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地理园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校本实践

2024-04-09 21:51黄荣昌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校本成员中学

【摘要】中学地理园是中学校园中常见的地理教学设备,蕴含着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但受课时安排、地理园空间小等因素影响,中学地理园的实际利用率较低。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在地理园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提高中学地理园利用率、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观察常见的地貌类型”为例,探索在中学地理园开展校本化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包括前期准备、活动实施、展示与交流、总结与评价等四个阶段。

【关键词】中学地理园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力  常见的地貌类型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中学地理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与实践》(立项批准号:FJJKZX22-08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2-0130-03

一、中学地理园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地理实践力是中学地理课程要培养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新一轮的地理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地理教育学家和一线中学地理教师的普遍认可。但调查研究发现,在许多一线学校,受限于传统教学观念、师资水平、课时安排、活动经费、学生安全问题等因素,教师要带领学生到校外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难度较大,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学地理园作为中学校园中常见的地理教学设备,是进行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基地。中学地理园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但通过查阅相关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发现,受限于课时安排有限、地理园空间小、地理园设备不齐全等因素,较少有老师在课堂实践中常态化地带领学生到地理园进行授课或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许多学校的中学地理园的实际利用率较低[1]。

基于相关调查研究和校本化实践,本文提出,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在地理园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提高中学地理园利用率、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有效途径。地理园的空间较小,难以容纳一整个班的学生,尤其是在初中学段,户外组织教学的难度也较大,在地理园开展集体课堂教学的效果普遍较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践证明能取得更高效的学习效果。将在地理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既能克服课时安排受限等原因导致难以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问题,又能提高中学地理园的利用率,还能通过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二、中学地理园可开展的地理实践活动

中学地理园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比如世界立体地形图、中国立体地形图、本区域的立体地形图等立体地形图;地球内部构造、地质构造模型、等高线地貌、丹霞地貌、黄土地貌、风蚀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地质地貌模型,以及日晷仪、气象检测仪等天象和气象监测仪器。各校的地理园除了常见的设施之外,还会结合本区域地理环境特点、本校校情设计校本化的景观设施,如当地特色的建筑模型,当地特有的地貌景观模型,岩石和矿物标本、动物标本、植物标本等。

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的地理园为例(如图1),依据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结合本校的校情、学情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设计了一系列可在地理园开展的、具有区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地理实践活动。表1为初中学段可在地理园开展的地理實践活动,表2为高中学段可在地理园开展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校本实践案例——以“观察常见的地貌类型”为例

本文以“观察常见的地貌类型”为例,探索在中学地理园开展校本化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包括前期准备、活动实施、展示与交流、总结与评价等四个阶段。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1.前期准备阶段

(1)组建实践小组: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组建地理实践小组,每个实践小组以4~6名成员为宜,分组时需尽可能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尽量使得各实践小组之间的综合实力相对较为均衡,且组内有开展本次地理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各类人员等[2]。

(2)准备相关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先初步了解实践活动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中学地理园的基本概况;并复习回顾教材中“常见地貌类型”“地貌的观察”等相关理论知识。

(3)准备活动所需的相关物品:根据本次实践活动的需要,准备好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材料等,如,照相机、活动记录表、笔,以及制作地貌模型所需的纸板、泡沫、色彩原料、美工刀等。

(4)制定安全预案:活动前需召开安全动员会议,强调户外的安全问题;开展实践活动时需由指导老师带队,以小组为单位,不得嬉戏打闹;需特别注意美工刀等工具的使用规范;等等。

2.活动实施阶段

各实践小组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包括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分析、实践操作、实践成果整合,等等。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需以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实践的过程。

“观察常见的地貌类型”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观察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丹霞地貌等常见的地貌模型,了解常见地貌的形态特征;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举例说明当地的地貌对其他自然环境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尝试制作一个简易的地貌模型。

各实践小组需以实物、图片、视频或PPT等形式上交一份实践成果,并选派一名成员代表本实践小组进行实践成果的汇报与交流。其中实践成果中需含有一个小组合作自制的地貌模型、不少于5张的实践过程性图片,引用的材料还需说明文献资料的来源;并需说明实践小组各成员所承担的具体任务,如组织协调、活动方案设计、实践操作、模型制作、文献资料收集、课件制作、课堂汇报展示等。

3.展示与交流阶段

各实践小组选派一名成员代表本小组做实践成果的汇报与交流,成果汇报的形式不限,各实践小组的汇报时间为5分钟。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小组成员及具体的分工、实践开展的过程(包括活动方案的设计、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实践操作、模型制作等),以及主要的实践成果等。

4.总结与评价阶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践活动的成效,激发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进行实践活动的总结和评价。本次实践活动实行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多元主体评价,并遵循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2]。

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间的互相评价更侧重对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主要是针对成员个人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成员依据自己和其他小组成员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贡献进行了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间的互相评价,填写“观察常见的地貌类型”地理实践活动自评、小组互评表(见表3),并由各实践小组的组长进行成绩的计算与汇总[2]。

教师对各实践小组的评价则更侧重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各小组的综合表现进行统一的定性评价。在每个实践小组的汇报交流结束之后,教师应根据各实践小组上交的实践成果和课堂汇报表现,以及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记录的学生过程性表现,对同一实践小组的成员进行统一的定量评分,填写“观察常见的地貌类型”地理实践活动教师评价表(见表4)[2]。

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还需统计全体学生的总成绩,每一位学生的最终成绩=自我评价×20%+小组成员互评的平均分×30%+教师评价×50%,并汇总整理学生的实践成果和心得体会,总结本次活动的成效与不足[2]。

另外,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中学地理园的利用价值。例如,将学生小组合作制作的地貌模型放在地理园中进行展示,并加上橱窗保护,附上作者和模型的简介,供全校师生参观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与成就感[3]。同时,还能够让中学地理园焕发生机,使得地理园不仅能够成为地理教学实践的基地,还能够成为同学们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为校园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余玲玲.地理园在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8.

[2]黄荣昌,郑云清.基于乡土资源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校本实践——以德化陶瓷产业主题研究性学习为例[J].地理教学, 2018(4):21-24.

[3]范毅登,陈俐平.中学地理园的轉型与发展——以广州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6):5-6.

猜你喜欢
校本成员中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在多解中学创新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