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24-04-11 02:22周明霞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整本书情境素养

周明霞

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叶圣陶先生就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强调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2022年版课标用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呈现课程内容,使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从课外走向课内,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这必然使语文教学发生新的变革,也为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们应该认识到,整本书阅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语言场域,它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阅读的经验,提高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在教学中结合新课标,正确认识整本书阅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围绕课标要求,整合阅读内容、情境、方法、资源等要素,组织开展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有效提升整本书阅读的实效。

一、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定位

整本书阅读指导与单篇课文教学内容不同,教学要求也存在差异。为此,课标提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整本书阅读是关乎学生语言发展、思维提升、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儿童完整生长的重要因素。挖掘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我们首先需要考虑“教什么”这个教学目标的确定,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考虑教学目标:

1.广泛涉猎知识

书籍传承着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负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绘本卡通、童话故事、历史典籍、科普作品、经典名著,浩如烟海的图书带给学生一个极其丰富的阅读世界,学生徜徉其中,必然能通过阅读感受书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及文化信息等,积累相关知识,为后期的语文素养提升积淀丰厚的知识底蕴。

2.促进能力发展

作为在课堂上发生的、在语文教师带领下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必然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探究文本结构和细节,发展语言和思维,在提取信息、整合理解、评价鉴赏等阅读能力方面有所发展。

3.积累阅读经验

整本书阅读需要阅读方法的支持。好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进度和阅读效果,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进行自主反思,学会改进提升,不断优化阅读方法,并加以整合就会形成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经验。

4.丰富精神世界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文化的熏染。学生读的书越多,接受的文化越丰富,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还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情感体验,感受到了语言承载的美与语言本身的美,更受到书中人物的影响,获得个人的精神成长。

当然,一本书的教学价值不可能在一次教学过程中全部挖掘出来,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候,需要从书本的教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来确定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有重点地设计学习活动,最终指向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明确了整本书阅读“教什么”,还需要深入思考“怎么教”,也就是阅读活动的全过程设计。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的阅读材料超越单篇课文,变为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复杂的大部头书籍,学生的阅读过程也成为教师指导下的自觉自愿、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2022年版课标要求用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呈现课程内容,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每学期的整本书阅读应从学期初就统筹安排,结合学段特点和教材内容,尤其要联结“快乐读书吧”及“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合理确定阅读书目,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并选择重点书目开展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经验等形式的阅读指导。所以,有效持续深入地开展整本书阅读,重要的是结合作品体裁、学生年龄及阅读的不同阶段,创设真实情境,选取特定主题,将阅读、交流、分享的过程设计成可以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激发学生持久阅读兴趣的阅读活动,并通过教学评价的优化,促进学生阅读习惯与技能的不断提升。

1.创设学习任务情境

建构真实、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能够拓展学生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空间,它鲜明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特征,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谓“真实”,既可以是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再现,也可以是符合生活逻辑的语言运用场景的虚拟,设置的问题应该是紧密联系语文学科、学生主体和社会生活相关的“真问题”,而“有意义”则强调阅读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以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为目标。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情境可以融合日常生活、文学体验和跨学科学习三个维度来加以建构。

(1)日常生活情境。

日常生活情境,就是还原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的语言实践,让学生能够把书中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情境。比如低年级进行《读读童谣和儿歌》的整本书阅读,就可以创设“我的第一本童谣集”展示情境,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制作属于自己的童谣集,把自己最喜欢的名家名篇以及尝试创作的小童谣、小儿歌汇编成册,并配上插图,在年级内部进行展示评比和交流,在活动中不断感受童谣、儿歌的奇妙,感悟文学阅读与创作的乐趣。

(2)文学体验情境。

文学体验情境,是指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能够入情入境、共情共生,达到披文入情、情动辞发的境界,进而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抒发情感,表达感悟,让阅读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丰富阅读经历。比如,开展《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就可以在学生读原著的基礎上设计“假如我会七十二变”“孙悟空来到我身边”等学习活动,增加文学阅读的代入感。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学习体验,属于文学体验情境,这一情境虽然不需要特别设计,但因为整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元,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悟,操作起来也更加简便。

(3)跨学科学习情境。

跨学科学习情境,是指跨越学科内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情境,它强调学生突破学科藩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展开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阅读《三国演义》开展书评活动时,结合学校校庆契机,创设一个情境:四十年后,我们重返校园,再谈三国。引导学生想象未来自己的身份职业是文学家、历史学家、外交家、数学家、工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三国演义》,让学生超越学科对《三国演义》形成更加全面综合的认识,形成整体评价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

2.策划学习任务内容

课标强调,整本书阅读要和其他学习任务群一样,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以动态的方式来处理整本书的内容,因此,用教材教的理念同样要体现在整本书阅读指导过程中。课标中提到的整本书只是学习的材料,在实际教学中,具体的学习内容还应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来体现。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特点,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把阅读作为基本而主要的学习任务,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把体会、感受、讲述、分享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以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设计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深入扎实地进行形式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

(1)依据学段学习内容,明确阅读活动任务。

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内容是由静态的整本书和动态的学习任务共同构成的。分析课标,我们不难发现,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内容,低年级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图画书、儿歌集、童话书等浅易读物,体会阅读的快乐,学习讲述书中的故事;中年级则开始阅读儿童文学名著、表现英雄模范事迹的图书和中国古今寓言、神话传说等,要求有创意地讲述故事,分享启示;高年级要求阅读文学、科普科幻及反映革命传统等优秀作品,学习梳理作品内容,交流感兴趣的话题,分享整本书阅读的体会和收获。因此,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角度来看,在完成阅读这一基本学习任务基础上,不同学段的学生也应围绕学段要求完成不同层级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是螺旋式上升、有所侧重的。低年级要把“体会”“感受”“想象”“学习讲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中年级则可以开始关注阅读方法,开展更高层次的以“讲述”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多种方式分享阅读经验和感受;到了高年级,要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注重能力提升,引导学生学习梳理作品内容,交流感兴趣的话题,分享整本书阅读的经历体会和方法,在感知、分析、创写过程中,把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和鉴赏路径。

通過这种以阅读为基础,各学段螺旋式上升的学习任务展开,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内容就不仅仅只是书中的内容,还包含了各学段有所侧重、主题鲜明的学习任务,最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丰厚文学底蕴,发展阅读能力,积累阅读经验,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依据学习任务内容,设计阅读活动框架。

明确了各学段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内容之后,教师就应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目标,把一本书的内容转化成学习活动,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或多个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开展整本书阅读。

那么,如何以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呢?我们应从整本书的体裁、阅读的对象出发,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和表达中获得素养发展。比如在五年级下学期组织学生阅读《水浒传》,为了帮助学生阅读有目的、有收获,教师为学生设计了纵向进阶、横向关联的学习任务(见图1)。

图1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设计框架

在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中,教师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及高年级整本书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要求,将理解名著内容、感悟好汉形象、好汉故事串演作为本书阅读指导的主要任务,围绕“水浒群英会”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有梯度的学习任务。任务一从“阅读与鉴赏”的角度让学生阅读原著,设计了“水浒人物我来说”“精彩故事我来讲”两个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初识书中人物,讲述精彩情节。任务二“梳理与探究”,设计了“水浒英雄履历表”“梁山好汉我来评”两个活动,引导学生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放在整本书的架构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情节演变,体悟好汉形象,发现本书链式结构的写作方法,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和人物形象的丰满。任务三是“表达与交流”,设计了“故事剧本我来写”“经典作品我来演”两个活动,引导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位英雄故事,串联小说情节,编写剧本,进行创造性演绎,更好地理解作品本身,促进个人阅读感悟。三个学习任务紧密围绕主题,螺旋式递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属于自我的独特体验,拥有了更加动人持久的阅读经历。

3.优化学习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要引导儿童深入持久有效地进行阅读,需要通过全面科学的评价使儿童获得阅读动力,明确阅读方向。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儿童阅读素养的全面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指导教与学的顺利开展。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整本书阅读往往贯穿整个学期,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为科学评估整本书阅读情况,需要多方收集评价信息,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建立阅读共同体。教师作为评价主导者,要通过评价及时反馈阅读情况,调整阅读指导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学生作为评价参与者,要树立阅读共同体中的主人翁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对自己及同学的阅读表现进行评价反馈,最终落实到阅读素养提升和个人成长。

我们还可以把评价主体的选择从校内走向家庭、社会,邀请更多与学生阅读生活有关的人员参与到阅读评价中,比如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社区志愿者等,从更加多维的角度反馈学生阅读行为,使学生形成更全面、更完善的阅读认知。

(2)评价方式科学化。

2022年版课标指出,要“注意考查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整本书阅读评价也应围绕完整的儿童培养,整合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全面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推动学生的阅读素养实现纵深发展。

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性评价重在促进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技能的养成,教师从学生阅读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阅读日志、阅读账本、阅读清单、阅读反思单等阅读评价表,让学生自行填写,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与监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结果性评价重在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可以基于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技能提升和阅读情感升华等维度设计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标准,在可量化的标准下对学生阅读进行一个全面的诊断性评价;也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作品展示会等形式展示阅读成果,全面呈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可以结合整本书的内容、人物、情节等设计创意测试题,考查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效。比如某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之后,想要了解学生对书中人物的认识程度,就通过学习测试卡的方式,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一位印象最深的三国人物。这样的测试题一改以往模式化的人物介绍,让学生从更广的角度,运用更加多元的方式反馈阅读体悟。学生有的通过制作插图用图文形式进行介绍,有的编制履历表呈现人物生平,有的用思维导图关联人物重要信息,还有的借用歌曲《你是这样的人》改编歌词介绍人物等。这一类针对阅读结果的主观性评价题目,围绕文本内容,在表述和切入点上发展新意,会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呈现学习结果,也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

整本书阅读为儿童的成长开启了一段丰富的旅程。校园内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领着每一个儿童畅游书海,在绮丽多姿的阅读世界中舒展身心,实现成长。如果我们能立足儿童的阅读实际,不断创设整本书阅读的良好情境,不断丰富整本书阅读的活动体系,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整体阅读素养,为终身阅读奠基,那么,阅读就会成为儿童的一种习惯,仿若明烛,照亮心灵,照亮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整本书情境素养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