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杉林

  • 不同郁闭度天山云杉林土壤养分特征
    及生产力。天山云杉林自然更新较困难[2],而土壤养分失衡会导致植被生长受阻[3]。郁闭度作为人为可调控因子,直接影响着林下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林分内环境因子[4],并作用于森林土壤使其属性发生变化[5-6]。掌握不同郁闭度下天山云杉林土壤养分特征,研究其变化规律对森林土壤资源定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前人对不同郁闭度下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多集中在马尾松林,黄智军等[7]为了阐明郁闭度对马尾松林土壤碳(C)、氮(N)、磷(P)、钾(K)含量及生态化

    新疆农业科学 2023年9期2023-10-11

  •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质量评价
    型代表,以青海云杉林为代表的针叶林是祁连山的地带性植被,其林下天然更新情况较差,甚至存在某些高度级幼苗缺失[6]。而且林下更新过程缓慢,近自然经营化水平不高,基本上处于全封闭的管理模式。另外,目前祁连山的青海云杉林大多处于中龄林阶段,基本迈向成熟林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林下天然更新研究迫在眉睫。可见,对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质量状况的研究尤为重要。目前,已有专家和学者对祁连山青海云杉林进行了更新研究,如何志龙等对海拔梯度上的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研究表明,

    农业与技术 2023年11期2023-06-19

  • 林芝云杉林粗木质残体储量特征
    选取位于波密岗云杉林自然保护区的林芝云杉种群进行研究。林芝云杉(Picealikiangensisvar.linzhiensis)是迄今所知的单位面积蓄积量最高的云杉林,其生物量和生产力也较高[27],蓄积量最高可达3831 m3/hm2,蕴含着丰富的碳储量,在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带CWD的储量研究虽然都有涉及,但高海拔地区相对较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对CWD基础特征的调查,探求CWD储量及组成与腐烂等级和径级之间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2023年4期2023-06-10

  • 祁连山南坡青海云杉林碳密度随海拔分布特征
    变化来了解青海云杉林碳库组成动态变化规律,对于当地森林区域碳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3]。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大山系,对我国西北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贡献,其垂直分异明显,是研究植被的理想区域[14]。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林区主要的森林建群树种,具有明显的海拔分布依赖。多年来,由于青海云杉林在涵养水源作用极强而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对祁连山不同海拔的青海云杉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凋落物分解和生长过程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15]等方面,了解其上下层碳密度变化

    干旱区研究 2023年4期2023-05-29

  • 不同凋落物处理对贺兰山三种林分土壤呼吸的影响
    、混交林、青海云杉林、高寒草甸等多种类型。【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对贺兰山土壤呼吸的研究较少,卿明亮等[16]对贺兰山不同坡位油松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而对于改变凋落物输入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研究不同凋落物输入对贺兰山3种林分土壤呼吸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对天然油松林、混交林(主要的混交树种为油松和山杨)和青海云杉林3种典型林分进行研究,探究7—10月土壤呼吸受凋落物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呼吸对土壤温湿度

    西南农业学报 2023年3期2023-05-05

  • 祁连林区青海云杉林病虫害损失评估
    ,祁连林区青海云杉林病虫频发,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安全,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正确评价病虫害对祁连林区青海云杉造成的为害和损失,可以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1 祁连林区概况祁连林区位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东部,海拔2300~4500m,辖区总面积 67710hm2,林业用地26111.7hm2。林区树种单一,绝大部分为天然林,多为青海云杉纯林。因此,青海云杉林的健康是祁连林区资源安全的关键[1]。2 祁连林区青海云杉林主要的病虫害及为害面积自2010 年起,祁连林区

    现代园艺 2023年3期2023-02-01

  • 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空间结构参数分布特征
    对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空间结构特征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由于该种群因干扰退化严重,已被列入了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处于易危状态[18]。目前对高海拔寒温带暗针叶林结构参数还缺乏多元分布方面的研究。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对原始林芝云杉种群空间结构的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以未经人为干扰的原始林芝云杉林样地为对象,采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对森林结构进行合理分析,同时采用树种空间结构参数的三元分布直观系统地揭示林芝云杉林的空间结构特征,为藏东南原始林芝云杉的健康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1-12

  • 抚育间伐对人工云杉林林分生长和林下环境的影响
    ]。林区有人工云杉林5.41 万hm2,大多已郁闭成林,但由于树种单一、初植密度过大、正常抚育未及时开展,出现生产力下降、林下物种单一、地力衰退、病虫害猖獗、火灾隐患较多、生态系统功能减弱等问题[2,3]。抚育间伐是管理和经营森林的重要措施,经研究表明,近自然林经营方式既能维持生物多样性,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又能产生经济效益[4-7]。因此,如何优化人工云杉林结构,提高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是白龙江林区森林管理的重要任务。通过对比

    现代园艺 2022年16期2022-09-06

  • 青海云杉次生林苔藓枯落物养分含量和储量研究
    围绕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枯落物生态功能特别是生态水文功能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如王顺利等[5]研究了青海云杉林苔藓枯落物的分布及其水文特性,杨建红[7]研究了青海云杉林苔藓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及其对土壤呼吸的作用[6],杨军军等[7]利用2 种研究方法研究了青海云杉林苔藓枯落物层的持水特征参数,李娜等[8-9]应用分解网袋法对海拔和郁闭度影响下的青海云杉林针叶枯落物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近年来,对青海云杉林枯落物养分进行了许多研究,如李娜等[8]对青海云杉林

    现代园艺 2022年13期2022-08-17

  • 秦岭天然林凋落物去除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细根分布的影响
    去除3 a后,云杉林10—20 cm土层的DR0.25、WR0.25及20—40 cm土层的WR0.25较对照均显著(P表2 不同处理下各土层的DR0.25和WR0.25/%2.1.2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如表3,相比对照,红桦林0—10 cm表层的MWD显著(P2.2 不同处理细根分布特征的变化三种天然林0—10 cm土层具有最高的FRBD、FRLD和FRV(图1);随土壤深度增加,三种林分的FRBD、FRLD和FRV均显著降低(P0.05)。三种林分中

    生态学报 2022年13期2022-07-30

  • 不同郁闭度天山云杉林分形维数特征
    少量分布。天山云杉林以纯林为主,是构成天山乃至新疆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主体[20]。以天山云杉为主体的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林区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维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1]。林分郁闭度在林分调查因子中是常用来表达林分密度的指标,反映林分结构和环境的重要因子。通过郁闭度能反映林分的光能利用以及林分植被的生长情况[22],它的大小影响着林下物种的多样性[23],同样也影响着天山云杉林的生长。天山云杉主要分布在阴坡,窄冠塔形树冠,在遥感图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07-20

  • 长春市2种常见树种凋落物水文特性研究
    落叶松林和红皮云杉林凋落物水文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本地水源涵养林的营造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区域和方法1.1 研究区域概况试验样地布设于长春市南湖公园内,样地的基本情况见表1。长春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南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南部,是一个人工林演化成的森林群落,共有树木137种(其中:乔木类80种,约62 000株;针叶类15种,约21 800株;阔叶类66种,约40 000株),绿化覆盖率85 %[4]。表1 样地基本情况1.2 研究方

    吉林林业科技 2022年2期2022-06-10

  • 基于DEM数据分析川西云杉林与高山柏林空间分布特征 ——以石渠县为例
    0048)川西云杉林和高山柏林是川西北高原地区典型的山地森林类型,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调控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石渠县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的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全县有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须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和邓玛、扎曲、色须、普公坝4个省级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面积合计841 431.00 hm2,占全县面积的37.60%,生态区位重要,生态敏感度高。因此,开展典型森林类型空间分布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6-09

  • 天山云杉林不同林型物种多样性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0]。研究天山云杉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对新疆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关于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的相关关系已经进行了研究[11-14],龚艳宾等[15]对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的研究表明:pH、土壤全钾以及速效钾含量对植被群落多样性影响最大;而Larpkern等[16]通过研究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的幼苗和幼树发现,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与幼苗的丰富度指数、土壤速效钾的含量与幼苗和幼树的多样性指数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养分各

    新疆农业科学 2022年1期2022-03-22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祁连山寺大隆林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质量评价
    连圆柏林、青海云杉林、灌木林和干草原等4种典型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调查和土壤取样测定,分析能反映土壤质量的主要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以期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分类经营和管理,从而提升林地的生产力和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由表1可知,试验区选择位于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带的甘肃省肃南县寺大隆林区的天涝池流域,该流域地理位置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3-20

  • 青海云杉次生林分级木林木器官养分含量比较研究
    在祁连山的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是最主要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之一,经营、保护好该森林生态系统一直以来是祁连山森林生态的主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了解其生长变化特征及其群落动态变化趋势极其重要。目前围绕青海云杉次生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青海云杉林枯落物叶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动态变化[4],青海云杉林叶片、枯落物和土壤三者之间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5],青海云杉林不同水文过程水体化学特征[6],青海云杉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等[7]。但是这些

    农业与技术 2022年3期2022-02-25

  • 抚育间伐对塞罕坝地区云杉人工林碳储量及固碳速率的影响
    以塞罕坝地区的云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抚育间伐强度对云杉人工林碳储量及固碳速率的影响,为该地区云杉林的合理经营,和碳储量以及碳汇作用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41°22′~42°58′N,116°53′ ~118°31′)所 属 的 千 层 板 林 场和北漫甸林场。塞罕坝地区位于冀北山区及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内蒙古高原南缘,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和多伦县部分接壤,坝上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 500 ~1 9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2-06

  • 疏伐措施对大熊猫廊道云杉林土壤养分特征及微生物碳氮的短期影响
    以往对亚高山云杉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更新[4]、凋落物分解[5]、生态系统过程[6-7]等方面,以调控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提升大熊猫栖息地功能为目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以大熊猫9 条重要的廊道之一,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重点建设廊道——平武县黄土梁廊道的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改善群落结构、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出发,对云杉林进行了透光疏伐和林下植被改造. 分析了疏伐改造1 a 后云杉林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碳氮分布特征,探讨了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碳氮间的相互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0-14

  •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重要意义。青海云杉林作为祁连山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类型,其森林结构对祁连山区乃至整个黑河流域的水文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6]。因此,青海云杉林分结构引起了高度关注,诸多学者在祁连山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径级结构表现为“倒J”型[7],是典型的异龄林直径结构[8];胸径、树高和郁闭度、冠长、冠幅分别与40~60 cm 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相关性最大[9];随着随海拔升高,青海云杉中龄林的平均树高、林分高径比和胸高断面积均呈“单峰”变化[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7期2021-07-30

  • 川西亚高山2种典型针叶林土壤碳氮磷和碳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2 a)和粗枝云杉林(30 a)为研究对象,胸径、树高和郁闭度分别为39.8 cm/11.4 cm、20 m/8 m、0.7/0.8。在每种林型内分别设置3个坡度、坡向、郁闭度相似的20 m×20 m样地,每个样地中选择5个1 m×1 m样方,挖取土壤剖面按层次采样。分为土壤有机层(新鲜凋落物层、半分解层和腐殖质层)和矿质层(0~5、5~10、10~15和15~20 cm)共7个层次,装入封口袋中,带回实验室,风干后储存备用。1.3 室内分析将风干土壤样品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7-02

  • 青海云杉林下草本植物季节动态分析
    重要作用。青海云杉林下分布着丰富的草本层,对生态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阔叶林、针叶林林下草本植物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草本植物组成、类型、区系特征等方面[4-9]。关于林下草本植物季节动态分析主要集中在东北阔叶红松林、天山云杉林、祁连山云杉林草本植物季节动态分析层面[10-14]。尚未出现青海云杉林下草本植物季节性动态相关研究报道。本文以大通县东峡林场青海云杉林监测样地记录数据作为基础,从季节变化层面探索云杉林下草本植物的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3期2021-06-21

  • 甘南亚高山典型森林生境地表步甲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生境类型有人工云杉林(RPA)、人工油松林(RPT)、次生阔叶林(CPB)、次生针叶林(CPT)和原始云杉林(YPA),5种典型森林生境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表1 亚高山5种类型森林生境的基本信息Table 1 Basic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forests in subalpine of Southern Gansu1.2 样地设置依据研究区域内主要森林生境类型的分布情况,选择海拔在2 160~2 720 m,坡度、坡向及土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05-31

  • 鼻子上的花朵(五)
    那片高大茂密的云杉林。大成扭头一看,呀,帐篷看不见了,农舍也看不见了。三个好伙伴就掉转身,慢慢往回走。走了一程,看得见房屋和帐篷了,阿虹唱起歌来:“远方来的小伙儿哟,像那美丽的云朵,……”大成只觉得身子像要在歌声中飘浮起来,如同梦游一般。次日早上,三个好伙伴又换上了平时穿的衣裳。国王的礼物那么珍贵,各自好好收藏着吧。阿康和山力在地里翻土,小青和大成就去帮忙。太阳还没有升起,东方红彤彤放光,云彩如同锦缎一般。大地绿得滴油,处处飘着白雾。云杉林精神多么抖擞,仿

    儿童时代 2020年11期2020-12-14

  • 哈溪林区土壤氮矿化随海拔植被变化特征
    究以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和草地2 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海拔梯度上进行土壤氮矿化测定分析,了解其变化规律以及氮矿化过程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祁连山地区土壤氮矿化对海拔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溪自然保护站,分青海云杉林和草地2 个研究分区。青海云杉林研究分区102°23′~102°42′E、37°20′~37°30′N,草地研究分区102°19′~102°34′E、37°28′~37°39′N。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3期2020-11-18

  • 天山雪岭云杉林生物量估测及空间格局分析
    9]。天山雪岭云杉林是新疆天山山地森林的优势种,同时也是亚洲中部山地的特有种,在新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气候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0]。郑拴丽[11]和刘贵峰等[12]通过野外实测样地数据测定和研究了天山不同林场雪岭云杉林生物量,此外,李虎等[13]建立了雪岭云杉林生物量模型,估算了西天山雪岭云杉林生物量;然而采用遥感方法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偏最小二乘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估算整个天山雪岭云杉林生物量的对比研究鲜见报道。本文以天山雪岭云杉林作为研究对象,

    生态学报 2020年15期2020-09-16

  • 祁连山中段典型植被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局分布,即青海云杉林分布于阴坡、半阴坡,灌丛分布于阴坡、半阴坡,紧邻青海云杉林,而草地仅分布于阳坡,3 种植被类型是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7]。研究这3种典型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祁连山区森林土壤碳储量,而且对准确估算该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选择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的3 种典型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的分布规律,以期为祁连山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8期2020-08-31

  • 甘肃省人工云杉林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编制研究
    拟以甘肃省人工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收集的代表性样木材料,通过选定备选模型进行拟合优选及检验,研究确定了甘肃省人工云杉林的二元立木材积方程,以期为甘肃省人工云杉林森林资源调查、林木蓄积估算及科学经营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甘肃省地处青藏、黄土和蒙古3大高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总面积达42.58万km2,地处黄河上游地区,地形狭长。省内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地势

    林业资源管理 2020年1期2020-07-03

  • 森林植物园红皮云杉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观测
    森林植物园红皮云杉林分密度较稀疏,林下分布各种灌木及草本。红皮云杉林分林龄约50 年,密度5 m×5 m,郁闭度为0.6,平均树高12 m,平均胸径19.9 cm。2 试验方法2.1 观测仪器。利用日本产的KEC900 型负离子测试仪进行观测。2.2 观测方法2.2.1 固定观测点选取。在植物园红皮云杉林分内,距离红皮云杉林分边缘30.左右的树下,设置2 个固定观测点,2 个固定观测点距离6 m。放置仪器的2 个三脚架高度1.6 m,每次观测将三脚架安置在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6期2020-06-22

  • 沙地云杉林研究述评
    开启了我国沙地云杉林研究的序幕。此后,众多学者对沙地云杉林的成因、分布、类型、结构、动态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从沙地云杉林的生态环境研究、沙地云杉的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保护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其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在以往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重点,以期为我国沙地云杉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1 沙地云杉林生长环境研究沙地云杉林集中分布在白音敖包沙地(43°30′—43°36′N,117°03′—117°

    生态学报 2020年1期2020-02-20

  • 祁连山哈溪林区典型植被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变化特征
    连圆柏林和青海云杉林3种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森林的立地条件,顺坡向分别建立了50 m×50 m的样地(样地情况见表1)[8],然后将样地分割为4个25 m×25 m的样方作为重复。在每个样方内选定5个取样点,用土钻由上至下采集土样,取样深度为100 cm,取样层次分别为0~10、10~20、20~40、40~60、60~100 cm,然后将5个取样点的土壤样品按层混合,用塑料袋密封带回实验室风干。样品风干后,磨细并分别过孔径2.00和0.25 mm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11期2019-11-14

  • 河北省入选“中国最美森林”数量最多
    带森林、千松坝云杉林三处森林入选“中国最美森林”,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各省之首,这也是河北省森林首次入选。茅荆坝针阔混交林位于河北東北部的承德市隆化县境内,以丰富优质的森林资源而成为隆化全域116万亩森林资源的典型代表;雾灵山温带森林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兴隆县境内,有着“天然植物园”“绿色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千松坝云杉林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端与燕山北端的交汇处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

    浙江林业 2019年5期2019-07-16

  • 冀北山地4种典型林分固碳释氧效益估算
    增长速度较慢;云杉林蓄积量在中幼龄期增长速度比较慢,而近熟期增长速度最快。不同林分同一龄期生长状况的比较,处于幼龄级时不同林分的蓄积量由大到小排序为:云杉林>白桦林>山杨林>落叶松纯林;中龄期不同林分的蓄积量由大到小排序为:云杉林>白桦林>山杨林>落叶松纯林;近熟期不同林分的蓄积量由大到小排序为:云杉林>白桦林>山杨林>落叶松纯林;成熟期不同林分的蓄积量由大到小排序为:云杉林>白桦林>落叶松纯林>山杨林。图1 4种林分不同龄期蓄积量不同林分蓄积出现这样的蓄

    水土保持研究 2019年3期2019-05-22

  • 青海省次生林区天然云杉林的直径分布研究
    拟合了新疆天山云杉林的直径分布;李凤武[5]对西藏昌都县的云杉天然林研究发现,树龄20~70年期间林分的直径分布先由Gamma分布转换为Logistic分布,再变为正态分布,最后趋向于Weibull分布。蒋桂娟等[6]研究得出吉林长白山地区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直径分布曲线呈倒“J”型,孔雷等[7]、张梦弢等[8]同样对该林分直径结构进行研究,认为负指数模型、Weibull模型、限定混合Weibull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直径分布。金铭等[9]、王梅等[10]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2期2019-04-20

  • 川西亚高山五种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组成及动态
    (MF)、人工云杉林(AF)、高山栎灌丛(AO)五种典型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森林类型在不同生长季时期的凋落物组成及动态,为进一步揭示亚高山林区不同恢复途径下的碳循环规律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米亚罗林区,地理坐标31°24′—31°55′N,102°35′—103°4′E,海拔2700—4200 m。该区属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气候受着高原地形的决定性影响,属冬寒夏凉的高

    生态学报 2019年2期2019-02-20

  • 亚高山森林自然与人工恢复对土壤涵水能力的影响
    林龄的人工恢复云杉林和自然恢复以桦木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分析两种恢复途径林地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揭示不同恢复途径林型特征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之间的关系,提出适宜的恢复措施和改善林地水环境,为加快川西退化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米亚罗林区(31°24′—31°55′N,102°35′—103°4′E,海拔2200—5500 m),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褶皱带最外缘部分,海拔高差悬殊,形成

    生态学报 2018年22期2018-12-20

  • 天山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沿海拔梯度变化
    统,气候条件与云杉林生长趋势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15]。有关天山云杉的研究多集中在相近海拔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中或者只针对某一地点的不同海拔高度天山云杉种群开展研究[16]。【本研究切入点】目前针对单一植被类型的山地生态系统进行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梯度规律的研究较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选择新疆沙湾县、奇台县以及乌鲁木齐南山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分析处于不同经度位置的天山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其他因子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对天山北坡天山云杉林

    新疆农业科学 2018年6期2018-08-30

  •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典型植被土壤水文功能及增贮潜力评价
    进行取样,青海云杉林土壤样地按海拔梯度选在2 700~3 300 m处,样地大小为20 m×20 m;高山灌丛林土壤样地按海拔梯度选在3 300~3 700 m处,样方大小为5 m×5 m;阳坡草地土壤样方按海拔梯度选在2 700~2 900 m海拔处,固定样地大小10 m×10 m。在固定样地取大小为1 m×1 m的样方进行取样。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阳坡草地土壤样方取样数量分别为15、10和10个,总计35个。2.2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处理2017年7

    防护林科技 2018年4期2018-05-11

  • 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及其影响因素*
    尚属空白。天山云杉林是构成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其中天山云杉是占绝对优势的地带性森林树种。林火作为一个十分活跃的自然生态因子,在天山云杉林中普遍存在,从天山云杉林更新演替机制来看,大尺度的火干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天山云杉的天然更新(刘翠林等, 2006)。但另一方面,森林火灾使大面积天山云杉林被毁,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森林生产力衰退,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失调,给林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危害。近年来,随着森林防火工作力度的加强,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和过

    林业科学 2017年12期2018-01-16

  • 沙滩林场人工粗枝云杉林群落结构
    滩林场人工粗枝云杉林群落结构赵 栋,付作霖,徐德才,李丹春,齐 瑞,齐 昊(白龙江林业管理局 林业科学研究所,兰州730070)以白龙江林区沙滩林场采伐后进行人工造林恢复植被的典型模式——人工粗枝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取样法,对研究区域内分布于低、中和高海拔的粗枝云杉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沙滩林场人工粗枝云杉林成分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灌木层、草本层的结构参数均与乔木层的结构参数呈负相关关系;(2)区域内粗枝云杉林个体植株

    水土保持研究 2017年1期2017-12-23

  •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对降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对降水化学特征的影响成彩霞1,2,赵维俊1,2,王荣新1,2,王顺利1,2,车宗玺3,马 剑1,2,李雯靖1(1.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甘肃 张掖 734000;2.甘肃省森林生态与冻土水文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甘肃 张掖 734000;3.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张掖 734000)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2013年5—9月份测定了33场大气降水、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TOC、N、P、K、Ca和Mg等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11期2017-12-10

  •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
    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杨逍虎,敬文茂,赵维俊,牛赟(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 张掖 734000)选择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按海拔、坡向、坡度、坡位等设置青海云杉林固定样地共10块,开展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乔木层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16.19 t·hm-2,平均净生产力为1.36 t·hm-2·a-1。海拔2 800 m段是青海云杉林生长的最佳地段,生物量和年净生产力均为最大;从海拔

    防护林科技 2017年8期2017-09-08

  • 天山中部云杉天然林水源涵养功能定量评估 ——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
    ST模型,研究云杉林及其它主要地类水源涵养量的大小,并对云杉林在不同分布面积、不同地形因子条件下的水源涵养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InVEST模型可较好的确定研究区流域尺度水源涵养量。基于InVEST模型的模拟,乌鲁木齐河流域云杉林区水源涵养总量为4.93×106m3,占研究区水源涵养总量(2.41×107m3)的20.46%,林区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54.25 mm;②云杉林区水源涵养量的大小在海拔、坡度、坡向上的变化与云杉林空间分布格局一致,每公

    生态学报 2017年11期2017-07-20

  •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冻土冻融特征分析
    ,分析评估青海云杉林、灌丛、阳坡草地3 种典型植被类型冻土冻融厚度和速率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冻土深度上限最大值为灌丛冻土>阳坡草地冻土>青海云杉林冻土;冻土深度下限最大值为灌丛冻土>青海云杉林冻土>阳坡草地冻土。(2)冻土冻结期,青海云杉林冻土变化速率最大,其次阳坡草地冻土变化速率,灌丛冻土变化速率最慢;冻土消融期,灌丛冻土变化速率最大,其次阳坡草地冻土变化速率,青海云杉林冻土变化速率最慢。(3)青海云杉林冻土过程最长,其次为灌丛冻土,阳坡草地冻土

    防护林科技 2017年3期2017-04-19

  • 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林地开垦的土壤有机碳损失估算
    6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林地开垦的土壤有机碳损失估算常亚鹏1, 李 路1, 许仲林1, 2,*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2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46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由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土壤碳库的变化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采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了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林的潜在分布,其次估计了与被开垦为农田的雪岭云杉林面积(PSC)以及由林地开垦为农田造成的有机碳损失。PSC分别由雪岭

    生态学报 2017年4期2017-04-10

  • 不同林龄云杉林土壤持水性及影响因子分析
    析。结果表明,云杉林表层土壤团聚体以>5.00 mm的大颗粒为主,25年生云杉土壤>5.00 mm的颗粒占48.4%,B层占42.2%。2.00~5.00 mm颗粒数量A层(21.1%)>B层(18.9%)。40年生云杉林团聚体特点与25年生具有相同的规律特征。比较两个林龄A、B层团聚体特征,发现随着林龄增长,A、B层土壤团聚体,大颗粒含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变化不太明显。25年和40年生林龄云杉林,土壤A、B层最大持水量A层高于B层(75.60%>40.43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期2017-03-27

  •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代换性钾、钙、镁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0)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代换性钾、钙、镁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研究孟伟,张文强,李莎(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胡杨林管理站,新疆 阿克苏 843200)以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00 m×100 m青海云杉林样地为试验地,采用野外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法测定和分析了青海云杉林地土壤代换性钾、钙、镁含量及其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地青海云杉林土层(0~10 cm)代换性钾、钙、镁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90.6、166.9和55.8 mgkg-1;土壤代换性钾和钙在土壤剖面

    防护林科技 2017年1期2017-02-13

  • 不同起源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与物种多样性关系
    9)不同起源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与物种多样性关系关晋宏1,5, 张克栋4, 邓 磊3, 张建国1,5, 何秋月2, 杜 盛1,2(1.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陵 712100; 4.甘肃省洮河林业局, 甘肃 甘南 747600; 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对甘南地区

    水土保持研究 2016年2期2016-10-25

  • 青海云杉林不同结构特征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016)青海云杉林不同结构特征对天然更新的影响普布才仁1,马明呈2,付生艳3,史玉敏3,祁莲世3,童翠芸3(1.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畜牧林业科技局,青海 玉树 815499;2.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3. 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通过对不同结构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青海云杉林的树种组成、林分结构、生长状况和更新状况都有较大的差别;青海云杉的径级和高度决定着青海云杉林内不同树木个体间的竞

    防护林科技 2016年9期2016-09-27

  • 浅谈云杉的病虫害及防治
    用[2]。同时云杉林的建设有利于维持我国中西部,西北部的生态平衡,甚至黄河与长江上游的生态平衡,对种植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提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云杉生态林的建设也在广泛进行,面积逐步扩大,但由于云杉林的树种单一,生态体系不稳定导致云杉林生态体系的抗逆性不强,不能有效的防御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而且大部分人工林缺乏必要的维护与管理,导致部分林木病虫害加重,生长不良,这些情况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林体系的脆弱程度,

    大科技 2016年12期2016-08-09

  • 吉林金沟岭林场不同密度天然云冷杉林林下主要灌木生物量模型
    ;生物量模型;云杉林;冷杉林;混交林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6,33(3):394-402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灌木层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1]。林下微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它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演替进程及物种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2]。中国灌木林面积约为2.97×107hm2[3],与乔木层相比,林下植被生物量仅占总森林生物量的10%~30%,处于次要地位[4]。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年3期2016-06-30

  • 云杉矮槲寄生与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严重危害青海省云杉林的主要灾害之一。本研究以青海省仙米林场受矮槲寄生侵染的云杉林为对象,通过标准样地调查了云杉矮槲寄生林间发病的影响因子,采用SPSS软件进行云杉矮槲寄生害病情指数与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云杉矮槲寄生病情指数变化前5位的因子依次是林分郁闭度、草本生物量、海拔、pH值和坡度。郁闭度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在郁闭度大于0.7以上的天然林分中云杉矮槲寄生发生较轻或没有发生,而在郁闭度0.4~0.5之间,云杉矮槲寄生发生严重。研究结果

    西部林业科学 2015年6期2016-01-27

  • 辛家山天然秦岭云杉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升摘要:该天然云杉林目前频受有害生物以及人为的危害、干扰。关键词:天然秦岭云杉;种质资源一、 辛家山天然秦岭云杉全球云杉属植物约有40种,我国约有19种,秦岭云杉(P.asperata mast)是我国秦岭海拔1800—2300m亚高山与高山谷地森林的主要组成树种和特有树种之一。辛家山是陕西境内唯一面积最大的天然秦岭云杉分布区。其它地方仅为零星分布。二、现状:在辛家山该天然云杉纯林面积有三千多亩,主要分布在南沟滩和韭菜坪沟,种类约三种:大果青杄、云杉和青杄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9期2015-10-26

  • 美丽的黄岗梁森林公园
    我们又走进一片云杉林。在云杉林中,脚底下踩着针一样的云杉落叶,像踩在厚厚的地毯上一般,软软的,极富弹性,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硬和扎脚。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这让我很奇怪,因为太阳一直在我们头顶照耀着,而且天空中没有一朵云,怎么下起了雨呢?我伸出手,想接住雨水,好看看这到底是不是雨。当我把手放到胸前看时,却是云杉的针叶!原来是爸爸不小心碰了一下树干,树上的杉针纷纷落下,如下雨一般。发现这个“秘密”后,我们一家玩起了摇晃树干、制造杉针雨的游戏,大家玩得不亦乐

    天天爱科学 2015年9期2015-05-30

  • 影响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林物种多样性的因素
    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林物种多样性的因素刘建泉(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张掖 734000)物种多样性是研究森林群落结构、组成和空间特征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样地植被调查,采用物种多样性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林(Piceacrassifolia)物种多样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青海云杉林物种多样性的因素有6个,其重要程度依次为坡向>苔藓盖度>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群落类型>郁闭度;群落特征直接影响着青海云杉林物种多样性

    草业科学 2015年1期2015-02-23

  • 天山云杉林凋落物组成及营养成分研究
    自然保护区天山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对天山云杉森林凋落物数量及其年凋落量动态变化、森林凋落物营养元素构成及其土壤归还量等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保护天山云杉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和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材料来源于新疆伊犁州巩留县东部的国家级西天山自然保护区,调查样地原点坐标为43°09′30″N,82°53′11″E,面积为 6 hm2(200 m×300 m),以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3-05

  • 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林健康评价
    经营东大河青海云杉林,充分发挥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探讨定量化评估森林生态系统键康状况的途径,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构建青海云杉林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对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林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评价。1 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 东大河林区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中部冷龙岭北麓,金昌市永昌县东大河、西大河中游,101°24′~102°10′ E,38°01′~38°10′ N,总面积33 480 hm2,海拔2 400~4 000 m,是石羊河流域重

    草业科学 2012年4期2012-03-13

  • 祁连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有代表性的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高山灌丛林和牧坡草地4种主要植被类型,分别设置20 m×20 m的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和土壤物理性质实验,同时在每个标准地内设5个1 m×1 m样方,用来收集枯落物。各样地基本情况见表1。表1 样地基本情况2.2 测定方法(1)在各灌木林样地内设置1 m×1 m的小样方5个,采用四分法取样称重,置于烘箱中在85℃下烘干至恒重后称重,计算枯落物自然持水率和有效持水率,根据含水量推算单位面积的现存量;(2)采用环刀法,于5—9月

    水土保持通报 2010年4期20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