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黄嘌呤

  • 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研究进展
    寄生原虫中以次黄嘌呤-鸟嘌呤-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xanthine phosphoribosy ltransferase,HGXPRT)形式存在。腺嘌呤在APRT 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鸟嘌呤和黄嘌呤在HGXPRT 的催化作用下分别转化为次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和黄嘌呤核苷酸,其中5-磷酸核糖焦磷酸(Phosphoribosylpyrophosphate,PRPP)是嘌呤补救途径的主要底物。

    广东农业科学 2023年8期2023-10-29

  • 地龙配方颗粒多指标成分测定及质量评价
    龙配方颗粒中次黄嘌呤的含量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的研究报道[13-14]。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厂家地龙配方颗粒中次黄嘌呤、肌苷、鸟苷和腺苷4 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并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建立指纹图谱进行质量评价。1 材料1.1 仪器Thermo Vanquish Core 高效液相色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Thermo AcclaimTM120 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

    药学实践杂志 2023年9期2023-10-07

  • 余甘子冻干粉对急、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尿酸及肝肾保护作用
    PEFP)对次黄嘌呤引起的急性HUA和氧嗪酸钾诱导的慢性HUA小鼠的降尿酸及肝肾保护作用,以期为食药物质、功能食品及天然降尿酸药物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成熟野生余甘子鲜果由云南佳泓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提供。KM雄性SPF级小鼠(体质量18~22 g) 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K(湘)2019-0004。经大理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1-P2-054。别嘌醇(allopurinol,AL

    食品科学 2023年15期2023-09-12

  • HPLC法同时测定美洲大蠊标准汤剂中6种成分含量
    剂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肌苷、鸟苷、原儿茶酸的含有量。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甲醇-0.1%磷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0 ℃。 结果:测定显示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肌苷、鸟苷、原儿茶酸分别在0.041~0.341 μg(r=0.9994)、0.097~0.810 μg(r=0.9994)、0.020~0.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3年1期2023-06-27

  • HPLC法同时测定美洲大蠊标准汤剂中6种成分含量
    嘧啶、肌苷、次黄嘌呤三种成分;赵从琪等[11]对美洲大蠊药材脱脂处理并测定5种核苷类成分;马雪伟等[12]建立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冻干粉中9种核苷类成分。上述文献的研究对象集中于美洲大蠊药材及其提取物,尚未有关于美洲大蠊标准汤剂的相关报道。本文以不同产地的美洲大蠊饮片为原料,制备了10批美洲大蠊标准汤剂。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肌苷、鸟苷、原儿茶酸6种成分含量,为美洲大蠊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参考。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 W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1期2023-02-16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蜈蚣药材中5种成分含量
    现蜈蚣中含有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具有抗肿瘤作用;3,8-二羟基喹啉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及促凋亡的作用,能显著抑制脑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迁移的作用[10-11];课题组从蜈蚣中分离得到硫酸-3-羟基喹啉、硫酸-3-羟基-4-甲氧基喹啉、3,8-二羟基喹啉[12];因此将次黄嘌呤、黄嘌呤、硫酸-3-羟基喹啉、硫酸-3-羟基-4-甲氧基喹啉、3,8-二羟基喹啉作为质量评价指标,旨在为蜈蚣药效物质基础的活性研究以及动物药中有效成分定性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年1期2023-02-11

  • 顺磁离子介导磁弛豫生物传感器评定鱼肉新鲜度
    肌苷→肌苷→次黄嘌呤→黄嘌呤→尿酸。在此反应中,次黄嘌呤是主要的分解产物,在鱼被宰杀后会立即积累,并被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催化分解生成黄嘌呤和尿酸。研究表明,当鱼肉中的次黄嘌呤含量超过102 mg/kg时,鱼肉初步腐败;当鱼肉中的次黄嘌呤含量超过144 mg/kg时,鱼肉完全腐败。此外,在鱼类及其产品生产、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组胺通常也是质量监控的生物标志物之一,若人体摄入过量的组胺将引发特定的生理毒害作用,如运动神经元损

    食品科学 2022年20期2022-10-31

  • 槲皮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促进环磷酸腺苷发酵合成
    加2 g/L次黄嘌呤,cAMP生产效率提高了39.10%,但产量提高幅度不大,发酵周期明显缩短,发酵后期细胞活性及产物合成速率很低[3]。有报道表明,次黄嘌呤可以诱导节杆菌合成大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4]。XOD可以将次黄嘌呤分解为尿酸,降低次黄嘌呤对产物的转化率,并伴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大量产生。菌体处于高浓度ROS条件下,会导致细胞组分受损,代谢活性下降,影响产物的合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7期2022-04-18

  • 枯草芽孢杆菌产腺苷补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的前体物质为次黄嘌呤,因此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前体物质次黄嘌呤可以增加腺苷的产率[7]。陈华强[8]研究了柠檬酸钠与HMP代谢途径中碳流量的关系以及次黄嘌呤对发酵产苷和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次黄嘌呤可以使腺苷发酵产量增加。本研究拟考察发酵液中次黄嘌呤前体物质的质量浓度与发酵产率的关系、次黄嘌呤前体物质加入方式与腺苷产量的关系,通过摇瓶、50 L发酵罐、10 m³发酵中试罐,整合补料与溶解氧的发酵过程调控,逐级放大试验,以期为工业化应用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

    现代食品 2022年3期2022-03-24

  • 次黄嘌呤氢迁移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4]。关于次黄嘌呤的实验研究[5]和理论研究相对鸟嘌呤、腺嘌呤、尿嘧啶而言比较少。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是体内一磷酸腺苷(AMP)代谢的中间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可以用作医药中间体、食品色素、化妆品颜料、保鲜剂、农药中间体,也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的功效。理论研究方面,苏彦雷等[6]运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解析次黄嘌呤及其代谢的相关化合物;何云清[7]进行了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的结构和振动光谱理论研究;但研究水催化次黄嘌呤氢迁移反应机理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1-27

  • 化学物质诱导对马氏珠母贝眼点幼虫附着的影响
    腺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核苷和次黄嘌呤对马氏珠母贝眼点幼虫附着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5-HT、蜕皮激素、GABA、腺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核苷和次黄嘌呤溶液处理马氏珠母贝眼点幼虫,不同时间后,分析眼点幼虫附着率的变化。【结果】在24 ~ 96 h作用时间里,5-HT、蜕皮激素、GABA对眼点幼虫附着的诱导效果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在24 ~ 120 h作用时间里,腺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核苷和次黄嘌呤对眼点幼虫附着的诱导效果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眼点幼虫在10-5mo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1-19

  • 蜂胶中白杨素衍生物抗高尿酸活性研究
    氨,分别生成次黄嘌呤核苷及脱氧次黄嘌呤核苷;PNP和XO是嘌呤分解途径后期的关键酶,次黄嘌呤核苷在PNP作用下,分解成次黄嘌呤次黄嘌呤在XO的作用下生成黄嘌呤及UA。因此,嘌呤分解代谢途径是尿酸生成的直接途径,该途径的关键酶均可能成为抗高尿酸血症药物的潜在靶点[4]。XO抑制剂如Allopurinol、Febuxostat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证明PNP抑制剂(Ulodesine)能有效降低体内UA水平,同时降低血液中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含量,是安全性和

    特产研究 2021年6期2021-12-08

  • 嘌呤转运蛋白的缺失对枯草芽孢杆菌生产核黄素的影响
    ,PbuE为次黄嘌呤和腺嘌呤的外排蛋白[7-8],PbuG为鸟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内运蛋白[9],PbuX为黄嘌呤的内运蛋白[10],PbuO为鸟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内运蛋白[9]。然而7种转运蛋白对全部4种嘌呤碱的转运能力,以及敲除转运蛋白对核黄素产量的影响还没有被系统的研究过。本研究发现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嘌呤碱对核黄素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转运蛋白缺失后,这种抑制的程度会发生改变。根据抑制程度的改变和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生长表型的变化鉴定了7种嘌呤转运蛋白对4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年22期2021-11-29

  • 天麻素对次黄嘌呤诱导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本实验以次黄嘌呤诱导小鼠的急性HUA,并研究了GAS 的降UA 作用和可能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药品和试剂GAS 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批号:C10915097),别嘌呤醇(allopurinol,ALLO)、次黄嘌呤和羧甲基纤维素钠购自美国Sigma 公司,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测定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有限公司。QI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6期2021-10-29

  • 美洲大蠊配方颗粒特征图谱方法建立
    嘧啶、胞苷、次黄嘌呤、尿苷、胸腺嘧啶、腺嘌呤、肌苷、鸟苷等[5-7]。另外,美洲大蠊还含有蜚蠊酸、蟑螂油、过敏原成分、各种酶、细胞色素A、B、C、甲壳素、烟酸等。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8-10],通过 HPLC或 UPLC法分析美洲大蠊药材及其产品,为快速高效评价其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本实验采用HPLC法建立 3 批美洲大蠊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并标定了尿嘧啶、酪氨酸、次黄嘌呤、肌苷4个特征峰。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CPA225D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股份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7期2021-08-02

  • 炒地龙与地龙饮片中次黄嘌呤和肌苷含量的比较
    地龙中主要有次黄嘌呤、黄嘌呤、鸟嘌呤、尿嘧啶等核苷酸成分;地龙含有多种氨基酸,包括了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药理作用: 生地龙主要有平喘、抗凝血、抗血栓、抗肿瘤、降血压等药理作用,所含的蚯蚓解热碱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地龙的平喘降压作用,主要是含有次黄嘌呤、黄嘌呤等核苷酸成分, 并有抗组织胺及舒张支气管作用,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3]。1 样品收集起草样品收集情况:共收集地龙2 个品种10 批次药材,其中广地龙8 批、沪地龙2 批,来自广西、河北、海南、广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期2021-05-12

  • 次黄嘌呤联合氧嗪酸钾构建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探讨*
    鼠不同剂量的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与氧嗪酸钾(Potassium Oxoxazine,PO),通过小鼠造模前后空腹体重变化及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评价构建动物模型的可行性。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 SPF级KM雄性小鼠50只,1月龄,体重25~30g,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SCXK (川) 2018-19],饲养在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SYXK (川)2018-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2021-02-25

  • 添加柠檬酸钠与次黄嘌呤的腺苷发酵工艺研究
    [5]推测,次黄嘌呤作为腺苷合成前体物,在发酵过程添加次黄嘌呤可提高腺苷生产得率。笔者研究发酵培养基中柠檬酸钠和次黄嘌呤的添加量及添加方式对其生产腺苷的影响,通过工艺优化,提高了腺苷发酵水平。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菌 种AR090(Bacillussubtilis,组氨酸和黄嘌呤缺陷)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腺苷生产菌株。1.1.2 培 养 基斜面培养基:牛肉膏10 g/L,酵母膏5 g/L,蛋白胨4 g/L,NaCl 2.

    发酵科技通讯 2020年4期2020-12-01

  • 大蒜粉处理对海鲈鱼嘌呤含量的影响
    呤、黄嘌呤、次黄嘌呤的含量,探究高温水煮过程中嘌呤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鱼肉中嘌呤总含量在水煮10 min 内迅速降低,而两种鱼的不同嘌呤碱基含量在加热过程中变化不一致。Young[8-9]探究了烤制及炖制的鸡肉嘌呤含量,发现两种烹饪方式都可以降低原始嘌呤值,证实适当的烹调方式可以降低食品的嘌呤含量。香辛料是利用植物的种子、花蕾、叶、茎等或其提取物制成的调料[10],常用于日常烹饪,其不仅可以赋予食物特殊的风味,还具有杀菌防腐等功效。而目前香辛料对嘌呤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20年11期2020-12-01

  • 聚L-精氨酸修饰柔性石墨烯平面电极对黄嘌呤的选择性检测
    酸(UA)和次黄嘌呤(HX)存在下,P(L-Arg)/GPE传感器不仅实现了对XA的选择性测定,而且还成功实现了XA、UA和HX的同时测定,3个氧化峰的峰-峰电位差分别为420和384 mV。XA在0.5~8 μmol/L和8~140 μmol/L浓度范围内,响应电流与XA浓度分段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8 μmol/L(S/N = 3)。此传感器具有稳定性好、重复性强、响应时间短、制作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并成功应用于人血清中XA测定。关键

    分析化学 2020年9期2020-09-14

  • 枸杞多糖保护小鼠GC-1spg精原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护作用。结果次黄嘌呤/黄嘌呤活性氧化可导致精原细胞活性降低,而添加枸杞多糖可以降低次黄嘌呤/黄嘌呤活对小鼠GC-1spg精原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论枸杞多糖可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活性氧引起的小鼠GC-1spg精原细胞氧化损伤。【关键词】:枸杞多糖;小鼠GC-1spg精原细胞;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损伤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Iysaccharides,LBP)是枸杞子的主要功能成分之一,对生殖系统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功能[1]。国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9期2020-09-13

  • 贮藏和解冻方式对大菱鲆嘌呤含量的影响
    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标准品(纯度均大于99.0%)、冰乙酸、三氟乙酸、甲酸、10%四丁基氢氧化铵均为色谱级,上海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级),北京DIKMA 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 1160 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DK-8D 型恒温水浴锅,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 公司;Milli-Q 超纯水系统,美国Millipore 公司。1.2 试验方法1.2.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

    中国食品学报 2020年7期2020-08-03

  • 瓜蒌滴丸的化学指纹特征及4种成分的定量分析
    丸中尿嘧啶、次黄嘌呤、鸟苷、腺苷的含量[5],以期为瓜蒌滴丸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现作报道。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仪器 岛津LC-2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含GDU 20A真空在线脱气机,LC-20AT四元泵,CTO-10AS柱温箱,SPD-M20 A检测器),AUW-220D型电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DZF-6030A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恒一科技有限公司)。1.2 实验材料 瓜蒌滴丸(课题组自制,规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6-28

  • HPLC同时测定广地龙中5种核苷类成分含量
    成分,其中以次黄嘌呤为代表的核苷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缺血性损伤、抗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生物活性[14-15],其与广地龙舒张支气管、抗组胺、平喘、调节免疫功能、调节血糖、抗缺血性损伤等药理活性[16-18]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作为广地龙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为此,本研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广地龙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肌苷、鸟苷5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以期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广地龙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Agilen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6-11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金线莲中核苷类成分
    莲中的胞苷、次黄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腺嘌呤、胸苷6种核苷类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和含量测定,研究不同金线莲中各核苷类物质含量的差异,为金线莲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药材 分别来自福建省内的金线莲,编号为A,B,C,D,E,F,G,H,I,J,K及L,其中按照种植方式可以分为组培、种植、野生3类。金线莲由福建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学系张永红教授鉴别。金线莲样本材料的相关信息见表1。表1金线莲样本材料的相关信息Tab 1The r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11-28

  • 固相萃取LC-MS/MS法测定疏血通注射液中次黄嘌呤浓度*
    糖、氨基酸、次黄嘌呤等物质[8-10],目前其真正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尚不明确。据文献报道[11-12],次黄嘌呤具有明确的生物活性,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提高多种酶的活性,参与机体一些重要生理机能的调节。因此,本文以次黄嘌呤为指标成分,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疏血通注射液质量分析、评价以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目前,疏血通注射液中次黄嘌呤的测定,采用的大多是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13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10-24

  • 水蛭胶囊薄层鉴别及次黄嘌呤含量测定的研究
    囊薄层鉴别及次黄嘌呤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以水蛭对照药材对水蛭胶囊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次黄嘌呤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5:9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 ℃。结果 水蛭胶囊供试品的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可以作为水蛭胶囊的鉴别方法;高效

    健康前沿 2019年4期2019-10-21

  • 地龙药材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定药材样品中次黄嘌呤、肌苷的含量,同时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建立地龙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色谱柱为Purospher STAR RP-18 endcapped;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8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次黄嘌呤、肌苷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58~31.6 μg/mL(r=0.999 9)、5.5

    中国药房 2019年17期2019-09-10

  • 竹节参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7种成分测定
    均为分析纯。次黄嘌呤(批号wkq16091402)、尿苷(批号 wkq16083105)、脱氧尿苷(批号 wkq17011101)、肌苷(批号 wkq16090505)、腺苷(批号wkq16092103)、胸腺嘧啶核苷(批号wkq16090903)、鸟苷(批号 wkq16090703)均购买于四川省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含有量均≥98%;10 批不同产地竹节参样品,经湖南中医药大学龚力民副教授鉴定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C.

    中成药 2019年5期2019-06-03

  • HPLC 法同时测定斑蝥中3 种核苷类成分
    嘧啶核苷、 次黄嘌呤各约5.0 mg, 精密称定, 置于10 mL 量瓶中, 加纯水溶解并定容, 即得。2.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定昆虫粉末约2.5 g, 加50 mL 75%乙醇回流提取2 次, 每次1.5 h, 合并2 次滤液,水浴挥干乙醇, 冷却, 加水补足到100 mL, 放置水沉24 h, 抽滤除沉淀, 将样品溶液减压浓缩冷却后加水定容至25 mL量瓶中, 摇匀, 过0.22 μm 微孔滤膜, 即得。2.3 方法学考察2.3.1 专属性试

    中成药 2019年4期2019-06-01

  • 瓜蒌提取物的化学指纹特征及5种成分的定量分析
    谱及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腺苷、鸟苷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瓜蒌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1 实验仪器及材料1.1 实验仪器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FA2004型电子天平(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DZF-6030A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恒一科技有限公司).1.2 实验材料瓜蒌提取物(皖南医学院药物制剂及其质量控制课题组制备,批号:lwy170601~lwy170610);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腺苷、鸟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1-11

  • 基于柠檬酸盐与次黄嘌呤偶合添加的环磷酸腺苷发酵工艺
    了柠檬酸盐与次黄嘌呤偶联添加发酵工艺,提高发酵性能。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本实验室筛选并保藏的节杆菌(Arthrobactersp.A. sp01)。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 M2013431。1.2 培养基及配制方法斜面培养基(g/L):葡萄糖10,蛋白胨10,牛肉膏10,NaCl 3,尿素4,琼脂20,调pH值至7.2,121 ℃高压蒸汽灭菌20 min。种子培养基(g/L):葡萄糖10,蛋白胨10,牛肉膏1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年11期2018-12-15

  • 食品中的嘌呤含量分布及在贮藏加工中变化研究进展
    鱼和甲壳类的次黄嘌呤含量最高,贝类的腺嘌呤含量最高。Qu Xin等[31]研究发现海鲜的嘌呤含量主要取决于物种、部位和新鲜度。虾和田螺的嘌呤含量高于鱼和双壳类,鱼皮和肝脏的嘌呤含量高于鱼肉,主导嘌呤因海鲜种类不同而异。Kaneko等[4]的研究结果显示,检测的32 种鱼中有29 种含有较高的次黄嘌呤含量,这与Lou[6]的研究结果相符,一些有金属色的鱼皮所含的鸟嘌呤含量很高。鱼糜中超过80%的嘌呤是腺嘌呤和鸟嘌呤,大多数贝类、鱼卵和鱼制品中腺嘌呤和鸟嘌呤的

    食品科学 2018年19期2018-10-29

  • 不同产地梅花鹿鹿茸药材中5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材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肌苷、鸟苷 5 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梅花鹿鹿茸药材中上述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流动相为甲醇-0.07%冰醋酸溶液(4 ∶ 96,V/V),流速为1.0 mL/min, 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8 ℃,进样量为5 μL。采用SPSS 19.0软件对30批不同产地梅花鹿鹿茸药材(S1~S3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尿嘧啶、次黄

    中国药房 2018年14期2018-09-10

  • 不同造模因素复制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比较研究
    ,如黄嘌呤、次黄嘌呤、腺嘌呤等。(2)抑制肾脏对UA的排泄,如乙胺丁醇等。(3)尿酸酶抑制剂,如氧嗪酸钾等通过抑制尿酸酶活性,达到抑制UA分解的作用[5-6]。(4)诱导机体代谢紊乱导致HUA,如脂肪乳剂[7]、高果糖等可诱导机体代谢紊乱,进而升高血清UA水平。本研究采用UA前体物质(腺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分别和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抑制UA排泄的药物(乙胺丁醇)联合造模。胡庆华等[8]采用氧嗪酸钾250mg·kg-1成功诱导小鼠HUA模型,本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3-28

  • 地龙的采收加工、炮制和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甜[11]以次黄嘌呤含量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作为指标,考察加酒量、闷润时间以及炒制温度对酒地龙炮制的影响,最终获得酒地龙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取适量净地龙(每100 kg地龙,加入黄酒 12kg),加入黄酒闷润 30 min,加入到预热好的铁锅内,控制温度在80℃温度进行炒制,炒至药材呈棕黄色时取出,摊开,放凉。现代地龙炮制研究表明,不同的方法对地龙进行炮制得到的炮制品在主要成分和功效上具有差异。利红宇等[12]进行了五种广地龙饮片的不同炮制品化痰、止咳、平喘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1期2018-02-12

  • 大黄和水蛭含药血清药物化学实验研究
    控制[3],次黄嘌呤为水蛭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之一[4-5]。故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HPLC)检测大黄组和水蛭组大鼠血清的有效成分大黄酸和大黄素、次黄嘌呤,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1.5~2月龄,体质量(200±20)g,由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合格证编号:SCXK(豫)2010-0002]。1.2 实验药品 水蛭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年6期2018-01-19

  • 人参皂苷Re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组织生物标记物调控作用的研究
    脑组织中存在次黄嘌呤次黄嘌呤核苷、苯丙氨酸、16碳鞘氨醇、植物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C16:0、溶血磷脂酰胆碱C18:1、溶血磷脂酰胆碱C18:0等9种生物标记物。与对照组比较,AD组次黄嘌呤次黄嘌呤核苷和苯丙氨酸的含量明显升高(P人参皂苷Re;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标记物; 超高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致死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点包括渐进性的记忆减退、情绪改变、沟通及推理方面障碍

    实用老年医学 2017年10期2017-10-20

  • 三种鸡菌属真菌核苷及嘌呤碱基类成分含量测定△
    1021)、次黄嘌呤(批号:1001392976)、鸟苷(批号:1001662525)、尿苷(批号:1001290893)、胞苷(批号:101069370)购于SIGMA公司。甲醇(Fisher chemical,批号:155175);磷酸(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13112612030);水为去离子水。2 方法与结果2.1色谱条件采用WatersXbridge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

    中国现代中药 2017年1期2017-09-21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羊杂碎等肉类中嘌呤及尿酸
    酸、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和腺嘌呤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测定肉类样品中上述4种嘌呤及尿酸的含量。色谱条件:资生堂CAPCELL PAK-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7×10-3mol/L KH2PO4-H3PO4(pH=3.83),流速1.0 mL/min;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 μL。结果:在上述条件下4种嘌呤和尿酸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4种嘌呤和尿酸的质量浓度和峰面积在0.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年4期2017-06-19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酒中4种游离嘌呤
    呤、鸟嘌呤、次黄嘌呤及黄嘌呤的含量分别为4.30mg/L、1.29mg/L、2.93mg/L与3.92mg/L。嘌呤;黄酒;高效液相色谱嘌呤是一种生物碱,由一个嘧啶环和一个咪唑环稠合而成,主要包括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及其衍生物等。在人体内嘌呤代谢会变成尿酸,其中黄嘌呤是尿酸的直接来源,而次黄嘌呤和鸟嘌呤是尿酸的间接来源,二者均是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为黄嘌呤,最后黄嘌呤被氧化为尿酸。尿酸是人体内一些有害活性物质的有效清除剂,包括羟自由基、

    酿酒科技 2017年4期2017-04-20

  • 冷藏期间猪肌肉中肌苷酸沉积规律研究
    苷酸、肌苷和次黄嘌呤的降解沉积规律一致。肌苷酸含量在冷藏第2 d达到最高值,比第1 d增加0.4%~15.32%,然后开始下降;冷藏至第4 d时,肌苷酸含量明显降低,比第2 d时降低23.81%~39.06%;冷藏至第5~6 d时,肌肉中肌苷酸含量持续下降,但降幅减缓,肌苷酸含量保持在1.0 mg/g左右。而肌肉中肌苷和次黄嘌呤含量则随冷藏时间延长呈增长趋势。关键词:猪肌肉;肌苷酸;肌苷;次黄嘌呤;沉积规律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2期2017-03-15

  • HPLC测定心脉隆注射液中3组分的含量
    液中尿嘧啶,次黄嘌呤,肌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心脉隆注射剂中3组分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 C18色谱柱;流动相∶0.05 mol/L乙酸钠缓冲液(pH 5.0)为流动相A,甲醇-0.05 mol/L乙酸钠缓冲液(pH 5.0)(80∶20)混合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尿嘧啶,次黄嘌呤,肌苷分别在0.038~2.404 μg,0.055~3.524 μ

    大理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2016-11-18

  • 聚钙黄绿素修饰电极同时测定黄嘌呤和次黄嘌呤
    测定黄嘌呤和次黄嘌呤①郎丰香1,吕淑艳1,邓范艳2,郭晓玲2(1.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2.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目的:研究黄嘌呤(XA)和次黄嘌呤(HX)在钙黄绿素聚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方法:单线扫描伏安法。结果:在钙黄绿素修饰玻碳电极上,XA和HX的氧化信号得到显著增强,其氧化峰电流与XA和HX的浓度在0.5~6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电极对XA和HX的氧化具有良好的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5期2016-11-18

  • 应用电化学微检测系统检测细胞中嘌呤碱基①
    呤和腺嘌呤/次黄嘌呤的氧化还原反应。结论:MCF-7细胞中的嘌呤碱基在电化学微检测系统中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该电化学法有可能用于细胞内嘌呤的检测。关键词:MCF-7;微检测系统;MWCNTs-IL/GCE;单线扫描伏安法近年研究表明细胞内嘌呤碱基具有电化学活性,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能够得到较好的电化学信号,但基于传统三电极工作系统的电化学检测中细胞样本消耗较大,导致检测成本升高,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1~9];如果能够改进检测体系,降低细胞样本消耗量,又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4期2016-08-03

  • 眼睛揭示死亡时间
    中钾、尿素和次黄嘌呤(一种DNA代谢物)的初始浓度,并且把这些数据代入计算程序。新发明的软件使用的正是这一信息,由此能比以往更准确地确定死亡发生在何时。估计死亡时间的传统方法,是基于对一些参数的研究。这些参数包括尸体直肠或肝脏等脏器的温度、尸僵(死后僵直)或死后尸体颜色改变等。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体液,是对这些传统方法的补充。生化检测方法当中有一种针对的正是玻璃状液,它是发现于眼球晶状体背后的胶黏液体。新研发的数学模型比迄今为止使用的模型更灵活,更可测,更

    大自然探索 2016年4期2016-05-06

  • 添加次黄嘌呤对环磷酸腺苷发酵产苷的影响
    866)添加次黄嘌呤对环磷酸腺苷发酵产苷的影响徐晓静1,2,余筱敏3,李俊惺1,2,刘景良1,2,王茜1,2,常景玲1,2(1.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新乡453003;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3.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866)研究了由次黄嘌呤发酵制造cAMP时发酵培养基中次黄嘌呤质量浓度及次黄嘌呤添加方式对cAMP发酵产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次黄嘌呤采用一次性添加和分两批添加,经过发酵培养,次黄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3-30

  • 不同产地海螵蛸中核苷类成分测定
    中的尿嘧啶、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1.25~12.50μg/mL、1.28~12.80μg/mL和5.05~50.50 μg/mL。25批样品 (来自浙江、辽宁、云南、山东、广西、福建)相似度均大于0.9;广东的样品相似度在0.97~0.78,差异较大;海南的样品相似度均为0.88左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可有效地区分海螵蛸及其他贝壳类海洋药材。海螵蛸;HPLC;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海螵蛸为常用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涩

    中成药 2015年5期2015-01-13

  • 次黄嘌呤灌胃加冰敷法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
    酸酶抑制剂或次黄嘌呤建立高尿酸痛风大鼠模型的尝试[10],但该方法只是分别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因此未被广泛采用。现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都有很多不完善之处,给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建立高尿酸血症诱发的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迫在眉睫。从人类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情况来看,高尿酸血症是其发病基础,而寒冷的外部环境是其重要诱发因素之一。本实验将以次黄嘌呤灌胃这种简单的方法诱导大鼠短时间内出现高嘌呤血症,同时对大鼠右下肢膝关节部位进行冰敷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9期2014-11-30

  • 促进剂对枯草芽胞杆菌CICC20958产肌苷的影响
    CaCl2、次黄嘌呤、MnSO45种肌苷促进剂,考察它们的不同添加量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简称Bs)CICC20958菌株产肌苷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法得到最佳组合添加方案.结果表明,在促进剂柠檬酸钠、NaF、CaCl2、次黄嘌呤、MnSO4质量浓度分别为7.9、0.001、0.032、2.1、0.2 g/L的条件下发酵,菌株Bs CICC20958的肌苷产量达到7.81 g/L,比不添加促进剂实验组(对照组)的肌苷产量提高了5.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8-28

  • 复方龙星片质量标准研究*
    献报道地龙中次黄嘌呤[1-2]的平喘作用与黄芩中黄芩苷[3-4]的抗炎作用与复方龙星片的功效吻合,确为其中的有效成分。笔者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地龙、黄芩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对次黄嘌呤及黄芩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现报道如下。1 仪器与试药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泵,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薄层层析用硅胶(青岛海洋化工厂);(CQX25-06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500 W,33 k

    中国药业 2014年8期2014-08-08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板蓝根药材中5种成分的含量*
    材中尿嘧啶、次黄嘌呤、鸟苷、胸腺嘧啶、(R,S)-告依春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Hanbon Heder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水(B),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尿嘧啶、次黄嘌呤、鸟苷、胸腺嘧啶、(R,S)-告依春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97~39.40 mg·L-1(r=0.999 9),1.25~50.00 mg·L-1(r=0.999 9),0.25

    医药导报 2014年11期2014-05-15

  • 燕麦干草对藏羊尿中嘌呤衍生物、肌酐及马尿酸排出量的影响
    囊素、尿酸、次黄嘌呤、黄嘌呤。随着限饲水平降低,尿中PD 各组分、马尿酸及总PD 排出量线性增加(P<0.05),尿囊素在总PD 中所占比重也线性增加(P<0.01),而尿酸、次黄嘌呤+黄嘌呤在总PD 中所占比重线性减小(P<0.01);次黄嘌呤、黄嘌呤单独计算时数值较小且不方便,将次黄嘌呤+黄嘌呤作为一个指标处理,PD 各组分占总PD 的比重分别为尿囊素66.6%~73.8%,次黄嘌呤+黄嘌呤为13.5%~18.9%,尿酸为11.2%~14.4%,且随着

    家畜生态学报 2014年9期2014-01-20

  • 水蛭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有限公司),次黄嘌呤(批号:069-110811,上海宝莱生物制品公司),黄嘌呤对照品(批号:140662-20080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1.3 样品经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杨瑶珺教授鉴定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10批水蛭药材见表1。表1 水蛭样品收集表2 方法2.1 色谱条件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 0.01 mol/L磷酸二氢钾(A)-甲醇(B),梯

    环球中医药 2013年8期2013-04-17

  • 鹿茸中次黄嘌呤的超声辅助提取法研究
    中,鹿茸中的次黄嘌呤、对羟基苯甲醛和磷脂会抑制与神经系统老化有关的单胺氧化酶(MAO)的活性[3]。目前,测定次黄嘌呤含量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4,5]。本文将超声辅助提取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结合测定经焙干处理后鹿茸样品中的次黄嘌呤的含量,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焙干鹿茸样品中次黄嘌呤的定量分析。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1200型),KQ5200超声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1期2012-08-15

  • 蚕沙水提物对次黄嘌呤致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含量的影响
    蚕沙水提物对次黄嘌呤致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含量的影响,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 实验材料1.1 受试药物蚕沙水提物是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化学所提供,为棕色液体,与水容易混合,批号20110416,比重1.25,相当生药量1.41g生药/g(即1.7625g生药/mL)。试验时取原药液稀释成1.80、0.90、0.05g生药/mL使用。1.2 动物昆明小鼠,体质量(20±2)g,雌雄各半,购自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生产许可证(scxk桂2009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7期2012-06-09

  • 兔心肌中次黄嘌呤纯化工艺的优化
    0)兔心肌中次黄嘌呤纯化工艺的优化宋 艳1,王智鼎1,李岳飞1,邱 岚2,姜秀梅2,孙德军1(1.吉林大学 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 生物技术药物教研室,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省辉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辉南 135100)目的 探索从兔心肌中提取次黄嘌呤的最佳工艺。方法 比较三氟乙酸法、酶解法、酸碱法和醇沉法提取的次黄嘌呤的产率和纯度,得到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利用醇沉法,向细胞充分破碎后的匀浆液中加入4倍体积的纯水,超声提取,向提取液中加入乙醇至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年6期2012-01-06

  • 土鳖虫超微粉体中尿嘧啶、次黄嘌呤的含量测定
    量,未检测出次黄嘌呤。本文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尿嘧啶、次黄嘌呤的含量,为评价土鳖虫超微粉体内在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 实验材料1.1 仪器岛津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SPDM10AVP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TO-10ASVP柱温箱,CLASS-VP岛津工作站;KQ3200型超声波清洗器(220V,40KHz); BFM-T6BI“贝利”微粉机(济南贝利粉碎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旋涡混合器(金坛市大地自动化仪器厂);T-214型电子分析天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9期2011-09-06

  •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玲·论著·以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熊小椒,周爽,杨延辉,关艳,肖春玲目的建立以结核分枝杆菌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抗结核药; 次黄嘌呤类; 药物评价,临床前www.cmbp.net.cn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1, 6(6):445-449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使其又一次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1年6期2011-04-11

  • 夏秋采收荆半夏中鸟嘌呤核苷和次黄嘌呤核苷的含量比较
    [3,4]。次黄嘌呤核苷和鸟嘌呤核苷是核苷酸的代谢产物,也是形成嘌呤碱的重要原料,是生物细胞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组成元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基因治疗等多种生物活性[5]。本文采用RP-HPLC分析方法,对夏秋两季采收荆半夏中鸟嘌呤核苷和次黄嘌呤核苷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采收荆半夏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可望为该中药最佳采收季节提供一定参考依据。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AgiLent 1100 series 高效液相色谱仪(G1322A排气阀,G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3期201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