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水

  • 高含水率油藏人工强边水驱技术研究
    油田通过对人工强边水驱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的研究,对废弃的断块油藏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人工强边水驱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12]。人工强边水驱的实质就是,通过人工注水,注入油藏边底水中驱替油,形成水驱开发油藏的过程。在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边底水油藏“局部富集”区域剩余油,应用特殊结构井和开发工艺技术实施措施挖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于特高含水率边底水油藏普遍分布的剩余油如何强化水驱、改善开发效果方面研究应用存在不足。随着局部富集剩余油空间的减少,如何挖掘剩余油

    石油化工应用 2022年10期2022-12-16

  • 稠油边水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应用研究
    南油田采油二厂强边水断块稠油油藏集中在新庄油田,主要包括泌浅57区、泌浅67区等区块,断裂发育,构造破碎,断层相互交错,形成众多小断块,属高孔高渗普通稠油断块油藏,地质储量649万吨。泌浅57区、泌浅67区均为层状边水稠油油藏,油藏品味相对较差,具有“含油层位多、含油面积小、含油宽度窄、边水活跃”特点,水淹储量520.6万吨,占总储量的63.5%,采出程度仅5.8%。目前开发现状表现为“三低一大”:采出程度低、日产水平低、采油速度低、递减大。为改善生产效果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4期2022-11-16

  • 气顶边水油藏剩余油分布及采收率提高的实验研究
    )0 引 言气顶边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气顶和边水两种能量的相互博弈及平衡[1-2],由于气顶和边水能量差异及油藏本身的非均质性,开采过程中油藏内气油、油水界面的运移非常复杂[3],这类油藏在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难度大,目前研究以水驱后微观剩余油为主[4-8]。关于气顶边水油藏后期挖潜的研究,多集中在油藏中气顶的识别[9-11]、水平井井网优化[12-14]、以及注气提高采收率等方面[15-19],气驱转水驱提高采收率研究相对较少。由于气、液流度及密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10-19

  • 高陡构造边水油藏见水时间预测
    油气藏底水锥进、边水舌进方面的研究较多,给出了许多底水油气藏见水时间预测的公式[1-7],但对边水油气藏见水时间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虽有学者推导了边水气藏见水时间的预测公式,但在推导过程中却忽略了重力作用[8-13]。众多研究表明[14-18],对于地层倾角较大的高陡油气藏,重力作用对其开发效果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在假设原始油水界面为一水平面的基础上,考虑油藏为具备一定倾角、地层均质且各向同性的高陡构造边水油藏,利用油、水两相渗流规律,并考虑重力影响,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2年5期2022-10-17

  • 边水油藏双高阶段剩余油分布研究与挖潜
    隙度、高渗透率、边水能量强以及规模不大的天然水驱砂岩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上述物理模拟研究,基本以底水油藏水淹形态刻画为主,仅冯其红等人[14]建立平面二维小尺寸物理模型对边水推进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鲜有将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15-17]相结合进行规律性对比与验证的研究。1 三维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研究1.1 油田开发简况C油田位于渤海西部海域,主力油组为东营Ⅱ油组,埋深1 650 m左右,为潜山面之上形成的披覆背斜构造,构造轴向近北东向,地层较

    天然气与石油 2022年4期2022-09-21

  • 气顶边水油气藏开发方式分析
    00452)气顶边水油藏就是油层上有气顶,下伏边水,典型例子如位于美国的阿丹纳丁油气藏。一般的纯气藏通常采用衰竭开采或天然水驱,纯油藏采用除气顶气驱外的其他多种驱动方式。而对于气顶边水油藏,由于其独特的流体组合,根据油田天然能量的大小可采取多种驱动方式:天然驱包括弹性驱、气顶气驱、溶解气驱、边底水压能驱动(边底水活跃时),在地层倾角较大的情况下,重力驱也会作为一种主要的能量驱动方式[1-3];此外,为使油田有一个较长的开采年限及较高的采收率,往往还需在天然

    西部探矿工程 2022年12期2022-02-09

  • 气顶边水油藏天然能量开发界面运移规律研究
    590 前言气顶边水油藏作为一种特殊的油藏类型,其渗流机理较常规油藏的渗流机理更为复杂,气顶与边水系统在成藏过程中已形成动力学平衡,开发过程中,伴随着油环区投入开采,其地层压力下降,气顶气与边底水向井底推进,过早的气窜与水锥均对生产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1-3]。伴随着水平井的广泛应用,海上油田以平行于油气水界面的方式部署水平井开发气顶边水油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4-6]。合理的水平井垂向位置设计和开发方式可以使气顶气与边底水均衡驱替以延迟气顶与边水的突进,优

    天然气与石油 2021年5期2021-11-06

  • 海上边水薄层稠油油藏天然能量分区
    、原油黏度高和受边水影响较大的特征[1],在弹性开采过程中以边水驱动为主。由于高速开发,E 油藏高部位压力传导距离远,边水能量供应不及时,导致能量不足,无法满足高速开发的需要,准确确定天然能量供应充足范围,对不同区域的开发方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边水油藏的天然能量评价主要集中在研究边水活跃程度、天然能量强弱、能量分区评价等方面[2-7]。天然能量评价有物质平衡法[8-9]、指标评价法[10-11]、数值模拟法[12-14]、物模实验法[15]等方法

    新疆石油地质 2021年5期2021-10-30

  • 海上稠油油藏油井产能特征主控因素量化评价
    性开采时主要依靠边水能量,孔隙度为23%,储层渗透率为332 mD,泥质含量较高,胶结疏松,原油性质稳定,原油黏度约150 mPa·s,属于普通稠油油藏。对于稠油油藏来说,面积大,构造平缓,油层薄,且隔夹层发育,非均质性严重,影响边水平面推进,边水能量供应不均匀,导致油井产能特征差异大,有必要分析影响油井产能特征差异的主控因素,指导油藏开发调整及油井措施潜力。本文以油井产能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灰色关联法量化评价影响油井生产动态的主控因素,并提出

    石油化工应用 2021年4期2021-05-11

  • 高孔渗边水油藏水侵机制及剩余油潜力研究
    藏分为底水油藏和边水油藏,如果油水界面非常大,远远大于油层垂直界面,为底水油藏,如果油水界面比较小,与油层垂直界面差不多量级,为边水油藏,这两者之间的区分往往没有那么绝对清晰的分界线[1,2]。这两种油藏相比,底水油藏底水能量更充足,早期产量高,开发井含水速度上升更快,而边水油藏,水体能量释放缓慢,产量比较平缓,采收率相对较高。笔者认为,边水油藏受构造控制作用更明显,构造高部位为油气富集区,而底水油藏多发育在构造相对平缓区,储层内存在明显的油水界面,对于构

    石油化工应用 2021年4期2021-05-11

  • 低成本堵水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周期之后,其靠近边水一边处于含水上升期,且该区域的边水可以慢慢地突破一线再将其侵入到二、三线井中。由于出现边水入侵情况,该单元格的含水量会上升、产量出现下降,所以其初期需要应用氮气泡沫等对其进行堵调,提升不同周期的实施效果。随着轮次效果的增加,有时候使用该项技术往往并没有什么价值和作用。一般来说,中国的泡沫体系强度较弱,地层条件不稳定,致使整体效果有效期缩短,而其他的大剂量封堵预算费用高但效益差。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研发高效的低成本、长效堵水体系以及工艺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1年6期2021-04-03

  • 边水小断块油藏聚驱后期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藏[2-3],在边水能量较强、含油面积小的高黏度普通稠油油藏应用较少。因此,针对强边水能量油藏边部油井的见效率较低、内部不规则井网窜流严重、聚驱中后期油井堵塞严重等问题,展开了聚驱后期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研究,以期持续提高聚驱效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注采参数下边部井组驱替效果及提高采收率幅度,重新界定强边水小断块油藏聚驱过程中边部井组合理注采比应高于普通存在边水的油藏。模拟不同注采方式,抑制不规则小井距井网聚窜的作用,明确关停窜流方向的油井是抑制单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0年6期2021-01-08

  • 不同边水距离推进规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复杂,同时处于强边水地带,目前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期,所以开展边水油藏开发规律研究,为后期开发调整提供理论指导[1]。对边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模式已有研究[2]。近年来,中外学者对边水油藏规律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3],但对边水的物理模拟研究较少[4]。笔者根据K油田油藏地质及开发特征,通过建立二维非均质物理模型,研究水平井与边水不同距离对采收率影响,为合理利用边水提供理论基础[5],同时开展在边水地带调剖调驱实验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20年4期2020-12-17

  • 渤海B油田边水对注水井调剖调驱效果的影响研究
    立根据渤海B油田边水油藏的地质特征与油气藏特征,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适合调剖的边水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油藏在注水开发条件下,边水对含水率、产油量,含油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调剖下,边水能量对稳油控水效果的影响。建立的油藏数值模型参数如下:模型纵向剖面尺寸为10 m×10 m×30 m,网格划分为50×50×1,平均油藏渗透率为1 000 mD,为了纵向渗透率与横向渗透率比例为0.1,为了更好地研究边水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在水平方向了建立了

    非常规油气 2020年3期2020-08-27

  • 基于数值模拟的流势分析技术在缝洞型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为单洞底水、单洞边水、双洞底水、双洞边水模型,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流势调整的影响,探究出流体势影响生产井生产状况的规律。3.1 机理模型参数准备机理模型网格尺寸为5 m×5 m×3 m,设置溶洞初始孔隙度为0.2,x、y、z三个方向的渗透率均为5 000×10-3μm2,裂缝初始孔隙度为0.01,x、y、z三个方向的渗透率均为1 000×10-3μm2,模型中油藏顶深5 600 m。机理模型物性参数如表1所示。图1为4种机理模型结构。图1 机理模型结构Fig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0年2期2020-05-06

  • 窄屋脊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筛选标准
    用差等特点。人工边水驱是近年来胜利油田精细二次开发的重点研究和推广技术之一[1-3],其实质是充分利用天然能量后,在构造低部位大排量注水,模拟天然强边水驱,提高油藏驱油效率和波及效率,从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3-5]。近年来,杨海博等[6-7]、赵军等[8]通过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明确了人工边水驱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张戈等[9]、王倩倩[4]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人工边水驱开发的可行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王建[3]、史永华[10]给出了人工边水驱在胜利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7期2020-04-22

  • 稠油油藏边水突进影响因素分析
    田是海外小型稠油边水油藏,在国际油价低迷的形势下,大型增产措施无法实施[4-5],油井水淹速度快,产量形势严峻,油藏开发面临着经济、技术双重困难[6]。为实现海外油藏低投入、高收益的目标,开展油藏边水推进特征研究[7],充分利用天然能量,实现稠油边水油藏的经济、高效开发[8],提高海外市场竞争实力。1 概况及存在问题R油田位于乍得X盆地西南部,受两条大断层控制,形成南高北低的一个断鼻构造。油藏埋深为950~1 100 m,主要含油目的层为白垩系。发育浅湖-

    天然气与石油 2019年6期2020-01-13

  • 春光油田稀油小砂体控水技术应用研究
    区块开发主要存在边水能量强,部分区域边水突进,采出程度高,边水推进速度快,水淹井不断增加等问题,近年来开展了氮气泡沫和凝胶泡沫控边水试验,在低油价寒冬下实施控水稳油取得了一定认识。关键词:稀油 小砂体 边水 泡沫1 控水难点分析难点一:边水能量强,要求堵剂用量大、封堵能力强各砂体每采出1%地质储量的压降均小于0.2 MPa, 天然能量充足[1]。难点二:地层水矿化度高,要求堵剂具有较好的耐盐难点三:普遍采取防砂措施,胶结疏松,出砂严重,基本上都采取了防砂措

    石油研究 2019年2期2019-09-10

  • 某油田区块油藏水平井开发问题的研究
    本文在研究水平井边水突进规律的基础上,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堵水技术在水平井应用的局限性,优化提出了水平井凝胶泡沫抑制边水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水平井凝胶泡沫技术能够有效抑制边水推进,降低油井周期综合含水,提高开发效果。关键词:水平井;凝胶泡沫;稠油;边水1 边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1.1 含油宽度窄、面积小,水油体积比大受断块构造格局制约,油砂体沿断层在断块高部位呈窄条状展布,由于油砂体面积小、含油宽度窄,平面叠合程度差,油井只能呈单排状(或单点状)分布

    石油研究 2019年1期2019-09-10

  • 屋脊式特高含水油藏人工强边水驱技术研究
    田通过开展人工强边水驱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认识到人工强边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主要包括提高驱油效率、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剩余油再聚集三种机理[1,2],并在近废弃断块油藏开展矿场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江苏特高含水边底水油藏地质特征和井网条件与胜利油田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强化水驱是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影响江苏特高含水边底水油藏人工强边水驱技术的敏感因素和技术政策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合人工强边水驱油藏的界限标准,并优化了技术政策,为矿场实践提供了支撑。1

    石油化工应用 2019年6期2019-07-10

  • 顶气边水窄油环油藏高效开发技术与实践
    一大批中深层顶气边水油气藏[1],其中以JZ油藏储量规模最大,该油藏高效开发对渤海油田持续稳产具有重大意义[2-4]。然而,该类顶气边水窄油环油藏国内外都比较少见,类似的开发经验较少,特别是如何解决油气水三相的存在造成油井水侵、气窜严重,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等方面的资料较少[5-6]。以渤海海域JZ油田为例,从水平井井网模式开发技术、油气水三相运移规律定量表征、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方向、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及“全寿命”阶段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顶气边

    石油钻采工艺 2019年1期2019-06-21

  • 小型边水稠油油藏单井液量优化方法
    的小型稠油油藏;边水发育,水体面积为含油面积的21倍,天然能量充足。2010年投产至今,主要依靠天然能量开发,截至目前采出程度为3.5%,采油速度为0.38%,综合含水率为33.5%。W油田主要依靠边水能量开发,由于油水黏度比大,边水极易突进,造成低部位油井“采出程度低、含水率高”。油田整体单井有效控制面积小,水驱波及系数低,具有“有油采不出”的开发特征。W油田的实际生产数据显示,单井的水淹程度受构造位置影响较大;低部位油井进入高含水阶段,中高部位油井仍处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9年5期2019-05-30

  • 浅层边水断块油藏氮气复合吞吐实验
    用性[1]。浅层边水断块油藏由于含油面积小,非均质性强,且存在强边水能量,难以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注气进行吞吐开发可充分补充地层能量,以实现油藏的持续有效开发。吞吐开发只能开采注入井附近区域的原油,具有单井吞吐开发规模小,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对于开发断块油藏具有适应性[2]。注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吞吐作业可明显提高油藏采收率[3-9]。二氧化碳在与原油的接触过程中,会与原油发生传质、溶解降黏等作用[10],改善原油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吞吐开发具有较高的提高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9年3期2019-05-16

  • 基于变黏度流体模型的边水油藏水平井合理工作制度研究
    00459)随着边水油藏探明储量的不断增加,边水油藏已成为国内油气勘探的目标之一[1],边水油藏多为砂岩油藏,储层物性相对较好,然而边水的存在,如果开发不当,容易引起边水的快速推进,大大降低油田的采收率[2]。因此,如何根据地质油藏参数对新设计的水平井开发指标做出准确预测非常重要[3]。水平井开采边水油藏过程中边水突进的现象不可忽视,水平井边水突进同直井的边水突进一样会大幅度地降低水平井的产能[1]。因此,合理的工作制度是保证油田高效开发的前提[4]。目前

    石油化工应用 2019年3期2019-04-22

  • 中华笑话一壶酒——藩台赴宴
    水也是青,除去清边水,添心便成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藩台不傻,自然知道他这是在代知县说情,开口说道:“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除去湘边水,添雨便成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明显是劝府台不要多管闲事。知县一听急了,因为藩台年事已高,很快便要退休回家,便借行令之机骂道:“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除去溪邊水,添乌便成鸡;狸猫得意胜似虎,凤凰褪毛不如鸡。”宴会不欢而散。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9年8期2019-03-08

  • 改“堵”为“疏”水火“相容”我国首个边水(水淹)稠油油藏火驱获突破
    了解到,国内首个边水(水淹)稠油油藏“锦91 块边水(水淹)油藏火驱先导试验”见到明显火驱效果。该先导试验区日产油从最初6 吨上升到26.3 吨,火驱原油改质降黏效果明显,特稠油改质为普通稠油,标志着边水(水淹)稠油油藏火驱试验获得新突破。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锦91 块是水淹油藏转换方式先导试验区,是国内首个边水(水淹)油藏火驱区块,具有水侵严重、油品稠、地层倾角较大等不利条件。水与火素来不相容,水淹油藏火驱难度极大,世界范围内仅在印度的Bolol 油田成功

    石油化工应用 2019年8期2019-02-14

  • 渤海河流相油田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
    成为高渗泄压区,边水能量向此供给;渗透率级差等值线图表明渗透率级差分布在1.5~5,而西南一侧靠近边水的高级差条带范围则在4~5(见图7),研究表明是边水沿高级差条带向高渗透区突破形成次生底水,进而形成暴性水淹(见图8)。图6 1708砂体渗透率平面等值线图图7 1708砂体渗透率级差平面等值线图图8 边水突破形成次生底水示意4 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在储层展布和储层物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砂体的剩余油开展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708砂体剩余油的形成主要是由

    复杂油气藏 2018年4期2019-01-16

  • 不同泄油模式边水油藏水平井产能及见水规律研究进展
    度大等优势,成为边水油藏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就边水活跃的油藏而言,边水的存在及侵入状况会对水平井开发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边水油藏水平井的产能及见水规律预测是开发该类油藏的关键[1-7]。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不同泄油模式边水油藏水平井的产能及见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对油藏模型进行不同的假设,运用渗流解析法及物理模拟法建立了不同的水平井产能及见水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对油藏边界及边水的假设多较为理想,与实际油藏特征存在一定差异[8-11]。国内从20世纪

    特种油气藏 2018年5期2018-12-04

  • 边水对油水过渡带注水井调剖影响研究
    田在开发过程中受边水作用较大,油藏非均质性较强,边底水突进速度较快,导致含水上升速度快,油藏采收率偏低。以K油田S井区为例,S井区为3注6采,渗透率极差为6.8,该区2014年5月投产,截至2016年8月,井区采出程度9.8%,平均含水56.1%,其中该区从2014年到2016年的含水上升率为5.3%,高于标准含水上升率4.3%。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开发效果较差,边水水侵是导致该区油藏采收率偏低的重要原因,对边水附近注水井调剖能一定程度抑制边水突进速度,改善

    复杂油气藏 2018年1期2018-04-25

  • 边水油藏非均相调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调驱单元大多没有边水和底水,而海上某油田边水能量充足[4]。为满足该油田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要求,针对海上某油田油藏地质及开发特征,我们建立了二维非均质物理模型,用边水油藏非均相调驱体系对边水能量开发实验,为合理利用边水能量提供实验数据,为此类油藏在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提供技术支持。1 实验1.1 非均质物理模型设计储层模型为无机胶结石英砂物理模型,模型尺寸为:550 mm×100 mm×100 mm,模型耐压0.5 MPa。模型采用两层非均质岩心,渗透率分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8年1期2018-04-02

  • 考虑井间干扰的边水油藏水平井产量及见水时间
    )考虑井间干扰的边水油藏水平井产量及见水时间吴小张,王 龙,张建民,王月杰,张 博(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9)水平井井间干扰现象已经在海上油田水平井开发过程中表现出来,对油田的正常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边水油藏水平井双井模型,应用势的叠加原理,推导出势分布的表达式、水平井产量公式及见水时间公式。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水平井产量及见水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储层性质是影响边水油藏水平井产量的主要因素;水平

    复杂油气藏 2017年2期2017-09-15

  • C油田强边水重油油藏开发特征研究
    034)C油田强边水重油油藏开发特征研究胡平(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北京 100083)刘欣颖(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北京 100034)由于在实际生产中,天然能量开发强边水重油油藏表现出不同于普通边水油藏及热采稠油油藏的开发规律。因此,利用油藏工程方法等手段对哥伦比亚C油田的开发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体能量是影响该类油藏开发特征的主要因素;油田中低含水期含水率上升快,高含水期是主要产油期;受原油重度影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年15期2017-09-03

  • 气顶边水断块油藏开采特征分析与开发方式优化
    0452)气顶边水断块油藏开采特征分析与开发方式优化程 大 勇(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天津 300452)针对油田最终采收率进一步提高的问题,进行油藏开采特征与开发方式研究。根据断层发育、流体系统分布及天然能量差异,将锦州南油田开发单元划分为大气顶油藏、小气顶边水活跃型油藏及小气顶弱边水油藏。结合地质油藏特点,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各油藏开发方式的适应性。研究发现,大气顶油藏及小气顶边水活跃型油藏宜采用衰竭式开发,小气顶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5-09

  • 浅析新庄油田南三块常采氮气抑水增油现状
    窄、平面叠合差、边水活跃的特点,目前该区块常采油井长期经降压开采,油层内部压力保持水平低,距边水近油井受边水影响严重,且低效井后备层较少,措施挖潜余地小,为改善区块内常采油井开发效果,通过综合分析,对常采低效井实施氮气抑水增油技术,提高区块常采油井开发效果。水淹;注水对应;边水推进;氮气抑水增油技术1 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1)地质特征 新庄油田南三块主要发育三条北东转北东东(或近东西)走向北西(北)掉正断层和一条北西走向西南掉的正断层。两组断层的交互切

    化工管理 2017年10期2017-03-04

  • 非均质边底水气藏水侵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控制非均质气藏的边水和底水,避免严重的水侵现象发生,而影响到气井的产能。可以通过注水开发或者气举开采的方式,有效解决水侵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措施,将气井内的积液排出,使天然气井达到最佳的开采效果。由于气藏水侵的动态分析方法比较专业,而且难度比较大。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来完成动态分析工作,才能达到最佳的分析效果。水侵是对气藏开发的影响因素之一,应用高科技的手段,对非均质的气藏进行控制,避免发生水侵的现象,合理控制天然气井的生产压力和排量,在达到设

    化工设计通讯 2017年4期2017-03-03

  • 考虑重力及气体非达西效应影响的边水气藏边水突破时间预测模型
    非达西效应影响的边水气藏边水突破时间预测模型汪周华1王子敦1邓丹1郭平1刘宁2 1.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现有边水突破时间预测模型都是基于平面,然而实际气藏与水平面总存在一定的倾角,所以不能忽略重力作用的影响。基于气水两相渗流力学理论,综合考虑地层倾角、气体非达西流动效应、气水流度比和气井距边水的长度等因素,建立实际倾斜边水气藏新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实例分析表明,与已有预测模型相比,新模型预测的边水突破时间

    石油钻采工艺 2016年2期2016-07-21

  •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研究
    加以测试资料以及边水能量等分析,将油砂体作为研究单元,依照其井网控制情况以及边水能量特征等细分成几个类型,这些类型主要包括边水驱油砂体以及弹性驱油砂体等。2 不同类型油砂体的研究与挖潜方法油砂体类型不同,剩余油分布则不同,结合测试资料、生产情况以及沉积特征等对油砂体水驱特征进行研究,最终分析出剩余油分布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挖潜方法[3]。(1)边水驱油砂体研究与挖潜方法 边水驱油砂体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边水活跃较强的油砂体,一种是边水活跃不强的油砂体。两

    化工管理 2016年25期2016-03-14

  • 边水扇形小断块油藏井网参数优化
    43000)弱边水扇形小断块油藏井网参数优化朱 凯关富佳(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0)摘要:针对不同水体倍数的扇形小断块油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顶部注水和边内注水开发方式,优化井网及注采参数。经过分析,确定顶部注水开发方式下采油井排的合理无因次井距,给出边内注水开发方式下合理的注采比。关键词:小断块油藏; 边水; 注采关系; 井网扇形小断块油藏一般由相交的2条断层切割而成[1-2],主要形成于构造高部位,在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2016-01-26

  • 渤海边水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108m3,其中边水油藏占到了50%左右[1]。现阶段我国海上稠油油田开发以多元热流体吞吐试验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认识[2~5],但对于边水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影响因素分析还无相关报道。为了认识各参数对多元热流体吞吐的影响规律,为抑制边水推进提供理论支持,笔者考察了不同油藏渗透率、原油黏度、布井层位、水体大小、距内含油边界距离等参数条件下的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规律,得到了各因素的敏感程度及规律,并确定了最佳的热采井距边水距离,研究成果对今后渤海边水稠油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20期2015-12-04

  • 简便油藏工程方法计算砂岩油藏边水水侵量
    纯油藏又有气顶、边水的混合油气藏,开发难度非常大。1 开发历程及现状1999 年投以来,A 油藏主要依靠天然能量开发,2010 年开始人工注水,由于地下亏空严重,边水能量不确定,注采不平衡,注水增产效果不明显,综合含水47%,采出程度26%。,截止到目前注水增油B万吨,占总产量的3%。边水能量大小,对井网调整、注采平衡有着重要影响。图1 砂体展布图2 公式推导2.1 水侵量计算区块整体开发初期均靠天然能量生产,靠近边水的油井没有注水井供给,主要靠边水开发,

    化工管理 2015年36期2015-11-28

  • M区稠油油藏边水水淹规律研究
    大幅度下降,导致边水侵入现象日益加剧。水侵油层采出程度低,热利用率低,水淹区储量动用程度低,因此,要抑制边水,提高边水侵入区的采出程度,确保稠油热采的持续稳产,首先要搞清楚边水水淹规律,为以后针对不同程度水淹程度进行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根据区块的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建立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区块划分不同的水淹级别,分析其水淹规律,为今后边水侵入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关 键 词:水淹规律;数值模拟;蒸汽吞吐中图分类号:TE 357 文献标

    当代化工 2015年7期2015-10-21

  • 窄屋脊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
    屋脊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杨海博1,武云云1,王 涛2,张红欣1,孙志刚1(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15;2.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为了研究人工边水驱技术的提高采收率机理与可行性,以胜利油区辛1沙一4窄屋脊断块油藏为原型,通过自主研发的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水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高注水倍数下,模型的最终采出程度可达到70%左右;转边水驱之后,点状模型平均提高采出程度15.69%;点状注水会将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5年6期2015-07-02

  • 复杂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影响因素敏感性
    57000)人工边水驱技术是近两年胜利油区提出的一项水驱开发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复杂断块油藏构造低部位大井距、大排量注水,来模拟天然强边水驱,从而改善油藏的开发效果;对于特高含水后期复杂断块油藏,通过先注后采方式能够使高度分散的剩余油重新运移聚集到构造高部位,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采收率[1-2]。但该技术在提高采收率机理、影响因素、区块优选标准以及开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笔者重点对人工边水驱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5年2期2015-05-26

  • 氮气抑水增油技术研究及现场应用
    油田第二采油厂靠边水能量开发的油藏,因含油宽度窄,储层非均质性强,边水能力强等因素影响,采油井见水时间短,采收率低。根据第二采油厂边水油藏的特点,建立了能够模拟油藏边水生产过程的物理模拟试验装置,从氮气抑水增油机理、油藏适应条件2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气抑水增油技术适用于中高渗透储层边水淹的油井,达到了抑制边水的目的,在改善边水淹油井的开发效果方面效果明显。[关键词]氮气抑水增油;边水;物模试验;增油机理目前河南油田第二采油厂靠边水能量开发的油藏,因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14期2015-02-19

  • 小断块边水稠油油藏热采开发实践及认识
    油藏结构较复杂,边水活跃。油藏埋深962m,储层平均油层厚度7.3m,平均有效孔隙度35% ,渗透率1.010μm2,地下原油粘度7 288mPa·s,属于高孔高渗普通稠油油藏,油水流度比大,指进现象严重。图1 M37区沙三中井位分布图2 油藏开发历史及水淹特征2.1 油藏开发历史面37沙三中于2005年投入开发,先后有12口井投入生产,采取的是冷采结合蒸汽吞吐热采的开发方式。其中,河道中部物性好的区域实施冷采开发,靠近边部物性较差、冷采效益低,实施热采开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4-12-23

  • 稠油油藏边水推进规律物理模拟实验
    100027)在边水活跃的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因边水侵入而导致油井含水率上升快、采收率低,严重影响了油藏开发效果[1-3]。近年来,中外学者对边水油藏通过理论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边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3-6]、水淹规律[7-8]及剩余油分布模式[9],但对边水稠油油藏不同井型条件下开采效果的物理模拟研究较少。笔者根据稠油油藏地质及开发特征,通过建立二维可视化物理模型,在储层均质及非均质条件下,对单直井、双直井和单水平井3种不同井型开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年5期2014-11-28

  • 英东高台子油藏降低递减技术研究
    的30-50%。边水油藏射孔程度可以达到70以上。2.生产压差大,边水利用效果差由于平面和层内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较大的生产压差带来非常大的采油速度,同时,也加剧了边底水快速推进。从区块水侵情况看,大量侵入水被直接采出,边水利用效果较差。3.生产层系组合不合理,层间矛盾大从区块层间物性差异看,层间矛盾大,特别是青二和青三层段的矛盾更加突出,合采时低渗透层难以发挥产能。4.局部地层压力较低地层压力低于原始地层压力的85%或低于饱和压力应该人工注水补充能量。部

    化工管理 2014年29期2014-08-15

  • 复杂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分析
    57000)人工边水驱技术是近两年胜利油田提出的一项水驱开发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复杂断块油藏构造低部位大井距大排量注水形成人工强边水,驱替特高含水期高度分散的剩余油重新运移聚集到构造高部位,进而提高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受油藏本身高温、高盐特征的影响,水驱开发成为胜利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主要开发手段[1-2]。统计分析已投入开发的不同类型断块的开发效果,发现天然强边水断块油藏表现出采油速度高、采出程度高、采收率高、能量保持水平高的特点,开发效果明显好于边水能量较

    断块油气田 2014年4期2014-06-28

  • 气藏水平井边水突破时间预测
    都610500)边水气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边水舌进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而对边水气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预测的研究相对较少[1-10],更多的是用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11]。数值模拟方法工作量巨大,不利于现场应用。本文正是基于以上问题的考虑,根据气水两相渗流的基本规律,对边水气藏水平井见水时间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考虑气水流度比、含水饱和度、水平井距边水的距离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推导得出了边水气藏水平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并

    断块油气田 2014年3期2014-06-17

  • 示踪剂在涩北气田边水推进监测中的应用
    示踪剂在涩北气田边水推进监测中的应用刘俊丰1朱秋琳1聂鹏程1温中林1李澍2贾存赢21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天然气开发公司2任丘市中生潜能石油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6个层组10个井组注示踪剂监测并结合气藏数值模拟和动态分析,得知各见剂井组的水侵方向和水侵速度,了解了层组边水整体的侵入趋势。不同监测层组水侵速度差异较大,水侵速度介于2.7~5.2m/d,水侵方向沿高压区向低压区推进。影响边水推进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物性、压差和构造形态。在监测期间未见示踪剂的监测井并不能说明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4年12期2014-04-06

  • 天然水驱海相砂岩油田井控储量与采收率关系
    藏储层经过大量的边水或底水冲刷,残余油饱和度变小[1],因此可采储量往往大于预期,采收率普遍高于陆相砂岩油田[2],这给该类油田采收率预测尤其是加密调整潜力预测带来较大的难度。国内外针对陆相砂岩油田建立了一系列的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式[3],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但未检索到针对天然水驱海相砂岩油田开展类似的研究。笔者从分析影响天然水驱海相砂岩油田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出发,建立了各主控因素的影响模型,进而建立了天然水驱海相砂岩油田井控储量与采收率关系,最后利用6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年8期2014-03-07

  • 边水油藏水平井水淹影响因素分析
    而河南油田主要以边水油藏为主,对边水油藏水平井水淹影响因素的研究涉及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此方面研究,为水平井的开发调整提供指导。1 建立地质模型以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张店油田南79断块的储层及流体物性参数为基础,建立三维地质模型[1]。油藏顶面埋深为1 525m,有效厚度为4.0m,地层压力为15MPa,孔隙度为40%,含油饱和度为0.675,地层原油黏度为4.25mPa·s,岩石压缩系数5.7×10-4MPa-1,水平方向渗透率为 200×10-3μm2,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4年9期2014-02-19

  • 边水推进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
    诚,刘斌,刘振平边水推进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李晓平1,袁淋1,罗诚2,刘斌1,刘振平1(1.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2.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6)边水油藏开发过程中,即使水平井井底未见水,但边水推进仍会影响水平井产量。基于水平井三维渗流场模型,将三维渗流场分为内部和外部2个径向渗流场,考虑外部渗流场边水推进的影响,分别运用坐标变换与保角变换方法求得内部与外部渗流场的产能公式,根据等

    岩性油气藏 2014年5期2014-02-10

  • 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挖潜方法
    情况、水驱特征和边水能量特征,将油砂体划分为弹性驱、注入水驱、注入水+边水驱、边水驱和未动用等类型,详细解剖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动用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和潜力,提出了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利用该方法对跃进2号油田的剩余油进行了挖潜,水驱效果大大提高。研究表明,以油砂体为对象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新的思路。挖潜 断块油气藏 高含水期 油砂体 剩余油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断层多,构造

    石油钻探技术 2013年2期2013-10-30

  • 常规稠油边水油藏氮气泡沫抑制水侵试验
    580)常规稠油边水油藏氮气泡沫抑制水侵试验王杰祥,王腾飞,任文龙,韩 蕾,夏金娜(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稠油开发中油藏边水的存在造成吞吐井迅速水淹,产量急剧降低。根据河南油田边水稠油油藏的特点,建立能够模拟油藏边水的蒸汽吞吐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在分析泡沫剂和稠油性能基础上对氮气泡沫抑制边水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气泡沫抑制边水技术适用于原油黏度较低、边水能量适中、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且在强水淹时实施能取得较好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7-07

  • 现河采油厂断块油藏人工仿强边水
    油藏开展人工仿强边水驱先导试验。同时在梁60东、河71-3、河39等断块通过人工仿强边水驱与污水减排相结合,注采完善局部砂体。二、改进的具体内容及措施断块油藏进入开发后期,通过强化边外注水,恢复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形成人工仿强边水,使地下零散分布的剩余油重新向高部位运移,形成相对的富集区,对于特高含水期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或者是提高近废弃油藏开发效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我厂在开发历史上,个别井组及单井实施仿强边水驱,取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下步继续实施人工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9期2012-11-29

  • 蜀南地区碳酸盐岩有水气藏地层水存储方式研究
    括构造圈闭气藏的边水和底水,岩性物性差异局部封存水包括构造圈闭条件下的局部封存水、裂缝圈闭系统的边部水和底部水。采收率;可动自由水;局部封存水;断层封存水;水侵特征蜀南地区碳酸盐岩气藏类型复杂多样,有水气藏占有很大比例。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出水后会致气井水淹,甚至停产,大量天然气滞留地下,目前平均采收率仅为40%~60%,严重制约着气藏的有效开发。对于有水气藏的高效开发这一世界难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Boyd等提出造成水驱气田采收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地层水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22期2012-11-22

  • X油田边水治理途径探讨
    3113)X油田边水治理途径探讨范瑞东 (大庆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113)X油田南块外扩井处于油水过渡带,由于初期对边水认识不足,能量充足的边水推进导致含水上升,综合含水由初期的33.8%上升到51.0%,日产油由33.4t下降到17.4t。在验证边水存在的基础上,计算了边水水体规模及水侵系数等参数,针对边水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提出了合理控制油井的生产压差、关闭水线见水油井、卡堵见水层和加强内部注水等措施,采取上述施后取得了增油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4期2012-11-09

  • 一种简便计算边水体积的新方法
    0)一种简便计算边水体积的新方法王学忠(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合理利用边水对于边水活跃的油藏开发非常有意义,前提条件是准确计算天然水体体积。针对天然水体体积计算难题,从水侵量的定义公式出发,以春光油田排 2理想边水驱油藏为例,采用综合压缩系数进行校正,获得理想边水驱油藏天然水体体积的简便估算方法。经廖运涛方法获得的精确解验证,新方法计算精确度较高。对于井网完善,已全面投入开发,完全依靠边水补充能量,以自喷为主的高渗透、稀油油藏,在

    特种油气藏 2010年5期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