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4-04-25 15:02阮王伟
中华建设 2024年4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工程

阮王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投入施工建设,这在带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关键就在于做好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工程管理是其经营管理的核心,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工程的建设成本和资源的配置水平。在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当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创新思维,使得不少建筑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及方式方法,使得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不高,难以发挥工程管理的协调和控制作用,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在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各大建筑企业就要优化和改进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引入创新管理理念,将创新贯穿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构建起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以切实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概述

新时期,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生产模式在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被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为了更好保障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建筑企业就要加快适应新形势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积极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益水平。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实际上就是以创新为引领的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这个新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理念和管理结构的创新;二是工程管理手段、方式方法和工程管理制度的创新;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四是材料设备管理方面的创新;五是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创新。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能够确保建筑企业加快跟上时代的步伐,保证工程各项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工程管理更为有效地作用于建筑生产,为工程建设质量和整体效益水平的提升奠定重要基础。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1.对工程管理认识不到位

就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来看,存在企业对工程管理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具有全覆盖、全过程和动态化的特点,工程管理的内容涵盖建筑工程生产建设期间全部的管理工作,包括宏观层面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同时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材料设备管理、施工人员管理、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等;工程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生产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阶段,重点实施全过程动态化的管理与控制。但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仍停留在一个相对浅显的层面,认为工程管理就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工程建设资料整理和事后的检查工作,使工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制度安排和健全的管理体系,难以发挥工程管理的协调和控制作用,导致工程项目建设生产处于一个相对粗放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资金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除此之外,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下,建筑工程不断朝着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尽可能减少建筑生产活动对于能源资源的消耗,切实提升建筑物运行管理的节能环保水平。为此需要将绿色环保等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但是由于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认知水平有限,因此很难将这一类的新理念融入到全过程管理当中。

2.工程管理方法较为落后

前文提到,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涉及的管理内容较多,同时也需要将其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阶段,因此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和有机配合。但是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下,部门与部门之间往往缺乏科学有效地沟通和联系,部门协调和配合能力不高,同时对于建筑生产各类信息的共享程度也比较有限,进而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关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工程管理方式方法落后,不少建筑企业在实施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单纯依靠工作人员来完成各项监督和检查工作,不仅使工作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无法满足高质高效管理的需求。同时单纯的人员管理受到职责权限以及管理工具等的限制,不能进行完整全面的信息收集和量化分析,只能进行比较浅显的定性判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管理的有效性。

3.工程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就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来看,在工程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少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上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计划色彩比较浓重,工程管理的行政指令过多,且层次分工不明确,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建设。有的企业对于工程管理实施直接领导,虽然建设由工程项目部负责,但很少有各部门的参与,主要是由企业领导、管理层人员构成,使得企业组织和工程项目组织存在相互矛盾的状况,也就导致一些组织协调工作不到位、政令不畅通等问题的发生,影响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在具体的管理制度方面,由于工程管理的内容较多且贯穿建筑生产的全过程,因此要结合诸多的管理要素来构建系统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责任制度、协调制度、监督制度、安全制度等,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安排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管理的实施效果,降低了工程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进而增加企业在建筑生产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4.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大多具有生产周期长、施工环节复杂等特征,在具体安排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撑,做好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对各类劳动力和技能人才的岗位协调配置,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益统一的关键所在。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建筑企业在实施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会把重点放在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方面,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比较小,这就导致一方面对于基层施工工人的管理比较混乱,难以保障作业安全;另一方面工程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且缺乏必要的培训,使得工程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水平不高。这两方面问题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工程管理的效率水平。

三、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要先从理念创新入手,理念创新可以说是一切创新工作开展的先导,在新时期的建筑工程管理当中,要打破传统的管理理念,强化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的全面认知,在先进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做好工程管理的顶层设计,为后续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首先,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要树立现代化工程管理的理念,将精细化管理、全面化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有关理念融入到工程管理当中,从战略高度制定工程管理方案,明确工程管理在各阶段、各环节的内容和控制要点,同时设立各阶段的工程管理目标,切实提升工程管理的精益化水平,进而打造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其次,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企业要围绕绿色、安全、可持续等核心理念,强化工程的绿色管理,将绿色管理理念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始终,制定科学的绿色施工管理办法,高质量落实相应的绿色管理举措。同时为有效贯彻建筑工程绿色管理理念,推进工程管理的创新和协调发展,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各级各类参建人员的教育,使其树立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管理理念,确保工程绿色管理举措的有效落实,更好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统一。

2.工程管理手段的创新

创新型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对于工程管理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共享的要求比较高。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下,工程管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程度较深,在一定程度上会更容易导致信息膨胀和信息沟通渠道的复杂化,因此从整体性的角度入手,配合矩阵式组织结构,还要强化工程管理手段的创新,加快创新模式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应用。首先,建筑企业要加大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搭建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系统,集成应用BIM、大数据及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实现工程管理技术手段的升级。尤其是在现场管理环节,通过物联监测,实现对现场施工环境、人员、材料及机械设备的可视化掌握,同时依托于大数据平台,搭建工程信息数据共享和交流通道,更好解决部门间信息沟通交流不畅的问题,利用大数据平台还可以设置关键控制点以实现自动化的工程信息数据采集,在提升信息交流和沟通效率的同时,又能够缓解工程管理人员的压力。其次,基于大数据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够更有效落实工程绿色管理的各项要求。借助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能够实现动态实时的工程环境管理,强化对各施工作业环节的环境监测,通过数据整合与分析,对噪音、粉尘污染超标的情况发出警示,工程管理人员可以更好掌握施工现场的环境指标数据,从而高质量落实有关的绿色管理举措。

3.工程管理结构的创新

建筑企业在深度探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和改进工程管理的结构,通过结构创新来切实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创新模式在管理体制优化方面的有效应用。要实现对工程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首先要明确组织结构的概念。所谓组织结构是根据工程管理的目标和实际需求通过科学设计所建立的组织实体,具有一定的实体性特征。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成立专门的工程管理机构,这一机构要由相应的领导体制、部门设置、层次划分、职责分工、规章制度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要素构成。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提升工程管理效率水平的重要保证。从组织结构的管理框架上来看,基于创新模式,工程管理的组织结构要一改传统模式,采用新型的矩阵式结构,也就是工程管理人员由建筑企业有关职能部门派出,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项目经理则是由企业任命,工程管理的专门机构与各职能部门按矩阵式组成,相关管理人员要接受双重领导。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更加有利于项目经理得到各职能部门的支持,解决了在传统组织结构中工程管理和部门工作之间的矛盾,同时能够形成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更好实现各部门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建筑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专门人才,比如财务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做好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和技术监管指导等工作,以提升工程管理有效性和稳定性。另外,在具体的管理制度层面,基于制度创新需求,要建立完备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工程管理的职责分工;建立考核与激励制度,确保工程管理举措的有效落实;建立过程监督与控制度,强化过程控制,弱化工程风险;建立安全巡检制度,做好对施工现场及机械设备、人员的全面检查,有效防范安全质量问题发生。

4.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一方面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创新对基层施工人员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加大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力度,增强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首先,针对基层施工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实名制管理,做好施工人员信息登记、用工分析、岗位分析等相关工作,自动化记录和计算工程进度下的工时数据、质量数据等,全面了解工人的施工状态和效率情况。通过数据+管理,确保岗位人员配置合理,更好保障施工效率和安全。其次,针对工程管理人员,基于新型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各职能部门要做好有关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确保有关专业人员在工程管理团队中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同时为更好实现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激励,可以将各职能部门选送的管理人员表现与部门绩效相挂钩,构建良性竞争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子午工程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