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的原画创作

2024-04-22 17:32周楠马袁媛
三角洲 2024年7期
关键词:仙丹原画后羿

周楠 马袁媛

本文以《嫦娥奔月》这一经典神话故事为原型,从剧本、画面、传播三个方面思考原画在融媒体背景下的创作新方法和传播新途径,旨在完成一款内容与画面高质量的交互原画作品。

近年来,融媒体作为一種新型媒体诞生。“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传统文化的复兴也让设计师们抓住机遇,逐渐引领国风成为主流。其中,《嫦娥奔月》作为我国典型的神话故事被当作素材频繁出现,这一故事也曾经多次被改编成绘本、游戏、影视剧作品,例如:绘本《嫦娥奔月(中华传统经典故事绘本)》、电视剧《嫦娥奔月》等,但是这些作品的表现形式缺乏趣味性,难以令观众有沉浸式体验感,而利用融媒体的交互性和传播特性可以创作出一种新型交互原画,这将更加符合大众所需的沉浸式、碎片化的阅读需求。

探索以神话故事为主题的原画现状

如今,中国的原画正在科技迅速发展和政策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其中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改编的原画作品也不在少数。按照原画的呈现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概念影视作品和交互游戏作品。

影视作品以剧情决定作品的精神内涵,以画面决定观众的观感体验。在剧情方面,这类作品通常为了丰富人物的性格,增加戏剧冲突,会对原有故事进行改编。例如在影视作品《飞奔到月球》中,温婉贤淑的嫦娥不仅在语言、动作、妆容上更加具有现代特色,还摇身一变成为在月球开演唱会的摇滚歌手,这种跨度过大的改编容易引起观众的误解,甚至会导致对历史的曲解。在画面方面,3D建模技术的普及、光影的刻画也使画面更加贴近现实,但也导致了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同时,影视作品与观众缺乏互动,无法引起观众自行思考。

相比较概念影视作品,原画另一种呈现方式——交互游戏,可以很好地解决缺少人机交互的问题。网络游戏在预设内容中都会为游戏者搭建一个虚拟的游戏参与空间,游戏者在这个虚拟空间内通过鼠标、键盘等设备操作游戏进程。而在有游戏角色设定的网络游戏进程中,游戏者还会与游戏中的角色之间产生代入感。近年热门游戏——《王者荣耀》为玩家搭建了一个与中国历史相关的空间,其中三分之二的游戏角色都有历史原型。将神话故事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无形中使年轻用户关注到优秀的中国文化。但是以神话故事为背景的游戏,通常只使用神话故事中的部分元素,无法将传统故事完整地传承下去。并且此类玩家相比人物背景和剧情发展,往往更关注游戏体验和游戏结果。所以,无论从作品传达信息的方式,还是从玩家的游戏体验侧重点来说都很难将神话故事很好地传播出去。

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制作出一款拥有完整剧情又能够让玩家有沉浸式体验的原画作品,可以利用融媒体打破传统媒介,创作出影视作品和游戏作品相结合的交互式原画作品。

融媒体时代下的原画创新之路

利用融媒体制作的新型交互原画作品既弥补了影视作品缺少交互,难以给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影的缺陷,又突破了单一的传播方式。以下从剧本创作、画面视觉效果和传播方式三个方面介绍。

一、剧本创作

一部有生命力的原画作品必不可少的是背景剧情,有了剧情作支撑,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嫦娥奔月》这个故事流传着多个版本,其中流传度最广的版本中的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亮上。

在这个故事中,嫦娥是正义勇敢的女性的化身。服药后飞向月亮标志了百姓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浪漫的追求。即使嫦娥已经飞去月亮,后羿和村民们依旧坚持每年来纪念嫦娥,同时嫦娥心系家园,这是家国情怀。为了弘扬这部故事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也为了避免观众产生误会,在主要剧情上不作太多改动。为了讲述清楚嫦娥奔月的前因后果,设置了后羿射日、王母娘娘赐仙丹、嫦娥收起仙丹、嫦娥守护仙丹、奔月、纪念嫦娥这六个丰富场景。

在创作剧本前,首先明确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与中国汉代类似的架空世界。语言上既要贴切时代背景,又要让大部分观众明白对话的意义,所以使用白话文来设计台词和旁白。人物对话需要契合人物性格和对话情景,例如:性格温婉的嫦娥在迎接辛劳的丈夫回家时要表现出终于等到丈夫归来的喜悦以及心疼时说出“快回家歇息吧”,而在面对想要抢夺仙丹的逄蒙时又需要体现出她坚毅勇敢的一面,能够对逄蒙果断说出“你休想将仙丹夺了去”。

剧本除了确定对话台词和动作之外,整体效果和用户体验也需要考虑到。音效对于整部作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以嫦娥为例,与逄蒙抢药时会出现挥舞武器的声音,在奔月时出现风声。在体验上,小组成员增加了交互环节。在后羿射日这一场景中,用户点击选择太阳后,后羿将太阳射下;在逄蒙逼迫嫦娥交出仙丹时,依据当时的情况嫦娥可能会做出两种选择,一种是将仙丹交出去,另一种则是吞下仙丹。这时画面会出现两个选项:1.自己吞下;2.把仙丹交给逄蒙,两个选择框让用户自行选择,选择后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设置不同的选择,让用户在其中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交互设定,既是交互作品的一大创新体现,又能增加用户的参与感、体验感。

神话故事虽然经过一定程度的夸张,但本质上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是对当时史实和先民心理一种浪漫化、传奇化的曲折反映。通过还原大致故事情节,利用现代科技将用户带入故事当中,能够将其很好地传承下去。

二、原画制作与画面效果

为了实现剧本描述的画面,小组成员在制作平台中选用了木疙瘩,木疙瘩是专业HTML5融媒体内容制作平台,具有媒体融合、内容创新、用户互动的特点,利用木疙瘩这些特征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些画面效果。考虑到用户体验,将画幅尺寸定为626×320毫米,分辨率为300。这不仅可以在木疙瘩H5中进行后续交互工作,也可以适配市面上大部分的机型来将我们的作品完整地展现出来。

由于故事以架空古代为背景,因此敲定了国风插画这一类型,既能彰显出中国风格的优美,又能很好地契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在人物刻画中,根据后羿骁勇善战、勇猛果敢的特点,设计出了身姿伟岸的后羿;“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坐罗衣。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嫦娥不仅天生丽质,还身材修长、面容清丽;王母娘娘是一位威严而庄重的女神形象,体态端正,面容满是富贵之相。逄蒙虽身姿挺拔却面露凶色,甚是不好相处之人。

在设计主要场景和人物细节时需要考虑到时代背景与神话背景。后羿身披虎皮色(RGB:f8ab66)长袍,瞄准太阳拉弓后,弓箭射向太阳。在这幅画面中通过高饱和的暖色调背景、大幅度的身体动态,不仅突出了极端天气,还刻画了勇敢、正直的后羿的神射手形象。嫦娥身披仙袍、发饰上点缀星辰,以柔和的白色(RGB:#fcebeb)和淡蓝色(RGB:#a1adbd)为主,运用淡色系来营造神秘氛围。嫦娥在情急之下吞下仙丹后,在月光(RGB:#937a9e)的映照下奔月,姿态优雅。整个场景营造出的安静祥和的氛围也与嫦娥的风姿绰约相辅相成。王母娘娘身穿华丽宫服,主要为红色(#f37b7b)和金色(RGB:#ffc24c),为其增添高贵和神圣,加上国风华贵元素,更凸显了王母娘娘雍容大气的形象。

在设计的原画作品中,次要景物也必不可少。在王母娘娘将仙丹赐予后羿这一场景中,后羿站于建筑高大的天庭门外,在云朵的拢簇中,更体现了恢宏气势。在王母娘娘将仙丹赐予后羿时,后羿双手接过仙丹,以表礼貌与珍重,从古至今一向注意礼仪,这在作品中也加以刻画。在后羿从天庭回到家中后,嫦娥独自在院中等待,两人所居院落与屋子,井井有条、张弛有度,体现出寻常人家夫妻和睦景象。

在将原画作品加工成H5交互作品时,通过导入原画PSD素材源文件,通过新建元件,设置交互效果。在每一页设置前一页和后一页的翻页效果,选择平移效果和左右翻页,并且支持点击翻页,相比于以往的固有翻页模式,此种方法让用户直接点击,更为方便。在后羿射日这一场景中,通过绘制动作路径,伴随着后羿飒爽的拉弓动作,以及后羿在不同的方向、角度分别将天上其余9个太阳射下,一气呵成。在逄蒙与嫦娥争夺之时还会碰倒屋内物件,在物件上加入动作,例如:物件摇晃后掉落、碎裂。在人物动态方面,加入多个关键帧,在设定的时刻加入动作,例如通过划动人物来向后躲避、向前追击等更加符合实际。相比于利用多个图层来展现人物动态,加入关键帧的方面既轻松又直观,还可以让用户参与到故事中,增加用户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在这些画面中,我们使用了细腻的画风和丰富的细节,明显突出人物形象与精神,通过交互方式,H5交互作品可以让用户更加沉浸于《嫦娥奔月》的故事中,拥有更丰富的互动体验,也给交互作品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传播

新媒体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信息传播及时、内容详细具体、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融媒体运作模式的出现展现出当下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迅捷、内容丰富、个性多元的强大优势。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较大,同时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喷涌而出,碎片化阅读盛行。而融媒体平台传播顺应了这一需求。相较于传统的书籍、影视作品以及歌舞剧的传播形式,融媒体的出现为受众提供了自主选择并与其互动的选择,实现了从单项被动接受到双向互动的转变。

《嫦娥奔月》交互作品将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艺术文化与民族魅力的世界,在精美的画面和创新交互的加持下,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碎片化阅读带来的益处。通过利用H5技术,原画作品可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给用户,丰富的交互体验和多媒体元素也能够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感知感受,扩大原画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此外,通过科技交互,观众还可以分享对于嫦娥奔月的见解与切身感受,不同见解、想法的互通有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這款作品的讨论度与浏览量。因此,将原画与H5技术结合,不仅可以打破传统原画的局限性,还能够创造出更具交互性的艺术作品,这种融合有效地推动了原画向前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设备的迭代,许多社交媒体、视频软件等涌现出来,融媒体的出现将这些平台串接起来,帮助原画作品迅速扩散,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和欣赏,这正是融媒体最大的优势。

科技发展给电子设备带来了更新,艺术家通过移动设备展示自己的作品,观众也可以随时欣赏,与艺术家进行互动,观众之间可以分享和讨论嫦娥奔月的故事,不管是人机交互还是人人交互都增加了趣味性和沉浸感。这些新渠道的出现,为原画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将原画带入更广阔的群体中,吸引群众,推动原画创新与发展,传播传统神话。

本文通过研究以神话故事为原型的原画和融媒体时代中的艺术作品分析得出,在融媒体时代下,以神话为主题的原画将迎来新的发展。利用H5技术为原画添加交互效果,并运用融媒体扩大对原画作品的宣传面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的代表,其中蕴含了古人的智慧和家国情怀。利用原画和交互技术对《嫦娥奔月》进行创新,使《嫦娥奔月》“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原画的发展,而且对增强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都是有意义的。

本文系2023年省级一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融媒体视域下国风原画的交互设计与传播”成果(项目编号:202313573092Y)。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仙丹原画后羿
《游戏角色原画设计的风格研究》插图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原画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
后羿射日
神奇的汉字
相思·中秋
我和后羿过一天
寻找“仙丹”的日子
后羿射日
田元作品
孙悟空偷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