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梁山好汉 探思辨性表达

2024-04-11 06:40刘芸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好汉思辨性武松

刘芸

关注儿童核心素养生长的完整性是我们探究语文学习方式的重要路径,让儿童享受语文学习,也让语文真正参与儿童生长。完整性的语文学习才能促进儿童的完整性生长。教学中,作为主体(学生)与客体(文本)之间桥梁的语文教师,要在开放、多元、共享的场域里引导学生把文本知识转化为主体认识,为学生提供思维的角度、方法,让学生带着思辨阅读课文,带着思辨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才能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

现行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学习的单元。单元导语中,“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这句话引领着学生要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通过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了解传统文化和思想,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备《景阳冈》一课时,我首先思考带着学生了解《水浒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事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掌握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等。但是,“少不读水浒”这句话又提醒我,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既体会梁山好汉充满义气、勇于反抗的精神,又认识人物个性的不足。当我读到“识梁山好汉”时,我对“识”字思索了许久。“识”什么?怎么“识”?这不就是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要内容吗?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做到“能辩证、有证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认识和观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教学中,我先带着学生“识”武松。课文写了武松畅饮十八碗酒后,不顾店主劝告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武松打虎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英雄故事。当我提问“武松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时学生们很兴奋,纷纷回答:“他很勇敢,喝了酒上景阳冈,打死了吊睛白额大老虎。”“他是个打虎英雄,武艺高强,赤手空拳打死凶残的大老虎,为民除害。”

学生们的发言很精彩,我随机板书“勇敢、武艺高强、为民除害、聪明机智、有勇有谋”这些关键词。但是,这些对武松的人物认识,课前学生通过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都已经了解。他们的回答只是已有认识水平的体现,并没有锻炼到更深刻的分析、归纳、比较等思维能力。所以,接下去的怎么“识”,就是教学中我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了。

“有证据”地识,培养实证思维。2022年版课标提出学生要“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要求,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又强调了“重证据”表达的要求,就是培养学生要不以个人愿望为依据来判断,而要用证据支持自己观点的理性思维方式。学生心目中的武松形象,可以从课文中哪些具体的语言来证明呢?我接着质疑:“仔细读第6、7自然段,说说哪些词句描写能证明武松的这些人物特点呢?”希望通过这个思考和表达的学习过程,学生能用心品读打虎的段落,体会作者对武松、老虎动作描写的语言,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运用文中的语言“识”人物的特点。

“老虎进攻时,武松三次闪避,‘闪在大虫背后‘又闪在一边‘又闪在一边,这是武松在老虎突然袭击时机警敏捷的表现,既可以浪费老虎的力气,又可以完美防御,我从这些词句看出武松的机智勇敢。”

学生们圈画出关键词句,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分析归纳人物特点的同时,也体会到动作描写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有的学生通过比较,深入分析,觉得一般人看到老虎早就吓得浑身发抖,腿脚发软了,书中却写武松“大叫,翻下石头,拿哨棒,闪在石边”,可见他遇到危险时是多么沉着冷静,胆略过人。

“能辩证”地识,培养辩证思维。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中提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要求。我们在思辨性表达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用对立统一的眼光分析问题,客观辩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武松人物特点的认识也是一个辩证思维的过程。在学生通过打虎认识到一个豪放而又勇武机智的武松后,我又提出课后第四题:“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这个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积极开展研究,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学生抓住武松喝酒时的语言“休得胡说”“就有大虫,我也不怕”感受到他的倔强豪放,抓住“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感受到他的固执多疑。在交流讨论中,学生也认识到武松的另一面——死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有学生还抓住他打虎后“手脚都酥软了”“一步步挨下冈来”体会到武松不是神仙,也是凡人,这些体会让武松从英雄的“神坛”走下来,形象更加鲜活,亲切可敬。

“有条理”地识,培养逻辑思维。武松因为优点而受人追捧,因为缺点而真实可爱。我们对武松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判断、推理、形成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教学最后环节,我出示原著目录,学生发现,在书的章节目录里,武松的名字出现很多次。可见,在《水浒传》里,作者施耐庵把最多的笔墨给了武松。接着,我出示了金圣叹对武松的评价,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认识到武松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兼具梁山其他几位好汉的优点,个性鲜明,丰满而真实。课堂中处处有惊喜,有位学生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武松打虎时就体现出谋略过人。一开始的三闪卸了老虎的威风和实力,在老虎‘打做一堆,似躺着一个锦布袋后‘只怕不死,又用棒子打了一回,从这里就感受到武松考虑问题非常细致。所以在梁山好汉中,武松也因为自己的谋略成为结局较好的一位好汉。他借着照顾林冲,没有跟宋江一起进京朝拜,留在六合寺出家修行,一直到80岁寿终正寝。”

这是读过整本书的学生,他联系上下文,全面分析,有条理地发表见解。由此,学生也认识到,我们要从《景阳冈》一文走进《水浒传》一书,才能全面认识这位英雄人物,才能品悟到语言的精妙,感受到经典的魅力。逻辑是思辨的基础。有条理地表达是衡量一个人思辨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学中,我们如何评判学生“识”武松?最后评价就是要做到有条理地介绍这个人物。课后的作业,我结合“快乐读书吧”“习作要求”,布置学生介绍印象最深的水浒人物,促使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沉浸式的阅读能让学生在情节的发展中反复思辨,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形成新认知,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完整性生长。在学生的反馈中,我看到了他们正全面辩证的思考问题,感受写作交流的快乐。如: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李逵。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李逵有情,是一个孝顺的儿子,非常照顾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年老体弱,无法自理,李逵每次回家都會亲自照顾她,为她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等。他还经常给母亲买药,照顾她的身体健康。在他的心中,家庭和亲情永远是最重要的,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照顾和保护自己的家人。李逵有义,尽管他是一个粗人,但他仍然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忠诚心,对朋友和兄弟非常忠诚。他被逼加入梁山泊,成为了梁山好汉的一员。他在梁山泊中担任副统领,与宋江等人一起为民除害,保护百姓。在他的心中,情和义永远是最重要的。”

——郭斐乐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新概念。阅读是信息的输入,表达是信息的输出,思辨是阅读与表达的核心。语文课堂上的“能辩证、有证据、有条理”,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了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发展了语文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更是激励着学生在生活中勇敢、聪明、正义地面对挑战,促进学生的完整性生长,让“语文”和“儿童”这两个范畴真正做到一体生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好汉思辨性武松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我家里的武松
武松:喝酒好赚钱
走一走“好汉桥”
武松的醉与不醉
好汉不敌肚子“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