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方法

2024-04-22 08:14赵秉岩
三角洲 2024年6期
关键词:创业者中华道德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在高校广泛开设,以转变现有教育思想,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然而课程中缺乏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导致学生过于关注西方以技术为主的创新创业理论而忽略了道德根本。本文在探讨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引入创新创业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法,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旨在引导在校学生学习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理论并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步入社会做准备。课程以西方创新创业理论为主导,缺乏中国传统文化中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范例内容,体现如下:

一、缺乏中国传统文化中创新革新内容的引入:大多数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材直接引用西方的创新创业理论,由于忽略了将泱泱五千年中华文化中蕴含的创新革新、创业探索的理论引入教材,致使学生误以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是固步自封,只有西方文化是创新的代表,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

二、缺乏本土尤其中国传统创新创业案例:高校创新创业教材上以西方企业家创新创业范例影响了学生认知,以为和西方一样重视科学技术研发,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为正确,古人摈弃创新是失误。其实中华历史崇尚创新创业,近代中华科技落后于西方,皆因古人认为沉迷于应用科技创新会给环境带来负面作用(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很多瞄准市场需求的科技发明创新看起来很聪明,抓住门道,实质也是愚昧的开始。事实上,西方科技文明快速发展了几百年,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导致生态环境问题频现。中国古人对于科技产品宁愿舍之不用(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或者使用后毁掉不予以推广。他们生怕科技导致人们欲望泛滥,耗竭资源,于是禁止推广工商技艺,而发展最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近代西方列强科技强国欺侮中国,今人为更好自保而发展科技,但需体会古人为了保后代长治久安的良苦用心。历史上诸多创新创业案例需要为今人所知。

三、缺乏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层面的引导:大学创新创业课程中内容有创新创业理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以及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准备性训练,这些“技术”固然重要,但是缺乏了引导学生道德层面的思考。创新创业者的初心、胸怀、道德素养、未来战略与国家发展、世界和平、宇宙和谐的关系都没有在教材中出现。貌似虚无的思想认知水平实质上决定了事业宗旨以及延续性,循道而行是唯一确保基业不衰的原因,也是个人伟大成就的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富含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谦下不先等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思想和方法,而且讲求人本思想、实践理性、正己正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缺乏道德层面的引导会导致很多创新创业活动损害大众利益,难以为继。

上述三个问题都是由于今人疏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创业要素的结果。以西方为主的创新创业理论方法给予学生直接有效的方法引导,但缺乏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因素,会使未来创新创业者缺乏事业发展的根本和灵魂。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教育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目前,双创课程需要增加中国文化元素来提升学生民族信心与拓展事业的深层精神动力,事关学生未来创业就业的质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创业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目前科学技术水平在很多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至今也是不断践行求新革新,探索日臻完善。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创业要素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不断革新进取的创新创业状态:中国古人尊重传统但不泥古,提倡从历史中学习,针对现有环境状态不断改革创新。《诗经》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说明周朝注重革新。周文王推演《易经》中的“易”即为变化,强调万事万物时刻发展变化的规律,《周易》革卦中“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就是变革,天地变化才有四季,商汤变了天命,响应了天命和人民的要求。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注重创新。《大学》中: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也倡议做人行事根据形势境界不断革新自我。顺道而創,随道而行才能促进事业长久发展。历史上在工作中创新性思考,创造奇迹的智慧古人俯仰可拾:大禹治水有方,治国有道;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成功后转到他国经商,三散财,三聚财,成为“商圣”。史料中记载的富有创新思想和创业精神的人物吸纳入教材,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也是创新创业史,中国一直不断革新进取,随遇而安,安于道义。

第二,中华传统文化中揭示顺道而行,厚积薄发的创新创业规律:中华传统文化一直讲究“顺道者昌逆德者亡”,创新创业的推陈出新需要遵循道义,不可违背道德规律。《道德经》开篇“道可道”,所有的活动需要按照规律而进行: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事业要长盛不衰应不以自己生长为目的才能实现(即为现代双赢、多赢,符合自然规律的发展),明智领导人把自己利益放在众人利益后面反而能优先发展,把自身利益置之度外反而得到更好生存,因为不自私所以大家都为他着想反而让他的私利有了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应选择造福于社会大众才有利于长久发展的事业,持续不断努力付出,顺道多助,自会得到众人支持,左右逢源,建功立业。

第三,中华传统文化中要求创新创业者必须达到德才兼备的标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材中培养创新创业者的一般标准是:心理特征(敏感、具有冒险精神、自信、永不满足、抗压能力强)、身体特征(精力充沛),思维特征(目标导向性),需要基本能力(专业技术与社会交往能力),运作能力(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大脑活动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强调创新创业者们所需的广博知识,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熟练专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良好心态,这些要素于创新创业者们发展业务不可或缺;但是中华史载具备上述仁术但缺乏仁心者,事业难以为继。秦朝宰相李斯帮助始皇统一大业,能力超群,心胸狭隘,妒贤嫉能,陷害韩非子和扶苏,篡改皇帝遗嘱,终被同僚害死。《大学》中有:“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强调了道德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创新创业者高尚道德致使众人跟随,逐步形成规模,创造财富,成就更大事业。道德是根本,财富是附属。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者们进退有度,敬业专注,舍己为人,顺境思危,逆境思变。虞舜经尧帝考验继承帝位,选贤任能,政绩斐然,八方宾服,四海咸颂。《中庸》中评价:“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具大智慧,喜欢请教别人而且能明察身边人的言语,隐去丑恶而宣扬善好之处,执持着过与不及两个极端,仔细权衡得失,选择那适合中庸之道的,来在大众中推行,(默默隐身但是宣扬推行善言善行)这就是舜之所以成为舜的原因吧!舜言传身教的善良品德一生追求和谐之道,与《道德经》中对于圣贤描述一致。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这些智慧启迪,即使现阶段只能作为知识储存脑海中,因为人们要让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在脑子里随时待命,这样才能在以后遇到问题时思路清晰,并抓住解决问题的机会。把古人道德方面真知灼见吸纳进教材和课堂,提升未来创新创业者们的道德认知水准,减少未来因为道德无知所致失误,更好发挥经营技术才能,保持事业可持续性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

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鉴于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中重术轻道,有必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相关创新创业内容引入课程中,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创新创业理论点引入教材中。

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创新创业理论著述引入到教材中,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自主创新意识,也有着创新创业道术的民族。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总结变化规律,展示为人之道,掌控变化的方法,开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宇宙)运转刚健有序,相应于此,君子应发奋图强,自新进取;大地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屈不撓;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这种自新进取、培德厚生的德才兼备标准对于创新事业发展至关重要;《道德经》阐释人与自然变化规律的经典,初入社会大学生应明了未来人生应当奉行的生活准则。老子一生持有三宝“慈爱,节俭,不争功名(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主张领导知常守柔,因势利导,尊道贵德,实现无为而治。无为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专心耕耘,淡泊名利。这些智慧数千年来为历代圣贤君子以生命践行,亲证有效。《大学》里创造多消费少的生财之道(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中庸》里领导者们中正平和的身心姿态(“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宝贵的历史智慧应与现代创新创业理论有效融合,为未来创新创业者提供道术并济的指导。

第二,引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创新创业案例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

中华民族历史上创新创业的案例随手可拾,有历经几千年数次承担南北运输、水量调剂,现在依然为南水北调发挥重要作用的大运河,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华佗模仿五种禽兽动作创作的健身气功“五禽戏”;詹天佑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的京张铁路,更有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等,中国历代能工巧匠以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创出业绩,造福后人,这些创新创业成功实例应引入教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中华史载创新创业者都是德才兼备人士,言传身教更好地给学生以正面示范。

第三,以中华历史典籍渗透,案例分析逐步塑造学生道德素养。

优秀的创新创业者,除了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外,更应具备诚实守信、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质。中国历史中创新创业者具有高尚道德素养,无论高居要位还是身处困境,为国为民的初心驱使他们主持公义、为民谋利。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被贬至新疆,带领当地人设计坎儿井,解决灌溉难题,造福后代,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光耀后人。范仲淹一生为政用兵,修堤坝,厚农桑,修武备,建庠学,创新创业无数,尽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民情怀之中。周文王困于监狱七年中推演易经,告知后人变化的规律。这些圣贤君子以高尚情怀开创各项爱国利民事业,为众忘我,所取得的业绩让后人叹为观止。所谓“君子不器”,他们兼具智慧、仁爱、勇毅品性,事无巨细,只要利于国家百姓、后代福祉,都全力以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能弘道,他们将为人之道、仁德浩然正气播撒在人生行程,弘扬正义大道,在知行合一中建功立业。当前的创新创业教材中需要正气清流,在传递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时,更应展示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中真善美慧。现今,为数不少的创新创业者为一己私利铤而走险,沉迷于物质利益享受,不再为国家社会大义经营事业,自食恶果。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需要倡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喻于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等正确价值观,将中华经典中提升身心素养的理论和方法充实完善到当前创新创业理论,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创新创业者势在必行。

作者简介:

赵秉岩,1973年2月出生,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式管理、创新创业管理。作者单位:九江学院。

猜你喜欢
创业者中华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