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芒麦

  • 青藏高原老芒麦穗部性状年际差异分析和穗型划分
    810000)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L.)又名西伯利亚披碱草,是禾本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披碱草属(Elymus)多年生疏丛型植物[1],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老芒麦叶量丰富,草质柔软,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是优良的饲用植物[1-2]。此外,老芒麦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耐寒抗旱,是高寒草甸草原群落中的优势种[3]。目前,国内学者在老芒麦的资源评价[4-5]、抗逆性[6]和落粒性[7-8]等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

    核农学报 2023年9期2023-09-07

  • 中国野生老芒麦形态多样性研究与种质利用潜力分析
    611130)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是禾本科小麦族披碱草属(Elymus)的模式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青藏高原等地区[1-2]。因其优良的牧草品质和极强的抗逆性,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栽培牧草和生态修复草种[3-4]。由于广泛的分布范围和丰富的生境类型,使得野生老芒麦种质具有极为丰富的形态多样性,潜藏很多优良种质,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5-7]。目前,对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主要从形态学水平、蛋白质水平和基因水平较

    草业学报 2023年3期2023-03-21

  • 外源赤霉素和吲哚乙酸对老芒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染色体端粒的调控
    ctivity老芒麦(Elymussibiricus)是禾本科(Poaceae)多年生牧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它作为青藏高原高寒地区重要的饲草之一,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同时,它在高寒草甸草原上能够形成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2]。但老芒麦播种当年基本不能完成生育期,收益较低,且其人工草地可利用年限较短,在2~4年内产量较高,以后逐年下降[2]。老芒麦在天然草地群落中相对生物量、相对多

    草地学报 2023年2期2023-03-05

  • 老芒麦种子染色体端粒及抗氧化防御系统对自然老化的响应
    有很大的关系。老芒麦(Elymussibiricus)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牧草,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及生态建设草种之一在我国西北、华北以及东北一带被广泛种植,因此种子产业各部门都对老芒麦的种子产量高低以及种子质量优劣极为关注[15]。大量研究表明,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方法能快速达到种子老化目的[16-19],便于检测老化后的种子活力以及生理生化特性变化,但是该方法的反应过程过于快速,种子老化细节难以掌握[20]。基于此,本研究选用不同贮藏年限老芒麦种子

    草地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04

  • 青藏高原老芒麦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及其分子结构特性研究
    发展至关重要。老芒麦是禾本科(Poaceae)、披碱草属(Elymus)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抗旱、耐寒、耐盐碱等优良特性,能够有效改善高原地区表层土壤理化性质[1-2]。由于其高产优质和对寒冷干旱气候的良好适应性[3],老芒麦已经成为青藏高原地区栽培利用最为广泛的当家草种之一[1]。饲草的不同部位其营养成分含量及消化利用率通常也不同[4]。研究老芒麦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对高原地区牧草育种和家畜饲粮配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获取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参数是精准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年8期2022-09-01

  • 建植密度和施氮水平互作对老芒麦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益凸出[2]。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是禾本科(Poaceae)披碱草属(Elymus)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3],具有抗寒、抗旱和耐盐性,是我国北方主要种植牧草之一[4]。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大力发展,老芒麦被大量的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植[5],在生态恢复和牧草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然而,老芒麦种子单产偏低是影响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限制因素,如何通过适宜的农艺措施提高其种子产量对老芒麦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草食家畜 2022年4期2022-07-20

  • 老芒麦衰老过程形态特征变化规律及对养分添加的响应
    810016)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是禾本科(Gramineae)披碱草属(Elymus)的模式植物,又名西伯利亚披碱草、垂穗大麦草等[1]。老芒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是青藏高原等地区最重要的饲草之一,也是高寒草甸草原和草甸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2]。植物经过多年的生长,代谢和分子水平突变的积累,逐渐表现出退化症状。衰老是植物发育的重要阶段,常常与退化,凋敝,发病和死亡相关。程序化的衰老是在时间序列上,受到自身发育

    草业学报 2022年6期2022-06-11

  • 混播比例及播种方式对老芒麦与紫花苜蓿混播系统生产力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6]研究发现老芒麦-草原2号紫花苜蓿在混播比例为 1∶3时牧草产量最高。杨凤梅等[7]研究发现老芒麦-苜蓿在混播比例为1∶1时产量最大。李治国等[8]研究发现,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间行混播的产量较同行混播高,豆禾比1∶1优于1∶2和2∶1,但豆禾比1∶2下间行混播效果最好。而锡文林等[9]则认为混播比例和刈割期是影响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紫花苜蓿竞争力优于无芒雀麦,在竞争中处于优势。郑伟等[10]研究表明,豆禾混播比例及播种方式可以

    草原与草坪 2022年1期2022-05-12

  • 密度和氮肥互作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和活力的影响
    言【研究意义】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疏丛型禾草,具有抗寒抗旱性强、适口性好、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1]。老芒麦的种子产量低且不稳定,在适宜生长的地区,实际种子产量仅占潜在种子产量的20%左右[2]。环境条件和农艺措施的改变能够引起老芒麦种子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并对老芒麦种子的发育和产量产生影响[3-4]。优良牧草种子是饲草再生产的基础,合理田间管理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高活力的种子能够快速、均匀发芽,有利于

    新疆农业科学 2022年3期2022-04-12

  • 老芒麦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和光合作用变化特征及对养分的响应
    810000)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是禾本科(Gramineae)披碱草属(Elymus)的模式植物,又名西伯利亚披碱草、垂穗大麦草等[1]。老芒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是青藏高原等地区最重要的饲草之一,也是高寒草甸草原和草甸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2]。植物经过多年的生长,代谢和分子水平突变的积累,逐渐表现出退化症状。衰老是植物发育的重要阶段,常常与退化,凋敝,发病和死亡相关。程序化的衰老是在时间序列上,受到自身发育

    草业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0

  • 高寒地区6 种禾本科牧草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确定了青牧一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Qingmu No.1’)、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Qinghai’)、青海扁茎早熟禾(P. pratensisvar. anceps Gaud ‘Qinghai’)、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Qinghai’)、同德短芒披碱草(E. breviaristatus‘Tongde’) 和 同 德 老 芒 麦(E.sibiricus‘Tongde’)等适宜在高寒

    草业科学 2021年10期2021-11-22

  • 灌浆期不同株龄老芒麦旗叶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及光合基础环境指标差异
    810016)老芒麦(Elymussibiricus)为禾本科披碱草属植物,原产于我国高原地区,凭借其抗寒、抗冻和高产等特性,对高寒生境有极强的适应性,成为了青藏高原天然草地和高寒牧区人工草地的优势草种[1-2]。在青藏高原地区草地退化生态系统中,为解决草地生产力不足和草地生态恶化问题,采取大力发展人工草地的措施,其中老芒麦有着重要作用。但近年研究发现,高寒区人工披碱草草地在第4年呈现由生产稳定性急剧向生态稳定性转化,即明显退化趋势[3]。亦有研究发现老芒

    草原与草坪 2021年4期2021-09-25

  • 野生老芒麦苗期耐旱性研究
    迫天数的增加,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幼苗叶片叶绿素(chlorophyll)含量持续下降,相对电导率(relative conductivity,REC)不断上升。由于世界范围的缺水日趋严重,干旱逆境的出现已不限于特定地区。鉴于川西北高原旱区与缺水区草原(地)退化、沙化问题和提高牧草生产的紧迫性,亟须对川西北高原乡土植物进行耐旱性评定,为该区域的草原生态恢复和牧草生产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老芒麦属禾本科(Poaceae)披碱草属(Elym

    草业学报 2021年8期2021-08-21

  • 老芒麦幼苗糖代谢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
    要的现实意义。老芒麦(Elymussibiricus),别名西伯利亚披碱草,属禾本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披碱草属(Elymus),为多年生疏丛型中旱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陕甘宁、西藏等地[4-5]。老芒麦具有叶量较多、再生性好、适口性好和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同时较耐旱,是青藏高原大面积播种的主要牧草之一。青牧1号老芒麦是通过国家审定登记的品种,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育成。因其叶片多、草产量高、品质好,是青海省目前推

    草原与草坪 2021年3期2021-07-26

  • 野生老芒麦苗期耐旱性品种筛选及鉴定
    值和现实意义。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属禾本科披碱草属(Elymus),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芒麦兼具经济和生态价值,不仅草茎柔软、富含粗蛋白,还具有抗旱、耐寒、抗风沙、耐盐碱等优良特性;此外,老芒麦还能够显著改善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对我国贫瘠荒地土壤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6]。目前,关于老芒麦抗旱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萌发期和苗期。老芒麦种子萌发期干旱适应机理研究中,研究者多采用的是高分子渗透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

    草业科学 2021年5期2021-06-18

  • 老芒麦种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变得尤为重要。老芒麦(Elymussibiricicus)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品质高、适口性好等优良性状[7-8]。前人对老芒麦抗旱性研究很多,多为老芒麦与其他禾本科牧草抗旱性比较[9-11],对于老芒麦乡土品种的抗旱性研究报道较少[12]。聚乙二醇(PEG) 是一种高分子量的渗压剂,既可以使环境保持干旱又不会破坏植物细胞,因其周期短、易于控制等优点,聚乙二醇常被用来作干旱胁迫剂[13]。因此,本研究利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比较

    草原与草坪 2021年2期2021-05-28

  • 新疆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形态及生长特性分析
    830000)老芒麦(Elymussibiricus)是禾本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披碱草属(Elymus)多年生中生疏丛型上繁禾草,新疆仅有1种,分布于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是草甸草场的伴生种或亚优势种[1]。受新疆特殊地理环境、气候多变等因素的影响,新疆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生态类型较多,且具有适应性强,抗寒[2],抗旱[3-4],干草产量高[5],叶量丰富,富含粗蛋白,适口性好和易栽培等多重优良特性,是牧草驯化选育和改良所用

    草地学报 2021年4期2021-05-07

  • 青藏高原老芒麦落粒性及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产成本,阻碍了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商业种子生产[5-6]。据研究,严重的落粒率可导致老芒麦高达80%的产量损失,这增加了老芒麦种子的收获难度,若提早收获会降低其品质,若延迟收获会造成老芒麦种子更严重的脱落,造成产量的下降。且研究表明,老芒麦在蜡熟期和完熟期落粒率分别达到75.67%和87.73%[7]。因此,在老芒麦的生产实践中,种子落粒性造成的种子产量与质量难以平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老芒麦的推广[8-9]。而目前研究人员在老芒麦

    草业学报 2021年4期2021-04-23

  • 基于MaxEnt模型青藏高原老芒麦适生区模拟预测
    610000)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别名西伯利亚野麦草,是禾本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披碱草属(Elymus)多年生疏丛型中旱生植物,是披碱草属的模式植物[1],它是分布于北半球寒温带的一种比较古老的野生草种[2-3]。老芒麦抗寒性强,有的老芒麦种质资源在零下四十度的低温和海拔4 000 m左右的高寒地区仍旧能够安全越冬[4]。我国是披碱草属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其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以及西

    草地学报 2021年2期2021-04-08

  • 外源激素吲哚乙酸、6-芐基腺嘌呤与氮素配施对老芒麦幼苗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810016)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原产于我国的高原地区,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种植面积较大,是高寒草地建植的优势草[1-2]。近年来,随着对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视,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的开展,对老芒麦的需求日益增大。苗期是老芒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其自身不具备根瘤菌,没有固氮能力,主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来维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氮[3],因此施用氮肥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适宜施用氮肥可提高老芒麦生殖枝数,提高牧草和种子产量

    草业科学 2021年2期2021-03-26

  • 6种高寒禾草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相比而言,同德老芒麦、青牧1 号老芒麦和同德短芒披碱草长势显著好于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和青海中华羊茅(图1)。图1 干旱胁迫下6 种禾草的长势Figure 1 The growth phenotype of six varieties under drought stress在干旱胁迫下,青海冷地早熟禾和青海中华羊茅的地上部干重与各自对照相比分别极显著下降了18.6%和37.6% (P> 0.01)。与对照相比,青海扁茎早熟禾、同德老芒麦、青牧1

    草业科学 2021年12期2021-03-02

  • 异龄老芒麦根际土壤中脂肪酸类物质检测及根际土壤的自毒效应研究
    途径[10]。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牧草,具有抗逆性强、产草量高、适口性好等特点[11],常用于人工草地的建植和退化草地的修复。但多年的实践证明,老芒麦的利用年限较短,有研究表明,披碱草属人工草地在建植第4年以后开始衰退,在封育条件下,种群生产力在第4年也会开始下降,第7年严重退化[12],有研究表明连作会抑制植物的生长,致使植物生产力下降[13]。目前,关于调控老芒麦种群易衰退的主要因子研究偶见报道[14-16

    草地学报 2021年1期2021-01-09

  • 干旱胁迫对老芒麦苗期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具有重要意义。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禾本科(Gramineae)披碱草属(Elymus)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抗逆性强、适口性好在我国北方广泛种植[2-3]。有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会影响植物的光合、形态、生理等指标,从而影响产量[4-5]。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表达植物光合作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6-7],是研究干旱胁迫对牧草光合生理影响的重要指标[8]。在我国北方地区,牧草的生长常因干旱导致产量降低[9-10]。因此,本研究利用聚乙二醇(PE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4期2020-10-28

  • 不同密度和施氮水平互作对老芒麦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的影响
    态恢复的进程。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的一种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的优良牧草,在种子生产技术方面缺乏深入研究[3]。施氮可以增加禾本科牧草的种子产量[4-6],在老芒麦种子生产中,对行距和施氮量的控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7-8]。种子活力是反映其播种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建植密度和施氮不仅影响种子产量,还会对种子形态和种子活力产生影响,然而以往研究注重密度和施氮等栽培措施对种子产量的影响,密度和施氮对种子形态和质量的研

    种子 2020年8期2020-09-18

  • “康巴”变绿异燕麦品种比较研究*
    的“川草2号”老芒麦[4]和“康巴”垂穗披碱草[5]作参照进行了比较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康巴”变绿异燕麦,参照品种为“川草2号”老芒麦和“康巴”垂穗披碱草,以上3个品种均产自四川。1.2 试验概况2016年4月~2019年10月,在甘孜州道孚县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地位于东经101°29′,北纬30°29′、海拔3500m;年均气温4.5℃,极端最高气温28.3℃,极端最低气温-25.6℃;≥0℃的年积温2071℃,≥10℃的年积温18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年3期2020-08-07

  • 不同温度条件下高原多年生牧草幼苗的生理和生长对碱胁迫的响应
    题的关键试验。老芒麦等禾本科牧草具有抗寒、耐旱、产量高等特点,而且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根系入土深,是青海高寒牧草的当家品种[11]。【本研究切入点】本实验旨在揭示牧草抗碱机制,挑选出适宜在碱性土壤种植的耐碱性强且产量高的优质牧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该研究结果为碱土地的恢复与治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12],对治理风沙侵蚀、防止草场退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本实验所用的青牧一号老芒麦(Elymussibiricus)、同德老芒麦

    西南农业学报 2020年12期2020-05-25

  • 老芒麦研究进展
    1,四川成都)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Linn.)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省区,在俄罗斯、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1]。老芒麦叶量丰富,草质柔软,富含蛋白质,适口性好,是优良的饲用植物。此外,其生态适应性强,具有抗旱耐寒等特性,可作为乡土植物抗逆性育种的理想材料。目前,我国共培育出了“川草1号”老芒麦、“川草2号”老芒麦、吉林老芒麦、同德老

    作物杂志 2020年6期2020-04-18

  • 高寒区五种牧草生产性能及品质评价
    选育出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 cv.Qingmu No. 1)、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 cv.Tongde)、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Keng) Keng f. cv. Tongde)、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L.var. anceps Gaud.cv. Qinghai)、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Qinghai)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6期2019-06-26

  • IAA对老芒麦幼苗生理及生长的影响
    研究鲜见报道。老芒麦(Elymussibiricus)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疏丛型中旱生植物,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强,牲畜喜食,是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植的优势草种[10]。然而老芒麦在高寒地区生长缓慢,产量和品质较低[11],为该区域应用面临的瓶颈问题。IAA不仅对环境污染小,且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产量。刘彩红等[12]研究了0~0.6% IAA对不同来源羊草(Leymuschinensi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0.03% IAA对不同来源羊

    草原与草坪 2019年2期2019-05-22

  • 老芒麦栽培与利用
    征及生态适应性老芒麦为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须根发达,丛生,茎直立或基部稍倾斜,株高 70~120cm,具 3~5 节,叶片扁平,长10~20cm,叶鞘光滑。穗状花序略弯曲下垂或向外扩展,颖果,狭披针形。种子千粒重为 3.5~4.9g。老芒麦为短期多年生牧草,寿命约10年,属春性速生禾草。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在适宜温度和水分条件下7~10d 即可出苗。老芒麦叶量大,营养枝条较多,播种当年叶量占总量的50%左右,种植第二年以后,抽穗期叶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7期2019-01-06

  • 激动素对盐胁迫下老芒麦幼苗端粒酶活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缓和修复作用。老芒麦(Elymussibiricus)是一种适应性较强,抗寒性较好的多年生中旱生植物,具有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和易栽培等优良特性,因此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常常被认为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牧草[9]。关于老芒麦抗旱抗寒方面已有大量报道,在土壤遭受干旱盐渍化程度日趋严重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老芒麦资源,改良土地盐碱化仍然是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外源人工合成激动素叶面喷施对作物光合特性、保护性酶及产量的影响报道较多,但是在牧草老芒麦上鲜有报道

    草业学报 2018年11期2018-11-19

  • 6-BA对盐胁迫下老芒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2-13]。老芒麦(Elymussibiricus)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疏丛型中旱生植物,营养价值较高,抗逆境能力强,抗寒性好,适口性较好,牲畜喜食,容易栽培[14]。老芒麦在栽培草地建设、草地退化改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及景观效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老芒麦抗旱抗寒方面已有大量报道,在土壤遭受干旱盐渍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挖掘老芒麦的利用潜力,采取有效措施改良土地盐碱化是仍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外源激素对盐胁迫下花卉、作物[10-11

    草业科学 2018年9期2018-09-19

  • 老芒麦种子离区酶活变化及组织学分析
    730020)老芒麦(Elymussibiricus)是禾本科披碱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披碱草属的模式种[1]。老芒麦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多个地区,包括东欧、北美、中国、瑞典及日本等地[2]。国内老芒麦资源亦较丰富,在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区均有分布[3]。由于其较强的耐寒耐旱性,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产草量高、草品质好等优点,在我国西北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常作为家畜的优良牧草[4]。同时老芒麦还有植被恢复、绿化护坡等用途[5]。然而,严重的落粒性常

    草业学报 2018年7期2018-07-30

  • 高海拔地区6个披碱草属牧草品种比较试验
    、青牧 1 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Qingmu No.1)、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Tongde)4个披碱草属牧草品种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誉为“当家品种”应用于青海省天然草地生态环境治理和饲草料基地建设。为不断加强优良牧草品种选育力度,青海省草原总站在上级业务主管单位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2008年开始青海省草原总站开始实施青海省抗寒性优良牧草引种筛选试验项目,对省内优良野生牧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3期2018-05-08

  • 追施有机肥对短芒老芒麦干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德高寒地区短芒老芒麦人工草地追施不同量的有机肥,探索追施有机肥对高寒栽培牧草干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以便为青海省人工草地的建植和有机肥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牧草试验站,东经 100°09′、北纬 N35°09′,海拔 3280m,属高寒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烈,全年平均降水量420mm,年均温0.2℃,最热月均温9.6℃,最冷月均温-12.4℃,极端最高温度26.7℃,极端最低温度-35.8℃,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7期2018-03-22

  • 砷胁迫下老芒麦和香根草根茎叶砷吸收特征及抗氧化响应
    潜在利用对象。老芒麦(Elymussibiricus)为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牧草,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强且易栽培的优良特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栽培草地的建设和天然草地的植被恢复中[12]。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具有易栽培、易管理、根系发达、适应性强且生物量大的特点,多应用于水土保持、恢复生态系统等方面[13-14]。目前,对老芒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盐碱胁迫、干旱胁迫等方面[15-16];对香根草的研究集中在铅、锌等重金属元

    草业科学 2018年3期2018-03-21

  • 放牧和AM真菌对夏季青藏高原东缘老芒麦生长和白粉病的影响
    季青藏高原东缘老芒麦生长和白粉病的影响李 芳,张 峰,郭艳娥,高 萍,段廷玉(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 730020)自玛曲3个放牧强度放牧地取土样,并采集优势植物老芒麦(Elymussibiricus)种子,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3个放牧强度下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真菌对老芒麦生长和白粉病的影响。放牧强度分别为轻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土壤处理分别为未作

    草业科学 2017年12期2018-01-04

  • 利用EST-SSR标记构建中国老芒麦品种DNA指纹图谱及种质遗传多样性
    R标记构建中国老芒麦品种DNA指纹图谱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张俊超,谢文刚,赵旭红,张宗瑜,赵永强,王彦荣(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 草业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植物生产层本研究利用EST-SSR分子标记,对国内的52份老芒麦(Elymussibiricus)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并构建了7个老芒麦品种及栽培材料的DNA指纹图谱。20对EST-SSR引物共产生204个条

    草业科学 2017年10期2017-11-02

  • 几种牧草在木里县高寒地区的生产性能比较
    青引1号燕麦、老芒麦和本地燕麦三个品种,分别对其产量作比较,结果显示:青引1号比本地燕麦品种的产量高70%以上;老芒麦为多年生牧草,第一年鲜草产量达到1258.6kg/亩,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牧草;高寒地区;品种比较本试验地选在木里县康坞牧场,位于木里县西北部,是海拔3404m的高原湿地,水域面积达5000多亩(1亩≈667m2,下同),牧场共55万亩,牧民基本以放牧牦牛为主。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载畜量的加大和自然条件的恶劣造成了牦牛“秋肥、冬瘦、春死亡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10期2017-11-02

  • 不同刈割时期和强度对改良草地老芒麦产量、品质及再生植株生殖特征的影响
    前研究的热点。老芒麦(Elymussibiricus‘chuancao 2’)为疏从型上繁禾草,幼苗叶片宽长,播种当年生长快,翌年返青旱,分孽力强,抗寒,耐盐碱、耐湿,抗病,耐践踏和再生能力强;产草量高,播后2-5年内,亩产鲜草可达2 100~2 500 kg,营养价值丰富,适口性好,容易调制和保存。而且,该草在青藏高原大部分区域适应性强。因此,在青藏高原生态建设和退化草地改良中,老芒麦应用广泛,具有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和生态功能。青藏高原东南缘年均温低且生长

    草地学报 2017年5期2017-09-13

  • NaCl和Na2CO3胁迫对同德老芒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6)‘同德’老芒麦为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牧草,具有抗寒、耐旱及耐盐碱的特性。经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共同选育成功后,现已被广泛运用于人工草地的建设和天然草地的植被恢复中[1]。本文对‘同德’老芒麦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和混合盐(NaCl+ Na2CO3)溶液胁迫下的发芽率、萌发进程及胚的生长情况等生理特征进行研究,以便深入了解‘同德’老芒麦种子萌发的耐盐碱性,综合评价该牧草耐盐碱能力,对合理根据盐碱土类型

    草地学报 2017年3期2017-09-13

  • 利用形态性状以及SSR标记鉴定4个川西北老芒麦品种(系)
    鉴定4个川西北老芒麦品种(系)马 啸1,郭志慧1,张新全1,白史且2,李达旭2,游明鸿2,张昌兵2(1.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四川 成都 611130;2.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1731)基于23个形态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在川西北推广应用的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3个国审品种(‘川草2号’、‘阿坝’和‘康巴’)及1个新品系(‘雅江’)进行了鉴定研究.各品种表型性状与遗传背景差异较明显.新品系‘雅江’表现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12-22

  • 老芒麦和紫芒披碱草及其杂种F1代与BC1代的ISSR分析
    010010)老芒麦和紫芒披碱草及其杂种F1代与BC1代的ISSR分析李小雷1,鲍红春2,于卓1(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呼和浩特 010019; 2.内蒙古自治区园艺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利用ISSR技术对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和紫芒披碱草(ElymuspurpuraristatusC.P)及其杂种F1代与BC1代的遗传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9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8个适宜引物,共扩增出71个ISSR位点,多

    种子 2016年12期2016-12-04

  • 野生老芒麦的引种驯化
    4000)野生老芒麦的引种驯化白杰峰(山西省忻州市农委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忻州 034000)老芒麦是披碱草属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文章主要阐述近年来对野生老芒麦进行的驯化工作,以期培育出更多的老芒麦良种。野生老芒麦 引种 驯化 培育老芒麦是披碱草属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在我国,老芒麦作为栽培牧草的历史较短,从开始由野生种驯化到在东北等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6期2016-11-29

  • 利用形态性状以及SSR标记鉴定4个川西北老芒麦品种(系)
    鉴定4个川西北老芒麦品种(系)郭志慧,杨红宇,张成林,孙 铭,符开欣,张新全,马 啸(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四川 成都 611130)基于23个形态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在川西北推广应用的老芒麦(Elymussibiricus)3个国审品种(‘川草2号’、‘阿坝’和‘康巴’)及1个新品系(‘雅江’)进行了鉴定研究。各品种表型性状与遗传背景差异较明显。新品系‘雅江’表现出优良的农艺性状,株高、叶长、叶宽、茎粗等形态性状均值显著优于3个对照品种

    草业科学 2016年9期2016-10-20

  • 干旱胁迫对老芒麦DNA表观遗传变化的MSAP分析
    )干旱胁迫对老芒麦DNA表观遗传变化的MSAP分析闫伟红1,马玉宝1,陈云2,王凯1,孟庆伟3,张晶然4(1.中国农业科学院 草原研究所/农业部牧草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 2.曲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273165; 3.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4.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摘要:经田间旱作选育发现,老芒麦物候期较长、植株高大、叶量丰富、穗大、牧草产量高、抗逆性较强

    草原与草坪 2016年1期2016-04-11

  • 不同盐浓度下9份老芒麦种质材料的萌发及生理特性
    同盐浓度下9份老芒麦种质材料的萌发及生理特性孙清洋1,2,李志勇2,李鸿雁2,李 俊2(1.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 2.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为研究不同老芒麦(Elymussibiricus)种质材料耐盐性表现,以筛选出耐盐品种,为耐盐老芒麦种质材料育种提供科学支撑,采用不同浓度梯度NaCl溶液(0.3%、0.6%、0.9%、1.2%、1.5%和1.8%)模拟盐胁迫,对9份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老芒麦

    草业科学 2016年11期2016-03-25

  • 我国老芒麦育种研究进展
    3000)我国老芒麦育种研究进展苏红锦1,卓玉璞1,王历宽2,冯今2(1.甘肃省天祝县草原工作站,天祝 733200;2.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兰州 730010)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在我国畜牧生产及生态建植中具有重要价值。我国老芒麦种质资源丰富,但用于实际生产的老芒麦品种较少。文章综述了我国老芒麦育种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老芒麦育种提供参考。老芒麦;种质;遗传多样性;育种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又称西伯利亚披碱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6年1期2016-01-27

  • 老芒麦染色体组型分析
    100193)老芒麦染色体组型分析郑慧敏,毛培胜*,黄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摘要:以老芒麦种子为材料,利用酶解-火焰干燥法来分析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为老芒麦系统分类及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老芒麦染色体数目为28条,13号染色体上有1对随体,臂比值大于2的染色体占7.14%,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值为2.04,核型公式是2n=4x=28=24m+4sm(2SAT),不对称类型

    草业学报 2015年8期2016-01-27

  • 川西北高寒牧区老芒麦和燕麦裹包青贮品质的研究
    川西北高寒牧区老芒麦和燕麦裹包青贮品质的研究夏白雪1,金燕1,金玉兰1,赵长菘1,李达旭2,刘刚2,孙群1(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微生物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4;2.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1731)通过对青贮饲草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及营养价值的检测,旨在探明“核心料”对青贮品质的作用及确定饲草的青贮原料。选择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瓦切草场的青贮饲草作为实验原料。实验设计分为青贮老芒麦、添加“核心料”的青贮老

    中国测试 2015年12期2015-12-14

  • 不同储存年限老芒麦种子种带真菌检测及致病性测定
    )不同储存年限老芒麦种子种带真菌检测及致病性测定陈焘,南志标*(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摘要:对来自青海的5个不同收获年份的老芒麦种样进行了系统的种带真菌研究;测定了12种分离率大于1%的种带真菌对老芒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样发芽率为56%~80%,S2发芽率最高,达到80%,显著高于S1和S5(P0.05),但是显著地降低了幼苗的长度和干物质产量(P关键词:老芒麦;发芽率;种带

    草业学报 2015年2期2015-02-25

  • 禾本科牧草引种试验研究
    别为:川草2号老芒麦、同德老芒麦、同德短芒披碱草、吉生1号羊草。对照品种为:东北羊草。3.试验设计。播种日期为2011年7月23日,播前试验地进行耕翻,每小区施磷酸二铵350克作基肥,人工开沟条播,行间距30厘米,小区面积15平方米(5米×3米),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播种深度2~3厘米,播后镇压。播后遇干旱适时灌溉保苗,第一次刈割后,每小区追施尿素150克。播种量分别为:川草2号老芒麦、同德老芒麦、同德短芒披碱草50克,吉生1号羊草、东北羊草65克

    中国畜牧业 2014年7期2014-12-20

  • 干旱胁迫下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北高原的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通过对萌发期、苗期至开花期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生长特性、生物量等指标的观测,探讨了干旱胁迫对老芒麦的影响,筛选出鉴定老芒麦抗旱性的重要指标。对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的研究发现,不同生态区干旱胁迫环境造成非编码区的微卫星序列的遗传变异和分化,致使其重复次数发生相应变化[5]。Esmaeilzadeh等[6]以AFLP分子标记和某些农艺性状评价面包小麦基因型耐旱的遗传多样性,发现AFLP分析的聚类结果与农艺性状的聚类存

    草原与草坪 2014年2期2014-09-10

  • 康巴老芒麦新品种选育
    626000)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是北半球温带寒冷地区分布较广的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青藏高原地区也分布有丰富的野生资源。由于其对寒冷干旱气候有着良好适应性和栽培饲用的高产优质特性,在我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等地均有野生和栽培种植。近年来,随着青藏高原地区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建设,老芒麦已经成为青藏高原地区进行天然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植的主要草种之一。四川甘孜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海拔高、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各地均有野生老芒

    草原与草坪 2014年1期2014-05-13

  • 苜蓿与禾本科牧草的混播效果
    位研究站进行了老芒麦(Elymussibiricus)与草原2号苜蓿的混播试验;张永亮等[4]和王建丽等[5]在科尔沁地区进行了不同苜蓿品种+无芒雀麦(Bromusinnermis)单播与混播草地产量动态和生物量及生长速度动态变化研究;张振琦等[6]在锡林郭勒南部多伦县的农牧交错区进行了5种禾本科牧草与草原2号苜蓿的混播试验等。但由于呼和浩特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短促且降水集中,因此,适宜种植的苜蓿品种较为匮乏,针对

    草业科学 2013年11期2013-04-25

  • 青藏高原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SSR分子标记鉴别
    100049)老芒麦(Elymussibiricus)和垂穗披碱草(E.nutans)是禾本科小麦族披碱草属多年生疏丛草本植物,是青藏高原高寒区具有广泛分布的野生资源。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对该地区极端寒冷干旱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广泛的生态可塑性[1-2],且高产优质,故已经成为该地区栽培利用的最为广泛的当家牧草草种[3-4]。目前生产中,主要栽培利用的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品种都是在搜集当地野生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筛选、鉴定、选育而来的应用面积较广的品

    草业科学 2012年6期2012-04-25

  • 行距对老芒麦种群构件组成、生物量结构及能量分配的影响
    11731)*老芒麦(Elymussibiricus)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疏丛型禾草[1],“川草2号”老芒麦(E.sibiricuscv.chuancao No.2)是目前我国青藏高原东缘广泛种植的一个优良牧草品种[2,3],为该地区生态保护、草地改良、退牧还草、种草养畜以及人草畜三配套等工程中的骨干牧草品种。目前,川西高原建有3 500hm2种子基地,近100 000hm2人工草地,由于高原特殊的自然条件与经营条件,生产中缺乏相关技术支撑,种子产量极

    草业学报 2012年3期2012-01-02

  • 30份老芒麦种质材料抗寒性研究
    010)30份老芒麦种质材料抗寒性研究德 英1,2,赵来喜1,2,穆怀彬1,2(1.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对30份老芒麦(Elymussibiricus)种质材料进行抗寒性比较,并筛选出老芒麦种内抗寒性强的种质材料。采用育苗盘育苗,在对照(28 ℃)及低温处理(5 ℃处理12 h)下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试验结果表明,老芒麦抗寒性分为3级,包括抗寒性

    草业科学 2011年1期2011-12-08

  • 老芒麦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我国已收集到的老芒麦种质资源约700份,其中95%以上是国内资源[3]。1 老芒麦种质资源概况1.1老芒麦种质资源分布和植物学特征 老芒麦(Elymussibiricus)为禾本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披碱草属(Elymus)多年生疏丛型中旱生植物,别名西伯利亚披碱草、垂穗大麦草等[4]。老芒麦种质资源地域分布广阔,包括苏联的东南部、欧洲部分、西伯利亚、远东、哈萨克斯坦、蒙古、日本以及中国等。其最早研究[5]开始于苏联、英国和法

    草业科学 2011年11期201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