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式”学案的设计与实践探讨

2024-04-11 02:59郑永超
知识文库 2024年5期
关键词:学案数学知识数学

郑永超

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教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但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如何教以及教什么内容的角度去进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应该积极采取优化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要积极创新学案设计,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高中数学的教学学案设计,是老师开展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而积极的创新和优化自学辅导式教学学案,能够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采取传统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的方式,还能够通過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多种方式,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因此,本文主要对学案式自学辅导式教学进行分析。

1 自学辅导式学案教学的概念

学案与教师的教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是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明确教材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的具体体现,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安排,也能够体现教师对教材内容、参考资料的理解程度以及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在认真分析并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所设计的能够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正确使用的学习教案,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高中数学学习,并理清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能够明确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具体的高中数学学习任务,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自学辅导式学案教学,就是以学案为主体,通过教师编制学案,以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高中数学教学任务,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师单一灌输的理论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将教师的价值最大化。并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能够切实地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学案,结合自身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经历,明确自身应该学习的高中数学学习重点,明确学习顺序,认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教材知识,并明确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具有侧重点,能够更好地根据学案中的相关要求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同时,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出自身的观点和见解,在学案上进行标注,并与教师共同分析和研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差异化教学,并且能够满足高中生学习思维发展的自身需要,能够切实满足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以及自我价值追求的实际需求,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及长远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也承担着知识传授者以及引导者的角色,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应该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

2 自学辅导式学案设计教学的理论依据

2.1 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重要价值,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特别是重点知识进行分析和了解,并进行主动构建,强调知识并不只单单通过教师才能够进行传授,还可以在特定情况下,由学习者主动探索和研究所形成,能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或者利用其他方法搜集必要的学习资料,并通过人际交往以及协作活动获得更多的知识,实现有意义的知识构建,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观是指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要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明确教学顺序,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教学内容,让内容设计更加具有价值,更加具有思考性,切实地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并设置符合学生发展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活跃自身的思维,通过各种思维活动建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充分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更好地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认知,厘清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实现理想的高中数学教学目标。

2.2 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则认为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积极从整体出发,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在整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应该为学生主体发展创造有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并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主体,让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重点,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从而在后续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能够切实地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优的发展前景。

3 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式学案设计的理念

3.1 自学辅导式学案设计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设计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式学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明确学习的具体顺序,并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明确教学重点,并根据数学学科专业特性明确学案设计的具体要求。首先,在设计自学辅导式学案时,要对高中主干知识进行深入剖析,要明确高中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清楚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样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懂得学什么。教师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也要在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内涵的外延和扩展,并提出具体的数学学习方法,明确数学学习技巧,从而让学生在后续自主学习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师也要对学习任务进行精准定位,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完成的数学任务,明确具体的数学教学目标,要以主干的高中数学知识为基础,进行数学教学知识的解析和分解,让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前提条件,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再次,要对高中数学主干知识进行分析,并对教学问题进行诊断,在充分认知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明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根据教学目标对比学习任务,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成果,结合其学习能力,制定针对性的数学学习计划,从而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在设计自学辅导式学案时,也要兼具针对性和多元化的特点,要更好地根据不同学生的教学情况,明确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困惑,并将学生的疑难解惑作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下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在课上与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在设计自学辅导式学案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辅导能力,要通过设置问题、设置启发式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并进行充分探索,并在同伴以及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进行高中数学知识的探索和求知,解决自学辅导式学案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和根本问题,从而进一步完成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在学习任务完成后,也要将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要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并选择数学问题,对课堂效果以及课堂教学进度进行综合检测和分析,从而明确实际的教学差距,明确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后续进行学案设计或者是安排教学活动时,也能够具有更加清晰的数学标准,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满足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实际需求。

3.2 自学辅导式学案设计的基本理念分析

首先,在设计自学辅导式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基础,以教学为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切实地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基础,并根据学生的综合实力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自学辅导式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的设计发展规律为引导,以科学学习规律为依据,进行辅导内容和辅导方案的优化和升级,要切实地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自身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目标、学习状态等,合理地确定辅导式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明确数学学习任务,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和学生的高中数学的教学与学习能够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其次,要强调学会学习,会学数学的教学原则。在编制自主式学案的过程中,高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关联式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对高中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进步。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关联式的问题和启发式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能够针对性地思考自身的学习策略、学习计划,逐渐发散高中生自身的数学学习思维,在学习完成后,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评价,并在评价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意见和帮助,总结和补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好的行为习惯或错误思想,从而让学生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效防止上述问题的重复发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再次,在编制自学辅导式学案的过程中,也要强调注重本质、淡化形式的思想,要明确自学辅导式学案的设计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发散高中生自身的数学思维。因此,在学案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过于形式化,而应该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强调学生对数学认知以及数学的理解,要让学生能够逐步地掌握数学学习的本质和方法,要真正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举办数学思维活动,切实地提高高中生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在辅导式学案编写的过程中,高中教师也可以在辅导学案中明确数学法则、数字概念、数字计算方法、数字结论的本质以及发生规律等,并通过典型事例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上述数学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具有一定的参考数据,能够具有一定的参考资料,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具有更强的理解力,能够逐步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和数学奥秘,将数学形态逐渐转变为教育形态,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学辅导式学案设计创作的初衷,真正地提高高中生自身的学习品质。

4 自学辅导式学案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

在设计数学学案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切实地明确自学辅导式学案的基本内容,要采取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结合学生的自身需求进行自学辅导式学案设计的优化和升级,要明确自学辅导式的教学模式,并给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方法和理论指导。通常情况下,自学辅导式学案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准备、探索新知、反思检测、學习体会等几部分的内容。在学习准备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明确具体的教材页数,明确教学工具、教学态度、教学知识等,提前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学习倾向和学习欲望,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进入本节课程的教学。在课前导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练习或者是设置思考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原有的数学知识调动起来,并在大脑中进行输入和思考,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一定的知识准备。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对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

其次,在探索新知部分,教师要对问题进行分析,要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能够利用相关手段进行问题的解决,并寻找最完美的解决方法,在解决过程中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详细分析。在探索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填空或者是提示语等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材或者是计算习题等多种方式,明确该道数学题的解决步骤,能够通过联合旧知识的方式,进行新知识的探索和理解,并利用相关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对新教材知识的内容进行复述。同时,也可以通过串联性问题或者是关联性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有关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内涵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能够明确本节数学知识的基本逻辑,对疑难问题也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逐渐培养批判性的数学思维,从而根据引导性问题自主地进行后续的学习,能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效果也能够进行及时的检验,切实地完成本节课程的教学理论。

在反思检测环节也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教师的反思检测主要包括数学知识的拓展延伸、本节课程的小结反思以及目标检测等几方面的内容。在小节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完本节课程后,对本节课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能够明确数学解题的过程以及解题步骤,并通过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回顾自身的学习过程,调整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也要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细化重点,明确问题,简单清晰地提示学习要点,从而在后续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有更明确的学习依据。

在目标检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本节课程讲解完毕后,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回答问题,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就可以根据习题的解题方式以及解题时间等多种情况,明确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在后续编制学案时具有一定的信息支持。在拓展延伸部分,教师应该注重学习方法以及数学知识的有效连接,要鼓励学生发散数学学习思维,并且要提高数学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之后,明确数学学习的方法,以数学知识为基础进行拓展和延伸,充分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框架见表1。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采取优化措施,不断优化自主辅导式学案设计的方法,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高中生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够通过自学辅导式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地发散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本文系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度课题“西藏高中数学学案型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单位资助课题,课题编号:XZEDUP220125。

(作者单位:拉萨北京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学案数学知识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乡愁导学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