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摄影对群众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

2024-04-22 01:01苏亮
三角洲 2024年7期
关键词:传统习俗民俗文化民俗

苏亮

民俗摄影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记录和传承民俗文化的有效方式。本文分析了民俗摄影的兴起及发展历程,阐述了民俗摄影的重要意義,探究了民俗摄影对群众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主要集中于记录与保存民间传统习俗、传播与推广群众文化、发扬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激发兴趣与参与以及凝聚社区与身份认同。通过民俗摄影为群众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而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本文旨在探究民俗摄影对群众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以期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和启示。

民俗摄影的兴起及发展历程

民俗摄影是指以摄影手段记录、传承和推广各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和传统习俗的行为。我国的民俗摄影最早兴起是源于1993年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在北京的成立。它通过镜头捕捉瞬间,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仪式和民俗风情展现给更广大的群众,民俗摄影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种摄影门类的发展:一是民俗学摄影;二是民族风情摄影。以下是对民俗摄影兴起及发展历程的分析。

一、兴起阶段:文化自觉与民间关注

王小亭先生、庄学本先生早在20世纪初拍摄青海、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包括他们生活的环境、服饰以及生活习俗等,可以最早称为民俗摄影。沈澈,我国“民俗摄影”的创始人,他查阅大量的民俗学文献以及书籍,并且深入民族地区拍摄。通过长期的坚持与努力,1993年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在北京成立。后来在摄影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下,人们开始关注和记录本土的民俗文化。

二、发展阶段:专业组织与活动丰富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建筑、老城区等受到拆迁的威胁,因此记录和传承显得格外重要,这一时期民俗摄影大放异彩。尤其随着电子媒体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平台的流行,个人摄影爱好者有了更多展示作品和分享经验的机会。这使得民俗摄影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专业的摄影组织和社团相继成立,并举办各种摄影比赛、展览和讲座等活动。这些组织提供了平台,使摄影师们能够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一些地区和民间团体也开始注意到民俗摄影的重要性,在各类传统节日和庆典积极邀请摄影师参与。摄影家吕国顺先生花了六年时间深入客家人的生活,拍摄当地的土楼建筑,对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进行了细致的采访记录。

三、成熟阶段:文化传承与社会影响

随着民俗摄影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民俗摄影对于民族文化、群众文化传承的价值。这种形式的摄影记录不仅能够保存民俗文化的记忆,还能够通过传播和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民俗文化的魅力。摄影作品中的细节和情感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习俗的思考,并增强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本文旨在探讨民俗摄影对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现。民俗摄影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表明了人们对于本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它不仅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创作和交流的平台,也为群众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民俗摄影能够记录、传承和推广民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珍视自己的传统,进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和发展。

民俗摄影对群众文化的重大意义

群众文化是指广大群众参与和创造的文化活动,涵盖了各个社会群体的文化表达和艺术实践。它是一种以民间为基础、符合人民群众需求和利益的文化形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情感和审美追求。群众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群众文化通过民间的创造和参与,传递了人民群众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展示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不仅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涵,也推动了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民俗摄影在保护和传承群众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它通过记录、传播和推广民俗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认同感,同时也增加了群众的参与与互动,从而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

一、文化传承和保护

民俗摄影通过记录、保存及传播民间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为后代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档案。这些摄影作品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例如,摄影师记录下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包括舞蹈、音乐、仪式等,这些照片成为宝贵的资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民间美术和手工艺是群众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各地的传统绘画、剪纸、刺绣等技艺都是由普通人传承和创作的,代表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例如,中国的年画、窗花和金银丝织等传统手工艺品,体现了群众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摄影师通过记录这些民间美术以及手工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群众文化作品。再如,民间戏曲和说唱艺术也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的传统戏曲形式如京剧、评弹、梆子等,以及说书人和民间艺人的讲述艺术,都是通过群众的参与和传承得以延续的。中国的相声、故事会和曲艺表演等,都是基于群众对故事讲述和艺术表达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民俗摄影的形式将群众文化进行记录,使得群众文化得以真实地被记录、创新和发展。

二、文化多样性和认同感

民俗摄影展现了各地区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风情,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摄影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并增强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例如,一些摄影师通过记录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服饰和仪式,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民间音乐和舞蹈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形式,如民间歌谣、传统舞蹈等,都是由群众创作和传承的。中国的民族舞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形式,都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群众传承下来的。这些音乐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更多的人传承,更需要被记录、被保存,被传承,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增强人们对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三、群众参与与社会互动

民俗摄影可以促进群众的参与和互动,拉近摄影师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通过与群众居民互动和合作,摄影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捕捉到真实的民俗场景,使摄影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朴实自然。这种参与性的摄影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也为社区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社区组织的文艺演出、戏曲表演、舞蹈比赛等活动,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文化艺术的欣赏和参与需求。通过文艺汇演,居民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参与到文艺创作和表演中去。摄影师记录下这些庆祝活动,相关照片展示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吸引很多人的关注和兴趣。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的分享,这些摄影作品引发了公众的热议和讨论,让更多人了解和尊重这个地区的文化传统,并激发了更多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民俗摄影对群众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

民俗摄影对群众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在其记录与保存历史、传播与推广民俗文化、激发兴趣与参与以及凝聚社区与身份认同等方面。通过民俗摄影的实践与传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并丰富社会的文化内涵。

一、记录与保存

民俗摄影通过镜头捕捉并记录下各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起到了宝贵的历史档案作用。这些摄影作品不仅记录了瞬间的场景和细节,还展示了民间艺术、工艺品和传统装饰等重要元素。这样的记录与保存使得民俗文化能够被后代更好地理解和继承。尤其是一些即将消逝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有助于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民俗摄影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民俗摄影,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二、传播与推广

民俗摄影具有图像直观、易于传播的特点,通过社交媒体、展览、出版物等渠道,可以将民俗文化的美和价值向更广大的群众传播和推广。这样的传播与推广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和参与到群众文化的传承中来,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认同感。通过民俗摄影,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民俗摄影可以宣传和弘扬当地的民俗文化,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增强当地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通过展览、出版等方式推广当地的民俗文化,提高当地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三、发扬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

民俗摄影都有助于发扬群众文化,并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可。无论是通过文化纪实还是艺术表现,摄影师都能够通过镜头将群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独特魅力传递给观众。同时,通过突出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差异性,民俗摄影也有助于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互相交流,促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一是借助民俗摄影文化纪实。民俗摄影通过真实记录民间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以客观的方式呈现文化的真实面貌。通过捕捉民间仪式、庆典、节日等活动的瞬间,摄影师能够将这些珍贵的瞬间永久地保存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这种文化纪实的形式不仅记录了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文化现象,也记录了人们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是艺术摄影传递方式。民俗摄影在传递群众文化时,也应用了艺术摄影的手法和表现方式。摄影师运用构图、光线、色彩等艺术元素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作品。他们通过对场景、人物、细节等的选择和处理,使摄影作品更具审美价值,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

三是民俗差异性表现。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俗文化存在着差异性,民俗摄影正是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展示来增强人们对群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摄影师通过捕捉并呈现地方性的风情、服饰、仪式等元素,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以及每个地方所独有的传统特色。

四、激发兴趣与参与

民俗摄影作品往往反映出民间生活的真实情感和生动场景,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习俗和文化的兴趣。这种兴趣的激发将促使更多人積极参与和传承民俗文化,如参加传统节日庆典、学习民间音乐舞蹈等。通过这样的参与,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群众文化。民俗摄影除了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实时记录,防止传统文化的消逝和流失之外,还可以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源和素材,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五、凝聚社区与身份认同

民俗摄影作品能够展示出地方性、民族性的特色,让人们更好地认同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这种身份认同感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群众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在社区层面,通过共同参与和传承,人们能够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综上所述,民俗摄影在群众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记录和保存民间传统习俗、通过艺术手法展现群众文化的美感、突出地域和民族的差异性等方式,展示了群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民俗摄影不仅让人们了解和尊重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也促使人们关注和参与到群众文化的传承中来。通过摄影艺术,能够记录、传播和推广民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珍视自己的传统,进而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未来,应该继续重视和支持民俗摄影,为摄影师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平台,并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共同努力,可以让群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丰富而多彩的文化生活。

作者简介:

苏亮,男,汉族,甘肃平凉人,本科,群众文化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洛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传统习俗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春节的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还保留多少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传统习俗历久弥新 不变的年味是亲情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