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

  • 伏尔泰的洞见与微笑
    任昕伏尔泰是近代以来法国思想文化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一生著述宏富,在文学、哲学、政治学、历史、法律等多方面开启和奠定了近代以来法国文化思想体系。在法国,人们尊称他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波澜起伏的人生伏尔泰,原名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伏尔泰是其笔名。1694年11月21日,他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其父是一名法律公证人,后任审计院司务,母亲是来自普瓦图省的贵族后裔。伏尔泰年少时曾在耶稣会学校就读,中学毕业后,父亲把他送到法科学校,希望他将来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3年8期2023-08-20

  • 费尔内 -伏尔泰城堡与伏尔泰的慈善事业
    文/张晶鑫伏尔泰在18世纪的法国,兴起了一场继文艺复兴后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它犹如启明星一般,为人们追求理性、科学和知识洒下漫天星辉,孟德斯鸠、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皆是此时期涌现出的杰出启蒙思想家兼作家,其中伏尔泰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他才思敏捷、智慧超人,一生写下了卷帙浩繁的史诗、戏剧和小说。在其人生的最后二十年里,伏尔泰居住在法国和瑞士交界的费尔内-伏尔泰城堡,不仅写下了大量哲理小说,还热心慈善事业,并将二者紧密结合,救济、收容难民

    慈善 2022年5期2022-09-22

  • 伏尔泰改写《赵氏孤儿》
    伏尔泰被认为是最早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法国人之一,对中国文化与文学推崇备至。伏尔泰对欧洲文明的失望、对中华文化的推崇其实由来已久。伏尔泰尊崇孔子,自称“孔子弟子”。他阅读了不少有关古代中国的材料,把古代中国想象为一个符合启蒙理想的君臣贤良、仁爱为本、法制健全、社会安宁的国家。通过分析比较,伏尔泰认为中国古老的文明较当时的欧洲文明更为优越。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的火光刚刚点亮,与此同时,当时宗教教会的空洞和蛮横却在威胁摧毁这摇曳的火光;而这个时候的法国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38期2022-07-04

  • 哲学家的幽默
    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就是一位幽默大师。伏尔泰的生命就是从一个玩笑开始的。他降临到这个地球上时,几乎一点气息都无,他的父母以为这孩子肯定没救了,伤心地准备着他的夭折后事。幸亏一位护士“死马当作活马医”,勇敢地在他的屁股上猛拍一巴掌,奇迹发生了,毫无生命征象的伏爾泰“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不过他的生命气息是如此的微弱,众人还是认为他在这个世界上存活肯定不会超过四天,但他以奄奄一息的生命,再一次和世人开起了玩笑,他硬是“赌气”活了八十四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哲学和艺

    阅读时代 2022年10期2022-05-30

  • 伏尔泰:微笑是最有力的武器
    陈洪澜伏尔泰(1694—1778)爱笑。有个传记作家说,伏尔泰从出生就给这个世界开了一个玩笑:他落地的时候像个死婴,经接生婆反复拍打才弄出一口气来。父母共生了五个孩子,他是老末。两个哥哥在他出生前已夭折,看着他那十分纤弱的小样儿,父母担心他也难活下来。不料,他却挺过来了,并且潇洒地活到84岁。随着伏尔泰的玩笑越开越多、越开越大,巴黎的王公贵族们都被他“笑”怕了,因为他们的丑事、隐私会被文笔火辣的伏尔泰写进他的诗歌、戏剧或小说里,随着作品的传播而成为全世界的

    世界文化 2021年10期2021-11-20

  • 请您快来
    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写了一封洋洋万言的长信,表达仰慕之情。伏尔泰回了信,感谢他的深情厚谊。从那以后, 每隔10来天,此人就给伏尔泰写一封信。伏爾泰的回信越来越短,终于有一天,这位哲学家再也无法忍耐,回了一封仅一行字的信:“读者阁下,我已经死了。”不料几天后,回信又到了,信封上写着:“谨呈在九泉之下的伟大的伏尔泰先生。”伏尔泰赶忙回信:“望眼欲穿,请您快来。”(一米阳光摘自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骂人的艺术》一书)

    读者 2021年21期2021-10-11

  • 不说硬话 不做软事
    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家里有一个仆人,比较懒。有一天,伏尔泰叫这个仆人把自己的鞋子拿来。伏尔泰看到鞋子上布满了污泥,便問仆人:“为什么不擦干净后给我?”仆人回答:“先生,地上脏,您走两小时路之后,鞋子就又脏了。”伏尔泰没有说话,拿了橱柜上的钥匙就走出了家门。仆人马上喊道:“先生,您拿走了钥匙,我怎么吃饭啊?”伏尔泰回答:“我的朋友,你还吃什么饭啊?过两小时之后你就又饿了,又和现在一样了。”伏尔泰可以骂仆人,可以开除仆人,但却不说硬话,不办软事,以其人之道还治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1年9期2021-09-12

  • 不说硬话 不做软事
    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家里有一个仆人,比较懒。有一天,伏尔泰叫这个仆人把自己的鞋子拿来。伏尔泰看到鞋子上布满了污泥,便问仆人:“为什么不擦干净后给我?”仆人回答:“先生,地上脏,您走两小时路之后,鞋子就又脏了。”伏尔泰没有说话,拿了橱柜上的钥匙就走出了家门。仆人马上喊道:“先生,您拿走了钥匙,我怎么吃饭啊?”伏尔泰回答:“我的朋友,你还吃什么饭啊?过两小时之后你就又饿了,又和现在一样了。”伏尔泰可以骂仆人,可以开除仆人,但却不说硬话,不办软事,以其人之道还治

    思维与智慧 2021年25期2021-09-09

  • 牛顿的超级女粉丝:夏特莱侯爵夫人
    ·夏特莱夫人在伏尔泰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为他提供了舒适的隐居场所,她不仅是伏尔泰的亲密朋友,也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翻译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于牛顿学说在欧洲大陆的传播发挥了促进作用。她对动能这一概念的分析承莱布尼兹“活力”学说,为后人深刻理解能量守恒规律做出了贡献。数百年来,这位女学者的真身始终被伏尔泰的巨大光环遮蔽着,近几十年她的形象被多种文学、艺术作品重新塑造,公允地评价夏特莱夫人适当其时。关键词   埃米莉·夏特莱夫人   伏

    科学文化评论 2020年3期2020-11-06

  • 浅谈18世纪法国文学对宿命论的批判
    被不断动摇。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具有一定唯物主义倾向的自然神论者强烈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并呼吁思想解放,这一主张在其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体现。本文意在从卢梭的代表作品《老实人》中寻找这一哲学思想的体现,梳理分析作者隐晦流露批判精神的表现手法。关键词:伏尔泰;批判;乐观主义哲学17世纪末的古今之争标志着古典主义的没落和启蒙文学的开始。形成并繁盛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从古希腊罗马文学里吸取艺术形式和题材,主张拥护中央集权,歌颂贤明君主;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这一思潮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7期2020-07-23

  • 伏尔泰《老实人》的哲理意蕴
    摘要: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他不仅是启蒙心智的伟大思想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文學泰斗,小说《老实人》是他的代表作,其中暗含深刻的哲理意蕴,启迪了人们对神权统治和苦难人生的认知,为黑暗时代的人们带来了新思想的异彩光芒。1758年,伏尔泰写下了这篇哲理小说的经典代表作《老实人》,作者通过荒诞的情节、跳跃的叙事、幽默的讽刺,猛烈抨击了现实社会的丑恶。要理解小说的哲理意蕴,可以从以创作背景、文本分析、对策措施三个方面入手。关键词:伏尔泰 老实人 哲理中图

    现代交际 2020年8期2020-05-27

  • 对话大师
    隶市场和消失的伏尔泰半身像》萨尔瓦多·达利(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作品,你们可能会发现,在画面的中央,似乎有一幅人物半身像。这样神奇的画法,你们见过吗?这幅半身像又是谁呢,绘画大师达利为什么要将其隐藏在奴隶群像画之中呢?我们一起从作品中寻找答案吧!这幅画真有趣,画的中央组成了一位老人的形象,这种画法叫什么呢?这幅画中间的老人是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绘画大师达利运用了夸张、变形和光学错觉处理等艺术手法,形成一种视错觉的神奇效果,就好像將伏尔泰

    好孩子画报 2020年3期2020-05-14

  • 伏尔泰:愤青之路不好走
    投身文学之前,伏尔泰曾在法国驻荷兰大使当过秘书。20岁的某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来自法国的美女,两人很快便坠入爱河。但是,女友的父母不同意他们交往。伏尔泰心一横,决定和女友私奔,谁知很快被伏尔泰的父亲发现了,伏尔泰无奈之下,只能从荷兰回国。然后,心灰意冷的他从此走上了愤青之路,看谁不爽就批判谁。1715年,伏尔泰写诗讽刺当时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流放到蘇里;两年后,伏尔泰又写诗讽刺影射宫廷的荒乱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了11个月。对此,他毫不在意,还在狱中

    百家讲坛 2019年19期2019-11-27

  • 怎样衡量一个国家的进步
    振宇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他写了很多书、说了很多话,结果几次被关进监狱,最后被驱逐出境。当他流亡到英国时,正好赶上科学家牛顿的葬礼。那是1727年3月28日。伏尔泰看到了什么?一场国葬。数万名市民自发上街为牛顿送行,抬棺材的是2位公爵、3位伯爵和1位大法官。牛顿被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要知道,此前葬在那儿的都是皇室和教会的顶级人物。可以想象伏尔泰所受到的震撼:当法国人还在大力提倡理性思想的时候,英国人已经用行动给了一位科学家如此高的荣誉。衡

    中外文摘 2019年24期2019-11-12

  • 怎样衡量一个国家的进步
    振宇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当他流亡到英国时,正好赶上科学家牛顿的葬礼。那是1727年3月28日。伏尔泰看到了什么?一场国葬。数万名市民自發上街为牛顿送行,抬棺材的是2位公爵、3位伯爵和1位大法官。牛顿被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要知道,此前葬在那儿的都是皇室和教会的顶级人物。可以想象伏尔泰所受到的震撼:当法国人还在大力提倡理性思想的时候,英国人已经用行动给了一位科学家如此高的荣誉。衡量一个国家的进步,其实不是什么新思想,而是这个国家的行为方式,

    公务员文萃 2019年9期2019-09-25

  • 名 言
    伏尔泰: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减轻了我们的苦恼,为我们在享受当前的乐趣中描绘出来日乐趣的远景。如果人类不幸到目光只限于考虑当前,那么人就会不再去播种,不再去种植,人对什么也不准备了;从而在这尘世的享受中,人就会缺少一切。——(法)伏尔泰玛丽·居里:我相信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找精神上的力量我相信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找精神上的力量,这种理想主义要能够不使我们骄傲,而又能够使我们把我们的希望和梦想放得很高。

    支部建设 2019年18期2019-08-24

  • 怎样衡量一个国家的进步
    振宇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他写了很多书、说了很多话,结果几次被关进监狱,最后被驱逐出境。当他流亡到英国时,正好赶上科学家牛顿的葬礼。那是1727年3月28日。伏尔泰看到了什么?一场国葬。数万名市民自发上街为牛顿送行,抬棺材的是2位公爵、3位伯爵和1位大法官。牛顿被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要知道,此前葬在那兒的都是皇室和教会的顶级人物。可以想象伏尔泰所受到的震撼:当法国人还在大力提倡理性思想的时候,英国人已经用行动给了一位科学家如此高的荣誉。衡

    读者 2019年17期2019-08-13

  • 伏尔泰式反抗
    骆昊雨关键词:伏尔泰   卢梭   反抗   《风俗论》   《俄狄浦斯王》一、成长与自由私生子不管在那个时代都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尤其是在不开明的古代社会。但是英雄不问出处,中国古代的圣贤孔子是其父母“野合”所生,其实伏尔泰也是一个私生子。他出生之后,母亲早逝,家中只剩下父亲与一群孩童。童年没有母亲的照料自然是艰难的,那个时期有母亲的小孩儿夭折也是常事,对于孩子来说能否在童年时期活下来是一个难关。伏尔泰刚刚出生时,身体虚弱,甚至不能送到教堂去接受洗礼,只

    祖国 2019年9期2019-07-02

  • 段子手伏尔泰
    2019年3月伏尔泰的生平,其实和另一个法国大作家非常相似,那就是雨果。伏尔泰和雨果的前半生,都是一个努力攀爬社会金字塔的过程。而且他们在人生的中间阶段,就已经爬到了相当高的地位。但是假如他们的生平到此戛然而止,他们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形象,绝不会有今天这么高大。诗人梦就像雨果最初不是一个小说家一样,伏尔泰最初的梦想也不是成为一个哲学家。相反,虽然他经常贬低诗歌,但他最初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诗人,而且是古典的悲剧诗人,颂扬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感和令人落泪的自我牺

    看世界 2019年6期2019-03-25

  • 伏尔泰的礼物
    韩勇军伏尔泰的悲剧《查伊尔》公演后,受到观众很高的评价。但是在创作的初期,伏尔泰对剧作并不满意,认为剧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描寫,还有不足之处。因此,他拿起笔来一次又一次修改,直到自己满意才罢休。为此,伏尔泰还惹出了一小段风波。剧本经过伏尔泰的精心修改,比原来更好了,但演员们感到不满了。因为他每修改一次,演员们就要重新排练一次,这要让他们花费更多的精力。为此,主演杜孚林气得拒绝和伏尔泰见面,不愿意接受伏尔泰修改后的剧本。这可把伏尔泰难为坏了,他不得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8年11期2018-11-26

  • 伏尔泰的礼物
    □ 韩勇军伏尔泰的悲剧《查伊尔》公演后,受到观众很高评价。但在创作的时候,伏尔泰对剧作并不满意,认为剧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描写,还有不足之处。因此,他拿起笔来一次又一次修改,直到自己满意才罢休。为此,伏尔泰还惹出了一段风波。经伏尔泰的精心修改,剧本比原来更好了,但演员们却厌烦了,因为他每修改一次,演员们就要重新排练一次,这要让他们花费更多精力。为此,主演杜孚林气得拒绝和伏尔泰见面,不愿意接受伏尔泰修改后的剧本。这可把伏尔泰难为坏了,不得不亲自上门

    中外文摘 2018年20期2018-10-25

  • 理性主义史学历史进步观点的分析
    。本文以维柯、伏尔泰,孔多塞三个人为例,分析三位史学家对历史进步性观点的不同评述。最后,从整体上简要评述理性史学的历史进步观。关键词:理性主义史学;历史进步观;维柯;伏尔泰;孔多塞历史进步史观是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史学的重要成果,理性主义史学强调历史过程的发展性和规律性,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但由于不同学者对古代史的态度不一,就涉及到了历史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问题,出现了断裂式理性主义进步观和连续性理性主义进步观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理性史家有

    青年时代 2018年24期2018-10-13

  • 旧制度与伏尔泰的启蒙
    文_张喁伏尔泰(1694年—1778年)伏尔泰“姗姗来迟”中国伏尔泰从没想过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到中国:法国大众奢侈服饰品牌Zadig&Voltaire(擦地哥&伏尔泰)已进驻北京、上海奢侈品聚集街区。Zadig是伏尔泰最著名的一部小说《擦地哥》中主人翁的名字。2012年,这个品牌在中国时尚界引发众怒,因为该品牌在巴黎的新酒店发布会上,品牌主理人声称:“为了保证私密性和安静的环境,我们对客人是有选择的,我们将不接待中国游客。”无从考证这个300年后的时尚品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5期2018-08-03

  • 伏尔泰:法兰西思想之王
    王残阳伏尔泰今年是伏尔泰逝世240周年。伏尔泰是18 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 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 诗人”。终其一生,他都在与腐朽没落的封建 势力和意欲控制一切的教会力量进行着不屈的 斗争,幽默和讽刺是他无形的匕首、投枪,自 由与平等是他不懈的追求。虽然多次被逐出祖 国四处游荡,但岁月最终给予了他应有的公平 和荣耀,他的思想之光照亮了十八世纪的整个 欧洲。正如雨果指出的那样,伏尔泰的名字代 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

    看历史 2018年3期2018-07-04

  • 法国思想史上的“王”“后”大战
    提起的思想家是伏尔泰。1750年之前,卢梭虽然参与了《百科全书》词条的写作,但在强大的法国思想家队伍中,他显得籍籍无名、微不足道。1750年开始,启蒙运动渐入高潮,卢梭的登场,不但在法国思想史,也在人类思想史上激荡起巨大波澜,他写下更为特殊的一笔是——和同时代大部分伟大思想家统统翻脸,包括狄德罗、达朗贝尔、霍尔巴赫、休谟……而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则是他与伏尔泰之间关系的不可调和。我将这场冲突形容为思想史上的“王”后”大战。“王”,当然指伏尔泰,他是当

    同舟共进 2018年1期2018-02-07

  • 从“东方学”看伏尔泰《风俗论》及“东方-西方”观
    思想家、大学者伏尔泰(1694—1778)的巨著《风俗论》*《风俗论》,全称《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以及自查理曼至路易十三的历史》,1756年初版,中文译本由梁守锵等人翻译,分上、中、下三册,由商务印书馆(北京)2000年出版。,是继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问世两千多年后,又一部世界视野的东西方历史或者世界史,从欧洲“东方学”的角度来看,也是一部东方学名著,不过,他的视野要比古希腊的希罗多德开阔得多。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在东方的活动,15世纪后海上探险以及随之而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2期2018-01-30

  • 执着
    经典素材伏尔泰的礼物 韩勇军伏尔泰创作的悲剧《查伊尔》公演后,受到了观众很高的评价。但在创作的过程中,伏尔泰对剧作并不满意,认为剧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描写,还有不足之处。因此,他拿起笔来一次又一次地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了才罢休。为此,伏尔泰还惹出了一场风波。经伏尔泰的精心修改,剧本比原来更好了,但演员们却厌烦了,因为他每修改一次,演员们就要重新排练一次,这要让他们花费更多精力。为此,主演杜孚林气得拒绝和伏尔泰见面,不愿意接受他修改后的剧本。这可把伏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11期2017-12-05

  • 伏尔泰对种痘的赞赏
    恩·戴维森在《伏尔泰传》中写道:“生的期待,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平均要比今天短得多,只是说平均。许多人死于婴幼儿时期,许多人死于疾病。不过那些熬过出生和疾病危险的人,和那些免于随贫困和营养不良而来的更大危险而存活下来的人,则要比今天的这类人活得长。”他举例:“围产期的死亡率非常高,或许约百分之五十。伏尔泰的母亲玛丽—玛格丽特·多玛尔生了五个孩子,其中两个几乎立刻就死了。类似的,伏尔泰的情妇、他终生的爱艾米丽·杜·夏特莱有三个她丈夫的合法孩子,前两个只活到成年

    书屋 2017年11期2017-11-27

  • 写作,斗争,还要创造财富
    芳一七六一年,伏尔泰写信给银行家特龙山,洋洋自得地说:“我生来相当贫穷,却投身于一个乞丐的行当—纸上涂涂写写,即让-雅克·卢梭的行当,而现在我拥有两座庄园,两栋漂亮的房子,每年七万锂的收入,手头还有二十万锂现金,以及一些来自王公的橡树叶子,我克制自己不去数有多少。”要理解伏尔泰的得意,首先应该知道,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巴黎熟练工人一年的收入约一百至三百锂,年收入超过一万五千锂就跨入了富人阶层。更重要的是,伏尔泰的巨额财富是他自己创造的,是他参与金融投机、海

    读书 2017年10期2017-10-13

  • “引出”: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实现策略
    略,历史故事,伏尔泰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15-0026-06前不久,在扬州市教科院组织的一次“带课视导”活动中,①我执教了“启蒙运动”一课。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几乎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对于这样一个大场景、宽领域的历史变革,为了避免教学可能带来的空洞和乏味,我没有对启蒙思想家及其思想理论进行全景式介绍,而是以“伏尔泰与启蒙运动”为题,从一位思想家的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7年8期2017-09-04

  • 伏尔泰的礼物
    韩勇军伏尔泰的悲剧《查伊尔》公演后,受到观众很高的评价。但在创作的时候,伏尔泰对剧作并不满意,认为剧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描写,还有不足之处。因此,他拿起笔来一次又一次地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了才罢休。为此,伏尔泰还惹出了一段风波。經伏尔泰的精心修改,剧本比原来更好了,但演员们却厌烦了,因为他每修改一次,演员们就要重新排练一次,这要让他们花费更多精力。为此,主演杜孚林气得拒绝和伏尔泰见面,不愿意接受伏尔泰修改后的剧本。这可把伏尔泰难为坏了,他不得不亲自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6期2017-09-03

  • 伏尔泰:不为不值得尊重的人弯腰
    亦权法国大作家伏尔泰因为写文章讽刺国王路易十五,被关进监狱11个月。如果严格按照当时的法律,路易十五可以让伏尔泰在监狱里待10年,但考虑到伏尔泰的影响力,路易十五就网开一面对他减轻了处罚。伏尔泰出狱后,很多人都让他去感谢路易十五,在监狱里吃够了苦头的伏尔泰也想改善一下与路易十五的关系,就跑进皇宫去求见路易十五。路易十五有心要化干戈为玉帛,就友好地接见了他,两人相互说了许多表示歉意和赞美的话。按理说,这算是皆大欢喜了,但伏尔泰一边强颜欢笑一边又觉得眼前这个凶

    百家讲坛 2017年4期2017-05-22

  • 伏尔泰的“腰病”
    陈亦权伏尔泰是18世纪的法国大哲学家,他是个正义而倔强的人,时常会对一些黑暗现象给予辛辣的讽刺。有一次,伏尔泰因为写文章讽刺国王路易十五,路易十五就把伏尔泰扔进监狱关了11个月。如果严格按照当时的法律,路易十五可以让他在监狱里待10年,但考虑到伏尔泰的影响力,路易十五就网开一面对他减轻了处罚。伏尔泰出狱后,很多人都让他去感谢路易十五,在监狱里吃够了苦头的伏尔泰也想要改变一下自己,就跑进皇宫去求见路易十五,路易十五也有心要化干戈为玉帛,就友好地接见了他,两人

    做人与处世 2017年3期2017-03-24

  • 简析伏尔泰创作《中国孤儿》之因
    尹 琼简析伏尔泰创作《中国孤儿》之因尹 琼1755年伏尔泰的戏剧作品《中国孤儿》诞生。它的出现并不是伏尔泰心血来潮,随意而为之。本文将从传教士是《中国孤儿》创作的奠基人、道德重建是《中国孤儿》创作的内在动力、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发表是《中国孤儿》创作的导火线、伏尔泰对中国的喜爱是《中国孤儿》创作的心理基础四个方面尝试简析伏尔泰创作《中国孤儿》的原因。传教士 道德重建 《中国孤儿》有关伏尔泰创作《中国孤儿》的原因,目前很少有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他

    长江丛刊 2016年23期2016-12-06

  • 伏尔泰三事
    伏尔泰三事以防假冒当伏尔泰到了84岁高龄卧床不起等待死神降临的时候,一位牧师热情地走到他的床边,为他祈祷忏悔——这是为垂死者订购进入天国的“飞机票”或“入场券”的一种习惯性作业。但是,这位老顽固不但不领情,反而追根究底,盘问起人家的身份来:“牧师先生,是谁叫您来的?”“伏尔泰先生,我是受上帝的差遣来为您祈祷忏悔的。”“噢,那么请您拿证件给我看看,验一下身份,以防假冒。”我们两个人都说错了伏尔泰性格放荡不羁,一惯喜欢讥讽当时的大人物。有一天,他将一名同辈作

    初中生 2016年16期2016-07-14

  • 试论伏尔泰《风俗论》中的情感书写
    】 文章阐述了伏尔泰在其名作《风俗论》中开辟的描写精神与风俗的先例,探索其与现代情感史的渊源关系。认为《风俗论》的欧洲部分叙述的大都是中世纪的宗教迷信对人的精神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后果,并对此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认为这是阻碍欧洲进步的一大障碍。论证人的勤劳智慧远远胜过人的残暴和疯狂,人类社会总会走向理性时代,走向繁荣的。可使我们对伏尔泰的学术成就、历史贡献有更全面的认识。【关键词】 情感史;伏尔泰;《风俗论》;学术渊源;宗教法国年鉴学派是20世纪世界史学界最重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6期2016-07-05

  • 伏尔泰和年羹尧
    ◎ 王跃文伏尔泰和年羹尧◎ 王跃文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很风雅,懂音乐,通法语,喜欢写诗。他是个君主,看上去却很有人情味。有次他在柏林城的墙上看到一幅讽刺他的漫画,不以为然,只淡然说道:“嗬!再挂低些,让人瞧个仔细嘛!”这位国王做过的最冲动的事只怕是邀请伏尔泰做客了。当时伏尔泰文名响彻欧洲,而腓特烈二世自命艺术家和诗人,又会讲一口时髦的法语,自然要同最杰出的文化人做朋友。于是,他向伏尔泰郑重发出邀请。伏尔泰兴高采烈地来了,称赞腓特烈二世为“北方的所罗门王”。

    爱你 2016年16期2016-04-11

  • 伏尔泰:“剧本馅饼”搞定明星男主角
    服方法法国作家伏尔泰曾经创作过一部名叫《查伊尔》的悲剧,1732年8月该剧公演后,得到观众很高的评价,许多行家也认为这是一部成功之作。但是,伏尔泰本人对这部作品不满意,认为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有多处值得推敲。为此,他拿起笔来反复修改。作家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本来值得赞扬,可是他这样做,对演员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很多次,演员刚刚熟悉了剧本,就要按照修改过的版本再次排练,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要多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演员们自然是不乐意的。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10期2015-08-21

  • 伏尔泰:法兰西思想之王
    伏尔泰, 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1694—1778),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伏尔泰语录·人类第一个国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士兵,国家的功臣无须有荣耀的祖先。·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这个结合是可以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直的人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8期2015-07-06

  • 从《老实人》看哲理小说的语言编码
    许帅内容摘要:伏尔泰利用哲理小说这种文体,通过文学符号的权力,影射、讽刺现实并阐明深刻的哲理,巧妙地进行语言编码和解码,培养公众的批判精神,引导公众意识到现实危机的存在,以此来发挥启蒙思想家的启蒙教化作用。关键词:伏尔泰 哲理小说 语言编码伏尔泰用戏谑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讽刺现实并阐明深刻的哲理,开创了哲理小说的新体裁。从1740年到1774年,伏尔泰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哲理小说创作,完成的哲理小说达26部之多,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查第格》《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1期2014-12-01

  • 伏尔泰像》赏析
    伏尔泰像》 陶土像的作者是法国雕塑家乌东,创作于1778-1780年,现藏于法国法布博物馆 。从古罗马以来,雕塑史上以肖像为专长的大师,乌东可谓首屈一指。伏尔泰被表现为身穿古代宽敞的长袍,身躯前倾,面带嘲讽微笑的形象。宽松的长袍几乎遮盖了年逾八十岁的伏尔泰的孱弱身躯,其流畅概括的衣纹又显示出稳重的造型感。这位思想家虽年岁已高,但仍然焕发着锐气逼人的智慧和魄力,特别是眼部的雕刻,妙不可言地表现了眼睛的透明晶亮和由此流露出的人物内心的无穷奥秘。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4年27期2014-08-01

  • 伏尔泰智辩脱险
    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流亡到英国。一天,当他正在河边散步欣赏风景时,一群愤怒的英国人抓住了他。当时英法之间关系紧张,很多英国人仇恨法国人,他们抓住伏尔泰后,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高喊着:“绞死他,把这个法国佬绞死!”伏尔泰就这样被送上了绞刑架。正在这时,他的英国朋友赶到现场,见此情景,急忙替伏尔泰求情:“先生们,他是我的朋友,是一个大学者,他不参与政治的,你们放了他吧!”那些愤怒的英国人根本就听不进去,他们齐声高喊着:“你不要多管闲事,他是个法国人,是法国人就

    领导文萃 2014年2期2014-02-17

  • 伏尔泰送馅饼
    张军霞法国作家伏尔泰曾经创作过一部名叫《查伊尔》的悲剧,1732年8月该剧公演后,受到观众很高的评价,许多行家也认为这是一部成功之作。但是,伏尔泰本人却对这部作品不满意,认为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有多处值得推敲。为此,他拿起笔来反复修改。作家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本来值得赞扬,可是他这样做,对演员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很多次,演员刚刚熟悉了剧本,又要重新按照修改过的版本再次排练,演员们自然不乐意。为此,出演《查伊尔》的主角杜孚林,干脆拒绝与伏尔泰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4年1期2014-01-17

  • 自然的法则
    高景轩伏尔泰84岁时结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大哲学家归来的消息一经传开,前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一天竟有上百位。之后,伏尔泰开始走访故人。此时此刻,他最想见的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伏尔泰来到一处贫民区,叩开了梦中情人的家门。早在60年前,伏尔泰向她求爱遭到拒绝,以后就再也无缘与之相见。在那间简陋的房子里,伏尔泰和梦中情人重逢,发现她生活贫寒,满脸都是褶子,着实吃惊不小。梦中情人见到伏尔泰也挺惊讶,头一句话就说:“你怎么这么老了?我简直都认不

    读者 2010年18期2010-04-09

  • “我恨你!”
    裴 程卢梭和伏尔泰这两位启蒙运动的巨匠之间的恩恩怨怨,一直是欧洲思想史界脍炙人口的话题。在当今为数众多的论著中,法兰西院士亨利·古耶晚年力作《卢梭和伏尔泰——两面镜子里的肖像》已经成为经典。作者立意新颖:要求“研究者作自我审视”,暂时忘掉那些后世对伏尔泰和卢梭形成的观点,“制作《伏尔泰眼里的卢梭》和《卢梭眼里的伏尔泰》这两部影片”(Vrin版,8页。以下只注页码)。在此基础上,他收集大量史料,遍览伏尔泰、卢梭以及当事人之间的书信;分析细致透彻,论证严谨;且

    读书 2009年3期2009-12-18

  • 智者的锦囊,斗士的武器——浅论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摘要:伏尔泰推崇中国文明,他认真研究了中国的儒家思想,热情歌颂中国是一个理性主义国家。首先,伏尔泰从中国的历史发展中看到孔子儒家伦理精神的力量。同时,古老的中国文明也是他反对封建天主教会的有力武器。此外,中国古典哲学与文学使这位大文豪的身上更显智慧的光辉。中国的古老文明,包括文学、哲学、思想宗教,全方位地影响着伏尔泰的思想,是这位智者前行路上的锦囊;更是他封建思想,竖起启蒙大旗的思想武器!关键词:伏尔泰;中国文化;锦囊;武器在十八世纪的法国文坛上,伏尔泰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09年11期2009-06-08

  • 岁月不饶人
    高景轩伏尔泰84岁结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大哲学家归来的消息一经传开,前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一天竟有上百位。之后。伏尔泰开始走访故人。此时此刻,他最想见的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伏尔泰来到一处贫民区.叩开了梦中情人的家门。早在60年前,伏尔泰向她求爱遭到拒绝,以后就再也无缘与之相见。在那间简陋的房子里,伏尔泰和梦中情人重逢,发现她生活贫寒,满脸都是褶子,着实吃惊不小。梦中情人见到伏尔泰也挺惊讶,头一句话就说:“你怎么这么老了,我简直都认不出

    意林 2007年1期2007-05-14

  • 思想解放的号手——伏尔泰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者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的笔名。他的名字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他被人们称为“科学和艺术共和国的无冕(miǎn)皇帝”。“思想解放的号手”。伏尔泰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作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更是反对宗教迷信、反对专制和强权,崇尚科学、倡导自由和思想解放的英勇斗士。伏尔泰的思想影响不仅局限在法国,他的思想影响了和影响着全世界。——编者法国历史上曾有一位青年因写了一篇讽刺政治腐败的诗篇而被抓进了监狱,他在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06年5期2006-05-16

  • 伏尔泰:大师的幽默人生
    高景轩伏尔泰是法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作家之一,被视为反暴政、残酷的英勇战士。有人形容他说,伏尔泰的名字享誉世界,总会引起生动的反应。也有人认为,在一个官僚、工程师和生产者的世界里,他是一位必不可少的哲学家。伏尔泰说:“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它减轻了生命的负担。”照样是一个斗士早在学生时代,伏尔泰就形成一种富有反抗精神的气质。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进行辩论,争得脸红脖子粗时伸手一指说:“走开,否则我就打发你到冥王爷那儿去取暖。”同学挑逗说:“为什么不去地狱?那

    知识窗 2006年12期2006-05-14

  • 到处是我的精神
    伏尔泰临终前,教会人士强迫他按照基督教习俗进行忏悔。处于弥留之际的伏尔泰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骤然张开双臂,叫道:“让我安静地死吧!”但祭司却一再坚持要伏尔泰作答,伏尔泰被激怒了,呼喊着:“请永远不要向我谈到基督。”伏尔泰在临终时看到卧榻旁的灯光时隐时现,他问:“怎么?灵前烛火已点燃了吧?”说完他就与世长辞了,终年84岁。10年后,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伏尔泰痛斥封建专制、提倡“天赋人权”的战斗檄文,成了千百万人攻克巴士底狱的强大的思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3年1期1993-01-01

  • 毕伽尔和乌同的两座伏尔泰雕像
    —1828)的伏尔泰雕像就可以作为这样的卓越范例。它使当年这位法国启蒙运动的象征人物神情毕现、风采永存。在乌同之前的一位颇负盛名的大雕刻家毕伽尔(1714—1785)曾经于1776年为伏尔泰塑造了一座裸体坐像。一位形销骨立的老人,竟然赤条条一丝不挂,这在我们看来未免感到荒唐。可是,想到那时的法国还是古典主义时代,崇尚古代希腊罗马艺术的风气很盛(这种风气由于德国著名艺术史家文克尔曼的提倡而格外流行),且伏尔泰本人也是古典文化的热烈爱好者,因此毕伽尔将他塑造成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3期1986-11-01

  • 傅译的人名
    了一本傅雷译《伏尔泰小说选》(《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之一)。乍看见这书名,便有点纳闷:老傅怎么会用起他所反对用的“伏尔泰”这一译名来?又因为书名是过去没有听说过的,起初还以为是新近才发现的遗稿,急忙买来一看,才知道这书是早已出版过的《查第格》、《老实人》的重印的合订本。从一个选本往往可以看出“选家”的倾向、眼光和他本人的功力。这里敢向读者报告,这本《伏尔泰小说选》并非傅雷本人所选定;在伏尔泰作品的“选学”上,老傅似乎没有下过什么功夫(他译的巴尔扎克作品,倒是

    读书 1981年1期198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