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琴键唱响艺术歌曲的旋律

2024-04-10 05:03朱泱衡
音乐爱好者 2024年2期
关键词:舒伯特李斯特艺术歌曲

朱泱衡

“钢琴之王”李斯特在音樂史上有着无可比拟的承前启后的地位。“李斯特的音乐是辉煌的,他不仅将其‘金帛珠玉倾化于键盘之上,更是把作品推向了时代的巅峰。他的音乐风格宏伟,跨越了所有的界限,那热烈和激情令人着迷。”美国钢琴家艾米·费伊(Amy Fay)如此评价道。

李斯特一生共作有一百多首钢琴改编曲,他将前辈及同时代作曲家著名的管弦乐曲、声乐曲等非钢琴音乐改编为钢琴曲,极大地扩展了钢琴的表现力,为音乐爱好者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听觉享受。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有五十八首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他宣称舒伯特是所有作曲家中最富有诗意的,体现了其对舒伯特的倾心之情。

本期附片是李斯特《钢琴音乐全集·第五卷:舒伯特歌曲改编》,专辑共收录了十四首李斯特根据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钢琴改编曲。

唱片中的《水上吟》(Auf dem Wasser zu singen)、《莎士比亚的小夜曲》(St?ndchen von Shakepeare)、《我的问候》(Sei mir gegrüsst)、《慕春》(Frühlingsglaube)、《你是安宁》(Du bist die Ruh)、《纺车旁的格丽卿》(Gretchen am Spinnrade)和《流浪者之歌》(D e r Wanderer)均选自《十二首艺术歌曲》(12 Lieder)。

《水上吟》改编自德国诗人F. L. 格拉夫·祖·施托尔贝格-施托尔贝格(F. L. Graf zu StolbergStolberg)1782年创作的同名诗歌。在改编曲中,李斯特按照原诗歌的形式,将其划分为三段规整的分节歌。多声部的特点贯穿全曲,李斯特在舒伯特原有伴奏旋律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条背景旋律,因而整首歌曲在三声部与四声部之间不断变换。

《莎士比亚的小夜曲》歌词出自莎士比亚神话戏剧《辛白林》(Cymbeline)剧本中的第二幕第三场,是乐手唤醒女主角伊莫琴所唱的晨歌。这首歌曲也以开头的歌词“听,听,云雀”为题。李斯特改编的版本中删减了原曲的第三乐段,使歌曲变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伴奏的音型与原作相似。第二段中声部使用了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装饰性长乐句,并在最后加入了华丽的尾奏。

《慕春》根据德国诗人路德维希·乌兰德(Ludwig Uhland)的诗歌而作。诗歌向春天表示敬意,预示着春暖花开时一切事物都会变得更好。作品采用降A大调,由四乐句乐段重复而成。歌曲流畅的级进旋律与大跳点缀使曲调起伏有致,整首歌曲色彩瑰丽,音乐线条自然舒展。李斯特在改编作品中将主旋律的声部顺序进行了调换,主旋律首先出现在最高的声部,然后在男高音声部中继续延续,最后在短暂的华彩乐段中引出尾声。

《你是安宁》可以说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整首曲子为降E大调,速度整体较慢,如同曲名一般给人宁静的感觉。主旋律首先在中声部呈现,后于再现时出现在高声部。伴奏音型丰富多样,随着和弦的级进上行以及力度的渐强,乐曲达到高潮。紧接着是一小节短暂的沉默,随后音乐重新开始,旋律同样是轻柔的,然后再次进入第二个高潮和停顿。最后,音乐在短暂的尾声中宁静地结束。

《纺车旁的格丽卿》歌词出自德国诗人歌德(Goethe)的诗体悲剧《浮士德》(Faust)。该诗描述了深陷思念之苦的少女格丽卿一边摇着纺车,一边用歌声倾诉对意中人的思念与爱恋的场景。原曲的伴奏音型模仿了纺车的转动和踏板的节奏,改编作品保留了这一重要特征。在音乐情绪带动下,旋律开始自由宽广地进发,奔涌着进入高潮部分。之后,钢琴若断若续的旋律像是孤独的旋律碎片一般,映衬出格丽卿激动过后面对现实的忧郁情绪。

《流浪者之歌》歌词源自德国诗人施米特·冯·吕贝克(Schmidt von Lübeck)的同名诗歌。该曲共分为“A—B—C—A”四个部分,为升C小调。钢琴在营造不同的氛围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A段在开场设置了一个“流浪”的场景,右手和弦的最高音每小节逐渐升高,第二小节的不协和音制造了紧张感。B段,原曲中文字描述为“冰冷的太阳”和“凋谢的花朵”时,钢琴部分采用了赞美诗般的织体,情绪较A段更为平和。C段原曲中描述了甜蜜、理想的土地的意象,因调式由升C小调转至其平行大调E大调上,有了更明亮的色彩,寓意“极乐”。最后,音乐回到A段,暗示美梦破碎,重新回到了“流浪”的现实之中。

唱片中的《她的肖像》(Ihr Bild)、《小夜曲》(St?ndchen)、《幻影》(Der Doppelg?nger)和《归宿》(Aufenthalt)选自《天鹅之歌》(Schwanengesang)。

《她的肖像》歌词源于海涅的诗歌,文字中处处传递着悲伤与忧郁。舒伯特通过音乐与文本的结合,传达了人物内心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抗拒。李斯特在改编时保留了原曲前奏中八度音程构成的旋律,营造出幽暗、悲郁的氛围。在尾声的处理上,舒伯特原曲中最后终止的主和弦由七个音符构成,是全曲音符最为密集的小三和弦,给人一种痛苦、撕心裂肺的感受;而李斯特的处理则更像是悲痛过后的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小夜曲》以饱含诗意和柔情而闻名,而李斯特的改编使得作品的情感更为丰富、饱满。他在改编时刻意扩大了低声部的音域并改用长音符,不仅如此,他还在乐曲结束前增加了连续跳跃的大三度和纯四度混合音程,增强了收尾的旋律性。

《幻影》音乐为复调织体,整体音域较低,渲染了阴暗、幽谧的气氛,符合原曲歌词中字里行间的邪恶感。李斯特在改编曲中引入了“幽灵颤音”,加强了乐曲的情绪色彩。

《归宿》是一首暴风雨般的戏剧性作品,原曲歌词描述了被拒绝的爱情的苦涩与无奈,反映了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乐曲开始时主旋律在左手,右手为伴奏,营造了低沉的氛围。紧接着李斯特将主旋律的音域提高了八度。乐曲中间部分转至大调,相较于先前的E小调,色彩更加明亮,为原本的阴冷之感增添了一丝暖意。

唱片中的《磨坊工与小溪》(Der Müller und der B a c h)和《枯萎的花朵》(Trockne Blumen)选自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Die sch?ne Müllerin)。

在《磨坊工与小溪》中,李斯特以两位主人公的对话作为整首作品改编的出发点,运用调整音区的方法,伴随旋律与和声的不断发展,表现磨坊工与小溪的“对话”。首次再现后,作曲家通过改变织体等技法进行了第二次再现,使主题旋律更加深入人心。

《枯萎的花朵》是一首悲伤的爱情歌曲,舒伯特用抒情的旋律道出了少年对爱情的绝望与悲伤。在改编曲中,李斯特将原曲的E小调改为C小调。音乐以主和弦琶音开始,紧接着在第二部分以八度为旋律,左手伴奏保留了原曲的琶音和弦。之后,乐曲转为C大调,作曲家将旋律移高八度,音域更广,和弦也更为饱满,标志着凛冬已去,暖春来临。

舒伯特在世时无谓功名利禄,可以说那时除了在维也纳,其他地区基本没有人熟知舒伯特。直到他去世以后,其音乐才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李斯特创作的舒伯特艺术歌曲改编曲对舒伯特音乐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影响力用键盘唱响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更是“唱响”了“歌曲之王”舒伯特。

猜你喜欢
舒伯特李斯特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保持肃静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