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遇见美好

2024-04-22 12:28夏野萍
三角洲 2024年7期
关键词:读书

书籍有香

接手《凤凰读书》访谈节目。

接手一档老节目和改版一档新节目完全不同,前者有接力、接续的意思,后者必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谋划和思考,有了相对成熟的方案才会付诸实施。好在我被赋予“可以适当调整和改变”的“权利”,像领回来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用我的审美给他重新梳妆打扮一番,从此变成我自己的孩子。

听收音机本是我的日常,时政、经济、文艺、音乐等类别节目,每天在不同的时点轮着换台,但这段时间,着重搜寻各地电台的读书节目,既是学习、借鉴、拓宽思路,更是想把自己放到一种情境之中,换句话说,就是找感觉。毕竟离开广播6年,之前也沒做过读书类节目。

坐到话筒前,本以为会一见如故,但机器生疏了,嘴巴也不利索了。不过,好像还是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如果话筒会说话,如果调音台有生命,它们一定会与我促膝长谈,会听见我心底里的声音。

做读书节目,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当然是自己要读书。好在每天读几页书是多年来的习惯,但这远远不够。平常阅读可以带有个人烙印的偏好,但是做节目要顾及大多数听众的取向和要求。于是,除了每天增加一点阅读量、关注各地电台的读书节目外,还添加了很多读书类的公众号,我要给自己本来就不多的知识储存不断地进行补给。

前几天,朋友圈里很多人转发了海安日报社原副总编于学基的散文《来,来听我给你读书》,标题很生动,内容很有画面感,人生长河里,积淀下来的记忆一定都是闪光的。三十多年前,每天坚持给高三学生亲自读书,那场景、那氛围、那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温馨和质朴似乎可以触摸到。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于是,做好被拒绝的心理准备征求意见,得到答复:很高兴,但担心说不好。

嗨,我只担心他不说。

提纲发过去,于总作了精心准备,对每条提纲如何作答,他都整理、提炼、归纳了关键词,虽然没有成篇,却很丰富、周全,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案头准备工作”。照本宣科是访谈节目的大忌。

“我多准备些,到时候你根据情况剪辑。”善解人意,讲你所需,能遇上这样的嘉宾是一件幸事。

“我的身份是……节目中你就称我于老师。”还没问,答案就先到了。曾经的媒体人,也许下意识地会站在记者的角度,职业素养一如当年。我立马改口“于老师”。

沟通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畅聊彼此熟悉和喜欢的话题,真的不是一档节目所能容纳下的。于老师说,汪曾祺是他崇拜和仰望的作家,所以打算在节目中和听众分享汪老的作品。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很痴迷汪曾祺的作品,买他的书,搜集他的轶事,但很多内容已经淡忘了,为了交流起来跟得上节奏,不至于太磕碰,于是赶紧脑补,翻出几本汪老的书。再次捧读,真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是经得起岁月打磨和过滤的作品。

录制的过程很顺畅,短暂的紧张之后,于老师已完全沉浸在他心目中书籍的世界。“我的很多藏书被学生借走了回不来了,但我不以为憾。”“开卷有益,但青少年要多读经典。”“能读纸质书尽量读纸质书,那种心灵的静谧、安宁以及仪式感是电子书不能替代的。”“这些年一直在追随汪老的作品和人品,到了我这个年龄还能有偶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这是一次访谈,也是一次心灵接受书籍的洗礼。所幸的是,以后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

记得有句话说,读书,会活出你喜欢的样子;对于《凤凰读书》节目,我会尽力勾勒出听众喜欢的也是我喜欢的样子。

行走在文字间的精神力量

因为“五一”假期前后调休,对于时间的概念有些恍惚,竟一时想不起来星期几,编单时看日历,噢,5月快过去三分之一了。

关上话筒,总想再坐会儿,静一静,缓一缓,状态似乎不能在节目内外自由切换,脑子里有时塞满了东西,有时又好像什么也没有,那种感觉很奇妙,而且会延续很久。

世界读书日那天,朋友微信我:今天朋友圈和各种公众号可以多关注一下,没准会成为你今后节目的资料。是的,那天,满眼满屏都是关于读书的话题,显得有些闹腾。所有的节日,一年只有一天,或庆祝、或纪念,唯独读书日不是,全民读书节真的不能当作节日来嗨。有一个相处多年的朋友,买书、读书是他的日常,每次见到他,我都会问,最近在看一本什么书外,这样的见面语一直未曾改变。因为疫情,他从事的行业受到重创,日子清静却不寡淡,心情低落却不沉闷,很欣赏他把读书当作寻常。好久不见,希望再见到他时,除了问问他近来读什么书,更希望他从事的行业重回生机。

说真的,对于爱书的人,我总是怀有特别的好感,但是有些类型除外,一些人因为读过一点书,言谈举止里就流露出清高、迂腐甚至偏激。可是有些人,因为读书而优雅、有趣、可爱,正所谓“你读过的书都成了你的气质”。同样因为读书为什么成就了不同的秉性,这或许是一个深奥的命题。

同事阿娇是个八零后,工作之余会掏出一本书,我也没在意,看书和刷手机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用那么上纲上线。就在今天下班前,她又在埋头看书,我好奇地瞥了一眼书名——《千年一叹》,心里顿时微微动了一下,原以为余秋雨的大散文仅仅是我们这个年龄人的菜,我不由得朝她的工位多看了几眼:白衬衫、背心裙,低头翻书的阿娇真好看;天色逐渐暗淡,同事陆续下班了,周围一片寂静,那一刻真的叫作岁月静好!

生活中,动与静相得益彰,忙与闲互为补充,很多美好在不经意间被忽略了。

海安市作协副主席吴晓明的节目还没有剪好,工期有些长,但也很享受这个过程,假期间,把提纲发给他,微信我:比写一篇文章都难。说真的,看到这样的话,我暗自高兴,因为认真所以难呀。对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多部散文集的他来说,这个难,肯定不是文字的表达,也不是思维的提炼,而是针对节目和听众准确而到位的交流。整个假期,我和他在微信里来来往往好几个回合。录制的前一天,因为我要起早去做核酸检测志愿者,当晚把整合好的稿子发给了他;他也因为那天要外出,把稿子再次修改后又发给了我,手机上显示的时间23:50,那晚,我久久失眠了,不知道是因为担心迟到,还是因为他的认真感动了我。也许节目最终的呈现不一定尽如人意,但是,整个过程已经让我收获了很多,正如这期访谈的标题:行走在文字间的精神力量,对于我,又何尝没有感受到一种力量呢。

“曼妙书香,美好生活,记得每天留点时间给阅读。”这是节目的结束语,既是说给听众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每个房间放本书

初夏,树叶的颜色往深里走,满眼葱茏,到处都有一种生长的力量。这个季节,即将有一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

“六一”系列访谈——《让书香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完成了第一期。

约请城南实验小学副校长许习白费了点小心思,一开始,他怎么也不同意。“我看书不着调,全凭性子兴趣来。”“读书这件事,我做得不好。”然后,给我推荐了好几位他认为的最佳人选,谁谁谁非常热爱读书,每天早起做读书笔记;谁谁谁的阅读有宽度也有深度;谁谁谁20年前家里藏书就有一面墙。说真的,许校长推荐的几位我都很敬佩,也很期待有一天能邀请到他们走进节目,但是针对这次的系列访谈主题,我认定许校长。也许是因为拗不过我的真诚,还有那么一点点死磨硬缠,他的婉拒松动了,“我的普通话早还给老师了。”“如果普通话太标准,被我们领导邀请来播报新闻咋办?”一句玩笑,或许打消了他的顾虑。不一会儿,他回复一个表情算是应答。“我努力。”“我也努力。”这样的对话,让我的眼前浮现出运动场上开赛前运动员互相击掌鼓励的画面。

系列访谈的嘉宾由谁来打头阵,其实脑子里盘了好久。之所以请许校长走进节目,说来是因为心里一直有个念想。一年前和他一起参加市政协举办的读书分享会,那天,他在我前面发言,结合自身体会,阐述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的重要性,而作为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养成自觉的课外阅读习惯更是职责所在。全程脱稿,语言精练,却意味深长。我沉浸其中,还没回过神来,他因为有事匆匆离开了会场。生活有时真的像一个圆,一年后,当我为节目物色嘉宾时岂能放过他?

记得有句话说,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启发人的智慧。访谈节目好听不好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怎么问,也因此,每次列提纲都是一件很烧脑的事。所提的问题正好是嘉宾掏心窝想说的,以此唤起他表达的欲望,给我想要的内容,如果能碰出火花挖掘到闪亮的东西,那是最好不过了。两天后,许校长回复我:“认真思考了你的11个问题,作个书面回答发给你。”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强调11,也许是逐条、一个不落下的意思。每每遇到如此认真配合的嘉宾,心里总会生起一种感动,继而会加倍用心,努力让节目有更好的呈现。

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再充分,正式访谈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比如,谈亲子共读,许校长说,首先家庭中要有书可读,不仅书房里有书,每个房间里都应该有书,要让孩子觉得,书是家庭里重要的“成员”。他还说,儿子认识拼音之前,每晚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听爸爸妈妈读书,直到现在,平时聊天的内容也常常和书有关系。对于一些家长抽不出时间陪孩子阅读,他说,亲子共读不等于在同一时空捧读同一本书,经常有意设立关于书的聊天话题,询问、探讨,甚至辩论,都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时间是挤出来的,机会是创造出来的,关键是家长用不用心。谈读书感悟,他说,读书就好比吃饭,杂一点好。谈读书经历,他说,《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不仅是他最早萌发当老师的理想种子,也给物质生活匮乏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奇妙的色彩……这些都是“书面回答”里所没有的,却熨帖人心,让人不得不为之触动,与之共情。

结尾处,安排一首歌曲,思来想去,选了《童年》,罗大佑的版本显沧桑,用了张艾嘉的,纯真、干净,与节目搭。童年有声声叫着的知了,有老师的粉笔,有才做了一点点的功课,有水彩蜡笔和万花筒,但,童年更应该有书籍,有书香陪伴和滋养的童年会铺展出不一样的人生。

慢慢陪你走过童年

几阵西南风刮过,麦子成熟的速度就像百米冲刺,仔细听,会听见鼓胀裂开的声音。

每到麦收季节,总会想起小时候放“忙假”,和寒暑假比起来,这个假期很短,只有一周左右,但在我的记忆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有一个场景至今定格在心底:傍晚,坐在麦秸垛上,看蜻蜓飞舞,看男孩子们嬉戏追逐,直到晚霞染红半边天,暮色笼罩,炊烟升起……

每个人都有一个回不去的童年,斑驳的记忆是那样至纯、至美。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让童年延续、童心不泯?

做“六一”系列访谈——《让书香浸润孩子们的心灵》第二期找到了答案。

早在5月上旬就联系了秦爱梅老师,之所以动手这么早,是因为儿童文学对我来说完全是个盲区,秦老师的作品我也了解得很少,必须提前花些时间补一补。再有,万一秦老师婉拒,我好另找“出路”。其实,约每一位嘉宾时我心里都会有一些不安,怕被拒绝、怕选题对方没兴趣、怕思路得不到认可……但是,我想,只要足够诚恳、足夠认真,也足够用心,这些“怕”就算不了什么。

秦老师回复一句“我需要准备些什么”,我忐忑的心落了地。随后,捎带来几本她这几年出的书。虽然天气有一些燥热,但是读着秦老师的文字,心里像有微风拂过,清泉流过。“每次狗叫四声后,花儿跑出去,准能看到爸爸妈妈手挽着手有说有笑的样子,宛如一幅隽秀的画卷如诗如歌,这个时候花儿觉得心里有颗种子已悄然生根发芽,很快长成了一株叫幸福的树,在心头晃呀晃。”读着,读着,心头不由得柔软起来,沉睡在记忆深处的东西一下子被唤醒。

秦老师的儿童小说,给读者展示的是以孩子为主角的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但其中也有成年人的欢乐和忧愁,这有别于以往我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印象和认知。秦老师说,希望通过文字让读者体会和感知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成人站在孩子的角度领略到一个五彩斑斓的童真世界;而孩子则要学会理解成人的不易,在幼小的心灵里撒下感恩的种子。也因此,她笔下一个个看似非常琐碎、日常的小故事总是折射出生活的诗意与哲理。“人生,有很多不易,我们要不断地告诫自己,用温情善待自己,用阳光温暖别人,这个世界的安稳,就是每个人心里最大的欢喜。”都说文如其人,而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秦老师的内心深处更是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馨香与光亮。文字之外,我同样感受到秦老师的暖心和善解人意。录制的前一天,我问她几点到台里,她没直接回答我,问我,你们几点上班,中午休息吗?我知道,她每天和40多个熊孩子可以说是寸步不离,出来一趟不容易,既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又要考虑不影响我的节奏。

做完节目,再捧读秦老师的书,我的注意力常常游走于书页之外,我仿佛看到一个爱看书的小姑娘因为家里买不起课外书,如饥似渴地看从邻居大哥哥大姐姐那儿借来的语文课本;中午,同学们趴在课桌上休息,还是这个小姑娘,没有一点睡意,悄悄写下早已构思好的故事;多少年后,小姑娘已经长大,成为一名幼儿老师,每晚伏案创作,将白天的见闻写进她的小说里,常常到天明……

从2004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出版20多本书。每天和天真烂漫的孩子打交道给了秦老师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也让她始终保持生机勃勃的创作热情。她的作品深深烙上了两个身份,作为幼儿老师的她,温暖、率真;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她,敏感、优雅。其实,老师也好,作家也罢,一届又一届的孩子是她全部的世界,“上班给孩子讲故事,下班给孩子写故事。”在时光流转中,她慢慢地陪孩子们走过童年,看着他们一个个长大,每年出1~3本书,是她见证孩子们成长的最好印记,也是她给自己永葆童心的一份馈赠。

读书,培植向上的力量

时间来到了小暑,第十一个节气。日子在不经意间悄悄流过,如果没有太多室外工作和活动,对季节的变化特征就不会有明显察觉。今年的梅雨季似乎有些仓促,来无影去无踪,连绵不断的细雨、一夜之间长出的青苔,还有湿热的风、晒不干的阳光、没有来由的多愁善感和诗情画意,这些本属于梅雨季的标签都没有出现,我知道,有些是被我疏忽了,有些是回不来了。

小暑大暑,连蒸带煮。身处一年中最酷热的季节,总会想起那句有点超然物外意味的心理暗示:心静自然凉。但,最近做的访谈选题真的让我有一种清澈之感和清新之气,盛夏的燥热仿佛少了许多。

早在去年农民丰收节,我和同事到滨海新区采访,在和周树群书记的攀谈中,他说了这样一件事,在新进机关的年轻人中组织建立了“天天向上”学习小组,倡导多读书,每天坚持写不少于1000字的工作日记。好题材!当时就有一种兴奋和激动的感觉。但因为惰性和反正没什么时效性等理由的指使,一直没有下手。前不久,一个朋友无意中说起“读书联盟”,源头就是来自滨海新区的“天天向上”学习小组。也许是因为现在做读书节目,凡是和“书”有关的话题便多了几分敏感,听到“书”,耳朵就会竖起来;看到“书”,眼睛就要停留片刻。“天天向上”在成长,在进步,而且亮点频现,这么好的题材再拖延磨蹭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征求意见的过程非常顺利。

从电视到广播,从新闻编辑到读书节目主持人,我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养”在心里大半年的题材会以嘉宾访谈的形式呈现。

提供给我的文字资料并不多,“天天向上”所做的事大致可以概括为:新进机关的年轻干部自愿加入小组,每1到2个月读一本书,撰写读书笔记;每天写不少于1000字的工作、学习日记,书记每天点评打“星”,每个季度进行评比表彰。仔细揣摩小组活动的内容,说真的,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自律意识、没有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毅力,很难持续做下去,但是,两年多的时间,从一开始的十几个人已经增加到现在的四十几个人,“天天向上”一定有着特别的魔力。

这样的题材做访谈节目,一不小心就会打上政论色彩的印记。我在心里一遍遍对自己说,一定要坚守文化类节目的定位。于是,策划中尽可能小切口,多挖掘细节,让嘉宾掏心窝说心里话。提纲发过去,书记说,我捋一捋,不用写稿子。这当然是我一贯希望的。文然和海波两位同学都作了认真的准备,我在群里叨叨,稿子装在脑子里,尽量不要读,李委员一旁帮腔:“不要有念稿子的感觉。”害得文然同学私信我:好紧张。

录制开始,周书记一开声,那浑厚磁性的嗓音、标准流畅的普通话自带光芒,更重要的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平和、真诚,根本不见我所担心的说教和大道理。“当初建立这个小组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自己喜欢读书和写作,希望影响到更多的年轻人。” “作为学习小组的班主任,我必须带好头,和他们一样完成读后感和工作日记。”“工作越忙,生活越琐碎,越要抽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写作和思考。”深情又质朴,书记、班主任,同时又带点偶像色彩的大哥,这样的角色让“天天向上”学习小组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文然似乎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她说,自己做财会工作,每天和数字打交道,除学习小组推荐的书目外,还会读一些诗歌,枯燥的数字便有了音符般的美妙。海波同学沉稳、踏实,他说,常常忙完工作回到家就想葛优躺,但“小黑板”App里那么多优秀的人是他的原动力,现在每天晚上7点半到9点半是看书学习的时间。听着他们的讲述,真是感动又敬佩。

目前,“天天向上”学习小组已吸纳全市多个单位和部门组建了“读书联盟”,小组也好,联盟也罢,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哪儿?书籍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无限宽广且精彩的世界,不断地思考和写作激发出了更多的潜能,“逼”着自己做到了难以做到的事情。也许,终有一天会不由自主感慨:其实每个人都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常常想,读书节目,“书”自然应该是主角,而书里书外的生活和感悟可以使节目更有张力。

每档访谈节目最后的歌曲选择都让我一筹莫展,这次海波同学推荐了陈奕迅的《孤勇者》,找来试听,整体风格和节目还算搭,再了解,歌曲背后竟然有一个励志的故事,借用一下人民日报公众号介绍这首歌曲词作者推文下方的网友留言: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但愿“天天向上”学习小组在书籍的陶冶和滋养中,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培植向上的力量。

阅读,做一个发光的人

经历了1961年以来最热的酷暑,我们迫不及待地和初秋撞了个满怀。朋友圈里各种各样关于季节的感叹,有人晒出一张照片:落叶与蜗牛。初秋的意象是那样安静,纤尘不染。

都说身体到达不了的地方,书籍却可以。我想说,网络让耳朵冲破地域的局限,可以听到全国各地的广播。最近迷上青岛新闻台的一档老年节目,让我佩服的有两点,一是把这档广告吸附力不太强的节目安排在黄金时间;二是老年节目也可以做得轻松、活泼、时尚。就在昨天,节目中一个细节触動了我,台风“梅花”过境山东,风大雨急,一位大爷打进热线,询问哪里可修雨伞。听到这儿,我想,如果我面对这个问题,肯定立马给不了帮助,只得记下来,下了节目去打听再给老人答复,因为“修雨伞”在现在看来算是小众行当,会成为案头准备工作的“盲点”。可这时,主持人很快报出了修雨伞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并有些小得意地自我表扬,说自己有先见之明:早晨出门,那么大的雨,心想,说不定有老人伞坏了需要修呢,于是,提前作了准备,查找到修雨伞的师傅和地址。我怔住了,在心里给这位主持人一个大大的赞。

记得,刚刚入行广播的时候,上节目时总是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坐在话筒前要有对象感,你面对的不是孤零零的话筒,而是听众。现在想来,这样的认识还是太浅薄了,只有“面对”远远不够,要把听众放在心里,将心比心,知道他们的所需、所愿、所求,这恐怕才是真正的“对象感”。

我比不上青岛新闻台那位主持人的细腻、用心,但是每天脑子里都会琢磨着节目的那些事,就好比做饭,买什么菜、食材怎么搭配、什么季节该吃什么,这是家庭主妇每天的必修课,主持人何尝不是一档节目的“主妇”呢。

把自己这样定位,自然会有责任心甚至产生紧迫感。开学了,路上遇到上下学的孩子,我会盯着他们的书包出神,里面装了些什么书呢,除了课本还有别的什么。新学期,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们推荐一些课外书,于是,就有了“书香做伴新学期”这个选题。

和城南实验小学顾荣老师商量、沟通的过程顺畅而愉快,对于节目内容的流程和构架他比我考虑得还周到,所推荐的书目既有品位又不深奥,既能怡情也能明理,顾及大多数人的阅读层次和需求。他说,阅读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荐书是个难题。同事焦小编编辑完节目预告后跟我说,这几本书有想买的欲望,她的感受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可以证明,“荐书”这道题没有难住顾老师。

每次请嘉宾聊的都是关于“书”的话题,书里是情结,书外有情怀,顾老师亦是如此。每年看书100本左右,做读书笔记5万字以上。每天早晚一个小时阅读,周末四个小时泡图书馆,常常以面包充饥。他是一个老教师,也是曾经的教育教学管理者,但他很看重自己的另一个身份:阅读推广人。他身体力行,用行动践行阅读公益活动。“开卷有益”“读书无禁区”,节目中,顾老师用这两句话倡导大家博览群书,而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作为数学老师,他痴迷和专注于文史哲社科类书籍,他说,这些年他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认认真真地手抄笔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过的那些书,一定会让我们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直播室里,听着坐在我对面的顾老师分享阅读方法和心得,没有丝毫说教,每句话都是那么质朴而诚恳,那一头还说不上银色的白发竟一时让我有些动容。

末了,顾老师提醒,除了读书,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锻炼身体”。短短几个字瞬间浓缩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深情表达!我忽然想起一句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节目主题在悄然中得到了升华,我似乎听到花开的声音……

书香做伴新学期,书香做伴每学期!

校注《永忆录》,聆听韩紫老内心的声音

在做这档节目之前,“古籍校注”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词汇,访谈海安宣传部原副部长、海安日报社原总编吉光后,眼前不时出现这样的场景:查阅堆积如山的典籍,辗转各地方志馆、档案馆,向专家一遍遍求证、请教,书店、图书馆的书架前大海捞针获取资料……这样的场景每出现一次,我对校注工作者的敬意便更进一层。

记得几年前在时政部做编辑时,记者报道了《永忆录》校注工作启动的新闻,当时我就暗想,这是何等大的工作量,需要校注者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的心血。五年过去了,真是机缘巧合,有幸和这本书的校注者之一吉光面对面,听他讲述校注过程中的柳暗花明、欢愉欣慰……五年磨一剑,所有序章皆成过往,所有甘苦化作文字,“研究韩紫老,这仅仅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后面的路还长。”吉光的语气虽然平静、舒缓,我却感到千钧之力。

和以往访谈节目不一样的是,这次准备的时间跨度很长,因为《永忆录校注》不是一本普通的书,我需要仔细阅读、理解,自己不通读又怎能向听众推介呢,又怎能和校注者去交流呢。为了能更多地挖掘校注过程中的细节、更通俗地向听众展示这本书,我给吉光的提纲是以往嘉宾的一倍,吉光也表示“要好好准备一下”。那天,我说,把您准备的内容发我。“发你?”吉光一脸茫然,然后抖了抖手中的笔记本,“都在这。”我接过一看,嗬,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我虽然没索要到所谓的“电子档”,但在那一瞬间,我心里一下子很踏实了。

访谈过程中,吉光用平实、通俗的语言讲解书中校注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没有丝毫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本来我还期待着出现“动情点”,希望吉光透露一些感人的幕后故事,但他对校注过程中遇到的周折和经历的艰辛仅仅是一带而过,语调始终平和而从容,就像他一贯的为人,低调、温和、踏实、让人信赖,我想,这就是古籍校注工作者所具备的个人素质和职业修养吧。

由此,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读书节目嘉宾访谈的落脚点是什么,毫无疑问,应该是“书”!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写书人,访谈的核心要义都是书,从书里透视理念、情怀、秉性。就比如在我问及“古籍校注工作最需要什么”时,吉光仅以几个字作答:心无旁骛,耐得住寂寞。五年如一日,任听众去想象其中的酸甜苦辣,还需要主持人去煽情、去渲染吗?

基于读书节目以“书”为本这一想法,节目连线采访了给予《永忆录校注》编撰工作指导的南通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周远富教授,请周教授对这本书点评和导读,事先我没有把采访内容告诉吉光,节目进行到这一环节时,我分明感觉到他有一丝忐忑。“整理、校注《永忆录》是研究韩国钧的一个基础工程,让人们看到了历史的原貌,从而推动后面的研究工作。”“我很感动的是,他们在校注过程中始终尊重底本,始终装着读者,是硬碰硬的功夫……”周教授的评价质朴、温暖,没有华丽的溢美之词。等放完采访录音,我看到了吉光脸上流露出了欣慰的笑意,那是得到专家肯定和认可之后的一种释然。

节目播出很多天了,我依然没有走出古籍校注作品博大、厚重的意蕴,没有走出古籍校注工作所独有的神圣和伟大,更沒有走出古籍校注工作者挑战自我、尽最大努力不留遗憾的执着和坚韧。这是一个孤独寂寞的领域,但同时也是一片风光旖旎的天地,正如吉光所说,“一遍遍反复阅读《永忆录》,好像听到了韩紫老的呼吸……”这是潜心钻研才能到达的忘我境界。

都说阅读有主动式阅读和被动式阅读,为了做节目,《永忆录校注》我慢慢“啃”了好长时间,这算是被动式阅读。这个国庆假期,我把它作为枕边书,每晚翻上几页,和历史对话,和历史人物对话,穿越的感觉别有一番精彩和神秘。

完成了《永忆录校注》后,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海安分会又开始了新的旅程,其中,吉光编撰的《韩国钧年谱长编》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完成。“这是一件细致活,急不来的。”依然是淡淡的语气、淡淡的笑容,蕴含的则是对韩国钧研究工作的笃定和坚守。

记得那天录制之前,我问吉光一个有些幼稚的问题:韩国钧和韩紫石,节目中用哪个说法。吉光莞尔,没有直接回答我,他说,我们习惯称呼“韩紫老”。噢,我知道,这是先贤韩国钧先生专属于吉光他们的昵称,也难怪,只有他们才能听到韩紫老的呼吸,触摸到韩紫老的脉动。

网文大神  立体老卓

在认识老卓(卓牧闲)之前我对网络文学是怀有偏见的,我一直认为,文学是神圣的殿堂,是纯洁的伊甸园,在网络那个大染缸里能有什么好作品。后来,陆陆续续读了一些他的小说,《洋港社区》是在手机上读的,我对网络阅读向来有些抵触,但这部小说有生活的质感,不知不觉就被情节带到了故事的深处。《朝阳警事》读的是纸质书,同样是热气腾腾的生活,人物形象可亲、可爱,每次总是因为字太小眼睛费劲、书太厚胳膊发酸而放下。再后来,想把他早一点的作品也扒出来看看,也许这样对他六年的创作历程才会有一个相对明晰的了解,于是,他的第一部以警察为题材的小说《韩警官》到了手头上,一大摞,共九本,很壮观。偶尔,我会把阅读感受反馈给他,他常常以“龇牙”或“捂脸”的表情回复我。不过有一次,我看到了一行字,大意是说,现在有很多体制内的人也喜欢他的小说。这句话值得玩味,体制内的人有着怎样的阅读取向?他们的阅读层次更高?他们的阅读需求更挑剔?还是他们更多地坚守在传统小说的阵地?我不得而知。不过老卓小说的读者群在扩大范围是个事实,1000多万人次付费阅读,我知道,老卓关注的不仅是数字的多少,数字里人群的构成也是他在意的,越来越多体制内读者的出现,是对他小说品位和质量的认可。老卓在那句话后面还带了个调皮的表情,我看到了他的小嘚瑟和小自豪。

老卓其实不老,70后,读者和他互动时,都称他“老卓”,他很喜欢这个带有哥们意味和江湖气息的称呼。这可难煞我了,我一传统媒体的且职业生涯快靠岸的主持人,如果在节目里也这样称呼他,怎么着都觉得别扭、不自在。而此刻,在键盘上敲下“老卓”却特别顺溜,说话要有语境,写文章要有情境,区别就在于此。

访谈老卓前,我心里犯嘀咕很久。他是中国网络小说创作大神级人物,这可不是吹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都采访报道过他,新华社专门给他拍过短视频,至于文学期刊、报纸的新媒体,他简直就是常客,成就性、总结性报道只要涉及网络小说,必定有他。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人民日报微博发表图文《文艺作品里的那些追梦人》,其中就提到了他和他的《朝阳警事》,并引用他的话“不是我写得多么好,而是这些基层民警干得好”。我向他祝贺,他说,已经习惯被“点名”。被“点名”,尤其是被国家级媒体点名意味着在圈内的分量和知晓度,意味着地位和美誉度。这也是他与之前我邀请的嘉宾最大的不同,采访这样一位大神,我能挖出与众不同的新意吗?我能问出《凤凰读书》想要的吗?很长一段时间,我一有空就翻他的朋友圈,搜索关于他的资料。再次想起一位前辈记者说过的一句话,拿到一个选题后,必须把自己“泡”在与这个选题有关的事物中。所谓泡,就是沉浸,就是思考,就是寻找同理心。

老卓沒有我想象中的傲慢和不羁,丝毫没有。他说,面对家乡媒体,少了谨慎和戒备。这正是我预设的也是我期待的采访基调:不卑不亢,友好温暖。

如果把小说也当作产品,那么老卓的产量是惊人的,《韩警官》花了不到一年时间,写了200多万字,最多的时候每天超过1万字,现在正常每天写6000多字,他用“疯狂”来形容自己的写作量。我担心如此大的输出总有弹尽粮绝的时候,老卓道出了天机,他说,没有输入哪有输出,输入就是看书学习,就是体验生活。之前,他写了一部历史小说《韩四当官》,为了查证史实,他跑图书馆,买古籍书;写《韩警官》《老兵新警》和《朝阳警事》,他关注了100多个公安领域的微信公众号;眼下正在创作《滨江警事》,因为水警是冷门警种,他在知乎上把1989年以后关于水警这个职业的论文全部看了一遍……试想一下,单这些,他每天的阅读量该是多少。体验生活则是另一种“输入”,他是公安局的“编外警察”,他熟悉公安很多的业务,以至于常常觉得自己就是一名警察。他家附近的社区把他当作自己人,每当社区工作人员忙不过来的时候,他就搭把手、顶一阵。他的活络赢得了好人缘,在和每个人交往中,他的阳光和热情始终在线,这为他体验生活开了方便之门。就这样,不断地补给,不断地产出,循环往复中,成就了一位大神级的网络作家。

老卓是个简单、通透的人,这和我概念中作家的含蓄、内敛有些不同。和他交谈,很舒服,他把创作中的趣事、糟心事甚至囧事都掏出来,如果感到难为情,就自嘲哈哈大笑一下。对成绩也不过分谦虚掩饰内心的喜悦,他说,刚入行的时候仅仅是个网络写手,现在获得了那么多荣誉,读者喜欢,业界认可,成为作家了,得有社会责任感。他说,每一本书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听老卓聊,我很少插话,他的思路始终是连贯的,这也许是一名高产作家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力。我“挖”到了一个立体的老卓,一个光环下淳朴敦厚的老卓,一个为了生存实力打造精神内核的老卓。

家乡媒体有家乡媒体的视角、态度和作为。老卓对我说。

阅读:最好的风景在远方

第一次见到子畦,我盯着他看了好久,我想好好看看读了那么多书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子畦冲着我笑,有些腼腆,嘴角露出的孩子气,稚嫩又可爱,从外表上看,和同龄孩子真没什么两样。

进入录制状态,子畦的表现简直令我惊叹,我再也不用盯着他看就能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思维敏捷,语言从容、练达,富有感染力,逻辑性、条理性超出同龄人甚至超出成年人,他似乎忘记了面前放着的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脱稿进入书籍的世界。也许,一个在书海里畅游的孩子,聊关于书的话题,如鱼得水也在情理之中。

之前在和子畦妈妈沟通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对一个初中生阅读水准和阅读能力的认知。子畦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读长篇小说;三四年级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希腊神话、北欧神话以及中国历史小说;五、六年级通读《世说新语》,这个阶段,全英文小说基本做到无障碍阅读;初中以后系统阅读中外文史哲类书籍。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父母培养出如此酷爱阅读的孩子,这可能是所有听众的追问,理应是这档节目所要呈现的内容之一,因此,“片花”里我特地用了这句有揭开谜底意味的话:他的阅读启蒙和同龄人一样来自父母的亲子阅读。

子畦妈妈快人快语,和她第一次电话交流,我们竟然没有丝毫生疏感地聊了67分钟。因为她自己喜欢读书,所以在孩子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尝试亲子阅读,每天晚上睡觉前坐在床上给孩子读童话。我相信,这样的温馨场景出现在无数家庭里,但很多家庭缺少坚持,缺少规划,缺少把阅读真正当作一件事情的用心。子畦妈妈说,她给孩子买书从来都不是“平行”的,不是孩子喜欢童话故事就总是买童话类的书,喜欢科幻故事就总是买科幻类的书,必须不断让孩子走出阅读的“舒适区”,才能提升阅读的宽度和高度。

那么问题来了,大人“別有用心”制定的读书规划孩子能接受吗?子畦说了这么一件事,六年级寒假,妈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固执,要求他读《世说新语》,但他很不情愿。好在子畦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读就读呗,就这样,一个假期积累了200多篇。问起子畦妈妈为什么“前所未有的固执”,她说,那个时候,孩子已经读了不少各种类别的书,而古文是个欠缺。像这样反抗与妥协的故事在他们家经常发生,书籍是个神奇的黏合剂,无论哪一方反抗或者是妥协,最终总是以阅读的方式接纳。

纵观子畦的阅读领域,文学、哲学、历史、科幻无所不包;他有着一定深度的阅读层次,典籍专著、名家名著、原版英文;他有着格调精致的阅读取向,中外经典、古今名篇、传世佳作。一个初二的学生,阅读视野之宽阔,阅读思想之深邃,靠家长引导吗?靠热爱吗?靠天赋吗?靠勤奋吗?好像都不是,或者不全是。从录制到剪辑,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许,长期大量且广泛的阅读让子畦在书里领略到了异彩纷呈的世界,而他始终相信,最美的风景不是这一本,而是下一本。五年级的时候,面对全英文版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他望而生畏,满篇的生词,阅读起来寸步难行,但最终他啃下来了,英文小说阅读取得了质的飞跃,用他自己的话说,从那以后,几乎可以俯视所有的英文小说。初中以后,他意识到自己的英语词汇量积累到一定的水准,经过专业测试,果然,达到一万二三,我特地请教了一位初中英语老师,同年级的孩子英语词汇量一般在两千左右。不管对于子畦的同龄人还是我们成年人来说,也许,他的阅读历程无法复制,阅读成果也无法企及,但是,勇于走出舒适区的挑战和攀登精神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这样的精神不只适用于阅读,而事实上,子畦在钢琴和游泳上取得的成绩也同样渗透了这样的精神。

我时常想,读书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所谓的气自华、黄金屋、颜如玉等等对于现代人来说都不重要。子畦说,阅读最好不带功利心,短期甚至长期是看不到什么成效的,如果追求功利,作为一个学生,阅读上花的时间还不如用来刷题。富有见地的观点出自一个初二孩子之口,这就是读书赋予的涵养和气质。节目过程中,这样的涵养和气质无处不在,比如,他能迅速进入节目状态,心领神会访谈主题的要义,他落落大方和主持人交流,他不失时机接住妈妈的话茬,他恰到好处地将每一个话题收放自如……

子畦妈妈说,他们家从不吝啬花钱买书,书架永远都是满的;她也从来不吝啬花时间陪伴孩子,“陪伴”不单纯是时空上的相守,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你一直都在,思想合拍,情感相依。节目中,子畦妈妈推荐了一首歌《我想更懂你》,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首情歌,其实表现的是两代人之间的磨合与相融。她说,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当和孩子有不同观点无法调和的时候,就会单曲循环这首歌,“其实我想更懂你,不是为了抓紧你,我只是怕你会忘记,有人永远爱着你……”子畦妈妈说,子畦的成长贯穿着他们的“无痛”教育,那就是不断地对抗与妥协,最终彼此接纳。这样的“无痛”教育用在阅读上,让子畦始终以探究的姿态眺望远方!

留住青春 留住爱

对南通金石置业有限公司老总周杰祥的认识,几乎来自微信朋友圈,朋友圈之外没有交往,至于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加的微信已经不记得了。在微信朋友圈里,周总是个特殊的存在,他将自己写的散文、诗歌配上音乐,做成“美篇”,看得出来,他写得很勤奋,常常一大早就能刷到他更新的内容。作为企业家,业余时间乐此不疲码字、读书,任由情感和思绪在字里行间飞舞,我的直觉判断,他是一个简单、安静的人。现实生活中,周总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并不知道,但这不影响我邀请他走进节目聊聊阅读和写作的故事,因为《凤凰读书》也是个简单、安静的节目,只关注文字以及与文字有关的人和话题。

刚开始品读周总朋友圈里的散文和诗歌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将他的身份在“老文青”和企业家之间切换,令我好奇和不解的是,一个在商海中摸爬滚打的人何来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后来,我发现自己狭隘了,对于喜欢文字的人是不可以贴标签的,跨界、跨行写作的人多了去了。而当周总从朋友圈“走”出来和我面对面,无论访谈之前的沟通还是正式录制的交流,着实让我觉得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读书节目的访谈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人物访谈,所有的话题全部围绕“书”,我以周总的诗《我在春天里读书》打开了这档节目的话匣子。用诗歌的方式来表达对书籍的敬重和对阅读的喜爱,本身就具有特别的韵味。我一直相信,一个人的爱好都是有根源或者说有缘由的,读书也一样。周总说,四十年前,他离开家乡到贵州打工,行囊里装着几本书和一只口琴,这是他的诗和远方,更是支撑他前行的精神力量。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书,一直伴随他左右。四十年后,他的企业成为纳税大户,书,依然是他不离不弃的伙伴,“我从不吝啬花钱买书,我也从不吝啬花时间读书。”坐在我对面,周总的语速平缓,音量不高,但有一种铿锵的意味,这是我听到的最凡尔赛的一句话。因此,后期制作时,片花里我用了这样一句话:“读书,对他来说不是调味品,而是必需品。”

我无意因为推崇一个人而去打击一大片。在企业界,把读书作为消遣或者充实业余生活的人恐怕不多,把读书作为精神需求的人就更少了,但周总说,他一天不看看书,不写点东西就不自在,就好像少了点什么。有一个问题盘旋在我心里很久,因为觉得有些“尖锐”想避开,但最终还是问了:有没有人认为你附庸风雅,是在用文化包装自己。周总淡然一笑:刚开始确实有人以为文章不是我写的,后来写多了,大家就信了,甚至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他说,都这个年龄了,无需包装,包装给谁看呢。这段话让我想起他笔下所钟爱的紫色植物,低调、雅致。其实,即便有人认为读书写作是一种“包装”,我宁愿社会上这样的包装越来越多。

周总的阅读是带着思考的,他崇拜莫言的深邃;欣赏余秋雨的睿智;他从王小波的文字里看到别样的人生;余华的小说让他感念周围的人和事;他痴迷顾城和海子的诗,并补充说,只喜欢他们的诗,和他们的人生观无关;陈忠实、贾平凹的签名赠书是他最珍贵的收藏……原以为周总不是一个特别健谈的人,但说起读书这件事,他从容而自如,我根本不用担心话题抛不下去,他话茬接不上来。访谈节目,要的就是找对的人、聊对的内容。

如果说,朋友圈里周總给我的印象是简单、安静,那么节目中除了这些,还有纯粹和明亮。商海搏击几十年,年岁也已过花甲,但从他身上,我看不到世俗和暮气,反倒是有一种书卷气和孩童般的纯真,这让我有些恍惚,我面对的不是企业家,而是一个文化人,是一个执着追梦的新生代。他说,在书籍中感知大千世界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用文字记录世事变迁,感念斑斓生活。祖辈、家人、朋友、老家的邻居等都成了他写作的对象。夜深人静,写着写着,情到深处,常常泪流满面。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如果有个柔软的地方,那他骨子里必定藏着一个叫作“善良”的东西。周总笔下的人物或者因为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或者因为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的情感寄托,或者因为与生俱来的悲悯和仁爱之心,他总是倾注了满腔的情愫,细腻又质朴,干净又坦诚,读来不禁心头一热,原来,凡俗的生活也有温润、可爱的一面。是什么力量让周总能将这一切诉诸笔端?其中一定与成长环境、人生历练等因素构建起的精神谱系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长期的阅读滋养了他敏思、博爱的人文情怀。

我一向对喜爱并专注读书的人怀着欣赏和敬佩之情,周总讲述的一件事,让我觉得,我的这一执念和认知并不是我独有。有一次,他出国在机场,行李中有一只大箱子特别沉,工作人员要求开箱查验,打开后,满满一箱书让在场的人感到很惊讶,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说:“good, very good!”这个极具有画面感的场景瞬间感动了我,对书籍的敬重、对读书人的尊崇是没有国界的。

本来这是2022年最后一档嘉宾访谈节目,却因为种种原因成了2023年的开篇。再过几天就是大寒了,节气的一个轮回到了尾声,这一年,许多人都走得磕磕绊绊,深一脚浅一脚的,有些艰难。好在,立春就在不远处,我们不需要踮起脚尖就可以看见春天了。

一本书的永恒

如果真有“感应”一说,那么季节和植物的感应最灵敏,也最默契,春风吹过,各种花次第开放,开得无拘无束,开得灿烂妩媚。四月,芳菲将尽,但季节会给花儿许下一个承诺:下一个春天不见不散。岁月就是在这样的轮回更迭中形成一种永恒。

因为这种永恒,让每个人心存美好的念想和期待。

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永恒,但,书可以。

《脊梁:海安工业奋斗的足迹》(以下简称《脊梁》)就是一本让海安工业的历史永恒,让海安优秀企业家不畏艰难、勇毅前行的精神永恒的书。

书中31位企业家,即便有我熟悉的名字,但如果没有这本书,我不会详细知道他们可敬可叹的创业故事,也不会知道海安工业获得那么多国家级奖项的赫赫战绩,更不会知道1949年至2021年海安工业从步履蹒跚到足音铿锵的辉煌历程。40多万字,473页,一篇篇看过来,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读书节目的功能或者说价值是什么?就是帮听众找好书,给好书找读者。对,把这本由海安本土作家和资深记者撰写的书推荐给更多的海安人,节目责无旁贷!

以往访谈节目,一般先寻找主题,确定嘉宾,然后我再补读相关的书,这次,我先通读完全书,再去选定主题,物色嘉宾。这个小小的不同让准备工作做起来更从容,也更有针对性。我联系上了执行主编、海安市政协副主席陈楷,他是海安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元老级人物,对工业经济熟稔有加,而现在作为海安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应该说,他对全市工业经济有见地、有感情。曾经多次采访过陈副主席,他是让记者很省心的采访对象,只需说明采访意图,他不但告诉你想要了解的东西,还会拓宽你的思路,让你深挖到意想不到的素材,每次采访都有如获至宝的感觉。多年以后再次采访他,依然延续“省心”的印象,聊编撰过程、聊幕后故事、聊成书意义……无需我引导和插话。我想说,任何事情带着感情去做,就有了格局和灵魂。

仔细品读《脊梁》,每个企业家的故事都耐人寻味,他们个人的创业史串联起来,就是海安工业的发展史,渗透了几辈人的共同记忆,正是这些故事和记忆,展现出一批又一批企业家为海安发展做出的贡献,绘就出后来者踔厉奋发的精神底色。

一本书无论具有多么大的价值,“可读性”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脊梁》中有大量内容与生产相关,技术性、行业性较强,何以吸引普通读者兴味盎然地读下去,访谈中,副主编、海安宣传部原副部长吉光用“浩浩荡荡”这个词来形容每位作者所获取的素材,所以他感叹:把最有意思、最值得写的东西挑选出来,这个过程需要写作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而把细节挖掘出来,故事就好看了。

吉光对史学颇有研究,他从存史价值这个角度评价这本书,以《史记》为例,130卷中有112卷是人物传记,众多传奇故事构成了从汉武帝元狩元年往前到黄帝近三千年生龙活虎、波澜壮阔的历史。《脊梁》的主体由企业家传记构成,与“国家奖光荣榜”“工业大事要览”结合起来,使得这本书堪称海安工业的发展史。而说到《脊梁》的现实意义,他的语气和神态变得意味深长:全社会都要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这本书会起到标杆作用,让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成就一番事业。

吉光的解读大大超出了我对《脊梁》的认知,访谈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延展,这样的嘉宾走进节目,全神倾听,畅快交流,我何其幸运,听众何其幸运。

俗语说“谁家的孩子谁疼”,三位嘉宾参与了《脊梁》的组织和编撰,个中酸甜苦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因此,他们对《脊梁》充满了感情。后期剪辑过程中,很多时候我在一遍遍听原始录音,听他们谈采访感受、素材取舍、打磨稿件,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也许才能如此这般深情且投入。海安日报社原副总编卢锋承担的写作任务最重,有的企业去了七八次,他说,只有细致深入地采访,才能挖到含金量高的素材。双弘纺织的杨总是他的“老采访户”,他在采访一线时,不仅写过多篇报道,就连各种申报材料也是他操刀的,“熟悉的地方无风景”,面对熟悉的采访对象,怎样才能写出超越过去的作品?唯有采访深入再深入!那是个大夏天,每天跑企业,到底跑了多少趟,已记不清了,用卢锋的话说,连周边的蚊子都认识他了。他感慨,采访写作的过程,是回望历史、净化自我和重新认识企业家的过程。我想,作为读者,阅读的过程是参照榜样、审视自我和感念未来的过程。

最近在节目中和听众一起品读了几本带有传记性质的书,其中《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的作者余斌表示,对历史的记录和对人物的敬重,最好的表达就是写一本书。从这个意义上说,《脊梁》的出版发行是对海安工业和优秀企业家最深沉的致敬!

和你静度时光

2023一切都“动”起来的这个春天似乎过得有些快,在捉摸不定的气温中,在冬装、夏装不断地切换中,就来到了初夏。立夏那天,朋友给我发来一个链接,说是特意送给名字中有“夏”的我,图文并茂,中国风,很文艺,“春去花谢,林深木密;草木清然,蔷薇香染”……是的,我很喜欢这个季节,但并不仅仅是因为我名字里有个“夏”。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在四个红绿灯的区间里来回,骑着车,风,不冷不燥,开过花的绿化带没有了喧闹,没有了惊艳,空气温和而舒爽,一切都是那么的刚刚好。

这个初夏于我还有一层意义,接手《凤凰读书》正好一个四季的轮回,或许对于一个职场老人来说,对一档节目不必如此上心,可因为对广播的那份感情,在FM88.8的电波里挖呀挖呀挖,和听众一起读书,品文坛佳作,让精神通透、思想开花。蹭个当下网络热点,不过,倒也确实是这一年的工作状态。

这期访谈播出半個月了,似乎还没有走出节目的情境,海安市政协在《凤凰读书》节目中开设“书香政协·委员悦读”系列访谈,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而对于节目来说则是一个里程碑。首期节目安排在世界读书日播出,那天早上打开手机,无论是公众号还是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关于读书的话题,“读书日”生生过成了节日,在一片“喧闹”中,我把心里的一点小感慨发了个圈:芬芳四月有书香。接手《凤凰读书》13个月少2天。“岸芷·书香政协”品牌看得上这个小小阵地,是认可,更是鞭策。那天,拍摄现场,当市政协李春旺主席问候《凤凰读书》听众的时候,我的心情不只是激动。政协人才济济,与书籍的滋养密不可分,三位嘉宾的读书分享值得倾听。

“书香政协·委员悦读”嘉宾访谈和以往的节目有些不同,话题要与履职结合起来,所以,对能不能把节目做得好听我有些顾虑,三位嘉宾都是单位或者部门的负责人,我担心他们不经意间会官话、空话、客套话,因此,我在准备提纲时使用了一些小“伎俩”:记忆中的读书故事、亲子阅读时光、履职中的阅读体验等等,我用这些小切口的问题去激发他们也许已经久违的温情,正如作家麦家所说,“最美好的爱,能唤醒我们的灵魂。”于是,景爱喜无限深情地回忆起小时候受爷爷的影响爱上了读书,她说,如今最大的幸福就是陪伴女儿安静地成长。原来,我眼前这位形象有些高冷、做事雷厉风行的基层女干部也有知性、优雅的一面。市实小副校长张小宁让我在节目中称她张老师,她说很享受每天在校园里被孩子们一声声“张老师”叫着。人美声音也甜,说起小时候发现“天机”打开了爸爸藏着书的柜子,激动和喜悦依然溢于言表,可以想象,当年文静柔弱的小姑娘为了看书成了斗智斗勇的假小子。而当张老师分享她阅读的体会时,那份温婉和恬淡让世界顿时安静下来:“蓄着故事的篝火,写满月亮的诗歌,女孩儿脸颊的绯红,少年嘴角的梨涡……这一切的一切都会让我觉得这世间有太多太多的美好。”和两位女性嘉宾比起来,市政协办公室王忠华则显得更加理性和睿智,从经济学到军事学,从本科到博士在读,妥妥的读书达人,就连概括读书方法都是引用的古诗词。之前和三位嘉宾都不熟悉,而当聊起书的话题,彼此的陌生感一扫而光。

三位嘉宾一起上节目,节奏的掌控和话题的转换相对来说难度会大一些,但是,当全身心沉浸其中的时候,所有的技巧和法则都不重要,任时光慢慢流淌,尽情享受每一分每一秒。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忽然想起大张伟的一首歌《只想和你静度时光》,于是,缓缓推上调音台上的两路键:“我只想和你静度时光,不再迷恋远方,不再预支惆怅……”歌声纯粹、干净、温暖,很契合当时的心情和氛围。

好长一段时间回不过神来,“只想和你静度时光”,多么温馨的图景,多么美好的意象,可是,访谈也是一场不得不散的宴席,节目也总归有结束的时候,那就每天捧起一本书,让这样的图景和意象永远停留、驻扎在心里。

如果没有文学,生活会暗淡很多

一直有个念想:一定要专门做一档节目,聊聊《平凡的世界》,一定要请陈小敏来分享他心中的这部经典作品。前者可以理解,《平凡的世界》堪称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任何读书节目都不可以让这部小说缺席;至于后者,外人不一定知道其中的缘由,陈小敏不是权威、不是名人、不是大咖,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导游,请他谈《平凡的世界》意义何在?而当节目播出后,有朋友说,这一期的嘉宾选得真好。

认识陈小敏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虽然他年长我几岁,但我一直以“小敏”称他,也许是因为谈得来,没有客套,省去姓,图的是顺口。海安调频广播刚开通的时候,他的稿件经常出现在FM94.1兆赫的电波里,消息、通讯、散文他都能拿捏,后来有段时间我做文艺节目,其中有个栏目“音乐留言簿”,诠释音乐与人生的况味,没想到,这种类型化的栏目要求,他也能驾驭自如,音乐和文字交融,表情达意洒脱干练,直抵人心。后来工作上的联系少了,有一次在新华书店遇到他,见他认真挑书的样子,我愣了好久,我想,那一刻,他的世界安静又富足。从那以后,每次见面的招呼都是“最近看的什么书”。再后来,连偶遇都很少了,有了微信后,从他的朋友圈里看他的日常,看他的感悟,他很少发旅游线路广告,这和一般导游不同,我很奇怪,他为什么不借朋友圈万能的功能,为自己揽揽生意?

早在我刚接手《凤凰读书》的时候,就在心里捣鼓怎么做一档节目,主题围绕路遥和《平凡的世界》,而当时脑子里的嘉宾人选想都没想,就锁定小敏,算起来有21个月了。很多想法在心里憋久了,有的会发霉、枯萎;有的会出芽,生机萌动。当我把这个已长出嫩芽的想法和小敏说了后,他很久才回复:“怕说不好”,我理解他的迟疑,《平凡的世界》这部煌煌巨著,路遥这位被读者称作精神导师的作家,在读者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怕说不好”很自然,但我相信小敏能说好,这份把握来自对他的了解。

这么多年在我和小敏的交往中,聊着聊着,话题总是又回到路遥,他对路遥作品的熟稔程度、独到见解,以及近乎狂热的喜爱令我敬佩。他购买了路遥的全套作品集,搜集了历年来报刊上有关路遥作品的报道和评论。有一年他带团去陕北,途经延安大学,趁游客自由活动的短暂空隙,去拜谒了路遥的墓地。近处,草木凋零,寂静肃穆;远处,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辽阔而苍凉,他当时心里一定在默念着什么,不管路遥有没有听到,这是一个读者对作家最崇高的敬意,汇入延河水,流向双水村。节目中,当他再次说起这些的时候,我依然被他的虔诚所感动,而他也再次沉浸于彼时彼景。作家的个人魅力和作品的永恒魔力無法撼动,且日久弥坚。

这些年,小敏的工作辗转几个单位,人生境遇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与导游把“每天都过成风景”的状态距离甚远。而支撑他的力量就是书籍和文学。特别是疫情三年,旅游行业遭受重创,小敏和同行们一样每天待在家里等曙光重现,有的撑不住了索性改行,他有些特别,反正有大把的时间,把过去没看完的书看了个遍,把过去想写的文章在键盘上一一敲下,其中,包括8000多字的长篇散文《春到飞跃河》。但是,读书和码字不能当饭吃,没有了收入来源,时间一长,难免焦虑甚至恐慌,那段时间,翻看他的朋友圈,依然是清新、不落俗套的文学范儿,偶尔也调侃、吐槽,看得出他的无奈和无助、窘困和惆怅,但他的表达方式幽默,不失智慧。也许,书籍和文学滋养过的性情就是不一般。

节目里,我问小敏,最喜欢《平凡的世界》里哪个人物?他回答我:都喜欢,因为每个人物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典范之作,《平凡的世界》堪称读者的精神灯塔,而对于小敏这样的所谓体制外的普通劳动者,小说传递的精神力量帮助他们跨过了生命中一道又一道坎。值得称道的是,小敏对于文学爱得纯粹又理性,他不偏执、不迂腐、不清高,他和听众这样分享读书体会:既要读有字的书,更要读无字的书,所谓无字的书,就是要向生活学习。前者让灵魂高贵,后者让脚步踏实。

“这一生只想好好做个平凡的人,有个家,有个梦,陪我迎接每一个早晨。这一生只想好好做个平凡的人,何必争,何必问,只有快乐才是真……”搜肠刮肚选了这首《平凡》作为节目结尾的压混歌曲,旋律明快、温暖,童安格的演唱优雅奔放、洒脱不羁,这些正契合这档节目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个春天有些特别,先是春雷阵阵,没几天,又雪花飞舞,就好比我们平凡的一生,有太多的不期而遇,也有太多的事与愿违,但无论怎样,都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世界。正如路遥所说:只有拼命工作,只有永不竭止的奋斗,只有创造新的成果,才能补偿人生的无数缺憾,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作者简介:

夏野萍,女,海安人民广播电台《凤凰读书》节目主持人。

猜你喜欢
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春日读书正当时
读书使人进步
少年读书正当时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读书
读书的好处
读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