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与失败: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电影《黑天鹅》中的女主角

2024-04-22 17:32吴心怡
三角洲 2024年7期
关键词:托马尼娜芭蕾舞团

吴心怡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美国心理惊悚电影《黑天鹅》中的主人公尼娜进行分析。该片于2010年上映,在票房和影评上都获得了成功。在整部影片中,主人公尼娜不断完善自己的舞蹈技巧,从白天鹅开始蜕变,最终将黑天鹅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简而言之,影片中所描述的是一个关于妮娜个人成长的故事。然而,通过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相关理论和电影镜头的分析,在家父长制度框架下,尼娜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打破和脱离这一大框架的,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男性导演视角下的女性主义

《黑天鹅》中女主角尼娜是一个著名芭蕾舞团的芭蕾舞演员,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训练,有着扮演白天鹅的先天优势,但是当一场重大演出日渐临近,导演要为新的舞台剧《天鹅湖》 挑选新的女演员时,她发现自己不能很好地表现“黑天鹅”的角色。在面对舞团团长托马斯、母亲,以及竞争者莉莉的压力下,尼娜的幻覺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严重。演出终于开始了,尼娜在第一幕结束后哭着回到了她的更衣室。在幻觉中,她发现莉莉正在为黑天鹅做准备。两人为了争夺表演黑天鹅的机会而大打出手,尼娜用一块破碎的镜子刺死了莉莉。当尼娜作为“黑天鹅”出现在舞台上时,仿佛她的身体和灵魂都完成了蜕变,然而再次回到更衣室内,莉莉的出现让她明白了是幻觉,尼娜用镜子的碎片刺伤了自己。当最后一幕开始时,尼娜表演了天鹅跳下悬崖并自杀的场景。

虽然《黑天鹅》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心理惊悚片,但也有许多其他不可忽视的因素。 作为一名芭蕾舞演员,尼娜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了芭蕾舞,不断提高她的舞蹈技巧。就芭蕾舞/芭蕾舞团这一装置而言,它在影片中被从不同角度描绘出来,并具有象征性意义。尼娜心理发生的深刻变化体现在她和托马斯以及她和莉莉的关系之间。尼娜从一个纯洁而努力的女孩转变为一个邪恶而有性吸引力的女人,最后成为黑天鹅的完美代表。 这种转变的原因似乎与尼娜和托马斯之间的关系有关。另一方面,尼娜和莉莉之间的关系成为影片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它提示了一种双生和同性恋关系。电影《黑天鹅》虽然是一部心理惊悚片,但关注电影中的性别和女性自身,便可以开辟新的解读路径。换句话说,女性在当代电影中的表现,即使在有女性主角的电影中,仍然以女性通过依赖男性或通过与男性的情(爱)人关系实现自身价值的故事为主。一般来说,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中,默认受众群体为女性观众是很常见的。这是因为女性观众往往会认同女主角,更能与主角进行同一化。然而,在《黑天鹅》中,更为常见的是以第三人称视角拍摄主人公尼娜,她作为一个客观化的角色存在,以被别人看到的形式出现,但却很少被观众以主观的、第一视角的方式代入。结合芭蕾舞团这一装置,从各个角度看,《黑天鹅》都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文本。然而,《黑天鹅》的叙事发展却有别于其他男性视角主导的电影。如果这部电影是基于男性导演所描绘的普遍背景,尼娜应该很高兴能和一个男人(托马斯)在一起,并进一步提高她的舞蹈技术。尼娜的死亡意味着什么,观众将如何理解她的“完美”的含义? 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黑天鹅变得独一无二。本文将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和镜头分析,确定影片中芭蕾舞团的象征作用,以及明确尼娜的人物像和其成长历程。

在父权制下的成长

芭蕾舞作为一种舞蹈形式,是一种高雅、美丽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正如A.O.斯科特在《纽约时报》中指出的那样:“芭蕾舞,在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中,舞者是所有舞者中最美丽的。芭蕾,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被证明需要无休止的练习和艰苦的身体训练。身体,尤其是年轻女性的身体,被拉伸和扭曲成非自然的姿势,她们所达到的短暂的、令人窒息的优雅的代价,在影片的特写镜头中被展现出来。作为这种折磨的主要工具之一的脚趾鞋也似乎是代言人和替罪羊。”为了将芭蕾舞表演得完美无缺,舞者要接受严格的练习和控制,而正是这种坚忍不拔的控制,其实是对她们身体的暴力。然后,女舞者在“舞台”框架内进行表演,向观众展示她们身体的灵活性、技术的高度和舞蹈的完美性。鉴于这些模式,产生这样的印象并不奇怪,即女性是“被观看的对象”,满足了男性观众的欲望。

芭蕾舞是影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尼娜存在于舞台的框架中,被描绘成一个可以看到的对象。而对于芭蕾舞的舞蹈,辛西娅-J-诺瓦克写道:“当我开始参与女权运动时,我对芭蕾舞中的女性被刻板地描述为脆弱、精致、美丽的物体,被男人展示和控制感到愤怒和难堪。”正如诺瓦克指出的,芭蕾舞被认为是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那么,本文将会确认电影《黑天鹅》中芭蕾这一装置的意义影片描述了前骁将贝丝因年老而被迫退休,尼娜为保持身材而呕吐食物,以及舞者们为获得扮演天鹅皇后的机会而进行的艰苦竞争。这些场景里的跳芭蕾舞的女性的确是以陈旧的形象出现的。本文将从以下两个镜头说明,尼娜和影片中的大多数女性角色一样,没有自己的身份,而是作为一面镜子存在,观众(他人)的欲望是如何投射在她身上并得到满足的。

在电影的前半段中,有整个芭蕾舞团一起排练的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是从导演托马斯的角度拍摄的,他从礼堂的顶部俯视着芭蕾舞团的成员。然而在这个镜头中,托马斯的目光并没有集中在任何人身上,他也没有看向妮娜。芭蕾舞团的成员统一穿着黑白灰三色的练习服,他们的个人特征在这个镜头中没有得到体现。换句话说,对托马斯来说,不管他们是谁,他们代表的不过是同质化和泛化的生命。而尼娜在这个镜头中,也与其他人一样,被剥夺了主体性,她就像一个“空壳”,是别人的欲望对象。

几秒钟后,镜头从托马的视线转为尼娜的视线,这个镜头是从尼娜的视线角度望向托马的,然而尼娜看的却是 “镜子里的托马”。托马在屏幕的中心,由于镜子的存在,下面的成员可以从任何位置看到托马。换句话说,托马是这个芭蕾舞团的中心,成员们从不同角度都可以看到他。在此,这两个镜头的对比效果异常明显。笼统的、没有个人特征的舞者在“下面”,而托马作为权力的代名词,独自一人占据在 “上面 ”的位置。关于芭蕾舞者和托马的形象,芭蕾舞团是一个父权制的地狱般的景象,由一个几乎是戏谑性的艺术总监托马斯控制,他经常操纵舞者相互竞争。正如费舍尔所指出的,托马斯从 “上面 ”俯视着芭蕾舞团,作为父权制和权力的象征。另一方面,女性成员显然在父权制中扮演着女性角色。作为个人,她们不会有任何身份或个人特征,而只是被看的对象,是男人的欲望投射到的对象。而尼娜与这些女性一样,与她们同属一个芭蕾舞团,并没有任何差别。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尼娜与传统的女性角色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尼娜与其他女性角色的关系却试图尝试着把她带出父权制的大框架。以下将重点讨论了尼娜和莉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镜头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尼娜对父权制的抵抗。

幻想下的同性爱

事实上,莉莉的存在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尼娜的性格变得复杂。尼娜和莉莉之间的关系为尼娜的表现创造了与父权制妇女的传统框架不同和偏离的可能性。电影中所描绘的莉莉,是一个与尼娜完全不同的女人,她热情、性感、自由奔放,不受 “性”的限制。 换句话说,莉莉是影片中唯一不存在于父权制框架内的女性。而莉莉的存在被暗示为尼娜的 “替身”。例如,在影片开始时,我们观众通过托马斯的叙述得知,《天鹅湖》的主角是一对有着相同面孔但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奥黛特和奥黛尔。尼娜完美地代表了白天鹅,莉莉完美地代表了黑天鹅。她们的表演充满了象征性的意义。因此,对尼娜来说,莉莉是她的另一个自我,而尼娜和莉莉之间关系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尼娜自我身份的变化。

尼娜和莉莉关系的变化,在尼娜见到黑衣女子这一场景中便有暗示。正如电影情节所提示的那样,尼娜和莉莉互相接近、结合并最终擦身而过。随着电影的推进,尼娜的幻觉越来越强烈,最后她杀了“莉莉”。本文将通过分析尼娜和莉莉在最后演出时发生争吵的场景,来确定尼娜身份变化的最后阶段,即对自我的否定是如何在镜头中表达出来的。

在93:13开始的休息室的场景,尼娜和莉莉开始为黑天鹅的角色争吵。尼娜把莉莉推向一面镜子,镜子摔在地上成了小碎片。被尼娜推着的莉莉倒在地上,莉莉的脸变成了尼娜的脸。随后,尼娜用散落在地板上的碎镜子碎片刺伤了莉莉。莉莉昏迷不醒,尼娜收拾好残局,立即上台表演黑天鹅的角色。在这个场景中,莉莉的脸和尼娜杀死“莉莉”这一事实是需要被注意到的。

莉莉的脸变成了尼娜的脸,但几秒钟后又恢复了正常。然后,当尼娜杀死莉莉时,莉莉的脸仍然是她自己的。因此,从尼娜的角度来看,尼娜确实已经杀死了莉莉。在这个镜头中,尼娜可能下意识地把莉莉当成了“另一个自己”。这一连串的场景也说明了一点,尼娜刺伤的其实是她自己。而这一场景,让尼娜成了让男性恐惧的对象。在《女性怪物》中,克里德描述了一个挑战传统父权制的女性形象。在那里,女性成为男人恐惧和阉割的对象。

尼娜拿着玻璃碎片的形象,应该是一个阉割(男性)的女人。然而,尼娜刺伤的不是象征父权制的托马斯,而是象征黑天鹅的莉莉。尼娜没有成功地阉割男人,而是“杀死”了唯一偏离父权制框架下的莉莉,这一事实包含了双重含义。第一个是尼娜自己的自我否定,她否定了想要从束缚她的父权制下逃脱的那个自己。第二层含义是对作为对父权制的抵抗的同性爱关系的否定。因此,尼娜最终还是无法摆脱父权制的束缚。

电影的结局是以尼娜的死亡而告终的。凯伦·A·里岑霍夫认为《黑天鹅》和《钢琴教师》中的两位女主角掌握着自己的性主体,但她们没有战胜它,而是失败了。这样一来,两位电影导演都展示了爱情和性的倒退、黑暗的一面,这是女性解放的产物,但最终却失去了控制,当妇女决定自己的命运时,这种情况最终失去了控制。在传统的父权制下,尼娜试图控制自己的命运和性,但却无法成功做到这一点,所以最后,里岑霍夫将其解释为以死亡的形式表达女性的自我解放。然而,本文认为尼娜的死亡有不同的意义。尼娜的死可以被解读为对违反社会和传统异性恋模式的惩罚。 尼娜无法达到父权制社会传统上赋予女性的家庭维护和生育的要求。因此,她首先压制自己的欲望,并通过渴望同性恋而不是异性戀关系来承担性罪。 尼娜的死难道不是对她所犯的罪的赎罪吗?因此,尼娜的死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双重否定。尼娜在她的幻想中杀死了莉莉,这实际上意味着对自己的否定,正如她的表演所象征的那样。此外,社会对尼娜的否定也很重要。由于她与莉莉的关系,尼娜试图扮演一个不同于传统女性的角色。尼娜尝试抵制父权社会的规则,但最终她没有成功,并受到了惩罚。

尼娜的性格,当然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是一个陷入父权制框架的女人的代名词,就像其他电影中的传统女性角色一样。她成长为一个单一括号的“独立女性”,但这种成长只能在父权制的框架内实现。然而,她与莉莉的关系变化是她自己身份变化的表现。尼娜将她的欲望投射到作为她的替身的莉莉身上,呈现出对父权制的抵抗。然而,结局中的双重否定也阻止了尼娜偏离这一框架。换句话说,《黑天鹅》一文是一个女人在父权制下的反抗、挑战和失败的故事。

(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托马尼娜芭蕾舞团
法国航天员托马的故事(上)
法国航天员托马的故事(下)
隧道谜案
隐形人
隐形人
编织的魅力
辽宁芭蕾舞团
辽宁芭蕾舞团
中国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
中国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