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背景的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策略

2024-04-26 02:36福建省晋江市远华中学黄萍萍
家长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福建省晋江市远华中学 黄萍萍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大单元备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大单元备课策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一、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的意义

大单元备课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以一个较大的知识单元为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整合与优化,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对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从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思考。

大单元备课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注重学生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采用合理的策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大单元备课为指导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可见,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大单元备课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大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这种备课策略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大单元备课策略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单元备课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系统分析。这种备课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问题

(一)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中的问题

新课标下,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所取代。大单元备课正是适应这一变革的需要,其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进行大单元备课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教师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缺乏整体规划:部分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知识点式教学,对于大单元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导致教学内容分散,缺乏内在逻辑。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方法上,部分教师仍依赖讲授式教学,未能充分利用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再次,评价方式落后: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建立更为多元的评价体系。最后,教学资源不足:大单元备课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具支持,但部分学校由于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大单元教学的需求。

以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金属的化学性质”单元为例,教师在备课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同时,结合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归纳,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在评价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考试外,还应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实验技能的提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可能因为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而难以实施高效的大单元备课。

(二)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初中化学开展大单元备课仍存在实施难度大、教学资源有限、评价方式不合理等问题。首先,大单元备课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程设计和准备。这对于一些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其次,一些学校由于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大单元教学的需求,如实验设备不足、信息技术资源有限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单元备课策略的实施。最后,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大单元备课策略需要建立更为多元的评价体系,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教师培训不足:部分教师对大单元备课策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由于地区差异、学校差异等因素,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学校难以满足大单元教学的需求。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评价体系仍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过程表现和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如何完善评价体系、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等是大单元备课面临的挑战。

三、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策略

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策略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发展、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化学课程大单元备课措施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过程,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原则。按照分析教材与学情、制定教学计划、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建立评价体系和反思与改进等步骤进行备课。关注整体性、实践与探究、学生发展和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不断完善和优化大单元备课策略的实施效果。

1.明确教学目标。

(1)根据新课标要求,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溶液”时,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理解溶液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组成和特性;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浓度换算;了解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念。

(2)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如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等。例如,在学习“酸和碱”时,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理解酸和碱的概念,掌握酸碱反应的基本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了解酸碱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分析教学内容。

(1)了解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找出重点、难点和易错点。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时,教师需要分析以下知识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能量计算;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其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能量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2)关注化学知识的来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化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如道尔顿的原子论、汤姆逊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等,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化学键”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原因和类型;在学习“有机化合物”时,采用合作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分组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2)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不同的分离与提纯方案并进行交流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开展多元教学评价。

(1)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例如,在学习“化学与环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撰写报告等方式,了解化学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措施,从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测试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学习“化学与生活”时,教师可以设计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活动,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5.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教材、教参、网络等多种资源,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例如,在学习“化学与能源”时,教师可以搜集与化学能源相关的资料,如不同类型的能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2)注重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实验,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速率”等,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二)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需要分析教材与学情、制定教学计划、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建立评价体系、不断反思改进。其一,教师应在备课前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和需求,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其二,根据大单元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其三,根据教学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信息技术资源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在进行大单元备课时,教师应依据新课标要求,明确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例如,在教授“物质的分类”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这样设定教学目标:掌握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的概念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形成“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2.整合教学内容,构建逻辑结构。

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大单元备课时,应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梳理,构建具有逻辑联系的教学单元。例如,在教授“物质的分类”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物质的微观结构,再介绍酸、碱、盐、氧化物等概念,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分类方法,最后总结物质分类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3.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参与。

初中化学大单元备课中,教师应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教授“物质的分类”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首先,通过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引发学生对物质分类的探究兴趣。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物质的分类方法。再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物质分类的规律。最后,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大单元备课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例如,在教授“物质的分类”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物质分类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物质分类概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5.评价学习效果,优化教学策略。

为化学大单元备课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例如,在教授“物质的分类”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评价、考试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根据评价结果,优化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发现学生对物质分类的概念理解不透彻,教师可以增加相关概念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如果发现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较弱,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四、结语

大单元备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教学资源为基础、以教学方法为手段、以教学评价为保障、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依托、以实现学科育人目标为宗旨,旨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科学实施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单元备课策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