版发行到教学使用、平台支持等环节的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三是以数字化应用推进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虚拟实验、在线教学等,丰富教材资源,提高教材时效性和实用性。此外,要在数字化教材的使用中提升学生、教师、管理者及家长等群体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快教材建设数字化转型,基础教育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推动教育现代化和基础教育强国建设。

五、统筹推进教材治理现代化,提升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整体效能

教材治理现代化是深度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确保教材建设工作科学规范、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的重要支撑,因此,高质量教材建设要以教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础。教材治理现代化的要旨在于以现代治理理念重构教材建设公共权力,转换教材治理范式,打造现代教材管理体系。[4]统筹推进教材治理现代化,是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的必经之路。从根本上说,教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以人的现代化作为根本动力,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材建设队伍和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育人能力,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整体效能。

统筹推进教材治理现代化,提升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整体效能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推进教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教材治理体系,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在教材编写、审查和使用过程中的职责和权力。借鉴全球先进的教材治理经验,建立教材质量评估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规范引导,强化教材建设作为公共责任的社会契约,注重倡导社会各界多方参与教材治理,建立起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大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全面提升教材建设治理水平。二是全面优化教材建设队伍与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健全教材建设队伍培养机制,加强对教材建设队伍的构建,加大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鼓励学者、教师和研究人员参与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组织教材建设专家和基础教育教师开展研讨会和课题研究,促进教材建设经验分享,加快教材建设品质提升。总之,高质量教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等多方面统筹考虑,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整体效能。

本研究系2023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统编教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及其教学实现研究”(BHA230135)成果。

基础教育要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和学新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023 年5 月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5]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从政治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地位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基础教育的价值,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7]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通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培养高质量人才来实现,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在于基础教育。关于基础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学界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的强调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有的强调基础教育为学生在高等学校深造打下基础,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也有的强调基础教育是为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8]也有学者从修习年限、教育内容、培养国民等不同角度阐述基础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包含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其承担着为全体适龄国民“打基础”的任务,指向人的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既有奠基性的最低要求,又有发展性的深度追求。[9]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高度提出的要求。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石地位要求其提高政治站位,从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层面来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作用,这是新时代国家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强国意义上的基础教育,要能支撑中国现代化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支撑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支撑中国现代化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高质量发展”[10]。因此,把握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基石的重要地位,不能仅是站在教育学理论角度,而是要站在国家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高度。有学者指出,教育强国既包含了“教育强的国家”,也包含了“通过教育使国家强盛”,教育强国本质上是教育自身强与教育功能强的统一。[11]因此,基础教育强国既指基础教育自身的强大,也指通过基础教育的强大使国家、社会和个体发展都变得强大。教育强国建设视域下的基础教育,不仅是为学生的发展打基础,为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基础,为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打基础,为未来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打基础,还要为社会的整体发展打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打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12]这一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党对教育强国建设本质规律的深刻洞察。由此可推及教育强国建设视域下基础教育基石地位的深刻意蕴。教育强国视域下的基础教育,是公平普惠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让每一个人都享有平等接受充满生机与活力教育机会的基础教育,是在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为经济、科技、文化等持续、健康、绿色发展提供所需人才奠定扎实基础素质的基础教育,是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家科技进步与知识创新竞争力奠定扎实基础的基础教育,是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促进社会进步奠定扎实基础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石地位,是由其所处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地位决定的,更是新时代背景下做到教育强国步伐稳、后劲足的必然要求,是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倍增效应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位一体有机联系的必然要求。

二、筑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石之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路径

基础教育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13]基础教育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扎实基础,需要统筹推进思维和策略,特别是要在改革创新方面下大功夫。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并将创新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14]这一重要论述,为基础教育扎实推进改革创新指明了努力方向。

第一,要坚持党对基础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党的领导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基础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15]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和保障。

第二,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基础教育作为为人的终身发展和国家发展奠基的教育阶段,在培养方向上显得尤为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了育人的根本在于育德。[16]这里的“德”不仅是指个人的良好德性,还包括事关国家稳定发展的“大德”。这里的“人”不仅指全面发展的人,更指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灵魂之人,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筑牢教育强国基石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性指引。

第三,要加强机制创新,着力培育学生创新素养、实践能力。一方面,教育要发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牢牢掌握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学会学习和发展自我的能力,敢于质疑,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了世界公认,但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质疑问难、创新实践等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就要补短板,注重对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建立促使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的教育教学机制。另一方面,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位一体,是针对我国科技创新不足、拔尖创新人才缺乏提出的战略。基础教育强国建设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要为科技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设条件,这是基础教育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石的核心内容和任务。

第四,要有组织地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蓝图和教育内容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统领作用。教学以课程为基本依据,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课程教学事关学校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和育人质量。正是基于此,课程和教材作为国家事权受到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方案、各科课程标准以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等方面不断修订、完善,绘就了基础教育的育人蓝图。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从课程方案落地规划、教学方式变革、科学素养提升、教学评价引领、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5 个方面提出14 项举措。这一方案的印发为基础教育筑牢教育强国基石提供了有组织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行动指南,地方与学校应据此做好在地化工作,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创新落地生根。

第五,要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而办学活力不足是制约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亟待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来释放与增强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提升办学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17]。因此,应明确政府的办学主体责任,确立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明晰政府和学校权责边界。要破除一切制约学校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一方面,要打破部门壁垒,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做到应放尽放;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强化学校在评价导向、校内激励、文化引领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断向高质量迈进。有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教育强国的步伐就能稳,后劲就能足,就能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本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BAA210027)成果。

以课程现代化支撑基础教育强国建设

范 蔚,陈 昊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18]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从体量发展向内涵发展,从有质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课程作为最重要的育人载体,是推进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课程现代化是指为适应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使课程的现代性不断增长与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19]课程现代化包括课程理念现代化、课程内容现代化、课程实施现代化、课程评价现代化等方面。只有以课程现代化推动基础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变革,才能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支撑基础教育强国建设。

一、以课程理念现代化筑牢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之本

建设教育强国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基础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课程理念现代化为先导,要求课程建设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筑牢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之本。

(一)“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是课程理念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教育强国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课程理念现代化要集中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可用之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强化课程的育人价值,通过课程目标设计、内容选择组织、实施评价等,把培育有理想之人作为课程育人的价值起点[20],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养成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是课程理念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教育强国建设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人才基础。课程理念现代化要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掘各学科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等培根铸魂立德,推进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协同育人。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课程理念现代化的价值归宿

教育强国建设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课程理念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受教育者的立场出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确立人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基于人、通过人、为了人来设计与实施课程。这不仅包括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价值目标问题,还包括教什么、学什么的内容问题,以及怎么教、怎么学的方式问题,甚至还有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的质量问题。通过以人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以课程内容现代化夯实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之基

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通过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课程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课程现代性增长的核心在于学生的现代性增长。[21]没有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也就不会有学生的现代性增长。要基于综合化、主题化、国际化等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现代化改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开拓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学生的现代性增长,夯实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之基。

(一)基于核心素养要求,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正在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深度进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课程改革。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要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课程综合化设计,依循“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的逻辑链环[22],采用理念渗透、模块嵌入、大单元整合等方式进行课程架构,形成横向关联互动、纵向进阶衔接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为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提供便利。

(二)立足创新精神培育,实现课程内容的主题化

要围绕中心主题重构课程内容,开发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题活动课程。聚焦社会现实问题和生活场景,通过主题活动将各学科知识、实践活动、现实场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整合。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生活、学科知识、个性特点等为基础,鼓励学生基于真实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交流、反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提升创新能力。

(三)瞄准全球视野格局,实现课程内容的国际化

课程内容国际化是课程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对不同信息的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与外国人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不断扩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竞争意识。要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将世界先进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突出学科前沿知识、交叉内容、新兴学科领域的知识。要注重国际比较,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国情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有益成果,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学生。

三、以课程实施现代化改进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之法

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开辟了教育强国建设新赛道。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从基础教育大国迈向基础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要以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推进课程实施现代化,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现基础教育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由规模化发展向个性化发展转变,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教学效能,改进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之法。

(一)以课程实施信息化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信息化是课程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高质量实施的关键。从教的层面来看,要利用信息化技术跨越不同的学科、学校和区域,实施校际联动、区域协作,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互补、课程整合等方式,实现区域内课程有效连接和优势互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从学的层面来看,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展课程空间,打造安全、稳定、优质、便捷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智慧教室、智慧教育平台等新型场域,丰富在线课程、电子书籍、习题库等各类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二)以课程实施数字化促进课堂提质增效

数字技术是重塑未来基础教育课程的催化剂。数字技术使课程从静态文本走向动态文本,利用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使抽象的课程内容具象化、可视化,能够提升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形象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课堂新形态,创新翻转课堂模式、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与学习方式,形成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以课程实施智能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人工智能为私人定制课程提供了可能,能够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自适应学习系统,使智能机器人在充分分析学习者认知背景、学情、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规划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同时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实现精准化匹配学习路径和方式。此外,人工智能还创造了即时交互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智能学习辅助工具,精准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及时诊断问题和解决困难,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四、以课程评价现代化指引基础教育强国建设之路

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课程评价现代化是课程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推进课程评价现代化,就要以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破除应试教育的顽疾,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等正向功能,从而更好地指引基础教育强国建设。

(一)运用过程性评价加强关键环节质量监控

过程性评价关注课程教学各环节,围绕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及师生互动过程进行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不同,过程性评价是为了发现问题、诊断问题、改进教学过程。它不仅关注预设的课程目标,还要关注非预设的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显性行为变化,更要关注其隐性素质的发展。过程性评价要采用多种方式收集不同科目的证据、不同形态的证据、不同时间的证据,基于各种证据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与评价,并做好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改进,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运行机制。

(二)通过综合性评价破除“五唯”的顽瘴痼疾

当前,综合性评价已成为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学生评价痼疾的重要手段。综合性评价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创新精神等进行多维度、多方面的评定与判断,而非仅对学业水平单向度的评价。因此,要突出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成长与发展,基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制定评价标准,通过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客观、真实、全面勾勒学生的成长轨迹,规避传统评价“只见分数不见人”的流弊,从而形成对学生个性品质、专业特长、优势潜能的正确认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个性特长与优势,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三)利用增值性评价挖掘学生自身发展潜能

增值性课程评价的理念是建立在课程可以增加学生“价值”这一假设之上的[23],增值的部分正是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课程增值能力体现了课程育人能力。由于不同学校在办学性质、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课程在学科性质、承载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课程育人效果的评价不能搞“一刀切”。实施增值性课程评价,就是要将学生学习课程之前与学习课程之后进行比较,以此来评价学生的进步情况,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不断激励学生自我突破,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系202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STEM 教育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研究”(22XJC880002)成果。

教育强国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

徐继存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支撑,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一、增强政治意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专门活动,从来就不是价值无涉的、非政治的。“任何把教育变成一种技术,从工具性的层面理解教育的企图,都将对通过教育成为某个人的可能性构成威胁——在阿伦特看来,这将最终与‘教育的本质’相背离。”[24]在现代社会,教育已成为一项基础性的国家事业,它在塑造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不可能置身于国家主导思想和统一行动的任何潮流之外。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直接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因此,教育必须确立国家立场,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责任,教师必须站在国家的高度,将教育理解为一项国家事业,确立起教育的国家事业观。当前,学校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坚定教育信念,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有意义的生命必然应当是献身于某种封闭的个人生命之外的东西,只有当人在履行使命和实现超越个体价值的时候,他才能找到合理的自我存在,也就是使自己成为有生命意义的存在物。我们所与之联系和作为其一部分的切近整体是民族或人类的生命,如果脱离了祖国,脱离了与祖国命运的联系,在人类过去和将来的文化创造的统一性之外,在对人类的爱和人类的共同命运之外,我们就不能实现自身,不能拥有真正有意义的生命”[25]。教师应当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将自己的生存发展与国家的荣辱兴衰联系起来,体验职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教师的政治意识不能是纸上谈兵,而要转化为一种坚定的教育信念和满腔的教育热情,贯注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任何时候,教师都不能忘记教育是国家事业这一基本规定性,要始终将坚定的政治方向置于一切教育活动首位,严格以政治标准衡量和反思自己的言行,自律自强,自尊自爱。

二、提升专业素养

教育作为一门专门职业,专业性是其应有之义。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而且也决定教师自身尊严的维护和配享。事实上,专业素养不高常常是教师得不到社会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1993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6]可以说,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既是教师的一项权利,也是教师的一项义务。在教育强国的新时代,教育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活性,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合作精神,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显然不能仅仅以教师既有的经验、传统和惯习来运行,而必须以有效的教育研究为基础。在这种意义上,教育的过程即是研究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即是教师专业学习的过程,教师至少也应该学会以与自己做学生时被教的方式有所不同的方式教学。尽管我国一直在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但传统教育的观念依然不同程度地束缚和影响着当下的教育,许多教师无视社会变革和时代诉求继续沿用历代教师所使用的教育方式,学校成为最封闭的社会机构,教师成为保守主义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学校系统不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活性,而是受到强制性、注重微观管理的课程统一性的困扰;学校和教师肩负的不是全力培养学生同情心和团体性的使命,而是被挤压进考试分数、成绩目标和考核排名等狭隘视域的死胡同。”[27]如今,教师必须充分地认识专业素养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持续地进行专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能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反思。学校不仅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也应该成为教师共同学习的组织,为教师的专业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持,使专业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的自然生发和内在构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没有一个教师能够独自应对教育的所有问题,于是,一些教师常常习惯性地求助于专家,总认为专家那里有自己问题的答案。实际上,专家缺乏对教师工作境遇的亲身感受和体验,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永远不能代替教师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更不可能代替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所以,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研讨至关重要。他们可以一起进行课程开发,集体有效应对和缓解教育改革的需要及其带来的压力,开展合作行动研究,彼此分享教育经验,协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

三、培育公共精神

教育是一项国家事业,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公共性是教育的基本性质。教育的公共性意味着教育绝不能成为任何人的私人领域、私人事务。可以说,公共精神既是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内在规定性,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杜威来华讲学时谈到教师工作的性质时指出,教师应该“不但注意于学校以内,更当注意于社会,不但做学校的教师,更当做社会上一般人的教师、学生家属的教师。个个教员有这种意思,继续地做去;那么,中国前途一定很有希望”[28]。一个感情冷漠,思想麻木,对国家事业和社会公共活动毫不在意,只关心个人私利,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个人生活上的教师,不可能担负起立德树人和对社会大众进行文明教化的职责,也不可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些年来,教师的专业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专业化水平成为衡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相对于教育强国时代的要求,教师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但不能将教育的公共性与专业性、教师的公共精神与专业精神相对立,而应该在大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前提下培育教师的公共精神,否则很容易使教师迷失在狭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困境之中,模糊了公平与偏见、正义与邪恶、文明与愚昧这样的大问题。而且,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理应身先示范。当然,用教育的公共性规避专业提升的艰辛,与用专业提升消解教育的公共关怀同样是需要警省的。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不安心专业学习,热衷于寻求外部权力的支持,抬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将专业发展作为获取名利的手段的情况,这背离了专业发展的初衷。

学校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场所,学校首先应该担负起培育教师公共精神的职责。教师公共精神是在教师参与学校公共事务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校应该努力为教师平等参与学校公共事务提供平台和机会,对于关涉学校运作和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应该进行公开、平等的讨论。同时,还可以借鉴奥尔森设计的“选择性激励”策略,即对于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教师进行奖励,对于缺乏公共意识甚至妨碍学校公共事务的教师进行惩戒。

四、建立退出机制

师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构成,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党和政府素来重视师德建设,将师德建设置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师德不高、专业素养低下的教师,正是这些教师的存在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这也是少数教师不能赢得社会尊重的重要原因。对于高尚师德的养成,宣教的效果是有限度的。“尽管我们经常进行‘道德教育’,希冀通过传授一些正确的‘道德’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但事实上,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实践,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内化的,不像2 加2 等于4,是一种可以简单传授普及的知识。”[29]谁也不能否认教师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毕竟只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因素之一,这给教师自身任何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由此导致了一些教师成为机会主义者,他们的行为在某种环境下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道德水准高,或者他们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没有信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很容易退化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信仰很容易蜕变为妄信。因此,师德建设不能完全依靠教师个人的自觉自愿,还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制度规约,尽快建立教师的退出机制,将那些师德不高、专业素养低下的教师进行分流,或让其退出,虚位以待乐教善教的优秀人才。

建立教师的退出机制,吸纳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既需要国家和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也需要学校领导的担当作为。教育强国建设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而随着出生人口下降对教师需求数量的相对减少,建立教师退出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本研究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大委托课题“山东省乡村教育振兴的机制创新研究”(2021VZ005)成果。

素养本位的教学变革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宋 萑,王馨薇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其中的核心之一即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跃升,必须以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其中人才培养的突破则以基础教育的教学变革为基点。当前,“双减”倡导的学校教育提质增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新课程和新标准的落地也为教学变革指明了素养本位的新方向。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践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使命,本研究尝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态、教学评价、教学环境、教学范式六个层面提出教学变革的具体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素养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具有指引、调控和评价等作用,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先决条件。因此,设计合理且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构建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课程目标从“双基”目标迈向了“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呈现出转折性跨越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特征。

教学目标转换的根本是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论突破。在传统的教学论中,承担学科知识传授任务的学科教学和承担道德品性养成任务的学科德育互相独立存在,导致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更多聚焦于知识传递的有效性,而忽视了对于道德品性的关注。[30]“立德树人”概念的提出整合了教育实践的真理性与价值性,将学科德育从基础教育的边缘位置拉回到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教育教学实现了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素养导向为中心的转变,惟此才能培育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将知识转化为素养是素养导向教学的最高命题之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学的出发点,是确立具体教学目标的依据,也是发展和培养个体在应对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的关键。素养是抽象的,而课程教学目标则是用学科话术具体陈述核心素养,并基于此选择和组织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素养。但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素养需要整体地被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理解,以避免产生零碎的目标或结果。[31]

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导向

指向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升级意味着对逐个知识点的了解、识记、理解等目标不再适用,教学目标已转向对知识点之间的结合及运用的关注,由此倒逼教学设计要从针对割裂的知识点或课时的设计转变为大单元教学设计。

联结学科教学与素养养成是单元教学的逻辑实质。在传统的知识获取与理解过程中,学生容易习得知识的符号表征和逻辑形式,但缺乏通过逻辑考察、历史探源、情感体验、文化觉醒、审美实践、社会探究、意义建构等进行更深层次的进阶学习。[32]大单元教学超越了传统授受式的浅表化教学方式,突破了基于教材单元内容的既定教学流程,采用了大观念、大任务、大情境驱动的项目式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等教学形式,旨在指引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建立与世界的恰当联系,从而积极应对并解决现实问题。

结构化整合是实施单元教学的根本路径。基于系统性思维的大单元教学首先要求教育者全方位掌握各单元学习内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提取出具有统领性的核心观点作为“大概念”,将支撑大概念理解的相关学习内容重组,架构成新的系列单元。其中,学科大概念作为统领单元整体教学的支点,是“知识背后的知识”,其既要能够深入学科内部,又要具有超越课堂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对大概念的理解和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超越事实的思考,有利于学生组织经验、进行探究和资源信息的有效整合,并为其终身学习提供大脑图式。[33]

三、教学形态的实践性导向

传统的以听讲、背诵、作业、考试为主线的教学是一种“浅加工”的认识型学习,将教学过程定位为学生的特殊认知过程。根据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形态需从学科认识转向学科实践,构建起实践型的学科育人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为中心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理论把课堂关注的视角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要引入系统且将高效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嵌入日常教学过程中,以观察、实验、策划、创作等实践性学习取代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固有学习模式。需要明确的是,尽管倡导学生发展独立学习的品格能力,但学生是处于发展之中、尚未具备完整主体认识能力的群体,需要依靠教育者适当提供知识、方法、思维支架对其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因此,教学中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及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活动,教师作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在将“教”转化到“学”的过程之中,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和引导。

在教学组织上要立足于真实情境、驱动性问题、挑战性任务等进行学习。素养的养成源自身体力行,实践型教学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从教师“投喂”之下的跟随式学习转向以学科实践为基本的内涵建构式学习,激发和引导学生在用中学、在做中学,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学习的主体责任。由此,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到知识的来源和产生背景,体验到知识的用处和价值,从而构建整体认知结构,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真实问题解决中,最终成为具有创造力、会合作、知交往的终身学习者。[34]

四、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导向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以有效发挥其导向、激励和改进作用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学评价改革的现实课题。

首先,要推动“学本评估”的评价体系。一是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学习阶段性评估,运用多种形式搜集学生学习结果信息,基于评估结果剖析出评估结果产生的原因,以此为依据有效改进教与学;二是要基于形成性评价建构学习性评估,围绕“现在在哪儿”“要去哪儿”“如何更好地到达那里”三大问题为学生提供反馈,支持其个性化学习与发展;三是要倡导学习化评估,通过学习与评估一体化,鼓励学生成长为自我评估者并由此促进其自主学习,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35]

其次,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由教师承担,学生被动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指的是主导评价活动的角色可以超越教师,既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包括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甚至还可以邀请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家长等第三方参与评价。不同评价主体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如教师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改进做出判断,而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则会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风格进行考量,对教师在教学观念和行为上的不足提出意见。在多元评价主体的共同配合之下,评价结果才更加具备合理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再次,要纳入丰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素养本质上是集知识、能力、态度、品格、价值观为一体的复杂系统,以往“以考代评”的纸笔测验仅停留于知识认知层面的评估,不利于全面了解和诊断学生的素养养成。在评价内容方面,可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综合素质发展水平,通过实施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方式方面,可采用替代性评价、课堂观察与调查、随堂听课等方法,将评价过程融合到动态的课堂教学之中,以促进教学评价科学性。

五、教学环境的支持性导向

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须的主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学校中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要素都是构成教学环境的基本要素,不同要素又构成教学环境的系统结构。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情感环境。

物质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良好的物质环境能给学生带来舒适感、安全感和愉悦感,能激发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乐学的心理状态。为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校要积极创设能够激励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教室环境,如改变传统的将教师置于中心的座位排列方式,采用马蹄型或圆桌型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空间布局方式,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创新型互动学习提供条件。另外,学校还应积极探索智能教学环境建设。智能教学环境不仅能够为师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也能通过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更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改善教学生态。总之,要综合考量校园环境、空间设计等因素,营造有利于学习实践的文化氛围,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学习。

情感环境是相较于物质环境而言较为隐性的教学环境,在日常教学中易被忽略。但事实上,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鼓励学生养成内在的学习动机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36]这就要求教师要营造一种具有开放性、启发性、渗透性、包容性的隐性教学环境,学生在该环境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并积极地对他人的言论进行思考和反馈,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情感环境氛围,在共享、倾听和反思中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六、教学范式的证据性导向

随着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少研究者开始提倡推行数据驱动教学决策和循证教育。两种教学取向都强调教师要充分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动态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数据,筛选出能够有效支持和引导学生学习的相关数据作为证据,进行适切的教学推理,形成适宜的教学决断。

首先,教师要形成对循证教学的合理认识。基于证据的教学范式不同于经验主导的主观主义教学,教师需要摒弃对自主意识和主观判断的过度依赖,结合教学证据,借助主体经验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其次,教师需要具备收集、分析并应用教学数据进行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教师不仅可以采集线下课堂中产生的学生课堂行为数据、作业数据及测评数据等,还可以采集学生在线上学习平台留下的浏览数据、下载数据等。教师要从教学实践、师生互动中有意识地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筛选并识别出学生的学习困境,然后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将证据转化为教学实践上的调整。再次,要充分发挥教师评价教学证据的作用,通过评估教育决策实施的过程和结果,检验证据使用对教学干预的有效性,并验证干预措施是否能推广到更广泛的教学环境中去。

本研究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课题“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JCSZDXM2022001)成果。

智慧评价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诉求与实践路向

程姣姣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2023 年5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37]。这表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方向。智慧评价作为当前教育评价改革方向之一,能够加快教育评价现代化进程,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新思路。

一、智慧评价的内涵与特征诠释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智慧评价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教育评价的一种新形态。对智慧评价概念的探索是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与前提。

(一)智慧评价的内涵

“智慧”一词的本义是指个体通过“求穷通”不断顿悟获得的才能与德性[38]。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智慧”的概念也随之扩展,被用于描述数字技术发展的新形态。据此,智慧评价既包含对学生智慧的评价,也包含通过数字赋能的教育评价,这两层含义具有统一性。前一种含义是智慧评价的价值旨归,后一种含义是智慧评价价值实现的技术供给,二者相互依存。对学生智慧的评价是指对教育在启迪学生求真、求善与求美智慧上形成情况的价值判断,聚焦学生超越知识的智慧体悟;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是指将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教育评价全过程的一种新型高级形态的评价。智慧评价本质上是以促进学生智慧发展为目的,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创建智能化评价环境,为学生灵活匹配合适的评价活动与任务,协助多元评价主体进行评判的教育性活动。

(二)智慧评价的特征

“智慧评价”包含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也将“智慧评价”与其他评价活动或非评价活动区分开。第一,生成发展。学生智慧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不断发展与突破。因此,智慧评价是根据已有的和最新的评价数据不断逼近学生智慧发展的真实样态,从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第二,跨界融合。智慧评价以学校为主要场域,结合学生在家庭、社会场域中的表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对学生智慧发展的泛在式跨界融合的评价活动。第三,多元交互。智慧具有高阶性与复杂性,对其评价需要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而智能环境为评价主体顺利交流互动提供了可能。第四,因材评价。智慧评价结合人的智慧与机器的智能,根据学生智慧发展情况与倾向差异,遵循教育规律,实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评价反馈。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也是智慧评价不同于智能评价、知识评价的缘由所在。

二、智慧评价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诉求

智慧评价通过新理念与新技术不断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创造力与活力,助力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跃升。在赋能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智慧评价具有以下三个方面重要价值。

(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好的教育评价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后盾,能够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然而,当前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存在唯分数、唯升学等现象,偏离教育本体价值。[39]智慧评价旨在确立智慧发展导向,坚持以德为先,面向全体学生,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首先,智慧评价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整体性成长,以综合素质为评价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使其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有大用、担大任。其次,多元评价方式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准确评价学生的基础。智慧评价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革新教育评价方式,为个性化、综合性与伴随性评价的开展提供了可能[40],推进教育评价数字化变革向纵深发展。

(二)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

当前我国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架空学生的全面发展、异化教育过程、引起教育焦虑”[41],从而影响教育生态正常运转,阻碍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求真”“求善”“求美”为追求和准则的智慧评价能够加速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其一,“求真”智慧评价以真人为对象,期望透过学习现象探求学生发展本质,以帮助其获真知、辨真理。其二,“求善”智慧评价重视学生的内在善与良知,顺应“人皆求善”的天性,从而在源头上瓦解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力量”。其三,“求美”智慧评价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内核,通过学生画像、学习分析等新技术建立富有特色、彰显个性的智能评价体系,助力学生在知与行、社会化与个性化之间达到平衡状态。

(三)提升教育评价科学化水平

作为教育性活动,教育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遵循教育规律的程度;另一方面是评价过程与结果的客观性程度。然而,当前教育评价存在“客观性有余,教育性不足”问题,导致过分推崇分数评价,忽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阶段性,削弱评价的教育性价值,而智慧评价强调教育性与客观性,能提升评价的科学化水平。第一,智慧评价面向学生长远发展,关照成长的差异性,以开放生成的“姿态”进行评定,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从而提高教育评价价值。第二,智慧评价利用跟踪式动态识别和数据无感知静默式采集等信息技术,对学生发展情况进行数字描述,并结合教师评价智慧,深度刻画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形态,从而提高教育评价的客观性与专业性。

三、智慧评价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向

作为现代化创新评价方式,智慧评价能有效支撑教育现代化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重要动力。智慧评价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动力提升需要坚定改革创新信念,自觉更新与转换评价理念与实践方式,并坚持久久为功。

(一)智慧赋能的理念转向

建设教育强国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传统评价理念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这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更新评价理念,向注重学生综合发展的智慧评价理念转向。为加速理念转向,必须变革评价目标、内容与标准。第一,评价目标从知识增长向智慧形成转变。知识增长目标注重知识的积累,而智慧形成则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创生和超越,实现“转识成智”,促进学生更高阶能力的形成。第二,评价内容从知识中心向素养中心转变。知识中心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而素养中心注重学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发展,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不确定的社会与环境,为其成为终身学习者奠基。第三,评价标准从预设向生成过渡。智慧形成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难以通过预设标准全面反映其发展情况,需要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生成标准,以提供更全面和适切的评价。

(二)人智协同的方式优化

人智协同是指人的智慧与机器智能的有机结合,能够提升智慧评价的质量,从而加强其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效果。然而,当前人智协同质量较低,存在机械化、形式化问题。评价者要么完全依赖人工智能,要么完全不信任人工智能,这无疑会降低评价质量,影响赋能效果。因此,优化人智协同的方式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虽然人工智能在智慧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评价是一项涉及价值导向的教育活动,需要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人工智能的高效准确而弱化评价者的主体性。二是提高人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度。信任是人与人工智能高质量协作的基础,而提升这一信任度,既需增加人工智能“黑箱”的透明度[42],减少对算法的质疑,又需要提升评价者的智能素养,强化理论学习与应用,从而提升人智协作水平。

(三)以人为本的工具改进

智慧评价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因此,作为智慧评价重要支撑的评价工具,在选择和应用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然而在现实中,教育评价工具存在工具理性泛滥和人文精神缺失两种倾向,因而难以推进智慧评价改革。为此,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改进评价工具。其一,遵循真实性原则,改良传统测评工具。传统测评创设的问题情景较为单一,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可以借助AR、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次真实或拟真实的评价场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评价工具,实现教育评价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确保教育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43],并通过跟踪动态识别技术全过程收集评价数据,改进传统测评工具,从而反映学生的真实表现。其二,遵循伦理性原则,优化智能评价工具的算法。智慧评价工具用于测量和收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数据,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敏感和隐私数据,因此需要合理设计、修复与更新算法,防止数据篡改与数据泄露等问题的发生。其三,遵循发展性原则,提升评价结果解释的教育性。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因此教育评价应以促进其发展为导向来解释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结果,激发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

本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我国义务教育学业负担综合治理研究”(AHA210009)成果。

猜你喜欢
强国教材评价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材精读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