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及其价值

2024-04-22 08:14丁宁
三角洲 2024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佛教中华

丁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文化发展状态,其内容丰富,中华文化既是通过文献经典和文化器具等客体体现出来的,也在思维理念、意境特点、行为举止、风尚习俗等方面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族同胞一起创造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间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性。正是这种不同和共性的同时存在,才能让不同民族在不同中互相容纳,在相互融合中不断发展,逐渐地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民族认同等。各族人民在相互交流借鉴、互相融合的进程中,取长补短、汲取精华,构筑起一种共有的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容性展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部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的借鉴与吸收

从总体上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中国人民自己所创造的,是一个优秀的、统一的、和谐的、由内而外的、相互关联起来的文化。从内在上看,它包含了许多思想学说,主要以儒、道、法为骨干。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以周代的礼乐为根基,创立了自己的儒学理论,其主要内容有“礼”与“仁”两个方面。礼仪是一种外部的行为准则,“仁”则是一种内心的“仁”。“仁”是“礼”的理论依据,“礼”是“仁”的外部体现,二者共同组成了“和谐”的理论系统,同时也是孔子“哲学之塔”的基石。孔子之后,孟子和荀子则针对新的社会環境,从修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对儒学进行了拓展,从而使得儒学理论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两汉之际,在董仲舒的倡导下,儒家思想基本上确立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从此,儒教脱离了道、法、墨三家并立而居的局面,成了中国的主体,进入了一个儒释道合一的时代。两汉时期,儒家思想主要表现为经典,并产生了大量的经学家。他们以释经、释圣人志为重点,对儒家学说的广泛流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形成了自先秦以来的孔子学说的第二次发展高潮。宋明之际,儒学发展达到了第三次巅峰。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为代表的一群理学大家,在原始的儒家经典中,主动吸收道教、佛教的思考方式,在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创造中,最终构成了新时代的新儒学形态: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他们在理气论、心性论和功夫论上都有很深的探讨,把儒家学说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另一方面,借助科举制这一制度,使孔子思想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既要学习又要尊重的思想,从而大大提高了孔子在整个社会的影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转化

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学习,这两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是在1~8世纪对佛教的接受和转化过程,二是17世纪至今仍然在进行的对西方文明的吸收和改造。佛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道、法三家都是在中华本土孕育而生的理念,而佛教却是另一种类型。源于印度的佛教是一种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区别的异域文明。佛教是在公元6世纪左右形成的,它经过了佛教的部派和大乘佛教的发展,才进入中国的。佛教的传播始于东汉,是中国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前200年间,佛教在我国的传播范围十分狭窄,大部分民众对此还不甚了解。自魏晋以来,由于汉译佛经的广泛译介和僧人的积极宣传,使佛教得以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南朝四百八十座寺庙,体现了中国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的繁荣景象。至隋、唐两代,佛教大兴,诸流派结合中国的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建立了自身的意识形态系统。特别重要的是佛教的兴起。“不写文字,直抵人心”的特点,使得它有别于印度的佛教,也就是佛教在当地的发展,不再是印度的信仰,而是中国的信仰。从这一点上讲,佛教已成为中国人独有的信仰,并对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教科文组织的大会上明确指出,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后来经过漫长的演化,与中华地方的道教、儒教等宗教融合,形成了带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的禅学,它“为中国人民的宗教信仰、哲学理念、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人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将佛教的理念发扬光大,不仅发展了自己的佛教学说,还将佛教由中国传入日本、韩国,乃至东南亚。在这种文化交换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创造力,而且对原有的认识和思维体系进行了变革,使佛教也变成了中国特有的地方文化,两者达到了和谐统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时代

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我们从前人的智慧中寻找新的发展之路,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

首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兴旺发达的重要机遇,其内涵既有“大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品质,又有强烈的批评和反对“消极落后”“封闭保守”的传统观念。其次,它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优良的传统品德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品德,它可以使人们在社会上建立起比较稳固的人际关系。它反映了中国人民优良的品质、崇高的气节、高尚的情操和标准的礼节。

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当前,全球化既是一种历史潮流,又是一种现实,既突破了各国的贸易边界,又使得西方的思想得以在全球蔓延。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国际文明相互交融、相互学习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本民族的独立与自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在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的文化冲击时,我们不应该全盘否定,更不应该全盘接受,而应该将中华文化和异质文化相融合,深度发掘和研究中华文明,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塑造和展示中华文化的符号和形象,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随着经济一体化,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也在逐渐加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必须要有国际化的眼光,以一种更加开明的态度接受外来文化,并继续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与外来文化相碰撞,但正是因为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够在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吸收外来文明的精华,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宝

推动我国治理系统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重大任务,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丰厚的思想内涵。比如“以德治国,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共有美,兼天下”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我国国家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是为了调和,而“合”是为了交融。在当今纷繁的全球大环境中,我们必须从国家治理制度与能力的高度去把握“和合”的内涵,发扬“和而不同”之道,化“冲突”为“合作”,以求双赢,促进国际关系的文明进步。弘扬和谐文化,有利于建设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未被打断过,这是因为其旺盛的活力,才能延续几千年。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是当代中国人民对文化的信心与骄傲之源。知行合一,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强大源泉,也是其强大的精神根基。中华传统文化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获取对客观世界的正确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周而复始,中华文化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知行合一”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也是任何一个时期都不会衰落的根本原因。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路径

一、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形成制度规范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要注意政策与手段之间的系统协作,构建“立体化”和“综合化”的继承与发展机制,以持续加强体制保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大对经济的扶持,建立专门的基金,增加相应的财政投资和金融扶持,在有关部门实行税收减免,保证基金的足额到位。二要构建起一种跨行业、跨地域的合作与建设的体制,加强协调配合,将所有的权力和资源都集中起来,让各个行政主体、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同时也要让各文化单位机构和文化阵地平台的宣传和保障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从而使整个社会在整体上能够有效地管理,微观主体能够充满活力,相互联动有弹性。三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体制,加强各级政府对相关人才的遴选与培训工作的关注,增加相关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建立健全相关的人才筛选评估体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创新发展课题的首席专家制,培养一批有实力、有作为、有影响的权威学者,并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遴选出杰出的人才,建立研究中心进行集中培养等。四要建立一套激励和表彰体系,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帮助,让更多的人能够自觉地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扩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规模,并对做出突出贡献、建立功勋、享有盛名的国内外著名人物给予嘉奖,使他们在科研和探索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培养传统文化人才,增强研究阐释主体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人才的培育上,要把重点放在培育具有深厚国学功底和较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上,做好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宣传、教育和研究工作。在国家层次上,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推动了人才“强国”的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对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在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把人才的发展提高到了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和人才的选择评估体系中,也在持续地建立和健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可以担当中华优秀文化事业发展的杰出人才。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也应不断改进对高校的人才评估机制,对高校的高层次人才进行发掘、培育。当地政府和研究机构肩负着对优秀文化人才评估和选拔的责任,是我国人才培训计划的重要载体,因此,当地政府和研究机构要主动行动起来,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根据指导意见,提出了详细的办法和举措,对中华优秀文化进行研究和创造的优秀人才进行发掘和培育,重点聘请一批业务素质较高、文化底蕴较深的优秀人员开展中华优秀文化的普及、教育和研究。

三、以现代传媒为依托改进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时期,以网络、电视、手机等现代传播媒介为主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书籍、报纸等传播媒介相比,现代媒体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针对性和即时性更好,更适合现代人的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心态。因此,要使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为人们所熟悉、所接纳,并使之在现代社会中“活”了,就需要我们积极地利用和依靠现代化的媒体手段,使其具有时代特征、时代特色,并使其成為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架构和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传统的文化资源同网络、手机、电视等现代文化传播媒介有机地融合起来,把网络平台的信息传递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把现代大众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媒手段与传播方式继续向前发展。近几年,网络“网上文物博物馆”“网上书友会”等网络文化活动平台相继建成,“网络礼仪学堂”“网络道德学堂”“网络书香榕城”等网络文化传播品牌的创建,都是在网络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途径进行了积极的发展。

作者简介:

丁宁,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方向。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佛教中华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