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信穴定位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

2024-04-07 20:09吴丰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内踝太阴少阴

吴丰圆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交信属足少阴肾经穴,在内踝尖上二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中,为阴跷脉郄穴。《经络腧穴学》[1]中,交信穴的主治病证以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包括癃闭、疝气痛引股膝关节、月经不调、泄泻以及便秘。笔者阅读古代文献发现,交信和复溜的位置关系认识存在分歧,需要系统梳理其源流演变,并结合现代研究,总结交信的穴性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1 交信穴定位考据

交信、复溜是足少阴肾经在内踝上二寸的相邻穴位,根据“十三五”教材《经络腧穴学》[1],复溜穴在内踝尖上二寸,跟腱的前缘,两穴位高度相同。参考现代腧穴解剖学研究[2],复溜在跖肌腱和跟腱的前方、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的后方进针,止于拇长屈肌;交信进针穿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后方,止于拇长屈肌。综上,现代认为两穴呈“交信在前,复溜在后”的位置关系。但笔者以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中华医典》软件系统所载著作作为主要文献检索源,以“交信”为关键词检索出相关篇章后,人工核查相关信息,整理涉及书籍的成书年代并按时间先后排序,发现将交信穴定位于内踝上二寸、胫骨后、跟腱前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可,但和复溜穴的相对位置关系具有争议并经过了演变。

1.1 元代及以前认为交信 复溜穴位置相近早在《素问·刺腰痛》即有疑似交信穴、复溜穴定位和临床应用的论述,宋代著作《圣济总录》和现代关于《素问·刺腰痛》的文献研究[3]对于其所指穴位有详细阐释,“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指复溜穴,“昌阳之脉令人腰痛……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指交信穴。

晋唐、宋元时期,对于二穴的定位延续《素问·刺腰痛》的认识,复溜穴的定位在“在足内踝上二寸陷者中”,交信穴的定位在“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廉,筋骨间,腨足阴跷之隙”,交信、复溜的大致位置均被描述在跟腱前、胫骨后、内踝上二寸的位置。复溜穴在宋代《针灸资生经》[4]中有位于“动脉陷中”的说法,参考现代解剖学,推测“动脉”指胫后动静脉,但胫后动静脉走行在胫骨和跟腱之间,故复溜穴依旧大致定位于“筋骨陷中”,无法精确。但笔者分析,交信穴定位中描述的“少阴前”可能意指其穴处于“复溜穴前”。已知交信属足少阴肾经,但在文献中又特别强调其位置处于“少阴前”,而足少阴肾经主要在小腿内侧后缘、跟腱前缘走行[1],太溪、复溜、筑宾均紧邻跟腱前缘,并且《素问·刺腰痛》对于复溜穴的相关描述“足少阴令人腰痛”“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两次用“少阴”指代复溜穴,故推测早期交信穴位置描述中的“少阴前”指“复溜穴前”。可惜年代久远,尚未在此时期的文献中找到更确切的解释,以证明观点。

1.2 明代出现交信 复溜穴相对位置的分歧明代对于交信穴和复溜穴的相对位置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凌门传授铜人指穴》是明代著名医家凌云及其后代所传著作,经现代考据[5],其成书年代早于《针灸聚英》;该书运用歌赋体裁介绍经络腧穴,在篇章“十四经步穴歌”中提到“踝上二寸复溜名,溜前筋骨取交信,亦曰踝上二寸行”,明确指出“交信在前,复溜在后”。此段歌赋主要在明代著作之间传抄,还出现在了《针灸聚英》《针灸问对》《古今医统大全》中。直到《针灸聚英》[6],又出现新观点:“前旁骨是复溜,后旁筋是交信,二穴止隔一条筋”,这一说法在后世得到极为广泛的传播。结合现代解剖学理解,此观点认为复溜穴在前,紧邻胫骨后缘;交信穴在后,紧邻跟腱前缘;即“复溜在前,交信在后”,两穴间隔的“筋”不是跟腱,或是在内踝后方移行为长腱的长屈肌[7]。在《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8]中提到“复溜踝上前二寸,交信踝上二寸联,二穴止隔筋前后,太阴之后少阴前”,也顺承此观点,支持“复溜在前,交信在后”。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医家在论述二穴位置关系时,有出现在同一本书中包含矛盾观点的情况。如《针灸聚英·足少阴肾经》记载“前旁骨是复溜,后旁筋是交信”,但《针灸聚英·十四经穴歌》又记载相反观点“踝上二寸复溜名,溜前筋骨取交信”。无独有偶,《古今医统大全》《针方六集》也有类似情况。笔者认为,此现象可以从中医古籍的传播特点理解。中医古籍留存的时间跨度长,正是依靠传抄和注解才得以传承久远的思想,高影响力医书的内容是后世医学文本内容的主要领导者,医家引用前代医书的精华内容,再辅以原创观点。又因为“贵古贱今”的思想,综合性医书的医家就算对古籍持有不同观点,有时也不会直接批判前人所述,而是将原创观点附于另篇,故出现一书前后内容矛盾的情况[9]。

1.3 清代及以后进一步思辨交信 复溜穴相对位置到了清代,“复溜在前,交信在后”的观点以“前旁骨是复溜,后旁筋是交信”的形式,继续得到大范围传抄,但也出现不少新的阐释,呈百家争鸣之态。支持“复溜在前,交信在后”的医书如《医宗金鉴》和《灵枢识》写道:“前傍骨陷中,复溜穴也,从复溜斜外,上行复溜穴之后,二寸许后傍筋,交信穴也,从交信斜外,上行过三阴交穴”[10,11]。而支持“交信在前,复溜在后”的医书提出了更精确的度量,如《针灸逢源》[12]之“复溜……在足内踝后五分,除踝量上二寸”,《勉学堂针灸集成》之“复溜,在交信后五分,与交信平排……交信,在三阴交下一寸后开些”[13]。

而在江户时代,日本针灸医学得到长足发展,理论创新层出不穷[14]。此时期日本医家原昌克的《经穴汇解》[15]推陈出新,总结历代医籍中交信穴、复溜穴的位置关系描述,认为“前旁骨是复溜,后旁骨是交信”中二穴具有传抄错误,明确指出交信穴定位论述中的“少阴前”指复溜穴前,“太阴后”指三阴交后,并反对《医宗金鉴》交信穴在复溜穴斜外的观点。

笔者收集整理部分1949 年后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16-20],均认为“交信在前,复溜在后”。关于复溜穴的定位描述,主要包含两个要素:(1)内踝或太溪上二寸;(2)跟腱前缘。关于交信穴的定位描述,主要包含三个要素:(1)内踝或太溪上二寸;(2)复溜穴前约半寸;(3)胫骨内侧缘与复溜或跟腱内缘之间。现代教材统一将解剖标志和骨度分寸法作为量取腧穴的主要依据,在腧穴学习和研究中利于形成共识。至于现代教材为何没有采用“前旁骨是复溜,后旁筋是交信”的说法,笔者认为教材编写者更倾向于采纳成书时间更早、知名度更大的经典著作内容,如晋朝《针灸甲乙经》,以保留最原始的学术思想,后世的争议则作为参考。

至于二穴位置为何会产生分歧,仅依靠文献梳理还不能完全解释,需要深入探究肾经及其穴位起源,比对二穴主治并在临床中验证,才能更好地理解交信穴的本质。

2 交信穴刺灸法及禁忌

《针灸资生经》[4]曰:“交信二穴,在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廉前筋骨间,灸三壮,针四分,留五呼”。《针灸大成》[21]记载:“针四分,留十呼,灸三壮”。现代多直刺交信穴0.5~1 寸[1]。临床中若能引出针感为佳,如使针感沿小腿内侧上行传至目内眦,治疗目内眦跳动[22];或交信穴刮痧使麻胀感传到足跟,治疗足跟痛[23]。交信穴除直刺外还有多种干预方法,如交信穴温针灸,温补阳气以治疗漏下[24];交信穴透刺跗阳穴,交通经脉以治疗足内翻[25];交信穴行泻法,平衡阴阳以治疗遗尿[26]。《备急千金要方》[27]还提到了有关交信穴的使用禁忌:“妊娠九月,足少阴脉养,不可针灸其经,如涌泉、然谷、太溪、交信、筑宾、复溜等穴是也”。胎儿脏腑娇弱,保健须注意“缓带自持而待之”,既要固护肾气,又不宜过度刺激,故不在孕期针灸交信穴。

3 交信穴穴名释义及穴性特点

交信穴,别名竹柳穴;“交”乃相交之意,“信”一说意指足太阴脾经,因古代以“仁、义、礼、智、信”分属五行,“信”属脾土,足少阴肾经经气由交信穴通往足太阴脾经三阴交穴,故得名“交信”;另一说交信穴能治疗月经不调等周期紊乱病证,月经别名“月信”,也可供参考[28]。

交信穴是阴跷脉的郄穴。阴跷脉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经过阴股、心胸、咽喉,交贯冲脉,入属目内眦。阴跷脉从足走头,能交通一身阴阳之气,调整肢体尤其是下肢的活动功能;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故能通过调节阴阳而控制人的清醒与睡眠。《圣济总录》[29]曰:“阴跷者……此为病者,令人阳缓而阴急……而阴跷之郄在交信,凡阴跷脉病,治在交信”。若从调整阴跷脉的思路干预交信穴,不仅可以治疗循经所过病证,如下肢疾患、前阴病、咽喉疼痛、目内眦不适等,还能治疗阴跷脉主治病证,如阴跷脉阴阳失调导致的下肢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拘急,或失眠、嗜睡等。郄穴是四肢经气深聚之处,交信穴作为阴经郄穴,还侧重治疗急症、血证。此外,《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8]曰:“足少阴之本……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即交信穴,其标在于背肾俞穴,与舌下两脉,据根结篇当是廉泉穴也”,指出交信穴是足少阴肾经的根本。参考《灵枢·经脉》中足少阴肾经经脉病候“是主肾所生病者……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8],和交信穴主治病证有部分重合,故交信穴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4 交信穴的古今临床应用

晋朝《针灸甲乙经》[30]曰:“气癃疝阴急,股枢腨内廉痛,交信主之”。唐代《黄帝明堂灸经》曰:“交信二穴……主气淋,卒疝,大小便难,及膝胫内廉痛也”[31]。明代《针灸聚英》[6]中交信穴的主治病证得到拓展:“交信……主气淋,㿉疝,阴急,阴汗,泻痢赤白,气热癃,股枢内痛,大小便难,淋,女子漏血不止,阴挺出,月水不来,小腹偏痛,四肢淫泺,盗汗出”。参考《中医内科学》[32]的辨病辨证思路,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可将交信穴主治病证归纳为三个部分,现简要列举如下。

4.1 交信穴在中医内科肾系病证的应用肾在窍为前后二阴,和膀胱相表里,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交信穴主治条文提到可以治疗气癃、前阴急痛、气淋、大小便难、泄痢赤白相兼,针对下焦起到行气调血、缓急止痛的作用。《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曰:“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按】可刺,仲景未言可刺何穴,常器之云:可刺足少阴幽门、交信。郭雍曰:可灸”,提示邪入少阴则下利,气血壅滞腐化形成脓血,针刺交信穴可祛邪通络[33]。张惠萍[26]使用泻交信穴、补跗阳穴、平补平泻攒竹穴干预阴阳跷脉的方法治疗遗尿,在治疗有效率和缩短治疗时长上有明显优势。遗尿和肾系有关,阴跷脉随足少阴肾经上行,对肾经有协同治疗作用,行针手法上补跗阳、泻交信,以振奋阳气、调节阴阳平衡,起到醒脑补肾和固摄膀胱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遗尿的目的。

4.2 交信穴在肢体经络病证的应用《素问·刺腰痛》曰:“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盳盳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34],即提到早期交信穴在腰痛的应用,“昌阳之脉”引起的腰痛症状包含胸部掣痛、目蒙、角弓反张、舌卷。《针灸大成》“腰膝强痛交信凭”[21]和《全体病源类纂》“风痉反折……若中有寒邪,取阴跷(交信穴)及三毛上(大敦穴)及血络出血”[35]的说法也有了依凭。究其病机,或多为“肾败腰痛,不可俯仰”,交信穴既能补肾壮骨,激发局部经气,起到近治作用,且其作为阴跷脉郄穴,又有调节肢体运动的功能。在交信穴主治条文中,也反复提及其在下肢内侧疼痛中的应用。王文熠等[25]发现交信穴透刺附阳穴能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封一平等[23]通过平补平泻病变侧太溪、交信穴,并用砭石刮足少阴肾经和点按疼痛点,使麻胀感达到足跟,能显著降低不同病程足跟痛的病情分级。

4.3 交信穴在中医妇产科病证的应用《普济方》曰:“治女人阴中痛引心下,及小腹内绞痛,腹中五寒,穴灸交信”[36]。《针灸聚英》[6]:“女子少气漏血,不无交信合阳”。《类经图翼》:“胎屡堕,命门、肾俞、中极、交信、然谷”[37]。上述病症有明显疼痛症状,病机以寒凝、气血虚为主,体现交信穴温阳补益的作用。脾主统血,妇产科血证多从足太阴脾经论治,失血过多则久病及肾;交信属肾经又和脾经联系,郄穴善治血证,故交信在治疗妇产科疾患方面具有调经摄血、补肾益气的优势。黄定泰[24]发现温针灸交信穴和合阳穴治疗漏下(功能性子宫出血)能取得满意效果。陈中轩等[38]通过直刺交信、复溜加以神灯照射治疗带下病伴腰痛获得了显著效果。

5 结语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从古代文献、解剖位置、经脉循行等方面看,笔者更倾向于“交信在前,复溜在后”的位置关系。交信穴的文献整理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其作用机制还需要在临床观察中进一步总结探讨。对古代文献的追根溯源,不仅能传承经典,还能为现代经穴研究构建新理论,拓宽交信临床应用范围,探索穴性本质。本文浅析了交信的定位和临床应用,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猜你喜欢
内踝太阴少阴
内踝截骨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内踝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
经后内侧和后外侧联合手术入路治疗内踝后踝冠状位骨折的探讨
内踝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研究
对《伤寒论》少阴急下三证的体质学认识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