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还是吕尚?

2024-04-12 19:47赵剑峰邵中技邓通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学启示解读

赵剑峰 邵中技 邓通

[摘 要]文章由学生的一个问题“吕尚是谁?”引发对姓、氏、名、字、号的深度解读,并具体分析了姓、氏、名、字、号的区别与联系。将姓氏文化巧妙地融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关键词]姜尚;吕尚;姓氏文化;解读;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4-0065-03

“老师,吕尚是谁?”一个学生指着教材上的一段文字问笔者。教材上明确写着:“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1]“吕尚就是姜子牙呀!”“我知道姜子牙,也知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是姜子牙就是吕尚吗?怎么连姓都改了?”要回答学生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姜太公的姓、氏、名、字、号。

一、姜太公的姓、氏、名、字、号考释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2]在诸多典籍中曾出现吕牙、姜牙、姜子牙,故一部分学者认为姜太公名牙,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姜太公字牙。对此,清代学者崔述在《丰镐考信录》中说:“‘牙之名,‘尚父之官,皆不见于经传,盖由不知望之即名,尚父之即尚,而妄为之说者也。”姜亮夫说得则更为具体,他在《楚辞通故》中指出:“太公之名,或曰望,或曰尚,汉以后又别出牙,或子牙。《路史》又云‘名涓,注引《符子》‘方外作太公涓。然秦以前则以望、尚两文为限,则牙、涓等,又出汉人附会,可不必论。”姜亮夫认为“牙”是后人附会。李零在《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中指出:“呂尚,《诗·大雅·大明》称‘师尚父,‘师是西周军官的统称,不一定是后世三公那样的师;‘尚父,古代男子的字多缀以父字,女子的字多缀以母字,我们从周秦名字的惯例看,这是他的字。……后人称他为‘太公望也好,‘太公也好,都不是他的本名,而只是一种外号。”[3]李零认为“尚”是姜太公的字。

综上,笔者认为姜太公为姜姓,吕氏,名望,字尚,号太公望。

姜太公为何会集姓、氏、名、字、号于一身呢?姓、氏、名、字、号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二、姓、氏、名、字、号的区别与联系

(一)姓辨血缘——母系氏族的印迹

从字形构造来看,“姓”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姓”字,左边是一个“女”字,右边是一个表示草木萌发生长的“生”字,意味着母系氏族由女性繁衍。这一点,可以从早期姓氏的文字构形中取得证据。在中国,一些古老的姓都带有“女”字,如上古八姓:姬、姜、姚、嬴、姒、妘、妊、妫。黄帝姬姓、虞舜姚姓后又改妫姓、皋陶嬴姓、炎帝姜姓、大禹姒姓、祝融妘姓、伏羲氏后代妊姓等,这些古老的姓都有母系氏族的印记。

姓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时是能否通婚的依据。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先民对自身的生育认识逐步提高,并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的道理。先民认识到同一血缘的生育,不利于后代的繁衍。于是,一个有血缘关系的种族,取一个称号,用来和其他种族相区别,即为姓也[4]。

(二)氏别贵贱——父系氏族的残痕

子牙又名吕尚,姜姓吕氏。那到底是姓姜还是姓吕呢?吕氏,本姜姓,炎帝后姜姓吕国之后裔,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生存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一个氏族繁衍出若干新的氏族。《通鉴·外纪》对此有非常明确的记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是“姓”的分支,是父权社会的产物,反映出一定的占有关系,因此,当时普遍存在的父系家长制氏族都以“氏”来称谓,他们的首领,也就是氏族的代表,也用氏来专称,如黄帝称轩辕氏,炎帝称烈山氏(或厉山氏),尧称陶唐氏,舜称有虞氏[5]。

“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二者皆具有家号、族号、宗号之义。夏商周之前,姓与氏往往分言,先有姓后有氏,姓辨血缘,氏别贵贱。姓、氏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宗法社会体制一旦崩溃,“保姓守氏”的世卿世禄制度也就成为历史。

除了姓氏的起源和功能不同,还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从姓与氏的流变上看,氏可以改变,而姓不可以改变,正所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二是从姓氏的本质上看,姓随血缘,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氏则不然,它是人的社会政治属性的外在表现。

姓氏虽然重要,但人们只能继承或顺从,一般来说,无法改变。因此,姓氏对个人来讲,具有自然性和不可改变性。而一般来说,名字是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和决定的,或者说有部分是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和决定的。

(三)名以正体——区别他人的标识

许慎的《说文解字》云:“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6]52许慎的训释十分形象地概括出“名”的作用。晚上天色昏暗,两个人见面,只有靠事先规定的声音符号才能相互通报。这种事先规定的声音符号就是名。名是代表个人,并区别于他人的符号。东汉班固在《白虎通·姓名》里说:“天道一时,物有其变。人生三月日煦,亦能咳笑,与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6]67“人生三月”,大致为婴儿过百日的日子。这个时候婴儿可以看见人,按传统的习惯,此时为孩子命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由于孩子小,不可能自己取名,只能由父亲或其他长辈为其取名。

(四)字以表德——成年立身的符号

现在我们说的“名字”,是由两个词根合成的,但在我国古代,名和字是两回事,一个人既有名又有字。

什么叫“字”?从名的含义派生出的另一个符号,就叫作“字”。为什么取字?周代贵族男子满20岁算成年,就要举行加冠仪式。他们将垂发束起来,挽在头顶,戴上冠,用簪把冠和发髻固定在一起,然后由通过占卜选定的加冠嘉宾根据其名的含义起一个字,自此以后,就进入“丈夫”行列了。为什么男子成年要取字呢?因为名是父亲起的,是幼年用的,长大成人了,别人不宜呼叫他的名,所以得另取字。在古代,对平辈或尊辈“直呼其名”“指名道姓”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无礼行为。对女子而言,15岁就要别上簪子束发而取字,因为当时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待字闺中”与“尚未字人”,都是指女子尚未到取字的年龄,取字是成年的标志。

取字不仅是成人的标志,还是社会用以肯定乃至褒扬一个人的媒介。在古代,取字一般只限于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阶层,一般的平民百姓有名无字。

由上可知,名与字的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同。在古代,名是阶段性称呼,儿童时称乳名,长大后称学名,等到成人取了字,则不叫其名,而称其字。

古时候,名与字两者一般都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字往往是名的解释或补充,与名互为表里。名与字这种关系表现在多个方面:同义互训,如诸葛亮,字孔明;反义相对,如韩愈,字退之;连义推想,如关羽,字云长;连义指实,如赵云,字子龙;等等。

(五)号以美称——文人雅士的自誉

号是别号的简称,也叫“别字”。取号之风于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可谓源远流长。古代直至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尤其是文人,取号蔚然成风,主要是为了在名字之外有个美称。

由于名与字均为长辈所赐,个人无从选择,为了明志,为了表达个人的情趣、向往、遭遇等等,号就成为一个最理想的载体了[7]113。还有些号反映了个人对出生地、住地、斋名、室名的纪念或怀念[7]118。

那么,名、字、号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字须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这是常格,号就不同了,它不要求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可以脱离名任意选取。因此号和名以无意义联系为常格,有意义联系的倒是变格了。号和名不必有意义联系,这是它和字的重要区别。

三、姓氏文化的教学启示

除了“吕尚”,中学历史教材中还有多处内容涉及姓氏文化。例如,“至圣先师”孔子,并不姓孔,而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千古一帝”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没有取“字”。将姓氏文化巧妙地融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文史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通过姓氏探源,增强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姓氏不仅是当今社会成员称呼的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紧密相连。中国姓氏文化是一个按照历史和逻辑的内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强烈的数典认祖、追宗寻根意识是这个整体的核心。我们现在所沿用的姓,绝大部分承袭了周代各氏,故欲考各姓之源起,必上溯至周;而周之姓、氏,又可一直上溯至远古的炎黄[8]。姓氏寻根,就是中国人的血脉文化寻根,可以说是一种根源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是人性寻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9]。

(二)通过姓氏融合,增强民族认同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许多姓氏既是民族交融的产物,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交融。据统计,我国汉族共有5730个姓,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复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姓9个,五字姓3个。在汉姓中,有不少原来是少数民族的姓,如慕容、乞伏、宇文、秃发、拓跋、罗、朴、督、鄂、夕、龚,等等[10]。而在长期多元并存、异质相融的过程中,汉族的姓氏和命名方式逐渐同化了其他民族的姓氏和命名方式。这种现象比较突出的是在孝文帝改革期间。孝文帝在太和二十年(496年)的诏书中称,拓跋氏祖先出于黄帝,“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同时又命令:“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既然天子带头改姓元,其他人也得跟着改。于是,复姓拔拔改为长孙,纥奚改为嵇,贺赖改为贺,尉迟改为氏,贺楼改为楼,独孤改为刘;三字姓丘穆陵改为穆,步六孤改为陆;四字姓胡古口引改为侯。据统计,当时被改的姓氏共有144个。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历史上的每一次民族交融,都促进了姓氏文化的发展,体现了民族团结、融合的风貌,构成了中华姓氏的一大特色,也增强了各民族的认同感。

(三)透过姓氏内涵,增强国家认同

姓氏丰富是一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表征之一。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系列本质特征,如家天下专制制度、家族型社会结构、以忠君孝亲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与行为准则等,无不通过姓氏文化得到充分展示[11]。

不仅如此,中国还具有世界上历史最为久远的姓氏传统。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姓氏的形成时期和发展过程各不相同。在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希腊的人们一般只有名字,没有家族固定的、世代相传的姓氏。大多数国家的姓氏历史比较短,长则几百年,短则仅数十年。但是,据文献记载,我国的一些主要姓氏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它们世代相传,一直绵延到今天,而且繁衍于全球各地[12]。姓氏承载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增強了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

[   参   考   文   献   ]

[1]  齐世荣.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3.

[2]  司马迁.史记    齐太公世家: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3:1477.

[3]  李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376.

[4]  王宝明.中国姓氏与人名[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3.

[5]  汪泽树.姓氏·名号·别称:中国人物命名习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7-8.

[6]  尹黎云.中国人的姓名与命名艺术[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7]  郑宝倩.华夏人名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8]  王泉根.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249.

[9]  袁义达.中国姓氏对传统文化和血缘寻根的影响[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5.

[10]  张联芳.中国人的姓名[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

[11]  完颜绍元.中国姓名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

[12]  陈明远,汪宗虎.华夏姓氏趣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5.

(责任编辑    袁    妮)

[基金项目]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2022年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落地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评一致性研究”(项目编号:kyzj4p02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启示解读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探究雅思口语测试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分析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