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14 10:05朱孔昌
教育界·A 2024年6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应用策略

【摘要】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项目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和习得技能。项目化学习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步骤包括自我导向、自我探索和自我反思。进行学科融合、结合科技场景和开展生活实践有利于开发项目化学习资源。进行任务统整、动手操作和创意展示则有利于优化项目化学习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科技;项目化学习;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朱孔昌(1995—),男,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该模式重视通过实际操作和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及提升创新能力。探讨项目化学习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教师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遵循项目化学习的步骤

(一)自我导向,规范信息交流

在项目化学习中,自我导向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步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进行信息交流。学生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途径,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工具与教师进行互动。这个自主性的过程要求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应积极地参与信息的查找、分析和交流活动。

比如,在教授“即时通信”这节课时,假设使用微信、QQ或者其他通信工具进行班级讨论活动,那么教师需要明确讨论的主题和预期目标,确保学生了解与讨论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如教师可以将主题定为“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将目标定为“让学生理解保障网络通信安全的实践途径和个人数据的价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创建一个即时通信群组,并邀请所有学生加入。在开始讨论前,教师应着重介绍线上交流的规范,包括尊重他人意见、遵守网络行为准则和保证信息内容的合理性。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有序地在群组内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辅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推动讨论走向深入和维持讨论秩序。最后,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适时放手,让学生在发言时自我调整表达方式。在自我导向阶段,项目化学习能促使学生在蕴含丰富信息的环境中,自主调节学习进度和深度,真正做到有目的性、有方向性地学习[1]。

(二)自我探索,体验信息解码

自我探索是项目化学习的第二步,通常会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探索性的环境中。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探索不同的信息资源,并学习如何解读和理解这些信息。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可能与编程、分析数据或创建数字内容有关。

比如,在讲“程序设计过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投入具体的程序设计任务探索中。假设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简单的天气预报应用程序,那么教师可以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应具备的功能(如能够显示当前的天气、预报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等),并让学生了解项目目标及预期的成果,然后为每个学生分配特定的任务(如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处理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尝试编写代码。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应直接给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而只需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学生通过试错来学习。通过自我探索和学习,学生能够体验设计应用程序的整个过程;通过解码信息,能够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三)自我反思,做好信息加密

自我反思是项目化学习的最后一步,也是加强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关键环节。在关于个人数据和网络通信安全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平台,还要意识到信息加密的重要性,懂得保护自己的数据。

比如,在教学“设计主题网站”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设计一个安全的主题网站的项目任务。此项目要求他们在进行网页设计、内容创建的同时,关注网站的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设定网站设计的目标,确定网站主题、预期功能、目标用户群体,并教授网站开发的基础知识,重点对网站安全的内容(如HTTPS、加密算法、安全协议、用户认证等)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规划网页布局,制订保障网站安全的计划,选择数据加密、用户密码存储、网络攻击防御等方面的策略,然后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始创建网站。除了展开技术层面的讨论,教师还可以引入有关信息伦理和信息道德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个人隐私的边界和互联网公司的责任的话题讨论。通过自我反思,学生可以调动先前的经验开展学习,提升自己处理信息的技能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开发项目化学习资源

(一)学科融合,启迪创新意识

项目化学习强调跨学科的整合,能够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科融合可以促使学生在跨领域的课题研究中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共通点,培养跨学科思维。

比如,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的项目,将信息科技与科学、数学、艺术学科相结合,如让学生应用编程技能创建科学实验模型,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数学原理。教师也可以提出涵蓋多个领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和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作品的展示,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并自主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见,学科融合不仅扩充了项目化学习的资源库,还提供了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平台。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2]。

(二)场景搭建,发展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包括问题分解、模式识别、抽象建模、算法设计等方面的思维。搭建科技场景,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借助科技场景及工具,学生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直观地体验应用计算思维的过程,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提升个人能力。

比如,在讲“系统的优化”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实际的物流场景(如一家快递公司希望通过优化快递运输路线来缩短送货时间和减少送货成本),让学生运用计算思维来优化物流系统。学生需要分析不同的路线规划,考虑如距离、交通状况、货物数量等不同的因素,然后利用地图软件等信息技术工具,确定快递运输的最佳路线。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系统的优化理论,还能够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生活实践,应对现实挑战

教师需要通过生活中的挑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学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设计智能家居、开发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或者解决环境问题,从而应对现实的挑战,锻炼自身的创造力和设计能力。

比如,在讲“信息安全”这节课时,首先,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导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在网络上发布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多。而这些个人信息有可能被黑客利用、造成隐私泄露。”在这个情境下,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制订隐私保护策略、如何创建强密码、如何管理个人账号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识别真实的信息和虚假的信息,了解常见的网络骗局和常用的欺诈手段,加深他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教授正确的线上沟通技巧,同时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与他人沟通。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使用社交媒体时避免隐私泄露。可见,利用实践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项目化学习的资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技术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相关技术的兴趣和探索前沿科技的热情。

三、优化项目化学习策略

(一)任务统整,分解抽象问题

任务统整、分解抽象问题是将一个复杂的任务或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而具体的部分,让学生逐步达成相应的目标。这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运用知识,锻炼多种能力。

比如,在教学“数据处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关于市场调研、销售预测、用户行为分析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任务目标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抽象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解决方案。随后,教师可以模拟真实场景,布置数据处理任务,让学生扮演数据分析师、决策者等角色,在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环节,根据自己在小组内的分工,从整体出发,逐步解决其中的抽象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数据处理中,学习多种数据处理技术,进而灵活选择不同的数据清洗方法、算法等。将抽象、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之后,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的构成要素,消除面对问题时的紧张感,同时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动手操作,进行数据加工

动手操作、进行数据加工强调学生亲自动手。这有利于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结合相关工具和技术进行设计、制作,激发创造力,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作品。

比如,在学生学习“图表分析”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如Excel、Tableau等,通过教师提供的数据集,进行实际的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接着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项目,共同进行数据加工和图表分析。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其中,对于柱状图的制作,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Excel筛选和整理数据,了解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对柱状图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结论,从而加深对数据和图表的理解。若有条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如给出一组数据,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特定的图表分析任务并提交成果),加快和提高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动手操作的速度和准确性。采用以上方法,能够使学生在本课中真正进行动手操作,提升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创意展示,彰显价值观念

在信息科技课程中,让学生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和展示作品,可以传达学生个人的或所在团队的价值观念。通过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可以建立自信,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和社交活动。

比如,在教授“演示文稿”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给定一个题目,鼓励学生在制作演示文稿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音频等形式来生动地呈现内容,突出自己的创意,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学生可以在演示文稿中加入自制的创意动画、展示精美的插图或进行配乐;也可以融入艺术元素,注重色彩搭配、版式设计,以展现自己对于内容和形式的审美;还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案例或故事,表达真实的观点,打动他人。如在制作关于环保的演示文稿时,学生可以将环保主题的素材加入其中,通过多种元素营造良好的氛围,展示自己对环保的理解。在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信息科技課程知识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创意展示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价值观念,同时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益,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也具有显著效果。在应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深度融合项目化学习的各种元素,是教师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笔者希望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等研究成果能推进信息科技教学的开展,也希望自己能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与其他教师共同培养出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华珍.项目化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33):80-81.

[2]庞志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黑河教育,2022 (9):85-86.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应用策略
STEM教育视野下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化活动设计与思考
数学“项目化学习”与“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