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下民间艺术在高中美术课堂的应用

2024-04-11 17:27牛苹
知识文库 2024年5期
关键词:黑陶德州价值观

牛苹

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在借助心理健康服务的作用下,走向积极的社会心态。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以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为基础,探讨如何通过美术课堂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

1 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理念

“大健康教育思想”是对新时代的中国国情、对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认知、理解和判断。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及其团队提倡和呼吁建立的一种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

1.1 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含义

以全面的视野来看待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它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处的当下的文化氛围,构筑一个具备中国国情、中国特色、全面的、可持续的、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以此来推动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实践方法,是在社会心理服务框架下,通过心理健康服务的中介作用,逐步走向社会心态培育。

实施全民共享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个人、人际、集体和社会。个人需要重视身心的健康和快樂,人际关系强调心理健康,而集体则需要提供有效的社会心理支持和帮助,从而达到全民共享的目的。杨宜音提出的社会心态结构包括三个维度: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这里主要讲的是社会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多元化社会里,价值的选择也是多元的。社会上最大的教育教学场所是学校。可以帮助人们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培养积极的心态。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选择主流的、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价值观。在社会价值观中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人际观念等会影响社群成员的社会行为倾向,使其表现出相应的公共参与、利他行为、冲突应对策略等社会行动。

在这里主要讲的是社会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多元化社会里,价值的选择可以是多元的。社会上最大的教育教学场所就是学校。学校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帮助学生改变消极思维方式,培养积极的心态。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选择主流的、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价值观。在社会价值观中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人际观念等会影响社群成员的社会行为倾向,使其表现出相应的公共参与、利他行为、冲突应对策略等社会行动。

1.2 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在美术课堂中的实施

社会心态培育中艺术是引导宣扬积极社会心态的手段之一。因此,在学校中除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外,美术学科则发挥着学生心理健康引导的独特作用。美术,在其产生时期就与人类身心、精神相连。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对感情的描绘,如西班牙境内的阿尔塔米拉山洞的《受伤的野牛》,其中野牛眼睛里流露出悲伤的目光。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上也绘有人们宗教祭祀的彩绘。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施中,首先,借助了中华传统艺术形式——剪纸,在小学阶段剪纸是低年级到中高年级都会学习的一项内容,在其教学过程中,在草图创设阶段就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并将其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祖国的科技力量和核心价值。在评价阶段采用学生互评,从个人角度点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其次,在民间美术中借助民间游戏实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使用创客教学,以学生为本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课堂教学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寻找优质且适合的教育资源,梳理校本课程资源和教材,如“精雕细刻的手工工艺”和中国古代手工艺图案中常见的民间传说及其蕴含的吉祥之意等;第二,开展具体的美术课程,如赏析课,寻找反映社会价值观的艺术作品《开国大典》《格尔尼卡》《启航——中共一大会议》等,或者开展相关小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入解析社会现象和文化价值;第三,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开办学生作品展,互相交流探讨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参观博物馆、艺术馆等,在身临其境中理解艺术作品和价值观。

总之,在美术课堂中体现社会心态的方法不外乎三个方面:第一,寻找与社会心态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第二,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寻社会心态,形式有游戏教学、活动教学、主题探究等,并注重教学评价上的社会心态培育,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第三,美术课外活动上创办多种活动,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学生们畅所欲言,表达所思所想。

2 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下民间艺术的单元化教学设计建构

2.1 依据高中美术教材,选定教学主题

笔者选择人教版、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材,以必修(美术鉴赏)和选择性必修(工艺)为主进行统计整理发现,人教版(见表1)和人美版(见表2)美术教材中并没有以黑陶为主的教学资料,但是有陶器作品或者陶瓷工艺的教学资料,包含的黑陶作品共三件,其中有两件出现在教材的附录部分。由此可见,黑陶在美术教材中并不受重视,但是在教材中陶器的鉴赏与制作过程中,却有关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作品,这表明新石器时代仍是工艺美术鉴赏与制作的一个重要时代,而龙山文化也可以作为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的鉴赏与制作。龙山文化的特点是其独特的黑色陶器,由于这种独有的特征,龙山文化也被称作黑陶文化,这表明了以黑陶为主题的单元性教学的重要性。

山东省历史悠久,黑陶艺术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山东省的黑陶艺术在不同地区都有独特的风格。德州市的黑陶艺术是龙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黑陶中备受推崇,代表着山东省的民族文化。因此,决定采用“德州黑陶”作为课程的主题进行单元化教学。

在培育社会心态上陶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形式之一,陶器的纹样装饰、造型表现上体现了许多社会现象和美好意愿。在人美版美术教材中有关于造型意识、艺术特征的描述,插图中陶器源于原始宗教,表现朴素而美好的愿望,反映当时人们对人生与世界的认识。德州黑陶的文化发展受到孔子家庭观念的深刻影响,强调家庭和谐,将“齐家”放在“治国”和“平天下”之前,以此来指导家庭生活和教育。选择德州黑陶为主题的单元教学,有利于宣传民间艺术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 借助美术课标,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的艺术修养。让学生使用多种艺术手段,将艺术与多种媒介相结合,以更好地传递艺术的精髓。在传统工艺和陶瓷工艺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工艺品材质、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传统美术的实用性和审美价值,并将材料与技术有机结合,以提升审美判断能力。通过研究历史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个时期的传统工艺美术所包含的人文思想,由此德州黑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①通过对德州黑陶的全面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特点,并通过搜索、阅读、思考和讨论来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和意义。此外,学生还可以了解德州黑陶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分析和解读它所带来的视觉文化现象。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德州黑陶的经典工艺中获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制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黑陶产品。同时,学生还应该将这些产品的设计理念融入日常工具、材料的制作之中,让它们既具备实际的使用价值,又具备良好的审美价值。运用美学知识,来欣赏作品,并将它们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③通过深入的文化探索,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德州文化的现象,并且更加深刻地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此外,还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更加热爱并且坚定文化自信,以此来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更加尊重那些勤劳的手工艺者,珍视他们为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2)教学内容

德州黑陶属于陶工艺的一种,借助美术课标中工艺美术课程的内容要求,制定德州黑陶单元化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德州地区的独特魅力,鼓励学生以深入研究为基础,收集有关德州黑陶的历史、技巧、文化、价值观等信息,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从多种角度来感受,可以设置一些校外的手工技术培训项目,以及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性、研讨性、挑战性的课堂。通过对德州黑陶颜色、形状、图案和生产技术进行综合考量,以确定其最佳的教育价值。

①钟情“黑”的传统

中国古代将东夷、西戎、南蛮以及北狄四大部族划归中原地区,如今德州市则处于原始社会的东夷部族。在东夷文化中,以黑为主,这源于古代的图腾崇拜。此外,孔子认为,颜色可以反映人们的美德,因此他维护西周礼制,强调以颜色来表达礼仪,黑色的中性特征与孔子的中庸思想融为一体,对黑色的推崇包含了“中庸”的思想。德州受中庸思想的影响极其深刻,孔子“尚黑”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中庸的思想意识形态对德州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德州黑陶以其实用性和审美价值著称,“黑如漆”更是其特色,它以其神秘、沉稳的气质,使其独具魅力。它的搭配性极强,无论是什么颜色,它都能够完美融合。黑陶器的外观庄严而沉稳,带有一种古典的气息,经过精心的雕刻,更显得灵动而生动。

② 热爱“祈福纳吉”的风俗

德州黑陶的造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从植物到动物,都能够体现出人们的心愿。比如虎象征着勇敢、正义、忠诚;牛则象征着忠贞、奉献;而龙象征着高贵、神圣、国家安宁。在农业社会,龙象征着丰收、吉祥、繁荣,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植物类陶器以生活常见的植物为原型。德州地区很多县市都种植葫芦,葫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一,“葫芦”与“福禄”谐音,代表着延年益寿和幸运。第二,它也可以作为一种辟邪的工具,成为道家八宝之一。第三,葫芦象征着家庭的繁荣昌盛,葫芦枝叶繁茂和果实饱满象征着儿孙满堂。

③拥有开放包容的性格

春秋时期,山东地区分为齐、鲁两国,齐文化强调创新,不受传统束缚,追求变革,具有开放性。鲁文化延续周礼,也是孔子的故乡,以礼仪、仁慈、道德、和谐为核心,強调变革,尊重传统。春秋战国时期,鲁文化与齐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山东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它们不仅汇聚了诸子百家的思想,而且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交流,使山东充满了活力,拥有了强大的内在活力。德州黑陶以古代纹饰为基础,融汇了汉代瓦当的精髓,并融入了现代的审美理念,如莲花纹饰,不仅代表着纯洁和吉祥,更是德州人对知识的尊崇和追求。

2.3 分析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高中生目前多数处在15~18岁的年龄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群体有其特有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一是向往独立,追求个性。高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得到增强,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使高中生开始有了明确的自我存在感,希望能够了解周围世界,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二是渴望友情,希望独处。高中生群体是一群年龄相近、受教育程度相同、生理心理发育相似的群体,群体交往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释放学习压力的重要途径。三是思维活跃,重视竞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中生的视野逐渐开阔,在某些方面能够保持理性,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重视学习者的独立性,并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激励学习者,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探索、思考。从文化和历史的层面解读德州黑陶工艺的价值和特色,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家乡手工艺的情感,帮助学生掌握传承与保护本土文化遗产的方法,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自觉。

强调小组合作教学,简要清晰地讲授过程,具有较强的研究性、探究性,为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营造“荣辱与共”的良性竞争关系,通过调查德州地区黑陶工艺、参观梁子黑陶博物馆、采访民间艺人的方式,进行深刻田野调查,搜集手工艺品及相关的图像、影像资料,结合相关的起源传说、神话故事、趣闻轶事、象征意义和图腾崇拜等文化现象,对其功能、形态、色彩、材质、制作方法及独特的审美品质进行分析和认识。

3 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通过客观评估教学过程和结果,发现其中的有效性和潜在价值,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探索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根据评价方式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量化评价是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某个特定的事物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在单元化的课程中依据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将学生创设的社会民俗调查表的情况进行评价打分,设置评价标准(见表3)。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质性评价是指通过收集非数量化资料信息并运用描述分析方法得出评价结论的一类评价,采取合作教学中的评价形式。创办如“黑陶艺术的发展”的作品展,借助地域文化发展,展评作品,通过互评、自评的方式交流黑陶艺术,以及创作黑陶过程中对个人情感、态度、社会价值观进行表达。每个人以不同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增强思维敏捷性。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变身为课堂的掌控者。通过反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口头表述技巧。

4 结语

在具体的教学阶段中时刻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美术作品选择具有深刻文化影响力的代表作品。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影响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自我价值观。培育良好、积极的社会心态,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传承文化并形成良好的文化思想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黑陶德州价值观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简论龙山黑陶
黑陶艺术作品欣赏
美哉黑陶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德州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措施
结缘黑陶,难却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