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

  • 存在与超越:吕惠卿论道
    以特殊的含义——性命之道。性命之道是本体之道的具体形态,就其自然层面而言,性命之道表现为性命之理,是自然赋予人的本质规定;从社会层面而言,性命之道则指性命之情,是作为人的感性规定性。吕惠卿认为不论是自然原则,还是社会原则,都是人的本质规定性,也是人的真实存在。由此,吕惠卿强调存在的多样性与个体性,提出各正性命,使得每一个体都能保持差异性而相与共在。相比于程朱以普遍的天理压抑个体性,束缚个体存在的可能性而言,吕惠卿的思维倾向无疑体现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吕惠卿

    理论界 2023年9期2024-01-16

  • 义理诠释学视域下王安石心性思想论衡
    朱汉民.临川学的性命之理及后期衍头[J].中国哲学史,2021(3):34-41.丁四新将王安石的心性思想分为庆历至嘉祐年间的早期性命说、治平至熙宁年间的性命说和元丰初年的性命说三个阶段,并认为王安石早期性命说是以孟子的性命说为宗主,坚持性善论,治平至熙宁年间的性命说明确提出了“性有善有恶”,元丰初年的性命说提出了“性犹太极之常,善恶在情习”。参见丁四新.王安石性命论思想研究:下[M]//思想与文化:第13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5-2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2023-12-29

  • 三教融合视野下王重阳性命双修思想析论
    龙[提要]王重阳性命双修的思想是在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其基本内涵包括性功和命功两个方面,具有先性后命的思想特点。在王重阳看来,实现性命双修的根本路径在于真功和真行双修双全,主张在真行的实践中要积善功、累德行以实现功德成仙的伦理追求。而这种功德成仙的追求只是王重阳性命双修的一个阶段。在功德成仙的基础上,王重阳更着重于修心炼性的内在功夫,倡导全真而仙的内在超越。全真而仙是王重阳性命双修的终极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与传统道教先命后性的观念不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4-07

  • 王充“随命”正名
    ,王充看似通过对性命的区分,将“德”与“得”分离开来,实则是以此种讽刺型的针砭时弊的方式在呼吁着二者的理性关联。关键词:王充;三命;随命;性命中图分类号:B23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9-0041-05在两汉天人感应、谶纬迷信泛滥之际,王充以“疾虚妄”为己任,“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对被神化了的儒学、有意志的天、神学目的论、神仙方术等种种虚妄之说以及迷信流俗之见进行了一番实事求是的考辨,写成《论衡》一书

    学理论·下 2022年9期2022-05-30

  • 理学基本命题的精微究极
    熹;知言;理学;性命《知言》是南宋著名理学家胡宏的重要著作,他关于理学义理的长期的认真的探究与思辩皆汇集于此著,被誉为是“道学之枢要,制治之蓍龟”[1]。胡宏被认为是得到伊洛二程之学正传的,但他在《知言》里却存在异于理学正传的思想,最初便为张栻和朱熹发现并表示怀疑。他们为此私下进行反复的辨析,由朱熹最后集为《知言疑义》,并从《知言》中删除有疑义言论,隐没了胡宏真正的重要的思想。这是一桩理学史上的公案,自來为学者们所关注,因而值得进行探讨。一胡宏(1106—

    文史杂志 2022年3期2022-04-29

  • 身心一体与性命论主体的确立
    文/吴飞本文是对性命论主体建构的哲学探讨。建构性命论主体的一个关键,是破除心物二元论。现代中国哲学接受唯物论,并非由于意识形态因素,而是因为以儒、道为主流的中国哲学本就有唯物论因素,即强大的气论传统。不过,正如熊十力和刘咸炘两位先生意识到的,中国的性命论哲学传统并非建立在心物二元基础上,因而其唯物论亦非机械唯物论。若将传统性命论哲学做一创造性转化,以面对现代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破除二元论,在身心一体的基础上建构性命论主体。从心物二元到身心一体主体性二元论哲学

    社会观察 2022年12期2022-02-23

  • Why should we learn basic first aid knowledge
    们在紧要关头救人性命,为社会做出贡献。Last week when I was reading at home, my younger sister rushed in and told me an old man was lying on the ground in front of our building. I immediately took my first aid kit and ran downstairs. He was suffering

    疯狂英语·新读写 2021年12期2022-01-14

  • 操守的分量
    柳树操守和性命,孰轻孰重?倘若将其置于人心的天平上称一称,分量自然不同。有人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生死关头,保命要紧,操守算个嘛?有人却把操守看得比性命更重,舍生取义,不眨一下眼。也有人把操守和性命同样看重或看轻,倘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必权衡利弊,做投机客。历史上,一些贤德之士,品节卓异,在他们看来,操守重于一切。似乎只有这样,天良才可安宁,灵魂才可安放。即便两者可以兼得,他们也不容一丝劣迹玷污,决然以性命担责、以性命责己,只求一生清清白白。苟且偷

    前线 2021年9期2021-09-23

  • 学习急救常识,迫在眉睫
    们在紧要关头救人性命,为社会做出贡献。Last week when I was reading at home, my younger sister rushed in and told me an old man was lying on the ground in front of our building. I immediately took my first aid kit and ran downstairs. He was suffering

    疯狂英语·读写版 2021年12期2021-06-15

  • 请注意,安全!
    这可是关系到我们性命的大事啊!还是让跳跳龙来帮帮你吧!马mǎ路lù上shànɡ的de车chē辆liànɡ川chuān流liú不bù息xī,一yí辆liànɡ接jiē着zhe一yí辆liànɡ。小xiǎo明mínɡ该ɡāi怎zěn么me走zǒu呢ne?别bié急jí,有yǒu跳tiào跳tiɑo龙lónɡ在zài旁pánɡ边biān指zhǐ导dǎo,小xiǎo明mínɡ肯kěn定dìnɡ能nénɡ安ān全quán回huí家jiā的de。小xiǎo朋pénɡ友

    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0年8期2020-12-16

  • 笑无常
    ,能笑容满面取人性命的,在江湖上,也只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个人,就是笑无常。我是通晓江湖人士的无用书生乔二,但我除了知晓笑无常是江湖恶尊天地阎王手下的一名杀手之外,其他也近乎一无所知。我只知道他每次取人性命的时候一脸的笑,而这一点,江湖中的人也都知道。我应该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笑无常的一些事的,但我没有去找笑无常。我不是不想找他,也不是不想记录恶人。在我的《江湖人士录》中,是不分好坏侠恶的,只要你不是无名小卒,只要你名声响亮,就有可能出现在我的《江湖人士录》中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20年9期2020-09-27

  • 庄子“命”解
    键词:“命”;“性命”;庄子;天命观作者简介:佘红云(1975-),女,湖南常德人,博士研究生,海口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02“命”是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中常见且重要的概念。如何对待命或命运,是区分不同思想或哲学派别的要义所在。在《庄子》中,“命”或“性命”“时命”反复出现,凡七十七处。关于《庄子》“命”与“性命”、“时命”,学者以为乃是古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4期2020-09-06

  • 国学赏析
    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为什么说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呢?宠是来自上面的,得到时吃惊,失去时也吃惊,所以说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为什么说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呢?我有大祸患之忧虑,是因为我有肉身性命要保全;及至我把肉身性命置之度外,我还有什么祸患可忧虑呢?所以,舍弃肉身性命去为天下的人,堪为普天下的寄托;舍弃肉身性命去爱天下的人,堪得普天下的信靠。【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1],故混而为一。其

    侨园 2020年2期2020-03-28

  • 郭象“命”论思想探微
    不同之一意谓,即性命之命,乃赋予的意思。此意谓的命,源于《中庸》‘天命之谓性’一语。天所赋予者,是性。就人所受言之,谓之性;就天所赋言之,谓之命:性与命只是一事。……此意谓的命,《庄子·外篇》中亦有之。《庄子·外篇》屡言‘性命之情’,其所谓命即分于道之义。”[2]316韦政通论“性命之情”,说“这个观念始见于《庄子》,在《庄子》中曾多次出现。后来《吕氏春秋》也常用这个观念。它是指生命的一种本真的状态”[3]436,又说“命的涵义,就历代哲学文献所见,有高度

    武陵学刊 2019年3期2019-12-26

  • 周敦颐诚体论的唐牟研究之比较
    论本身,贯通天道性命,重新体认心性义理之精微,实无愧于“道学宗主”的殊荣。故近代以降的宋明哲学研究,鲜不自濂溪始也。而其中得濂溪义理之精妙者,当属唐君毅、牟宗三此二人也。唐、牟二人分别从工夫论、道德本体论两个方面着手,阐发出不同的濂溪哲学。比较二者之异同,才可做到多角度审视濂溪之学,一窥其“立人极”道德本体论的重要开创作用。关键词:天道   性命   本体论   道德论   立人极近代以来,对周敦颐哲学思想的研究,当代新儒家学者可谓贡献良多。其中又以唐君毅

    祖国 2019年11期2019-06-27

  • 李贽三教归儒思想探析 ——兼读《茶夹铭》
    追求“闻道”与“性命”,不辞清苦的精神:我老无朋,朝夕唯汝。世间清苦,谁能及子?……一味清苦到底。①儒者对天道的追寻,对人性哲学的理解,以及对道德实践的反思,就此凝聚在清苦茶香中。三教合一,让李贽获得了宽容而“虚心”的态度,但是,这种态度是具有儒家风范的。他借对于鬼神的看法,一方面讽刺了当时“学者”表里不一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假道学的痛恨;另一方面,他论证的方式完全是儒家式的,例举的是儒家的圣贤。“由此观之,后稷,鬼子也;周公而上,鬼孙也。周公非但不讳,且以

    福建茶叶 2019年3期2019-01-07

  • 不活
    候,不活正在救人性命。我看不清不活和被救之人的面目,一道纱帘隔开了他们和我。我不会打扰不活救人的,不活已经知道我来了,他的声音从纱帘里传了出来:“是无用书生乔二吧!稍候片刻!”我说:“不忙,不打扰您救人便好。”“哈哈哈……还救什么,不活,这人是你了断还是我进去了断?”一阵阴风裹挟着冷笑扑面而至,我的眼前一晃,多了一个一身黑袍的人。我定睛一看,心下不免一惊:来人竟是江湖恶尊天地阎王。看来,不活现正在施救之人一定是天地阎王要杀的人了,而且,他已经被天地阎王重伤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8年8期2018-11-09

  • 柳贯诗文中的道教思想影响初探
    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性命与玄微命题的探讨,具体内容则为对道教人士仁义高蹈之生活的赞美推崇与对道教神明福善祸淫之威力的忠孝演绎。关键词: 柳贯 道教 性命 忠孝一、元代道学与道教发展的政治与学术背景金华学派是南宋朱子学在元代的嫡传正宗,它由朱熹嫡传弟子黄幹开辟。“金华之学”在元代出现了以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为代表的“北山四先生”,其学术思想也以正统自居而株守师说。但是在元代特定的政治学术背景下,“金华之学”的正统色彩也逐渐被其内部新变所冲淡,出现了“自白云一

    文教资料 2017年33期2018-03-27

  • 《庄子》外杂篇安“命”思想论析
    主张。一、“安其性命之情”在《庄子》外杂篇中,“安其性命之情”的用例有5处之多,而在内篇未见有此用例。下面围绕这个概念的5处用例来分析安“性命之情”的要义及其要求所在。首先,《庄子》外杂篇说:“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1](P365-366)意思是,自三代以后,人们终日慌忙于极尽赏罚之能事,使人之性命情愫不断受到人为赏罚的外在撄扰,而根本无暇来安其性命情愫①本文将“性命之情”诠释为“性命情愫”,但需要指出的是,“性命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02-11

  • “不都”or“都不”?
    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2)含有一个量词的存在性命题的否定,若存在性命题p:∃x∈M,p(x),则它的否定┐p:∀x∈M,┐p(x).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一般地,量词“都”表示全部,无一例外,含有量词“都”的简单命题是全称命题.“都不”表示全不,即一个也没有,含有“都不”的简单命题其本质上依然是全称命题.而“不都”表示不是全部,即至少存在一个不是,包含一部分不是或者全部不是,它是对量词“都”的否定,因此,含有“不都”的简单命题也通常可以理解为存在

    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 2018年10期2018-01-25

  • 艺术批评的当代性命题高峰论坛
    星艺术批评的当代性命题高峰论坛特约策划:周 星2016年12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与《艺术评论》编辑部联合举办了“聚焦文化与审美:艺术批评的当代性命题”高峰论坛,力图在艺术批评社会历史功用的惯性认知之外,探求某种依托“文化与审美”视角的艺术内蕴性价值与批评深层次建构,并以点带面,全方位探讨艺术批评如何适应当今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快速变化的现实,如何以理论联系实际,以批评促进创作,如何更好地为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精神动力。

    艺术评论 2017年2期2017-03-16

  • 先秦儒家性命论思想研究
    039)先秦儒家性命论思想研究崔佩姮(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为人所熟知,但性命论研究却鲜见于成文。事实上,性命论作为人性论的理论前导更接近孔子的思想原旨。通过剖析先秦儒家性命论的演变脉络,发掘其中逻辑内核,揭示出性命论对儒家道德学说及其整体思想的基础性作用,阐明性命论与“内圣外王”功夫修养的内在关联。先秦儒家;性命论;性与天道中国古代哲学试图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即明于“天人之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3期2017-02-25

  • 基于性命观的养生法探析
    18033)基于性命观的养生法探析蒋娇娜,于海波,袁 方(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 深圳 518033)性命二字是个古老的课题,是儒、释、道三家尤其是道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性”和“命”的含义既包括其注定不可更改的成分,也有通过后天努力修养可以提升的部分,性命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其根、密不可分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和《性命圭旨》等著作中均有记载顺应人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需要的以性命双修、形神共养为基本指导思想的养生方法,其对比西方的健身运动或预防保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9期2016-01-31

  • 范滂之母:视美德比生命更重要
    我怎么能为了个人性命而不顾及更多的同僚呢?我的老母亲也会因为我的逃跑而受到连累啊!”母亲闻讯前来探监,范滂安慰她说:“我死了以后,还有弟弟会抚养您。望您保重身体!”而老母亲却说:“你能视正义重于性命,我还有什么奢望呢?”说话间,母子不禁抱头痛哭。母亲说:“没有一位母亲在这种情况下不会难过,但是,又想留下好名声,又想保全性命,二者怎么可能兼得呢?也只好选择美德了啊!”没过多久,时年三十三岁的范滂就惨死在狱中。时隔九百多年后的一天,苏轼拿着《后汉书·范滂传》问

    做人与处世 2015年19期2015-09-10

  • 性命,还是要招牌
    招牌,也要救他的性命。名声坏了、招牌砸了还可以再树,可性命丢了就找不回来了。”父子俩听了,万分感激,给救命恩人磕头不止,街坊邻里都称赞魏神医品德高尚。背骂名、砸招牌算不了什么吗?要知道,一个名医常常会把自己的名声和招牌,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但魏神医偏偏宁愿背骂名、砸招牌也要救人命,他把病人的性命看得胜过一切。这样的医德怎么能不令人敬佩。(何诗霞荐自《文摘旬刊》)责编:易风

    今日文摘 2015年8期2015-05-30

  • 跟踪导练(四)3
    谢那位救了她儿子性命的人。 2. 在警察的帮助下,昨晚她和她的孩子们得以再度团聚。 3. 他给我买了条漂亮的围巾,作为回报,我给他做了顿可口的饭菜。 4. 与一个喜怒无常的人相处是很困难的。 1. I would like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___ in your advertisement in Times of July 22.A. to be mentioned B. having mentionedC. menti

    时代英语·高二 2015年1期2015-03-16

  • 人生三境
    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细细想来,此言的确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境界。 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性命。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每个人的性命只有一次。无论生活得精彩、轰轰烈烈,还是落魄、黯然无光,等到你离开人世的时候,性命便就此终结,画上了句号。由于性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自然都视如珍宝,一旦失去性命,万事皆休。 平庸的人,只是来世上走了一遭,徒有性命而已。他们只追求一日三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4年7期2014-11-27

  • 人生三境
    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细细想来,此言的确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境界。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性命。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每个人的性命只有一次。无论生活得精彩、轰轰烈烈,还是落魄、黯然无光,等到你离开人世的时候,性命便就此终结,画上了句号。由于性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自然都视如珍宝,一旦失去性命,万事皆休。平庸的人,只是来世上走了一遭,徒有性命而已。他们只追求一日三餐的温饱

    政工学刊 2014年7期2014-06-01

  • 跟踪导练(四)(3)
    谢那位救了她儿子性命的人。2. 在警察的帮助下,昨晚她和她的孩子们得以再度团聚。3. 他给我买了条漂亮的围巾,作为回报,我给他做了顿可口的饭菜。4. 与一个喜怒无常的人相处很是困难。1. I would like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___ in your advertisement in Times of July 22.A. to be mentioned B. having mentionedC. mentioning

    时代英语·高二 2014年1期2014-02-28

  • 医学格言
    ■ 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晋】王叔和《脉经序》■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辨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原序》■ 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 —【清】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9期2010-04-12

  • 性命”怎么和“天道”相贯通的 ——理学家对孟子核心概念的改造
    中国语文学系)“性命”怎么和“天道”相贯通的 ——理学家对孟子核心概念的改造杨儒宾(新竹清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主流理学的主要议题集中在天道性命上面,“天道”是形而上学的语汇,“性命”则是心性论的语汇,理学思想中的形上学命题大抵是心性论的延伸,两相比较之下,心性论的问题更为根本。理学家一般都认为其心性论思想来自《孟子》,这样的溯源有文献及哲学理据的双重理由。但笔者认为理学家从《孟子》处借得诠释的正当性时,事实上已作了语义的转换工作。孟子的“性善”与“良知”两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期2010-04-11

  • 易学诠释学模式下的北宋理学
    释内涵则坚持天道性命的贯通,而赋予本体以价值意义。北宋理学家正是由易学诠释学,从玄学中转出来,而能与佛、道抗衡。理学家对《周易》的解释也解决了会通《孟子》与《中庸》、《易传》的问题。关键词:诠释学;象数;义理;本体;复;性命;诚中图分类号:B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82(2008)01-0037-06The Northern Song neo-Confucianism under the vision of hermeneutics o

    周易研究 2008年1期2008-03-28

  • 诸葛亮苟全性命
    行诸葛亮的“苟全性命于乱世”,《辞源》注释为“姑且保存性命”。台湾新版《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钱穆,东大图书公司一九九○年一月版)“性命”一讲中说“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当知此所谓苟全性命,决不是苟全生命之义。若求苟全生命,则北走魏,东奔吴,在曹操,孙权处求闻达,一样可以全生命。可见诸葛孔明高卧南阳,苟全性命,实有甚深意义,极大节操,此乃诸葛孔明高出一世之所在。他所用‘性命二字,乃是儒家传统思想所特别重视的性命,决不仅指几十年的生命言。”显

    读书 1991年3期199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