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4-04-11 22:42汪玉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数学教学

汪玉莹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应用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必然催生出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与新生态。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通过审视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师资信息化教育培训、信息化教学情境创设、信息化评价标准确立四方面出发,探索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職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建言献策。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职业学校;数学教学

0     引 言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观与学习观,引发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作为我国实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弱势类型,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国家为促进就业、提振经济、迎接挑战所做出的关键举措,为了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关键要素。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优化了数学教学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颠覆了传统一成不变的数学教学模式,以多元化、灵活化的教学方法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促进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然而,受职业学校软硬件配套不全、师资信息化素养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层次浅,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立足教育信息化背景,系统探讨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     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1   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2010年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信息化等教学媒介对教育的重要影响,要求学校给予重视,随后,又相继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强调以信息技术推进教育变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可见,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对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响应,也是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1]。

1.2   深化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

在“普高热”现象的冲击下,职业学校的生源与质量持续下滑,数学课程内容相对抽象,对于本就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而言,学好数学并非一件易事,加上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技能教育轻文化基础课的问题,致使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存在很大挑战。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将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配合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与灵活的线上学习平台,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因此,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2]。

1.3   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的客观需要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数学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为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掌握与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之由自主学习逐步过渡到终身学习,最终固化为一种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通过演绎过程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启迪智慧,使之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

2     当前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2.1   课堂软硬件配套不全,信息技术应用层次浅

虽然多数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普遍存在软硬件配套建设不完善的情况。融合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具有节奏快、内容紧凑的特点,强调教学的随时化、资源的共享化以及实时的互动反馈,而这离不开高效的学习平台与完善的校园网络的支持,但很多职业学校将信息化教学简单地等同为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不注重校园网络建设与高效学习平台的开发,导致数学在线教学普遍存在平台卡顿、无法登录、屡屡掉线、难以正常实时互动等问题,加之很多早期配置的设备未及时更新、师生常用的数学软件未配齐,因而极大地影响了数学信息化教学的高效开展[3]。

2.2   教师信息化素质不高,信息技术资源利用率低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为了响应国家要求,职业学校纷纷对教师开展全覆盖的信息应用能力培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但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部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的积极性不强,很多只在公开课或学校检查时才使用;二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有限,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但对数学软件不甚熟悉;三是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的内容、课型及方法较为传统,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4]。

2.3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参与信息互动深度不够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思维能力较弱,学习过程多依赖教师,遇到问题容易放弃,也未形成独立思考与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使得其面对学习难度较高的数学课程时往往态度消极,不会预习功课,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甚至会因控制力差而成为“低头族”,用课堂时间玩游戏、刷抖音,加上很多教师一直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容易使学生忽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大多仍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为主,主体地位的缺失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还造成师生、生生之间信息互动深度不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4   信息化评价标准缺失,数据检测与诊断运用少

当前,多数职业学校尚未建立起信息化评价标准及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大多仍沿袭的是传统机械、单一的评价模式,即根据期末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全面反映数学教学质量,还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差异化需求,未能体现数学学科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不仅如此,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全过程的跟踪,数据监测与诊断的利用更是少之又少,这不利于评价的过程性、全面性与科学性[5]。

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完善信息化教学设施,开发在线学习平台

为了解决课堂软硬件配套不全、信息技术应用层次浅等问题,职业学校要加快推进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积极开发在线学习平台,研发有技术保障的校园网络,保障数学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一方面,职业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进校园网络及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机房建设、多媒体教室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的建设,在教室配置电脑、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从教学各个方面进行信息化改造,支持教师开展数学信息化教学应用及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确保各类设备合理布局、功能齐全、兼容性好,软件资源适用性强、能够随时升级更新,且有售后长期维护与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快打造连接国家教育资源、国家远程教育网络等的数学在线学习平台,支持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及教师数学教学过程中按需调配资源,为师生搭建起便捷的学习互动交流平台;此外,还要提高校园网覆盖率,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改造、智慧教室建设等项目,满足数学课堂教学用网、师生办公用网及学生宿舍用网等多元需求[6]。

3.2   推进信息化教育培训,加强教学资源利用

针对教师信息化素质不高、信息技术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职业学校要组织数学教师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化教育培训,配合教师自身的努力与自主性学习,提高其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素养,使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势,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一方面,职业学校要定期组织数学教师前往信息化教学应用经验丰富的学校进行参观学习,鼓励其积极参加国培、省培等培训课程,使之真切体会到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与便捷性,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要聘请专业计算机教师、校外培训机构等来校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指导其检索教育信息资源、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提高媒体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注重不断提升自我,除了掌握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操作能力以外,还要掌握一些简单的设备故障排查方法,学习新兴信息技术与教学软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凝练出适合不同专业的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并能够利用平台或软件丰富评价环节[7]。

3.3   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深度参与数学教学互动,关键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理解晦涩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定理,配合一个个具體的问题或任务,驱动学生一步步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并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交流中培养思维能力,获得自我效能感。例如,在函数奇偶性质相关教学内容的讲解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利用数学教学平台播放一些生活中关于函数图形对称性的案例,如一些建筑美景、汽车车标等,配合“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做出具体的函数图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将理论性知识点转化为可视、可听的具体形象,并使学生参与其中,直观观察计算结果随着参与的变化情况,通过情境创设将数学问题具化为可操作、可实验的过程。此外,教师要注重在数学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利用在线平台将所学资料及微课上传,使学生自主学习、线上探究,配合线下小组互动讨论与教师指导测试,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8]。

3.4   确立信息化评价标准,实现数据真实反馈

职业学校要加快确立信息化教学考评标准,为教师数学信息化教学评价提供基本依据,同时,要求教师积极运用平台数据检测与跟踪手段,将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以数据真实反馈为依据提高数学教学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一方面,职业学校要制定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评价标准,基于学生课堂表现、线上自主学习过程及教师信息化教学全过程,分别从多角度、多层次设立观察点与指标,保障评价的过程化与多样化,为教师及时发现数学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教师要一改传统以期末成绩单方面评价学生的方式,而要利用平台数据检测结果、信息技术软件自带的评价功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课后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配合学生自评与互评,提高数学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与全面化。根据评价结果,教师要将学生常见错误绘制成思维导图等,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引导学生自我剖析,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9]。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时代趋势,变革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现状,需要教师、学生与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科学合理地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促进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提质增效。应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意味着技术能够代替课堂所有活动,相反,如何把握好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使二者实现优势互补、教学互促,打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虽然给学生带来了多感官的强烈刺激,但仅仅依赖图像的教学犹如观看电影,不利于学生牢固扎实地汲取知识,因此,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不能忽视传统板书的作用,要深刻思考信息技术运用的时机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合理、手段是否满足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多元反思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峰.探析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为例[J].亚太教育,2022(17):104-107.

[2]张晓晖. 信息化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银川:宁夏大学,2022.

[3]吴光峰.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中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1):30-31.

[4]曾瑞玲.信息化技术下的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J].科技风,2021(18):70-71.

[5]傅恩星.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52-153.

[6]陈杰.基于信息化技术下的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2):120-122.

[7]张北燕.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融合应用[J].黑河教育,2020(8):75-76.

[8]朱晓雯. 信息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9]贾景会. 信息技术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收稿日期]2023-07-12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数学教学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