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双碳”目标建筑领域再做“减法”《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解读

2024-04-25 15:02柯善北
中华建设 2024年4期
关键词:降碳建筑节能新建

本刊记者 柯善北

就全生命周期而言,建筑是当之无愧的“能耗大户”。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建筑领域必须担当起节能降碳的“主力军”。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持续提高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加快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达成“双碳”目标 “能耗大户”需担当

无论是生产、施工还是运行阶段,建筑都有着较高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水平。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2020 年全国建筑与建造能耗总量为 22.7 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 45.5%;全国建筑与建造碳排放总量为50.8 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 50.9%;全国建筑运行碳排放总量为 21.6 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 21.7%。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是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使命担当,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发出的庄严承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建筑领域必须加大节能降碳的力度。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建筑节能的探索。1986年,我国出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出在1980-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节约30%。此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建筑节能相关工作在探索发展中不断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关乎人类文明兴衰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建筑节能降碳的发展步伐不断提速。特别是“双碳”目标提出后,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实施落地。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为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文件对建筑领域节能降碳作出专门指示,包括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等。

2022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在相关政策推动下,近年来建筑节能降碳工作取得实效。相关统计数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400万平方米,增长至20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了84%;全国累计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95亿平方米,由此每年可节约标煤115万吨,实现碳减排230万吨。

增量存量并重 补齐建筑能耗短板

建筑节能降碳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短板需要补齐,如我国建筑存量规模较大,许多老旧建筑节能耗较高;重设计轻运营,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降碳效果不明显,等等。

此次《工作方案》出台,提出了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为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提供重要支撑。

《工作方案》提出“分两步走”目标: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推进,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目前建筑节能降碳工作存在的短板,《工作方案》提出十二方面重点任务,包括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推进供热计量和按供热量收费、提升农房绿色低碳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建造、严格建筑拆除管理、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完善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强化法规标准支撑、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等。

优增量、改存量,《工作方案》首先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降碳工作作出明确指示。

《工作方案》提出,优化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设计,采用高效节能低碳设备,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鼓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强化年运行能耗1000吨标准煤(或电耗500万千万时)及以上建筑项目节能审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

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居世界首位,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平方米,据相关机构预估,其中近40%是非节能建筑,进行节能降碳改造的潜力巨大。为此,《工作方案》提出组织实施能效诊断,建立城市级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和项目储备库。以城市为单位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计划,结合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小区公共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工作统筹推进。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部分的能效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公共建筑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全球建筑物跟踪报告数据,2021 年建筑物的运行消耗了全球最终能源消耗的30%,碳排放则占能源部门总排放量的 27%。由此可见,建筑物运行阶段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不可忽视。而目前我国建筑节能降碳工作过程中,重设计、轻运行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设计阶段制定的指标难以落实到实际运行过程中。

为此,《工作方案》提出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加大高效节能家电等设备推广力度,鼓励居民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用能设备。建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加快建立并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机制,依法开展建筑冬夏室内温度控制等情况检查,严肃查处违法用能行为。推广应用高效柔性智能调控技术,推动建筑群整体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和调峰。

实策实招 加速建筑节能降碳落地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各地在建筑节能降碳工作上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施实策。

3月1日,《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新建建筑应当执行对应标准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要求;有序推动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与城市更新项目相衔接;在工程奖项评审、个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及表彰奖励等方面采取措施支持建筑绿色发展。这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是推动北京市建筑领域绿色发展,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2月,《河南省2024-2025年节能工作方案》印发,其中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建造,积极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鼓励各地探索发展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

2022年8月,《云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该方案突出云南气候特点,立足云南山地、河谷、高原气候以及5个气候区兼具的复杂地域特征,分类推进建筑节能降碳,深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因地制宜推广适用的建筑节能低碳技术,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力争达到30%以上。

实现“双碳”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前景广阔、任务繁重,需要全社会在思想认识上不断提高,凝聚共识,携手打好这场“硬仗”。

猜你喜欢
降碳建筑节能新建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通过节能诊断对钢管热浸镀锌企业节能降碳研究
节能降碳倡议书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节能降碳 绿色发展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