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式

  •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思路,主要采取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两种低影响开发(LID)措施进行排水设计。项目排水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项目建设完成后的可控年径流量控制率大于75%;除此之外,道路雨水控制主要实现综合调蓄排放、快速下渗的目的,且地表径流要能够充分汇聚至附近绿化带,通过生态绿化介质进行净化、排放;雨水入渗设施则可以为敷设盲管、生态介质层等,超标雨水则能够通过溢流雨水口进行收集; 人流数量较多且交通集中路段则需要对地表径流污染物进行预先处理, 可以在LID 设施前部位置设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21期2023-11-30

  • 凹式桥积水警示标识系统设计
    加剧,北京城市下凹式桥积水情况较为常见,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2012 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170 mm,累计过程最大点降雨量460 mm,强降雨持续近16 h。当时395 座下凹式桥中积水30 cm以上的30处[1],其中广渠门桥下积水4 m,5辆车被困,1 人死亡;丰台南岗洼铁路桥下积水6.91 m,积水时间54 h[1],几十辆车被困。2016 年北京“7.20”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210 mm,持续55 h积水路段17处。北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2期2023-03-05

  • 基于Hydrus-2D模型的层状下凹式绿地水文特性研究
    水的主要措施.下凹式绿地被广泛认为是低影响发展(LID)的有效工具,对城市和公园的雨水管理有很大好处.如径流消减、雨水保存、减少峰值流量等[1].为了增强下凹式绿地的蓄排水性能,许多研究人员对层状下凹式绿地的结构及配置进行了研究.大部分都是通过改良土壤基质材料来提高雨水蓄排水能力,例如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添加砂石、固体废料、生物炭等一些固体颗粒等,从而改善下凹式绿地基质的水力性能[2-5].裔士刚等[6]通过改变土壤基质种类和结构来提高下凹式绿地的蓄积性能,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12-23

  • 广州某大型传染病医院海绵城市设计分析与探讨
    目整体通过设置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消毒池等海绵设施,对场内屋面雨水及室外场地的雨水从源头上进行控制、蓄渗和缓释,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该项目的海绵建设管控目标。该项目功能定性为综合医院医疗区、传染病医院医疗区、监管医院医疗区三大医疗区,组成一个综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属于重度污染项目,为了减少污染环境及滋生蚊虫,传染病区域内不适宜设置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考虑采用雨水消毒池对传染病区内雨水进行管控和消毒处理。本项目设计思路分析如图2所示。图2 广州市某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2年11期2022-12-19

  •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海绵港口设计
    ,如绿色屋面、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从而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雨水管渠系统应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转输与排放;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用来应对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3]。3 海绵港口工程性设施3.1 下凹式绿地在港口辅建区的传统景观绿化设计中,道路两旁绿地一般采用路缘石与道路分隔开,绿地高程比路面高程高出10 cm左右;在生态化海绵港口中,下凹式绿地高程低于周边道路高程。降雨时,大部分雨水通过缺口路缘石进入

    水运工程 2022年10期2022-11-01

  • 基于Hydrus-1D模型的LID措施雨水径流控制效应研究
    -1D模型进行下凹式绿地和透水铺装模型模拟的研究相对较少,比如张建锋等[16]仅用Hydrus-1D模型模拟分析了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径流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消减变化规律,Brunetti等[17]运用Hydrus-1D模型模拟研究了透水路面的水力性能。此外,影响LID措施雨水径流控制效应的参数众多,仍需进一步结合区域土壤特性和降雨特征探究LID措施在不同情形下的雨水径流控制效应。因此,本文基于试验研究成果[18-19],运用Hydrus-1D模型进一步探究生

    水利学报 2022年7期2022-08-11

  • 基于SWMM的某市政道路降雨径流和水质分析
    的绿化带改建为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的特点是下渗量大、有下凹的蓄水空间,地表径流在流入下凹式绿地后可通过土壤和植物的共同作用削减径流量及峰值流量,去除地表污染物。经过概化后将所有子汇水区域绿地中的绿化带改成下凹式绿地,道路红线附近人行道上栽种的植物保持不变。设置下凹式绿地后,模拟路段的下凹式绿地总面积为3 993.5 m2,下凹式绿地在各个子汇水区的面积占比见表2所列。表2 下凹式绿地占比统计结果将下凹式绿地的LID调节措施添加到各个子汇水区域,LID调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7期2022-08-04

  • 基于城市绿道的LID 技术应用研究
    适用性1.1 下凹式绿地狭义的下凹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绿地,由于构造简单、可应用条件广泛,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内均可采用,下凹式绿地可以说是应用得最为普遍的LID 措施。有相关研究表明[3]:下凹式绿地对雨水径流中COD、NH4-N、TP 和SS 等污染物的平均消减率可达到:52.2%-41.3%,49.0%-44.1%、47.4%-39.0%和90%。1.1.1 技术条件下凹式绿地的下凹深度一般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16期2022-05-30

  • C76系列敞车撑杆优化改进探讨
    撑杆设计为水平下凹式结构,且应用效果良好。基于C80系列敞车螺栓连接结构的成熟运用经验,C76系列敞车水平撑杆与撑杆座、撑杆与中梁安装座采用螺栓连接结构。2.2 确定合理的撑杆高度位置撑杆高度位置的确定主要考虑轮式装载机操作时避免磕碰到撑杆而造成撑杆弯曲或折断。C76系列敞车撑杆安装座与侧板间采用螺栓连接以后,撑杆座中心距上侧梁距离与C80型敞车完全相同。由于C80型敞车成熟的运用经验表明其水平下凹式撑杆距上侧梁静空高度大于轮式装载机作业时铲斗探入车体内侧

    铁道车辆 2022年1期2022-03-09

  • 海绵城市在道路景观绿化中的设计思考
    成生物滞留带、下凹式绿化带、雨水湿地、生态树池等,任何设计形式,都离不开截流技术的支持。我们所说的截流技术就是通过提升汇水面积来减少降水所形成的径流。这种方法能提高径流产生的时间,避免降水初期径流突然增加对排水管道造成的巨大压力,也能减轻地表径流对地面冲刷的水体污染。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中,宽广的隔离带可采用下凹式绿化带形式,这种设计方案同时具有雨水净化、景观绿化等功能。下凹式绿化带应低于道路两路面5~10cm,雨水逐渐汇流后,穿孔侧石将雨水汇入下凹式绿化带中

    建材与装饰 2021年34期2021-11-24

  • 市政道路工程海绵设计探讨 ——以厦门新机场莲河片区莲嶝路为例
    .13条规定“下凹式绿地应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下凹深度宜为100mm~200mm。本次设计下凹绿地深度取值200mm,有效水深取值150mm,可以满足7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指标。2.3 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生态型低影响开发设施对道路雨水的污染去除原理是雨水的渗透过滤和污染物吸附,以及土壤中微生物对有机污染降解。根据《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设计技术导则》(2018.08),并结合相关工程经验,本项目透水铺装SS削减率取值85%,绿地SS削减率取值55%,

    砖瓦 2021年9期2021-10-11

  •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
    用透水下垫面、下凹式绿地、生态树池、植被草沟等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经过比较且结合该道路建设情况,认为下凹式绿地可更好地满足该道路低冲击开发建设要求。下凹式绿地具有缓解大降水量冲击,减轻面源污染,对初雨水进行初级处理的功效,能增加降雨渗入量,满足规定的综合渗流系数的要求。此次设计道路海绵雨水综合利用主要设施有进水口(开口路牙)、下沉式绿地、溢流井、透水砖等。人行道雨水径流通过路面径流直接排入下凹式绿化带;车行道内雨水通过分段设置的开口道牙(或收水口)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2期2021-08-26

  • 凹式绿地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研究
    99)0 引言下凹式绿地,作为低影响开发技术之一,是一种绿地高度低于周围地面高度的雨水管理系统的统称。狭义的下凹式绿地即指低于周边道路或地面200 mm以内的绿地。下凹式绿地由植物和填料两个部分组成,通过下渗、滞留、吸附等作用实现调节地表径流、削减径流污染物、补充地下水等目的[1]。此外,下凹式绿地还具有滞尘减噪、遏制城市热岛效应等环境调节功能[2],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城市道路、公园、居民小区、学校等众多场景,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凹式绿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6期2021-07-13

  • 道路工程海绵城市设施设计
    装、齿形侧石、下凹式绿地、渗透井、溢流式雨水井(以下简称“溢流井”)等。2.1 雨水径流组织雨水地表径流分为人行道系统和车行道系统。见图1。图1 雨水径流组织1)人行道系统。雨水通过透水砖铺装下渗,当降雨量增大时,下渗雨水通过设置在人行道下的透水盲管汇水,排入下凹式绿地内设置的溢流井内,不能及时下渗的雨水通过地表径流排入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滞留蓄存部分雨水,蓄存雨水达到设计水深后通过溢流井排入雨水收集管道内,最终通过市政雨水管道排入受纳水体。2)车行道系

    天津建设科技 2021年2期2021-05-11

  • S7公路建设中水土保持措施的研究
    入高架桥两侧的下凹式绿化带,下凹式绿化带通过地形处理设置挡水堰调蓄部分雨水,蓄水饱和后雨水向外侧溢流排入道路两侧新建排水沟然后排入周边规划河道。4.1.1 排水防涝标准雨水设计按照上海市雨量公式计算。暴雨强度公式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m2)表1 上海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海绵城市设计降雨量的关系p—设计暴雨重现期(年),高架、立交P=10年,地面道路P=3年t—降雨历时(min),t=t1+t2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

    珠江水运 2021年7期2021-05-06

  • 生态平衡视角下城市公园的水体设计和植物配置
    园、屋顶花园、下凹式绿地以及生物滞留设施(滞留带、生态树池、滞留池)等。通过对公园集水景观的优化布局,从源头实现对雨水的收集、下渗和净化,保护水生态环境。①透水铺装。常见的透水材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透水砖等。透水性的优劣由铺设的材料和铺设结构决定,不透水的铺装多用于满足路面承载力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将透水与不透水铺装材料混合布局,设计形式多样的铺装图案,可有效收集雨水,控制铺装面的雨水径流,达到生态透水的目的。②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城

    智能城市 2021年2期2021-02-26

  • 生态居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植草砖停车位、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收水边沟等海绵设施,加强雨水入渗,控制雨水径流量,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生态化发展模式,如图3 所示。图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线3 设计核算径流量控制计算如表1 所示,综合径流系数0.43,通过生态化设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径流污染控制率59%。表1 径流量计算4 技术措施4.1 透水铺装透水铺装地面是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3期2020-08-18

  • 城市道路海绵城市设计
    2。场地内设置下凹式绿地等措施吸纳、蓄渗雨水,并有效的控制场地内的雨水径流。2 建设目标?3 海绵城市的设计3.1 布置思路根据项目用地性质、用地规模、项目定位及规划要求等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海绵城市设施,对排水系统、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区域的雨水进行有效吸纳、蓄渗和缓释,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海绵建设总体控制目标。3.1.1 绿地主要位于机动车道两侧,区块内的雨水先流入海绵城市设施,溢流雨水通过海绵设施初步净化后流入市政管网;3.1.2 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23期2020-08-13

  • 新型板栗开口机的整体设计
    地采用了十字形内凹式开口刀和型孔凹槽式链板,二者相配合,可以较好地实现对板栗背部的无损伤开口。1.2 整体结构新型板栗开口机,包括入料斗、传送链板、传送驱动电机、十字形内凹式开口刀、刀轮、螺丝弹簧、落刀驱动电机、大小传动链轮、键、轴、轴承、支撑板、支撑架、箱体。入料斗设在箱体上,传送链板设在入料斗的出口处并绕于大小传动链轮上,大小传动链轮通过轴和轴承安装在支撑架上,十字形内凹式开口刀穿过螺丝弹簧用六角螺母安装在支撑架上,刀轮与十字型内凹式开口刀面接触并通过

    河北农机 2020年6期2020-07-15

  • 雨水回收利用与绿色建筑设计探讨
    设计2.1 与下凹式绿地相结合海绵城市在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可以与城市路面街道的下凹式绿地相结合。下凹式绿地是绿化形式的一种,通常情况下,下凹式绿地会略低于路面进而实现提升雨水储蓄量的目的。城市规划设计者在设置下凹式绿地时应注意遵循景观园林设计要求。设计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将溢流口与部分微地形进行组合设计,进而提升下凹式绿地的观赏性与美观性。设计者对项目进行设计时应注意,下凹式绿地应设置在渗水性较低的未经改良土层以提升存水量,已达到滞留雨水的作用。以作者居住

    好日子(下旬) 2020年5期2020-07-09

  • 基于SWMM模型的不同LID设施对雨洪控制效果模拟分析
    收集双用装置和下凹式绿地等组合绿色生态措施后,雨季的峰值流量和春季融雪径流均得到有效的控制;赵冬泉等[8]以澳门半岛雅廉访实验小学为例,采用GLUE方法对SWMM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模拟分析,并指出不透水区比例和不透水区洼地蓄积量有较强的确定性,对模型输出结果有较大影响,在参数率定过程中应仔细甄别;李俊奇等[9]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并结合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实践经验,指出年径流总量的控制是实现年径流污染控制这一效果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水力发电 2020年3期2020-06-12

  • 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设计探讨
    广场、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布置区域的地基均需采取消除湿陷性的措施进行处理。综合考虑场地内地面、地层及经济性等因素,对建筑物以外的海绵设施区域内均采用冲击力为3 000 kN的强夯处理。依据DBJ04/T 312—2015《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6.1.5条,确定海绵设施区域内地基处理措施,植草沟和道路广场部分处理厚度为5~6 m;对场地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区域进行强夯处理时,局部降低标高进行强夯,确保基底有2 m的非湿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0年1期2020-03-27

  • 凹式绿地用于城市雨水径流控制浅析
    显得尤为重要。下凹式绿地是一种绿地高度低于周围地面高度的雨水管理系统的统称。下凹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下凹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并可蓄滞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了生物滞留设施、雨水湿地、渗透塘、湿塘、调节塘等[1];狭义的下凹式绿地即指低于周边道路或地面200mm以内的绿地(见图1)。在降雨过程中,下凹式绿地可替代传统的排水管网,使地面雨水径流汇入其中,并通过下渗、滞留、吸附等作用实现削减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的目的。由于其可以灵活应用于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12期2019-12-19

  • 小规模新建市政场站的低影响开发设计
    .2 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车行道纵坡度按≮0.3%、车行道横坡均按1.5%、停车位按0.3%进行设计。雨水通过车行道表面径流的方式进入绿地,绿地整体下降20 cm 高度对雨水进行有效滞蓄。绿地内设置溢流井,雨水通过溢流井排入厂区内雨水管道,溢流井顶部标高低于人行道标高5 cm。下凹式绿地面积以满足径流控制为宜。下凹式绿地选用耐短期水淹的天津市本地树种。3.3 构筑物屋面采用绿色屋顶种植屋面工程设计应遵循“防、排、蓄、植”并重和“安全、环保、节能、经济,因地制

    天津建设科技 2019年5期2019-12-11

  • 基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方案设计 ——以池州某住宅小区为例
    有: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和雨水回收系统等。3.1.1 透水铺装本项目硬质铺装面积为50519.4㎡,硬质铺装中除车道和消防登高地外,均采用透水铺装:停车位采用镂空率大于40%的植草透水砖,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透水铺装面积合计为33573.9㎡;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为66.46%。最大限度地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补给地下水资源。室外透水地面可以降低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增加场地雨水与地下水涵养,改善生态环境及强化天然降水的地下渗透能力,补充地下水量,

    安徽建筑 2019年10期2019-11-07

  • 凹式绿地对地表径流的调节作用研究
    用雨水滞留池、下凹式绿、透水路面、植草沟、集雨桶等方法延缓降雨径流过程[3]。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马里兰州开始采用生物滞留技术,主要利用植物、土壤的物理和生物属性来调节地表径流,同时补充地下水[4]。20世纪90年代初,“低影响开发”理念在美国被提出[5]。随后,很多国家对低影响开发进行研究并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之中[6],以缓解城市发展面临的洪涝、水污染等问题。至今,基于低影响开发视角的城市规划建设逐渐兴起,对低影响开发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应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年2期2019-05-17

  • 凹式绿地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研究进展
    雨水调蓄技术,下凹式绿地通过下凹空间可以充分蓄集下渗雨水、削减暴雨径流量和峰值、净化地表径流污染,同时还具有建设成本低、维护管理简单、调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以及具有景观价值等诸多功能和优点,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现代暴雨最佳管理措施之一[5-6]。中国在2005年《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提出,城镇绿地率要达到38%,这为建设下凹式绿地提供了基础条件[7]。尤其是随着中国海绵城市的不断建设,作为快速消纳暴雨径流的有效措施,下凹式绿地被广泛使用在住宅区、公

    人民珠江 2019年4期2019-04-20

  •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要点应用解析
    的规定。如增加下凹式绿地和渗透设置,降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通过更改下垫面层的类型,改变新建工程综合径流系数;在建设中采取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在合流制地区增设调蓄池,对雨水进行处理,加强管道养护措施等降低年径流污染控制率(SS)总量去除率。下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上述技术措施运用到海绵城市中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1 工程概况翠涛道位于天津市北辰区,修筑范围是均富路—宏园路,全长0.7 km。翠涛道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6 m,规划路断面、设计路断面均为3 m+10

    天津建设科技 2019年1期2019-03-11

  • 浅析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
    运用透水铺装、下凹式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调蓄利用系统等工程措施,将路面的雨水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以控制雨水径流总量、削减地表径流污染和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1.2 设计标准(1)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通过海绵城市设计,使本条城市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1.3 mm。(2)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综合考虑合肥市初期雨水污染实际和排水收纳水体环境容量,参考国内外城镇初期雨水截流量,雨水利用设施的径流污染控制以尽可能降低水环境污染为目标,同时考虑初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1期2019-03-08

  • 凹式立交桥区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方法研究
    梁工程施工中,下凹式立交桥区的地势较为低洼,且影响着降雨过程中的水量排除以及正常的交通运输。因此,对下凹式立交桥区进行施工建设时,在该地区建立雨水调蓄池,进而保障雨水的排出以及桥梁的正常使用。在对雨水调蓄池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调蓄池的容积设计影响了雨水调蓄池的使用效果与质量[1]。因此,本文对下凹式立交桥区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2 下凹式立交桥区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经过对调蓄池容积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得出现阶段主要将调蓄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2期2019-01-28

  • 凹式绿地用于城市降雨径流控制研究进展
    雨洪管控措施,下凹式绿地不仅可以有效削减降雨径流总量和洪峰,而且可以有效改善降雨径流的水质。近年来,鉴于下凹式绿地在控制城市降雨径流、补给地下水及美化环境等方面的良好效果,其已被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在城市公园、住宅区、道路两侧及大学校园等领域[2-3]。1 下凹式绿地技术介绍下凹式绿地通常指内设高程低于周边路面200 mm的一类结构特殊的绿地[2],其内设置雨水口的位置高于绿地高程但又低于周边路面的高程,主要通过蒸发、下渗、截留和调蓄等作用减少径流外

    人民珠江 2019年1期2019-01-23

  • 高渗透下凹绿地对自然降雨径流及污染的削减效能
    6-7]、修建下凹式绿地及绿色屋顶等[8-9]。其中,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绿地多为上凸式,径流削减能力较差。而下凹式绿地蓄渗能力提高,一般做法是,下凹绿地比周边不透水地面低约20 cm,雨水口设于绿地中,雨水口高出绿地面10~15 cm[10]。地面径流从不透水地面流入下凹绿地,当绿地内积水水位超过雨水口时开始产流,雨水进入雨水管。下凹式绿地集蓄、渗功能为一体,绿地土壤孔隙、绿地地面与不透水地面高差部分的体积是绿

    江苏水利 2018年11期2018-11-22

  • 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防水技术探讨
    ]柔性防水接头;凹式切口型;凸式安装性 文章编号:2095-4085(2018)05-0077-02综合管廊就是“城市市政地下管线综合体”,即在城市沿道路或管线走廊带建造一个地下连续结构物,将以往直埋的市政管线,如雨水、污水、给水、供热、電力、通信和燃气等各种管线集中放人其中,并设置专门的配套系统,按照实际需求组织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1]。目前国内外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拼装类型[2]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整舱仓拼装式,早期的较小尺寸的单舱断面

    居业 2018年5期2018-10-24

  • 谈低影响开发设施在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中的应用
    主要措施包括:下凹式绿地、透水性广场、透水性停车场、人工湿地、植草沟。2.1.1下凹式绿地所谓下凹式绿地,即高程比周围路面较低,也叫做地势绿地。与传统“花坛”相比,更有利于周边雨水径流汇入,起到蓄积更多雨水的作用,从而减少地面径流,一方面可以减少一定的绿化用水量,并且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可以削减部分径流污染物,大大改善城市环境。其下凹的深度一般为5 cm~10 cm。2.1.2透水性广场广场采用透水性铺装,可快速收集地面雨水,有效减少地面雨水径流,补充地下

    山西建筑 2018年26期2018-10-17

  • 凹式绿地雨水调蓄技术在城市立交排水中的应用
    侧的绿地建造成下凹式绿地,超过东泵站排水能力的雨水溢流排入下凹式绿地贮存调蓄,在西泵站完成自身服务范围内的排水任务后将调蓄的雨水经管道引至西泵站提升排除。在以上三个方案中:方案①: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将已建成的泵站主体结构和d1800进水管道降至原设计高程,改造费用约530万元;方案②: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新建将高速公路西侧雨水分流至西泵站的雨水管道,同时增大西泵站的设计规模,共增加投资费用约370万元;方案③:主要工程内容建造下凹式绿地、新建配套的雨水管道和控制

    江西建材 2018年11期2018-09-26

  • 城市新建小区海绵城市建设要素分析
    影响,模拟研究下凹式绿地、透水地面、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及其组合模式对雨洪控制的作用,并对其工程经济进行分析,寻求出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设计的最优方案,达到既美化环境又实现雨洪的防治,以期为未来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1 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选取广州市一设计过程的住宅小区作为研究区域,总面积1.7 hm2。该小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道内,该区域是1980年底建立起来的典型城乡结合部,地处天河区东面,管辖的地域横跨中山大道、黄埔大道,东靠东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年11期2017-03-21

  • 美国艺术化的雨水管理分流技术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如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技术措施。(3)设计分流路径。多余的雨水从容纳设施流出,分流成为若干个排放路径。艺术化的雨水管理理念(artful rainwater design ARD)同样为Echols教授提出,其主旨是对雨水管理技术措施进行艺术的处理手法,将雨水管理变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的部分,使得雨水管理产生多方面的价值。与传统的雨水管理相比,艺术的雨水管理理念改变了城市排水系统大量的埋入地下的做法,突出景观的营造,使得雨水管理成为处可观可赏可游的景观,使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9期2016-12-26

  • 基于雨水管理的下凹桥区道路工程设计研究
    部采用强制排水下凹式立交桥的设计资料,从下凹式立交占比、下凹式立交相关道路的路网功能、立交选型及平面布置、纵断面、横断面等方面,对设计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定性分析设计指标对雨水管理的影响,提出基于雨水管理的下凹式立交设计需额外考虑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下凹式立交;立交设计;雨水管理;立交特点0 引言北京城区土地使用强度的增加,导致城区地面绝大部分被不透水的建筑物和路面所覆盖,雨水排除需求逐年增加。另外由于近年来气候的变化,北京面临局地性、短历时、高强度暴雨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2期2016-11-25

  • 电子产品新型散热结构设计
    翅片散热器相比,凹式散热器结构更为简单,同等重量的情况下,有效换热面积大于翅片式。见图3。将散热器固定在发热芯片上,散热器和发热芯片通过导热硅胶填充,见图4。相对较封闭的环境中,采用凹式散热结构,将温度大面积散热到外壳表面直接散到空气中。图3 结构示意图4 工作示意4 组装凹式散热器可采用塑料弹簧卡扣固定,在散热器和PCB上开一些通孔,通过塑料弹簧卡扣连接固定,固定方式牢靠,操作简便。发热芯片受压大小可通过弹簧的线径及圈数调节,见图5。图5 组装示意5 测

    电动工具 2016年4期2016-09-21

  • 改进SWMM的下凹式立交桥内涝灾害模拟方法
    改进SWMM的下凹式立交桥内涝灾害模拟方法王 昊1,2,张永祥1,2,唐 颖1,2,段智隆1,2,王由好1,2 (1.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124;2.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为了解决下凹式立交桥经常发生内涝积水现象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无法模拟积水按地形扩散问题,提出一种改进SWMM的下凹式立交桥内涝灾害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高精度立交桥数字高程模型模型得到桥区地形,同时将SWMM模拟节点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9期2016-09-18

  • 凹式绿地稳定入渗率的试验研究
    030002)下凹式绿地稳定入渗率的试验研究冀雅珍 (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2)本文通过下凹式绿地进行的双套环以及圆桶土体下渗试验,分析探讨了试验区下凹式绿地的土壤稳定入渗率与土壤质地、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研究表明:下凹式绿地在雨天的下渗可为试验区的雨水利用、涵养地下水资源、清除地表积水、减少农作物的灌溉次数、节约绿地用水量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下凹式绿地;稳定入渗率;土壤质地;土壤含水率;窗体顶端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利用技术是城市雨水渗

    陕西水利 2016年2期2016-08-12

  • SWMM模型中不同LID措施在排水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t2.5 增设下凹式绿的和透水砖等LID措施改善下垫面条件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是美国提出的一种雨水管理体系,通过分布式的截留及生物滞留措施,降低不透水性表面的面积,并通过延长径流路径、增加径流时间的措施来实现对径流的储存、入渗以及地下水的补给,改变径流排泄量的大小等,以实现城市雨洪资源化利用及河道生态环境保护功能[7]。SWMM模型中可以明确模拟常见的几种不同LID控制,其中包括渗渠、生物滞留池、雨桶、连续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年1期2016-03-23

  • 济南市城市下凹式绿地建设研究
    间的长远之计。下凹式绿地是一种高程低于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也称低势绿地。与“花坛”相反,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下雨时就能形成一个天然的“蓄水池”,从而达到补充地下水、调节径流、滞洪及削减径流污染物的作用[1]。该技术十分适合解决济南地下水位下降、坡度大难以蓄水、排水系统压力大、水质差等实际问题,在实现排水减压的同时,也使城市的自然生态循环重新“复活”。1 下凹式绿地研究进展雨水利用已成为国际上普遍重视的课题,如果能将流失的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和利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2015-12-22

  • 凹式绿地的规划设计探索
    的先进理念,而下凹式绿地是低冲击开发模式有效且简便的一种雨水利用方式[1],可以有效降解洪灾、降低雨水水质污染、滋补地下水位、实现水的良性循环等。国内已有大部分学者对下凹式绿地做了深入研究,如:黄民生[2]研究分析了下凹式绿地对雨水径流的净化调蓄作用;叶水根[3]研究了不同暴雨强度对下凹式绿地蓄渗功能的影响;张炜[4]通过图解法对下凹式绿地的功能及条件进行了设计研究。笔者通过研究实地下凹式绿地的规划设计,为以后小区开发、道路景观建设等提供参考,对实现城市的

    江苏水利 2015年9期2015-12-12

  • 凹式绿地雨水渗透模型的探索
    【摘要】下凹式绿地是一种具有渗蓄雨水、削减洪峰流量、减轻地表径流污染等优点的生态型排水设施。本文尝试将下凹式绿地与渗透桩相结合,并以郑州市具体道路和降雨条件为依据,探讨该雨水渗透模型的雨水渗蓄能力。得出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下凹式绿地时为满足雨水蓄积、渗透要求的下凹深度。【关键字】下凹式绿地;渗透桩;雨水渗蓄城市快速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生态、水资源等方面的矛盾,城市汇集的大量雨水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城区的扩张,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使城区的雨水径流峰值明显增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2015-10-21

  • 常熟市现代农业基地下凹式绿地与生态系统研究设计
    市现代农业基地下凹式绿地与生态系统研究设计文·图 ◎ 程桂 陆春新 李翠梅图片说明绿地向来是园林景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园林绿化与水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历来是造园者关注的重点。江苏省常熟市现代农业基地以新型园林苗圃培育、种植、品种改良为主体发展产业,以景观与生态之间潜在关系为前沿探索对象,借助基地1 000多亩良好的土壤种植条件与近40%的水系环绕优势,在基地内部展开了生态水文、生态水利、生态水处理等试点研究工作。一、

    园林 2015年10期2015-07-13

  • 北京地区下凹式绿地土壤渗透能力及蓄水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北京)北京地区下凹式绿地土壤渗透能力及蓄水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朱永杰1,毕华兴1,2†,霍云梅1,许华森1(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2.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0083,北京)采用自制的模拟下凹式绿地,通过模拟不同设计暴雨强度条件下下凹式绿地的进水负荷,动态监测下凹式绿地在蓄水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渗透量和平均入渗速率,研究北京地区下凹式绿地在蓄积周边外来雨水径流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渗透规律以及蓄积雨水径流后对土壤孔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年1期2015-06-23

  • 厦门:政府补贴或奖励住宅小区进行 “下凹式绿地”改造
    小区改造一批“下凹式绿地”,用于雨天积水和蓄洪,将建设“渗水系统”,打造海绵城市。“渗水系统”的一部分,就是对小区实行“软化”改造。记者从厦门市规划部门获悉,根据海绵城市的建设标准,厦门将对一些建成小区内的公园绿地进行下沉式改造。“下凹式绿地比周边路面低10厘米左右。”市政部门的专业人士介绍,高于路面的绿地,会导致雨水无法渗透而溢流至路面,而下凹式绿地可以积蓄,成为天然“蓄水池”,再慢慢渗透,这不仅可以帮助下游地带排水减压,还能增加土壤和地下水资源量,减少

    中国建筑防水·悦居 2015年5期2015-05-30

  • 雨水控制利用措施对城市雨洪的影响
    水流程,设计了下凹式绿地、透水砖路面、调蓄池3种雨水利用措施的5种组合方案,通过Infoworks CS雨洪模型分别模拟计算重现期P=5,10,20 a的降雨事件下5种组合方案的洪峰、积水情况,对比模拟结果,分析3种雨水利用措施对雨洪控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下凹式绿地流量峰值削减30.5%,径流系数控制在0.6左右,相对于平式绿地,雨洪控制效果较好;调蓄池具有最好的延迟洪峰效果,但对积水削减作用较小;3种措施组合可使该区域内涝标准由3 a一遇提高到5~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5-11

  • 北京城市雨水蓄渗措施分类及配置模式
    雨水调蓄设施,下凹式绿地面积占绿地面积的50%以上,硬化地面透水铺装率达到70%以上等;2015年5月29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从地方性法规的层面进一步明确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等雨水蓄渗措施的作用和重要性。因此,城市雨水蓄渗措施分类与配置对构建完善的北京城市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加强城市洪灾防治和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1 城市雨水蓄渗措施的分类及作用一般来说,以雨水入渗、集蓄、入渗集蓄结合三种方式对城市天然降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10期2015-03-22

  • 凹式绿化带优化市政道路排水探究
    地渗渠系统)、下凹式绿地以及日本的多功能调蓄设施等都通过强化雨水的下渗作用改善城市排水的方式,较好地发挥了绿地在城市水文生态循环中的作用[1-2]。而绿化带是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绿地的一种,本文尝试探究通过应用下凹式道路绿化带排水系统优化道路的排水功效,期望通过道路绿化带的雨水径流调蓄效应削减雨水径流、缓减排水系统建设运行压力。1 市政道路下凹式绿化带建设形式常规市政道路的两侧绿化带和中央分隔带均高于道路断面,此种形式可以有效地防止车辆意外驶离道

    重庆建筑 2015年4期2015-01-12

  • 响应曲面法分析城市下凹式绿地渗蓄效果及结构参数
    是其中之一.而下凹式绿地作为暴雨最佳管理措施(BMPs)的一种实际应用,在雨水利用和构造生态雨水排放系统方面作用显著.目前在国内,下凹式绿地的理念逐渐被接受,但就不同地区的具体设计选择与工程实施案例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南方城市,用水矛盾不突出的情况下,尤为明显.由于上海及周边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不同于中国北方,用水矛盾相对较弱,但城市沉降明显、洪涝危险大,因此在生态城镇的建设中,应倡导对于雨水渗透技术的应用,而不是中水回用技术.此外,由于上海的城市建设已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8-06

  • 凹式绿地的暴雨蓄渗效果影响因素及模拟计算
    源的良性循环。下凹式绿地不仅能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减轻洪涝危害,还能将不透水汇水区的水通过渗透作用补充地下水,把汛期雨水转化为雨洪资源,同时,又具有能够净化地表径流,减轻城市面源污染,调节气候和遏制热岛效应等诸多功能和优点。1 下凹式绿地的功能及结构1.1 下凹式绿地的功能下凹式绿地在城市小区和道路两旁都可以使用,是城市雨洪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凹式绿地具有3大基本功能。最显而易见的是景观功能,下凹式绿地可美化城市环境,使城市与大自然更好地融合,让居民置身其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35期2013-04-14

  • 城市不应只需美观,设计更需合理
    绿地,没有建成下凹式绿地。一但下雨,雨顺流而下,流到了较低的马路上,无形中加剧了城市下水道排水的压力。北京又是一个四季分明,特别是冬、春两季空气干燥的城市,夏季的雨水北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然而现在,雨水却白白的从下水道流走,城市的地下水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使得城市到了旱季时,水资源缺乏又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在中国的古典园林和院落中,绿地设计几乎都是下凹式低于硬化地面的。在现代西方国家,绿地与道路之间不设道牙石。下雨时,地表径流能顺势流入绿地中,

    地球 2012年8期2012-04-08

  • 住宅小区雨水处置与利用方案探讨
    起到降温作用。下凹式绿地经多项研究和实践效果表明,低于路面的下凹式绿地能够明显提高雨水蓄渗效率。一项草坪高度对入渗量的影响试验表明,若草坪低于路面,其入渗量是高于路面时的3~4倍。频率为20%、10%、5%的降雨过程,绿地下凹10cm,径流系数减小到0,也就是绿地不会产生径流,每年仅有2~3次暴雨产生溢流,绝大部分雨水径流蓄渗在绿地中。同时研究还表明当绿地比路面低 10cm、F汇/F绿=1.0、稳渗率为 0.2mm/min,频率为20%、10%、5%的降雨

    天津建设科技 2010年6期2010-03-20

  • 北方城市下凹式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模式
    题,近几年来,下凹式绿地在城市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通过城市规划区内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使城市绿地、草坪起到更多消纳雨水、减少洪峰流量的作用。一、下凹式绿地的概念及功能下凹式绿地是在绿地建设时,使绿地高程低于周围地面一定的高程,以利于周边雨水径流的汇入。下凹式绿地透水性能良好,建设成本与常规绿地相近,可减少绿化用水并改善城市环境。下凹式绿地在城市中的应用主要有补充地下水、调节径流和

    中国水利 2010年17期201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