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端口前移的原因及对策

2024-04-08 12:16梁长周
教书育人 2024年1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端口考试

梁长周

(江苏省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20 年前,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端口主要集中在初二下学期。而今,两极分化的端口已经前移到初一及小学高年级,并且有向小学中低年级前移的倾向。调查显示,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有超过8%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到了第二学期,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占比达到10%。到了小学高年级,这部分学生数学学习越发困难,且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占比进一步提升。到了初中,在小学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学生基本上成了数学“学困生”。

一、小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端口前移的成因

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启蒙教育,按照课程标准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测评,其教育质量是合格的,教育成效也是显著的。但是,“两极分化”端口前移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一)对考试的重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政府层面,为了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积极倡导对小学生减少考试次数,很多学校也将其作为美好的教改愿景,努力尝试让教学从应试中走出来。但是,真正能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的学校还不是很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成效无法在短期内显现出来,真正能在短时间内看得见的成绩只有“分数”。受“分数”这一评价指标的影响,部分学校特别是县城及乡镇小学,从一年级开始,每学期都有期中期末考试,少数学校还有月考,这些都是全校统一的大型考试。除此之外,教师自己组织的小型考试也很多。无论大考还是小考,每次考试的成绩,不仅是学校对教师考评的重要依据,也是家长之间相互比较的资本,是家校微信群里的重要信息,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二)提高数学学习难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重视考试必然就要增加教学难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教师不仅让学生一遍遍刷课本上的题,而且教师为了提高自己任教班级的考试分数,还要把很多精力用于出试卷、收集考题、揣摩校考、统考试题、分析考点、收集各种题型、拓深拓宽知识点上。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想方设法地让孩子在课外多学点。虽然小学生“奥数”在公办学校取消了,但校外辅导班还未完全取消。部分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盲目为孩子报各种以拓展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学习品质为噱头的课外班。这些课外班仍是大量做题、加大题目难度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的。在以应试为目的的小学数学教育启蒙阶段,数学学习的目的与方式被异化了,将“学数学”异化为“考数学”。在这样的教学导向下,部分学生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不断拔高的教学难度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困难

小学三年级数学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的乘除法、混合运算、小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度量单位、时间等内容。这些内容符合绝大多数三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学起来并不困难。到了四年级,数学教学内容涉及平行与垂直、平移、旋转、轴对称、多边形内角和、三视图、周期、统计等内容。其中,很多内容在十几年前的小学课本中是没有的,虽然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难度并不高,只要求“初步认识”,但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人为地拔高教学难度。课外辅导班从“奥数”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高难度的解题训练,致使部分四年级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无法适应难度要求,成为“学困生”。四年级学习内容中的“三视图”,这部分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开端,要求学生的思维从二维拓展到三维,从平面到空间。空间想象能力对高中生而言,都是数学学习的难点,部分四年级学生在二维想象还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突然跳跃到三维,出现“四年级数学成绩加速分化”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四)在教法处理上,未能充分顾及中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认知

部分教师在中低年级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将重点放在介绍数学思维结果和求解数学问题答案上,让学生记忆数学概念、定理及公式,不注重揭示思维的过程与方法。在求解数学问题时,注重让学生掌握不同题型的解法,却不太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以及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直观性,倡导数学与生活相连,教材编写上加大了数学在现实中应用的教学,但很多现实问题经过教学加工后极具形式化,又从现实数学回到书本中的数学,将真实的数学问题变成枯燥的定义描述和一遍遍的模式化训练,不符合中低年级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需要,无法让部分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及对数学产生兴趣。由于教法处理上未能充分顾及部分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自我认知,会让中低年级成为数学成绩分化的端口。

(五)教师教法创新不足,中低年级开始成绩分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解数学的定义、性质、公式,学生认真听、记、练、考,“思”的时间并不多,质疑问题和发表不同意见的空间也很有限。虽然教师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但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基本上是在教师课前预设好的问题及模式中引导学生作答。敢于突破该教学模式的教师不太多,即使是那些有着较强创新意识及课改积极性的教师,也难具有不注重考试且另辟蹊径大胆尝试的勇气。在小学低年级,只要能够回答出老师的提问,做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教学目的基本就达到了。到了中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问题意识逐渐加强,但表达自我、提出疑问、与老师交流课堂预设外的奇思妙想等机会缺失时,学生就较难按照自己的习惯与兴趣开展自主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就会被挫伤。学习兴趣被挫伤后,成绩分化就很容易发生。

(六)自习课被占用,学习过程缺少“留白”

在十几年前,小学从三年级开始有了自习课。虽然三年级的自习课课堂秩序并不理想,但在学生可以自主的课堂里,对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今,自习课仍然从三年级开始,但对三年级学生而言,能用于自我支配的时间很少。基于数学在基础教育考试中的权重,这门学科理所当然地成为小学生投入时间与精力最多的学科。很多教师难以顾及学生的长远发展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了提高分数,利用自习课不断加快教学进度、拓宽知识面、加大知识难度,没有给学生的学习过程留白。学习过程缺少留白,学生付出的不仅是负担加重的代价,还有学习习惯、能力与方法培养上的缺失。

二、应对“两极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端口前移的策略

“两极分化”端口前移让部分学生不仅数学学习存在困难,也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如何应对“两极分化”端口不断前移,是小学数学教育需要认真思考的教育课题。

(一)淡化分数,探索多样化的学业评价方式

教育离不开考试与分数,但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小学教育需要淡化考试分数,不用“分数”导向教学,不让“考试”为教学服务。减少或取消月考、周考等不必要的考试,探讨适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考试形式。用综合评价取代学业评价,用能力评价取代试卷评价,用动态评价取代静态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试题难度要适中,多设计学生感兴趣且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开放性问题。在学业评价方式上,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外,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元化的考试方式。而无论采用哪种考试形式,都要以考试对学生的适应性为重要考量;在对考试进行评价时,要使分数逐步从终结性评价走向过渡性评价,让考试真正为学习服务。

(二)降低学习难度,不让学生因“难”而掉队

以“解题”为目的的数学教学模式,必然导致数学题目越做越多,题目难度越来越大,偏题怪题不断出现。当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与目的完全服从于认知,服从于分数,忽视数学对学生的影响,忽视对数学能力的培养,忽视通过数学学习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淡薄。小学数学必须降低学习难度,以“够用”为目的,让学生从“解题训练”“刷题”这种背离数学学习宗旨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注重情知性教学模型在数学中的应用,以情趣促进教学,赋予数学情感色彩,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存在,让学生喜欢数学,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学习难度过高而掉队。

(三)做好小学三、四年级学习内容的衔接

与十几年前小学数学教材相比,现在三年级到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有点像原来从小学进入初中,虽然在教学要求上没有达到初中的要求,只要求掌握“基本概念”,但教学内容及难度却大不相同。以“三视图”为例,虽然课程标准只要求了解“三视图”,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让自己所教学生多学点,人为地要求小学中年级的儿童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和感知立体图形,去“看见”立体图形的内部部分。这种三维目标要求是不符合小学中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的,致使部分儿童在这一节点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学生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必然要增加学习内容,必然要拓展学习难度,但这一过程要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在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拓展“量”的概念的基础上,慢慢地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学会关于几何图形中“量”的基本运算,不要让学生从“数”快速过渡到“形”。

(四)加强中低年级数学师资配备

端口不断前移的“两极分化”在很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一现象得不到很好的化解,让部分学生由于数学成绩不理想导致综合成绩下滑,使部分学生由于数学学习跟不上而厌学。要加强中低年级数学教师的师资配备,让教学理念先进、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中低年级的教学任务。每一位中低年级数学教师,要真正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兼顾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需求,让每名学生有适合的学习要求与努力方向。中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减少单纯记忆和反复操练的教学和作业,更要关注和培养学生对概括和自我调控等高级学习策略的掌握与应用;不仅要讲解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还要通过自我阅读向学生讲解概念和公式背后的故事,拓展公式修正的过程,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坚决打击校外违规培训

教育部网站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双减”工作视频调度会。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双减”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提出,要紧抓寒假关键节点严查违规培训。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进行学科类培训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破坏了教育生态,不仅要多部门携手共同整治,还需在“需求侧”下功夫。例如:进一步夯实学校主阵地的作用,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丰富学生放学后及节假日的生活;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提高家长的家教能力,让家长们不要把自己的教育职责外包给校外培训机构。

(六)加强对“两极分化”端口不断前移的研究

“两极分化”端口不断前移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化解的对策,还需要引起教育研究者的重视,通过研究,降低该现象发生的概率,从理论上探讨化解这种现象的对策,为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教育研究者在研究“两极分化”端口前移这一现象时应重点思考以下问题:一是小学生数学学习长期存在量多、低效等问题,其根源在哪里?二是如何通过改变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性质、内容和结构,降低中低年级开始的成绩分化概率?三是如何通过减少中低年级学生结构化学习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启蒙教育,其质量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应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培养人为目的,认真思考和研究教育问题,适时更新教育理念,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数学教育发展方向,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让“两极分化”端口前移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及化解,使学生接受不掉队的教育。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端口考试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端口阻塞与优先级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如何抑制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你考试焦虑吗?
初识电脑端口
生成树协议实例探讨
8端口IO-Link参考设计套件加快开发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