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丽
新加坡教育在国际范围颇具声誉得益于其卓越的教师教育体系。持续关注与研究新加坡教师教育领域相关议题可以揭示新加坡教育成功密码。相关文献表明,新加坡教育成功的关键密码指向其教师教育领域经历的演进与革新。从时间维度考量,自21世纪以来,新加坡教师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与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对21世纪新加坡教师教育的演进历程与主导模式进行梳理、呈现及探究,通过总结新加坡教师教育主要发展趋势与特点对其教师教育模式进行识别与审视,针对我国省域及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加以借鉴并为精准定位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1 新加坡教师教育演进历程
依据其历史演进逻辑,有学者提出新加坡教师教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生存驱动、效率取向、能力本位以及价值导向。其中的“价值导向”阶段所生成的教师教育为新加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力与不竭动力。这一由最高教育机构(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行政领导、国立教育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IE)全权主导、全国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即教育部—大学—中小学(MoE-U-S),上、中、下同心协力的价值驱动(value-drived)的教师教育范式使新加坡的教育在国际范围内崭露头角并赢得多方关注与认可,其中不乏中国学者。不少学者就“新加坡教育属于世界水平”这一论断在一定范围内已达成共识。
新加坡“价值驱动”教师教育范式的成功,究其原因在于21世纪以来其所经历的转化与蜕变。接下来笔者将采用历史研究之法梳理新加坡教师教育发展的演进历程,为简化相关操作,以时间为序,设定平均5年为一观测期。21世纪以降,新加坡教师教育发展所经历的时期可以粗略描述如下。
2000年至2005年:此期间,新加坡政府高度认同“高水平教育体系、高素质教师及高水平教师教育”三者之间的底层逻辑及其互动关系,以重视教师教育质量为主要抓手,提出了一系列旨在系统性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措施,包括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及专业发展机会、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路径设计等。大量文献指出了新加坡政府在教师专业发展和福利待遇方面采取了积极而可持续的措施。如,政府提倡终身教育,每年拨付专项培训经费,标准为每年每人1500新元,在职教师每年必须完成100学时的继续教育课程或项目。这表明新加坡政府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与福利待遇已形成传统。在师资紧缺情况下,为吸引和留住更多年轻教师在教育界服务,教育部制定了“敬业乐业计划”(CONNECT Plan)为普通教师与有薪金阶(timescale)的教师设立恩俸金。自2002年1月1日起,教育部按教师服务年限与级别为其存入一笔2000~4800新元不等的恩俸金。新教师通过教育学院考核后进入教育行业服务直至退休,此期间可分九次领取教育部发放的9万~12万新元不等的恩俸金。同时,这也说明新加坡政府在发展教师教育过程中注重人的因素,将教师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正如新加坡学者Oon-Seng Tan和Woon-Chia Liu提出,“尽管新加坡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对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持续承诺,可是没有高素质的教师,这一努力是不可能的。”显然新加坡政府上述的正面努力极大提升了该国教师的专业性以及工作积极性。
2006年至2010年:这一时期,以前期改革措施为基础,新加坡政府引领教育部门以及学界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展开了广泛讨论,其成果为“课程与教学大纲现代化”计划的順利出台。该计划目的在于更新教师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教师教育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事实上,自1997年新加坡启动政府计划“思考的学校,学习的国度”(Thinking Schools, Learning Nation,TSLN)以来,新加坡教育政策强调如是愿景:“一个国度和一套教育体系,前者由有思想和责任感的公民组成,能够迎接未来挑战;后者则需适应21世纪。”由此可见,新加坡以国家中长期发展愿景作为当期以及未来课程改革的指挥棒已成为教育领域惯例。教育为国家发展服务,新加坡教师教育为整个教育体系服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当以国家发展愿景为其课程设置与开发的根本遵循。同时,新加坡政府还开始注重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新加坡政府在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采取的措施表明其在教师教育中注重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relevant and responsive),以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此外,这也说明新加坡政府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中注重教育的实际效果,将教育质量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2011年至2015年:此期间,新加坡政府开始注重教师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政府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拓展计划”,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方法与知识结构。教育部实施“专业发展持续模式(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tinuum Models)”和“专业发展休假(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eave,PDL)”。“专业发展持续模式”鼓励教师通过终身学习自我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拓展计划”规定教师每工作6年可以申请半年的PDL,在学习期间享受半酬待遇。值得提倡的是,在修期间,无论时间长短,教师原有职务都会被保留。同时,政府持续注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福利待遇与社会声望,以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性与工作积极性。据2015年新加坡预算,新加坡教育部(MOE)2014年财政的预计总支出为105亿新元,其中8.88亿新元用于开发支出。
2016年至今:近十年来,新加坡政府开始注重教师的多元化发展,鼓励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视角来教学。在申请者成为准师范生之前,除必要的学术、学历要求外还需通过专门面试。该面试其宗旨就在于了解更多关于被试教师的潜在信息,包括个人对教学的热情、与他人良好沟通的能力、创造力及创新精神、信念、领导力以及成为良好榜样的潜力等方面。这表明新加坡政府在教师教育中注重教师的多元化发展,鼓励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视角来教学。同时,这也说明新加坡政府在教师教育发展中注重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将教师的全面成长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上述可知,新加坡教师教育在最近20年中经历了多阶段演进与发展,从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福利待遇到注重课程改革,再到注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师多元化发展。这些改革和创新都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新加坡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呈现
以上着重梳理21世纪以来新加坡教师教育的演进历程,为了更清晰地靶向其教师教育模式生成与开发,接下来将着力呈现其教师教育主导模式。从教师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体系两方面来考量,相关文献表明,21世纪初新加坡教师教育开始向高质量、创新性以及国际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在教师教育政策方面,新加坡政府发布、推出以及实施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与计划(详见表),如2001年的《教育白皮书》,2009年国立教育学院发布的《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A Teacher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21st Century,TE21 Model)以及《新加坡教育路线图》等,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和制度性支持。此外,新加坡政府还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鼓励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2002年推出的“数字原生”计划和2014年的“智慧国家”计划等。另一方面,在新加坡教育管理体系方面,21世纪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2003年,新加坡教育部(MOE)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TEC),为其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与专业发展路径。此外,新加坡还与国外头部高校开展合作,如2006年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建立教育学院,以提升其教师的国际视野和教学水平。
在上述的教师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体系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加坡教师教育探索出一种独特的“价值驱动”范式,即TE21 Model。该范式提出旨在加强教师教育关键要素的建议,包括基本哲学、课程、教师的预期成果和学术路径。卓越的教育模式必须配备卓越的教学模式。基于TE21 Model的愿景、价值及理念,如“培养自主而有思想的教师”“能力与价值理念双重提升”。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NIE)不断省视与升级教师教育课程及专业发展项目以期使教师教育适切与反应积极(relevant and responsive)。国立教育学院将本国教师教育微观镜像即教学模式命名为V3 SK Model(见图)。V3是价值(values),具体指向该模式的三条核心价值:学习者中心(Learner-centredness values)、教师认同(A strong sense of teacher identity)、服务行业及专业共同体(Service to the profession and community);K為知识(knowledge),该模式指出21世纪教师的知识体系不仅包括学科与教法知识而且必须掌握关于学习者以及促进其学习的知识;S代表技能(skills),具体技能包括反思、教学、沟通、促进、社交和情感智能。
由上图而知,基于TE21范式的V3 SK框架侧重于21世纪教育专业人士的主要特征呈现,这反映了在新加坡教师作为“对学生、同事和更广泛的社区具有增强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的人的延伸作用”。
3 新加坡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性借鉴
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创新为全球教育图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首先,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强调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使得该国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其次,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技术,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最后,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和培训提供了良好支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教育领域而言,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创新一定程度上可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在以下几方面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借鉴。首先,学习新加坡教师培养过程中嵌入国际化与多元化以期提高其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瞻性操作。其次,汲取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推广与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及技术以期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习者过程体验的先进性理论。最后,借鉴新加坡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持续培训与发展机会,以及鼓励教师参与旨在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与研究能力的教育研究项目的系统性经验。
以21世纪新加坡教师教育演进历程与模式呈现为镜鉴,针对我国教师教育在不断发展和演进历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挑战亦有积极启示。从现实出发,参考现阶段主要理论研究成果,文献梳理中大量证据显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需持续关注的重要领域在于培养体系优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以及加大国际化发展政策与资金支持。具体而言,首先,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与社会环境要求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其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迫切要求教师主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最后,教育国际化发展是贯穿21世纪的主导性议题。21世纪教育需要21世纪教师。若以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论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依据,不言而喻,我国当下及未来的教师教育国际化发展需要更多国家及政府的利好政策以及持续足量的资金支持。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对相关有益经验进行总结与凝练,然而随着全球教育图景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未来教师教育研究和发展仍有许多方向可以探索和创新。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迭代,如何使职前、职后教师能够持续地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是一个重要研究议题。又如,探索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体验以及如何利用技术促进跨文化交际与理解。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如何多方联动更好地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随着教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不断增加与涌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此类研究直接关系到探索如何设计更有效的教师培训和发展课程,以及如何通过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来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如何更好地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来应对各种复杂的教育问题。相关研究应聚焦于探索如何设计与开发更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课程和项目以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23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别项目)“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RWGB005。
(作者单位: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贯彻新发展理念毕节示范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