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为绘本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2024-04-11 02:59刘亦华
知识文库 2024年5期
关键词:身心绘本幼儿

刘亦华

绘本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其能够应用少量文字与大量图画传递信息,具有文学性、艺术性与教育性,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图书类型。音乐元素在绘本教学中的融合渗透能够激活幼儿多种感官,提升幼儿绘本学习的沉浸感与参与感,在激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上具有显著的价值,因此教师要认识音乐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推动戏剧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绘本教学与音乐融合的可行性,然后分析运用音乐进行幼儿绘本教学的意义与现状,最后探究幼儿绘本教学中音乐运用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相关绘本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随着学前教育逐渐向高质量发展,幼儿园也开始以“儿童为本”理念为指导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在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设计绘本教学活动,通过音乐元素的灵活、充分运用优化幼儿的绘本学习体验,以期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是,部分教师在融合绘本教学与音乐教学时依旧存在浅层化、模式化、生硬化的问题,绘本教学不够切合实际,难以满足幼儿多元兴趣与发展需要,不利于绘本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探究音乐在绘本教学中应用的路径很有必要。

1 幼儿绘本教学与音乐融合的可行性

绘本即“图画书”,具有文学性、艺术性与教育性,其贴近幼儿生活,符合3~6岁幼儿的认知特征、思维水平、阅读习惯以及认知发展规律,其能够凭借美轮美奂的美术图画、生动趣味的故事情节,为幼儿提供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进而有效激活幼儿兴趣、思维与情感,为幼儿带来愉悦感受与美的熏陶,在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语言涵养、启迪科学素养、增加艺术熏陶、感悟人际交往以及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上具有显著价值,具有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围绕歌唱、欣赏以及韵律等活动进行拓展延伸,音乐教育在不同教育活动中的融合渗透调动了幼儿的感知、想象、情感以及理解能力,在促进幼儿感受、欣赏、表现与创造美上具有显著的价值。

而美术、文学与音乐这三种艺术形式在情感因素、审美要素、表现手法上具有相关、相连、相通的特征,绘本教学与音乐教学的联结与渗透能够达到艺术综合教育的目的,其能够使幼儿沉浸在生动的艺术意境中调动思维、激活兴趣,在音乐的辅助下更好地感知理解绘本作品,切实依赖多元化的表达策略完成知识与经验的迁移与重构,这丰富了幼儿的绘本学习体验,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因此,幼儿绘本教学与音乐的融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教师要想使幼儿在绘本学习中得到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就要在把握美术、文学与音乐共同之处的基础上探究绘本教学与音乐教育同构的策略,将音乐绘本作为幼儿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托,帮助幼儿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 运用音乐进行幼儿绘本教学的意义

2.1 激活绘本教学氛围

音乐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从节奏、旋律、音乐性格等方面进行渗透角度与切入点的设计规划,使音乐能够与绘本角色分配、体态律动、情节推进、台词等元素融合渗透。音乐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绘本教学模式,有效提升绘本教学的丰富性与有趣性,使绘本内容、情节、内涵等能够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进行呈现,为幼儿带来更加丰富的绘本学习体驗。这能够有效激活绘本教学氛围,促使绘本教学活动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转变,切实提升了绘本教学的质量水平,有效满足幼儿探索欲与创造欲,有利于绘本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

2.2 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绘本是一种契合幼儿思维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的教育工具,幼儿能够在绘本学习中进行角色、情节、内涵的综合感知,在帮助幼儿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经验上具有显著的作用。将音乐应用到幼儿绘本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挖掘音乐的韵律感、律动感,使幼儿在歌唱、乐器演奏中进行音乐的理解与感知,并切实基于绘本内容进行体态律动、语言表达与情节演绎等等,这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活动、肢体活动、情感活动等等,幼儿能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中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3 运用音乐进行幼儿绘本教学的现状

3.1 对融合价值认知不够充分

为了充分发挥音乐绘本的育人价值,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教师应充分认知绘本与音乐融合的价值与意义,自觉革新音乐绘本教学理念,从目标、角度、内容、形式等层面出发统筹设计音乐绘本教学。但是,部分教师长期以来割裂绘本教学与音乐教学的关系,其对美术、文学、音乐三种艺术形式在情感、审美以及表现要素方面的共同之处认识不充分,忽视了音乐教学与绘本教学同构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价值,其难以基于绘本与音乐教学的共通之处与具体特征推动两者的融合渗透,在综合应用美术、文学、音乐多种教育元素上无法得心应手,影响了音乐绘本教学实效。

3.2 对幼儿主体地位关照不足

音乐绘本是一种贴合幼儿生活实际、契合幼儿思维认知特征的一种图书类型,其以图画为主,以文字、音乐为辅,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而幼儿是音乐绘本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想充分彰显、拓展延伸音乐绘本的教育价值,就应坚持“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个体特征的基础上整体设计音乐绘本教学,达到艺术综合教育的目的。但是,部分教师在组织音乐绘本教学时不注重基于幼儿的思维认知、经验水平、实践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的整体特征与个体差异设计教学活动,幼儿思维、兴趣、情感等无法全面激活,音乐绘本教学活动的适宜性、针对性不强,多种教育元素的渗透成效不理想。

3.3 融合角度相对单一、局限

为了实现音乐绘本的充分利用,教师需要基于整体、系统的角度出发,对音乐与绘本融合的切入点、内容等进行分析与探究,为幼儿提供沉浸式、连贯性、系统性的绘本学习体验,帮助幼儿获取有益于身心成长与发展的经验。但是,部分教师在音乐绘本教学中依旧存在文字、图画、音乐融合角度相对单一局限的问题,其不注重贴合绘本主题充分挖掘音乐选择与应用的原因与价值,不注重根据故事情节与内容灵活应用音乐片段,不注重应用音乐服务故事形象的塑造,且音乐形式选择相对单一固化,绘本教学与音乐呈现出“貌合神离”的问题,影响了绘本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

3.4 融合手段生硬化、浅表化

为了优化幼儿的绘本学习体验,教师应立足幼儿身心特征科学设计渗透手段、方法与模式,提升音乐绘本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力与感染力。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音乐绘本教学中存在模式单一固化的问题,音乐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呈现出生硬化、浅表化的倾向,幼儿无法在具体生动的故事情境、音乐情境中进行音乐绘本阅读,无法依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化活动深刻理解音乐绘本的内容与情感,也难以通过话剧表演实践活动完成知识内化吸收与迁移应用,音乐与绘本呈现出相互分离的状态,两者融合不充分、不自然,不利于高效音乐绘本课堂的构建。

4 幼儿绘本教学中音乐运用的有效路径

4.1 充分认识融合价值,更新绘本教学理念

教师要想保障音乐绘本提升幼儿学习品质作用的充分发挥,就应深刻认识美术、文学与音乐元素融合渗透的价值,主动更新绘本教学理念,使尚未掌握文字阅读能力的幼儿能够通过戏剧认识绘本,在感知动作、表情、语言、画面等元素中认识音乐绘本,推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等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使绘本能够成为幼儿接触世界、了解事物、认识情感的窗户,帮助幼儿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保障音乐绘本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音乐绘本《魔法跳跳床》是一部情节相对简单的音乐绘本,其通过讲述动物们想利用跳跳床体验被送上云端的感觉深刻体现了动物之间的团结友爱精神,该系列配有专门的谱曲、编曲与小动物主题音乐,旨在使幼儿在绘本学习中认识音乐基本元素,体会音乐对绘本故事情绪、情节等的表达。教师要想实现《魔法跳跳床》音乐绘本的有效应用,就要充分认识音乐与绘本融合应用的价值,并注重渗透戏剧元素,应用音乐绘本激活幼儿思维,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幼儿参与到戏剧创编、表演以及欣赏等多样化的活动中,促使幼儿在多样化、游戏化的学习活动中提升学习品质,获取有益于身心成长与发展的经验。

4.2 突出幼儿主体地位,紧贴生活选择绘本

幼儿是音乐绘本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想确保幼儿能够在音乐绘本学习中得到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以及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就要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统筹设计音乐绘本教学目标、内容、形式以及评价等等,确保音乐绘本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紧贴幼儿生活实际,促使幼儿在音乐绘本学习实践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切实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推动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魔法跳跳床》中,小动物之间的互帮互助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乐于助人的价值,使幼儿能够乐意与人交往,有利于促进幼儿之间互助、合作与分享;小猴、小鹿、小兔等动物能够跳到云上,而小猫、小蛇、小蚂蚁、毛毛虫、小象跳不上去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能够激活幼儿对物理规律探究的欲望;在不同故事情节上配置的不同高低的音乐直观呈现了动物跳起来的方式与音阶的高低,实现了音乐教育元素的趣味呈现,能够激活幼儿审美情趣、丰富幼儿审美经验;精美的绘本画面更是对生活中美丽迷人的景色、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的生动展现,幼儿在音乐绘本阅读、戏剧表演场景布置中能够深化对生活环境中美的感知。因此,教师在组织音乐绘本教学中可以将《魔法跳跳床》作为音乐绘本教学的重要依托,使幼儿能够在戏剧创编、表演与欣赏中构建起绘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切实突出幼儿音乐绘本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保障绘本教学成效。

4.3 创设绘本教学情境,激活幼儿艺术灵感

为了全面激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幼儿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音乐绘本阅读与戏剧创编表演中,教师应综合应用多种手段创设绘本教学情境,实现文学、美术、音乐等教育元素的统筹整合,全方位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引导幼儿在具体、生动的主题情境中进行学习,切实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得到学习品质的提升。《魔法跳跳床》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因此无论在绘本阅读还是戏剧创编表演中,教师均要注重音乐元素的融合与渗透,以期全方位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引导幼儿自主构建音乐绘本学习与现实生活、已有知识的联系,有效缓解幼儿在音乐绘本学习中的消极因素与畏难心理,激活幼儿绘本学习的内在动能,为绘本学习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奠定轻松、和谐、趣味的氛围基础。例如,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绘本故事的动态呈现,并配以对应的音乐,全方位调动幼儿的视觉与听觉,有效激活幼儿绘本阅读兴趣,使幼儿能够充分调动知识与经验对绘本的内容、情节与内涵进行探究;在戏剧表演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应用生活化材料布设戏剧表演场景,应用趣味美术实践引导幼儿发现音乐绘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切实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引导幼儿在戏剧表演中大胆地表达情感、理解与想象,深刻体会音乐绘本的价值。

4.4 拓展融合渗透角度,加强音乐知识讲解

教师要想充分发挥美术、音乐、文字以及艺术表演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育人价值,就要积极拓展融合渗透角度,围绕音乐绘本内容与情节加强音乐知识的讲解,引导幼儿发现音乐音调与绘本故事的联系,促使幼儿在戏剧创编与表演中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地呈现绘本故事内容与情节,充分表达自身的情感、理解与想象,切实保障绘本与音乐的融合成效,提升音乐绘本教学成效。《魔法跳跳床》故事情节与音乐片段具有较强的契合度,为了保障音乐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教师要加强音乐知识的讲解,引导幼儿发现能够跳上云朵、不能跳上云朵的动物在音阶上的差异,有效丰富幼儿的绘本学习体验。在《魔法跳跳床》中,跳上云朵的动物音阶为C1~C2一个八度,不能跳上云朵的动物在音阶上则有所差异,其中小兔为C1~B1、小猫为C1~G1、小蚂蚱为C1~D1、小蚂蚁为C1~D1、小蛇为C1~F1,被拉上去的大象則为C1~C2。在组织音乐绘本教学时,教师就应充分挖掘音乐在展现故事内容、推进故事情节等方面的作用,切实依托专门谱曲、编曲、录制好的主题音乐,引导幼儿感知跳上云朵与未能跳上云朵的动物配乐上音阶的差异,帮助幼儿获取更加生动、具体、趣味的绘本学习体验,切实保障绘本教学成效。教师在音乐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宜的讲解的方式,运用生动、趣味的语言进行音乐知识的趣味讲解,并运用多媒体播放趣味动画,通过全方位调动幼儿感官加深幼儿对绘本中音乐知识的理解,切实帮助幼儿构建绘本学习与音乐的联系,激活幼儿绘本学习内在动能。

4.5 提供音乐活动素材,丰富区域活动材料

为了推动音乐在绘本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素材,使幼儿在绘本学习中能够自主探索音乐,切实依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学习素材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切实在教师的指导与教育下对绘本中的音乐旋律、节奏、速度等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有效引导幼儿自主根据绘本情节进行肢体表达与表情塑造,满足幼儿多元化、个性化的音乐学习需要。例如,《魔法跳跳床》音乐绘本针对不同小动物的跳跃结果进行了音阶的差异化设计,生动直观地展现了跳跃结果的不同。教师在《魔法跳跳床》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基于绘本情节与音乐特征进行音乐活动材料的投放,促使幼儿与环境形成有效、良好的互动,为戏剧表演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在丰富性、安全性、操作性等原则的指导下投放材料,主动贴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为幼儿提供自主创造的空间,充分发挥音乐材料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音乐戏剧表演需求投放活动素材,为幼儿音乐感知、律动表演、表演歌唱等提供材料支持,提升绘本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具体来说,在音乐感知上,教师可以为幼儿投放生活化的打击乐器类素材,使幼儿通过敲打不同水量的碗感知音调差异,有效强化幼儿的音乐感知,激活幼儿绘本学习的内在动能,为绘本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4.6 创新绘本教学模式,组织音乐表演活动

教师要想充分发挥绘本教学的价值,就要转变传统以阅读、讨论为主的绘本教学模式,使幼儿能够在戏剧表演中加深对音乐绘本的理解,完成相关知识经验的内化吸收与迁移应用,得到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的发展,切实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在《魔法跳跳床》音乐绘本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绘本为依托组织戏剧表演活动,第一,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戏剧表演实践活动方案,在深入理解与充分掌握《魔法跳跳床》内涵元素的基础上进行戏剧创编,围绕场景布设、角色配置、情节展开等对幼儿的戏剧表演活动进行统筹设计,实现美术、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等教育元素的有效统筹,为戏剧表演活动的开展提供方案参照;第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表演场地与活动道具,并根据幼儿的思维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与性格特征等进行角色与任务的分配,使幼儿能够通过相互合作呈现绘本故事情节;第三,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引导幼儿根据绘本内容、音乐理解进行戏剧表演,在演绎情节、塑造角色中深化对故事核心内涵的理解,充分体验音乐对于故事情节、情感的塑造作用,切实获取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得到学习品质的提升,为幼儿的终身成长与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4.7 构建多元互动模式,优化绘本教学评价

评价是音乐绘本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想发挥多元教育元素的综合育人价值,就要主动构建多元互动模式,将评价活动渗透到音乐绘本教学全过程,确保幼儿在音乐绘本学习中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与技能等能够得到全面关注,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在《魔法跳跳床》音乐绘本教学中,其一,教师应全面关注幼儿绘本阅读、戏剧表演的过程,关注幼儿的行为与发展变化,综合应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幼儿的学习过程进行评析,以期促进幼儿知识、情感、社会性以及实际能力等的全面发展;其二,教师应推动教师评价、幼儿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模式的有效综合,在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评价与差异化评价,引导幼儿不断深化对音乐绘本《魔法跳跳床》中各种教育元素的理解,促进每个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其三,教师要基于幼儿实际情况给予适宜的帮助与指导,确保评价能够与幼儿发展速度、特点与倾向相契合,帮助幼儿获取有益于身心成长与发展的经验,切实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树立学习信心。

5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了确保幼儿能够在绘本学习中得到情感、态度、能力、知識以及技能的全面发展,必须系统把握绘本教学与音乐教学特征,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与个体差异统筹设计绘本教学,探究音乐元素融合渗透的有效路径,主动应对绘本教学模式化、浅层化、机械化的特征,使幼儿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感知、思考、探究、合作、反思与总结,实现环境、材料、绘本、音乐等学习资源的统筹整合与综合应用,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保障育人实效。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城彭山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身心绘本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绘本
绘本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绘本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给身心降个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