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角下小学古诗层次分析及教学渗透策略研究

2024-04-23 09:15刘变变
考试周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审美情感综合素养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刘变变(1987~),女,汉族,甘肃静宁人,甘肃省静宁县东关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文章以美育视角为出发点,探讨了小学古诗的教学与渗透策略,强调了古诗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美育视角下古诗的价值,包括审美情感培养、文化传承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文章对小学古诗教学进行了层次分析,包括文本分析、历史与文化分析以及情感与思想分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古诗;提出了美育在小学古诗教学的渗透策略,包括融入审美情感培养、强化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视觉艺术欣赏;总结了实施小学古诗美育的对策,包括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材的优化与更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生活结合以及互动性和创意,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指导。

关键词:美育;小学古诗;审美情感;文化传承;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8-0031-05

小学古诗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文化传承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然而,如何从美育视角出发,更好地教授古诗并实现这些价值,一直是教育界的重要课题。文章旨在探讨美育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同时培养审美情感、文化素养和创造力。

一、 美育视角下的古诗价值

美育视角下,古诗具有重要的文化、情感和审美价值,对学生的全面素养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通过学习古诗,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历史事件,从而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古诗的学习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古诗中蕴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如爱、思念、离别、怀旧等。通过诵读和解析古诗,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增强情感沟通与共鸣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增进学生对他人情感的理解与同情,建立健康的情感关系。古诗以其独特的语言、修辞和意境,为学生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机会。通过欣赏古诗中的意象、音韵和艺术构思,学生能够培养审美情感和品位,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水平。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学、艺术和生活中各种美的理解和欣赏。古诗的语言优美且意蕴深刻,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解读。通过分析古诗中的隐喻、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诗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人生、自我成长和社会问题的意愿,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 美育视角下小学古诗层次分析

(一)古诗的文本分析

古诗的文本分析涉及古诗的语言、结构和修辞等方面,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古诗的艺术特点和内涵。以《雪梅》为例,《雪梅》采用了古诗词的语言,包含许多古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梅雪争春未肯降”中的“未肯降”表示梅花不肯屈服,这里使用了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需要学生理解这一点。古诗的语言简练、含蓄,需要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和句子的基本结构。《雪梅》的结构包括四句,符合律诗的格律。每句各有五个字,每句的韵脚也是相同的,都是“降”韵。这种规律的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形式,了解古诗是如何根据特定的格律和韵脚规则构成的。例如,梅花和雪花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它们好像有了自己的思维和意愿,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另外,梅花和雪花在诗中形成了对仗,如“梅雪争春”和“雪却输梅”,这种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味。《雪梅》的诗意之处在于其通过梅花和雪花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竞争与和谐。梅花与雪花在白色中互相辉映,表达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景象。此外,诗人还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深切喜爱,认为梅花胜过雪花,展示了诗人的情感。

(二)古诗的历史与文化分析

古诗不仅是文学作品,还是历史与文化的精彩反映,通过历史与文化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背景和内涵,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获得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每首古诗都是一个时代的镜像,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风貌。例如,如果观察唐代的古诗,可以了解到唐朝是中國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朝代,具有繁荣的文化和繁盛的经济。在古诗中,经常会发现对唐代社会繁荣和国家强盛的赞美,以及对宫廷生活、士人风采的描写。通过了解古代历史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创作的动机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特点。古诗中常常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包括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传统的礼仪、节令、音乐等。比如,古代文人常常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将仁爱、忠诚、孝道等儒家伦理观念融入诗歌之中。同时,古诗也反映了传统的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的交融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如佛教与道教。通过文化内涵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中的隐含文化符号和价值观,拓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历史与文化分析,学生不仅是在学习古诗的文字,而且是在理解古诗的背后蕴含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有助于将古诗欣赏融入广泛的文化背景中,使其更具深度与丰富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古诗,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古诗的情感与思想分析

古诗常常表达情感与思想,通过情感与思想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在情感和哲学意义。以《出塞》为例,《出塞》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古诗,通过这首诗的情感与思想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在情感和哲学意义。诗中提到了秦时明月和汉时关,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国力强盛时期。然而,随着长期的战乱,国家边疆的人们却未能安享太平。这种情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诗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传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国家的城池能够坚不可摧,守护国土的将士能够英勇无畏,不让胡人的马匪夺国土。这种坚决的决心反映出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乐观信念,同时也表现了对民众的激励,鼓舞为国家的安宁而努力奋斗。此外,诗中还包含了对生活困苦的反思和对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长征的艰辛生活,反映出古代士兵在战乱中的辛苦与不易。这也启示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诗人借用出塞的背景,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坎坷,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三、 美育在小学古诗教学的渗透策略

(一)融入审美情感培养

美育应成为小学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融入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欣赏和表达古诗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旋律悠扬、意境深远的古诗来教授。以《凉州词》为例,通过融入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欣赏和表达这首古诗的美。诗中描述了葡萄美酒、夜光杯,与琵琶和马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中的景象,帮助学生感受诗歌中蕴含的美,从而引发审美情感。通过音乐、朗诵和戏剧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古诗的情感和美感。学生可以学习古代音乐的基本节奏,了解古代舞蹈的动作,使诗中的美妙画面在学生心中具象化。通过朗诵,学生可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语调,进一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而戏剧表演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扮演诗中角色,体验诗歌情感,增强审美体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作与《凉州词》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摄影等。学生可以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将自身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表达出来,进一步融入古诗的美感之中。这种创作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也锻炼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强化文化传承

强化文化传承是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古诗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相关信息。通过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以及作者的经历,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古诗的内涵。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古诗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为了更好地体验古诗中反映的文化元素,教师可以组织模拟古代生活方式的活动。学生可以穿汉服、品尝古代食物,甚至尝试古代游戏,以亲身感受古代生活的风貌。这种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古诗中描述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特点。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古代文学、艺术、哲学等。通过了解古代文化的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文化內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欣赏古代绘画和音乐,以拓宽文化视野。为了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与古诗相关的文化节庆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文化传承的积极参与意识。

(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是小学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多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将古诗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如历史、地理、艺术等。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可以全面地理解古诗。例如,在教授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情境和意义。同时,与艺术学科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古诗中的意象和美感。鼓励学生对古诗进行批判性思考。除了理解古诗的表面意义,学生应该思考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等。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诗中的主题,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文学分析的深度。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古诗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学生可以选择古诗中的主题或意象,或者受到古诗启发,自己创作新的诗歌作品,以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通过组织学生合作项目,如创作、表演古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可以分组共同解析一首古诗,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或者一起制作与古诗相关的艺术作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在协作环境中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思考古诗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古诗常常反映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通过讨论古诗中的伦理问题,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素养,同时引发对自身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

(四)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引入绘画、雕塑、摄影等视觉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主题、情感和意象,从而丰富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将视觉艺术作为一个窗口,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语言去感知和理解古诗的内涵。通过展示与古诗相关的视觉艺术作品,可以将学生引入古诗的世界。例如,当学生欣赏到一幅中国山水画时,可以感受到画中山水的宁静、山川的壮丽,这与许多古代山水诗的主题契合。视觉艺术作品可以成为启发学生思考和创造的灵感源泉。通过分析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思考艺术家如何通过色彩、构图、线条等元素表达情感和主题。这种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同时也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解释的方式来探索视觉作品,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创造力。

四、 实施小学古诗美育的对策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在实施小学古诗美育中至关重要。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专门的美育培训课程,以提供给教师更多的美育知识和技巧。其中包括美育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创意方法等。培训课程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美育的重要性,同时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帮助掌握如何将美育元素融入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多样化的美育教学方法,包括音乐、戏剧、绘画、手工制作等。在培训中,教师可以学习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生动地教授古诗。例如,可以学会如何通过音乐演奏、戏剧表演或绘画作品来呈现古诗中的情感和意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解释古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培训可以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生动地传授古诗的内涵。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的美。教师之间可以积极合作,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在培训中,可以鼓励教师合作制订美育教材或课程,一起探讨美育的最佳实践。这种合作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教育质量,并创造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教材的优化与更新

教材的优化与更新在小学古诗美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门应当定期审查和更新古诗教材,以确保教材内容符合时代和学生的需求。其中包括增加多元化的古诗作品,涵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这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古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音乐、节奏和情感,教育部门可以开发多媒体教材,包括音频、视频、互动课件等。这些多媒体教材可以增强古诗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音频和视频,学生可以聆听或观看古诗的朗诵、音乐演奏,更好地理解其音乐性和表现力。教材应当为教师提供详细的导读,包括诗歌的历史背景、作者介绍、文化内涵等。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教授古诗,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古诗。导读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参考,使学生能够深入挖掘古诗的内涵,传达更多文化元素。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实施小学古诗美育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诗的背景、作者和文学特点。通过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含义。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诗中的情感、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戏剧表演,学生可以将古诗中的情节和角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学生可以扮演古诗中的角色,模仿当时的场景,这有助于其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并增强表达能力。此外,戏剧表演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音乐,学生可以将古诗的节奏和情感表达得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古诗的音乐伴奏或歌曲,并让他们演奏或演唱出来。音乐能够触发情感共鸣,使古诗更加生动和有趣。艺术可以是古诗美育的有力工具。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或数字艺术来表现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中的意义。带学生去实地考察与古诗相关的文化景点,如古代古迹、博物馆、文学馆等,可以使其身临其境,感受古诗的背景和文化价值。这样的实地考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深度和体验感。借助数字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趣的学习方式,如古诗的动画解读、互动课件、在线诗歌朗诵等。这些工具可以使学习更加生动和富有趣味。

(四)与生活结合

将古诗与学生的生活和日常经验结合起来,是实施小学古诗美育的重要对策。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培养审美情感、文化素养和创造力。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对学生来说,古诗常常显得陌生和抽象。因此,将古诗与学生的生活结合是必要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选择与古诗相关的主题或场景,如四季、家庭、友情等。通過将古诗置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例如,教师可以介绍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然后带领学生一同欣赏校园里的春季景色,使他们亲身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个人情感或故事,与古诗中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共鸣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古诗,因为他们能够将古诗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童年回忆,与一首描述儿时的古诗呼应,激发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回忆。

让学生参与与古诗相关的实际活动,如野外郊游、农耕体验、手工制作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古诗中的情景和文化背景,增强体验感。例如,学生可以参观农田,亲手种植庄稼,体验与农耕有关的古诗情感。鼓励学生创作与古诗有关的作品,如自己的古诗、绘画、手工艺品或音乐。通过创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将古诗的意境融入其中。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与家长或祖辈交流古诗,了解家庭中的文化传承。这种互动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并促进跨代的文化传承。

通过将古诗与学生的生活和日常经验结合起来,可以使古诗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兴趣和热情。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情感表达,还有助于培养审美情感、文化素养和创造力,使其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五)互动性和创意

互动性和创意是实施小学古诗美育的关键因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鼓励学生尝试编写自己的古诗,这不仅能锻炼创造力,还能使其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构成和修辞手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古诗形式,如五言绝句,供学生练习。随着练习的深入,他们可以逐渐创作出有情感和意义的古诗,这种亲身体验会使其深入地理解古诗的艺术魅力。组织朗诵比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古诗的表达能力和口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通过朗诵将其生动地呈现出来。朗诵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的情感和韵律。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分析古诗的主题、意象和修辞手法。这种协作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帮助他们深刻地理解古诗的文学特点。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见解,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古诗,促进思维的多样性。将古诗融入戏剧表演、音乐演奏或舞蹈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学生可以将古诗改编成小剧场或音乐作品,通过表演和演奏将古诗的情感传递给观众。这种创意性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还培养了艺术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或与古诗相关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古诗,写下对古诗的感想或解读,然后与同伴分享。这种分享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欣赏古诗。

通过互动性和创意活动,学生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古诗的世界,使其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生命和情感的表达。这种亲身参与和创意实践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使其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珍贵的古诗遗产。

五、 结论

总的来说,美育视角下的小学古诗教学需要深度分析古诗的不同层次,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渗透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和表达古诗的美。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文化传承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靓.核心素养下小学古诗教学渗透美育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1(52):29-31.

[2]张沛.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神话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探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1.

[3]王玲.挖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功能策略分析[J].新作文:教研,2020(1):6.

[4]张明兰.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策略分析[J].青春岁月,2019(35):275.

[5]冯霞,靳涌韬,李荣冉.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17(1):34-35.

猜你喜欢
审美情感综合素养文化传承
刍议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浅谈色彩中的色调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