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压

  • 汽车座椅体压分布变化规律和调节策略
    心率监测[5]、体压分布测量[6]等。利用体压分布指导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和智能化设计成为可能。舒适性是一种依赖主观感受的特性[7],研究者们提出包括体压分布[8]、肌电图和脊柱负荷力[9]等在内的客观分析方法。其中,体压分布分析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认可,大量的研究证明了体压分布和舒适性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系[10-13]。Milivojevich等人[14]使用了心理学测量的方法让测试者对座椅进行评价得到座椅相对精确的舒适度尺度,将测得的体压数据与舒适度尺度进行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23年3期2023-09-18

  • 办公空间久坐群体就坐行为特征研究
    情况[8]。其中体压测量不仅可得到坐垫和靠背的静态体压数据[9-10],还能通过中心点位移[11]和平均压力变动情况[12-13]来表示身体运动次数,运动次数越多,表示不适情况越严重[14]。运动捕捉传感器也被应用到坐姿的监测与聚类分析上[15-16],还可运用加速度计同时实现坐姿和身体运动次数的测量[17];肌电图 (EMG)也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工具,它能够通过时域和频域指标表示肌肉疲劳情况[3];由于久坐会减少流向下肢的血流量,导致下肢肿胀[18],因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3年6期2023-08-11

  • 汽车座椅调节参数对体压分布的影响分析
    人椅接触面之间的体压分布间接地影响座椅舒适度.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进步,汽车座椅越来越趋向多样化、智能化,这也是未来汽车座椅的主流发展方向.关于座椅智能化,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Lahiry等[1]为了减少手动调节座椅,研究了通过使用MATLAB 的微控制器和图像处理工具包自动调节汽车座位.Vamsi等[2]通过使用人脸识别算法来达到座椅自动调节.智能调节座椅是通过调节座椅参数实现的,所以研究座椅调节参数对座椅舒适性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关于座椅调节参数对座椅舒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6期2023-07-14

  • 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再次成功诊治一例少见病例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病——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在神经内科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目前已经出院返校。神经内科医生在急诊询问病史后了解到,该患者已发热、头晕、头痛近1周,体温最高达39℃以上。经过发热门诊检查,排除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后,考虑为“急性胃肠炎”,并给予了左氧氟沙星抗炎、赖氨匹林退热及补液等治疗。发热门诊就诊后第3天,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头痛无任何缓解,且逐渐加重,很快又出现视物模糊、视物重影的症状,于是再次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期2023-01-03

  • 基于表面肌电和动态体压的办公坐姿疲劳测试
    [6]。实验表明体压变化变量或座椅上移动情况ICM(in-chair movements)的增加就意味着受试者运动更频繁,更大的ICM和增加的不适等级之间存在显著关联[7-8]。在坐姿疲劳研究方法上,Telfer等[9]采用加速度计检测受试者坐姿运动,并提议将坐姿运动情况作为坐姿不适的潜在指标;郭园等[10-11]利用Kinect运动捕捉系统分析小学生坐姿行为中身体关键指标变化。此外,肌电图(EMG)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肌肉疲劳状态有效且可靠的工具[12],利

    林业工程学报 2022年5期2022-09-28

  • 停用奥卡西平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脑核磁平扫:胼胝体压部局灶性异常信号,胼胝体压部见局灶结节状等T1稍长T2信号影(见图1),T2Flair呈稍高信号影,DWI呈高信号影(见图2)。血沉; 9mm/60min;自身抗体检查均为阴性;肿瘤系列在正常范围内; 甲状腺功能全项:促甲状腺素上升6.740,总T3下降1.030 ;粪常规无异常;尿常规无异常;血管炎五项为阴性;病毒系列无异常;凝血系列中血浆抗凝血酶3活性测定结果上升136.30%;生化全项中载脂蛋白0.99g/L。根据患者病史,结合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4期2022-08-01

  • MRI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俞瀛一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相对少见[1],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轻微,一般预后良好。本文回顾分析5例RESLE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4月至2020年2月本院5例RESLE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18~58岁。其中头痛2例;3例有精神行为异常。1.2 检查方法 5例均行头颅MRI扫描,采用GE Signa HDxt 1.5T,MRI扫描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3期2022-04-18

  • 利用少量体压传感器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坐姿识别方法
    感器,将实时捕获体压信息映射到三维特征姿势空间,在熟悉测试集和陌生测试集下的坐姿识别准确度分别为96%和79%.高振海等[8]依靠椅背和椅面压力分布传感器获得乘员在不同坐姿下的体压分布信息,从而进行坐姿识别,用于控制碰撞发生时安全气囊的起爆时间和充气强度以减少二次伤害.吴闻宇[9]采用Tekscan压力测量系统对高铁座椅的坐垫进行静态坐压测试实验,分析坐垫的坐压分布热区和压力值的分布情况,从而提高座椅的工程化设计效率,改良座椅的综合舒适度.以往体压分布与坐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3-13

  • 高血糖所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
    王文彬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的一种临床影像学综合征[1-2]。好发于儿童和青年,无明显性别差异。其具有显著性和短暂性的头部MRI改变,通常表现为胼胝体压部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FLAIR成像和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征像[3-4]。2019年5月,阜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1例急性谵妄病人,在完善相应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7

  • 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临床分析
    吴成斯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仅累及胼胝体压部的临床影像 综 合 征 ,由 Garcia⁃Monco 等[1]于 2011 年 首 次 提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最常发生于抗癫药物(AEDs)戒断后,脑炎、癫发作也为其致病原因,还有部分由代谢性疾病引起,如低血糖、低钠血症、高钠血症等,通常预后良好。胼胝体压部病变在MRI上表现为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低信号,系细胞毒性水肿形成所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8期2021-12-13

  • 一种基于体压分布和PCA-BP神经网络模型的办公椅舒适度测定方法
    ,其中间接指标如体压分布信号。研究已经表明体压分布与舒适度之间有联系[13-14],因此使用该指标评价座椅使用舒适度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问题在于:1)体压分布与坐姿、体型以及座椅之间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难以直接量化[15];2)主观评价存在随意性、个体差异性等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常用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机器学习强大的泛化能力建立体压分布信号与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16-18],但是这种方法建模使用的输出信号依然是主观

    林业工程学报 2021年5期2021-10-20

  • 基于体压分布的床垫舒适性研究进展
    一,而人床界面的体压分布在评价床垫舒适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3-5]。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基于体压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舒适性的影响进行归纳与分析,以期为床垫舒适性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分析法。2 体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床垫舒适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人与床界面因素与体压分布变化存在诸多相关性。在床垫舒适性评价中,体压分布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人-床界面的相互作用,并以图像的形式展示人-床界面的压力集中区域,为床垫评估与分区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常用于表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2期2021-04-02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2 例报道
    提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SCC)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发病以脑炎或脑病症状多见,影像学上在胼胝体压部有特征性的病灶。随着疾病的转归,病灶可完全消失。现对我院收治的2 例RESLES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1患者,男性,25 岁,发热伴头痛5 天2017 年6 月6 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 天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2oC,伴头痛、头晕、全身无力,无言语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2020-12-23

  • 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分析
    10)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患者临床表现为脑炎或脑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发现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的病变[1]。本病在成人及儿童均可发病,但临床较少被关注,国外有关于儿童的相关报道,国内亦曾有关于该病的一些病例报道,但多以成人为主[2]。我院近期收治该病例患儿1例,现结合该患儿病史、临床影像等表现进行分析,进一步描述关于儿童RESLES的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儿科诊断为R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8期2020-12-20

  • 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MR、DWI分析及鉴别诊断
    聪2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又被称为“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临床轻微的脑炎/脑病(MES)”、“可逆性局灶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短暂性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等。本文回顾性的分析12例确诊的RESLES的MR及DWI资料,充分认识其表现,提高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搜集本院及解放军第五十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9期2020-08-17

  • 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2例临床特点分析
    DWI显示胼胝体压部椭圆形强信号2)患儿女,1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无发热、腹痛、腹泻,无流涕、咳嗽,家属未予以重视,2天前患儿出现腹泻,黄色稀水样便,4-5次/d,且呕吐症状较前加重,家属给予口服补液盐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稍好转,入院前6h患儿突然出现抽健,无特殊疾病史。查体:意识清楚,精神欠佳,对答切题,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血培养,肝功、肾功、心肌酶,呼吸道病毒抗体,咽拭子细菌培养,自身抗体全项,EB病毒DNA分

    甘肃科技 2020年2期2020-07-13

  • 低血糖脑病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一例并文献复习
    I:DWI示胼胝体压部、双侧内囊异常信号。拟“急诊脑梗死”收住。生化检查:血常规:Hb 100g/L;静脉血糖2.3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科后诊断为低血糖脑病,立即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 mL,并予葡萄糖液持续静脉滴注,数分钟后患者意识逐渐转清,半小时后复查静脉血糖7.79 mmol/L。次日神志清楚,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期间监测血糖未再出现低血糖情况。11月8日复查头颅MR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2020-06-26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2 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02)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是一种新型的较为少见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基础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表现极为轻微,该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可自愈。随着医疗水平及核磁共振(MR)的推广,RESLES不断被发现、被报道,本文就本院收治的2 例RESLES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自2019 年3 月以来行1.5T MR 扫描发现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2 例。2 例均为中青年女性,其中1 例因“抽搐3 天”入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期2020-04-05

  • 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朱建忠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近几年来新提出的一种临床与影像学综合征[1],具有轻微短暂的脑病症状,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胼胝体压部可逆的孤立性病变,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5例RESLES的MRI影像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经临床确诊并行MRI平扫的RESLES患者5例,年龄1~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3期2020-03-27

  • 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3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发展,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逐渐被临床医生认识,其病因众多,临床表现多样,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为可逆性的胼胝体压部病灶,尤其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最典型,呈现高信号,预后较好,病灶通常在2周内消失[1-2],但发病机制不详。由于RESLES临床表

    安徽医药 2019年12期2019-12-11

  • 肺部感染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1例
    医学科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最早于 1999年由Kim等专家第一次报道,他们对使用抗癫痫药物的1 200例患者进行头颅磁共振随访发现,其中2例患者胼胝体压部有病变,然后给予停药4~6个月后复查磁共振,病灶消失,神经系统症状亦随之恢复。基于之前的研究,2011年Garcia-Monco等[1]人更加详细地描述了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RESLES)这一临床影像综合征。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临床相对少见,现将我科最近遇到的比较典型的肺部感染导致可逆性胼胝体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8期2019-09-26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讨分析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的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了13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的影像表现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共同特点为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灶呈类圆形灶,治疗后可消失。结论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症状无特异,影像表现为特异的临床影像综合症,MRI可达到早发现、早诊断的目的。【关键词】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磁共振诊断 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74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9期2019-09-03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与MRI表现
    和總结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与MRI表现。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资料。结果: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晕、头痛、咳嗽、呕吐、意识障碍、肢体麻木、行为异常等。行MRI扫描后,可见大多数患者胼胝体压部病灶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长条形或斑片状,且病灶边界清楚,呈孤立性,主要位于中央区对称性。FLAIR与T2W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1期2019-07-11

  • 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局灶性病变的MRI表现与随访分析
    18100)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也称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症状轻微的脑炎或脑病(MERS)、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孤立性病变、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等,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程及影像表现的综合征,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以胼胝体压部中央区DWI高信号、ADC低信号病灶为特征,临床罕见,病变演变不同。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诊治的21例经MRI确诊的具有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变的MRI资料及随访结果,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3期2019-06-20

  • MRI 在诊断儿童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中的价值
    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MERS)是由Tada 等[1]提出的一种临床-影像综合征。依据影像学受累部位可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病变局限于胼胝体压部,Ⅱ型病变还扩展到胼胝体其他部位和/或周围白质。是一种非特异性脑炎/脑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头痛、抽搐、呕吐、腹泻等症状,预后较好。目前国内报道以成人为主,儿童报道较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年6期2019-02-12

  • 32例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临床特点及文献复习
    来却发现伴有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虽然症状多样、轻重不一,但多数预后良好,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其特点为MRI上可见胼胝体压部的卵圆形、非强化病灶,一段时间后可完全消失。RESLES的发病过程尚不明确,胼胝体压部的细胞毒性水肿(特别是兴奋性神经毒性细胞水肿)可能是本病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年5期2019-01-04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及MRI分析
    徐文丽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被认为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相对少见的非特异性脑炎/脑病综合征,其临床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但MRI检查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笔者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7年4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 16例RESLE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 MRI表现及可能机制,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例RESLES患者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 d至54岁,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1期2018-12-20

  • 基于标杆车的汽车座椅人体压力研究
    杆车的汽车座椅人体压力研究温泉,鞠伟男,刘丽萍,石攀,李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393)驾驶舒适性是汽车空间设计不可忽视的因素,人体压力数据是汽车座椅设计的依据。文章设计试验对驾驶员背部与臀部的平均压力、峰值压力、平均压强、峰值压强和接触面积等体压数据进行了采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类型驾驶员的体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究不同类型驾驶员各体压数据的变化规律。该研究为汽车的空间设计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指导,对提高人-车-环境系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21期2018-12-14

  • 座椅体压分布仿真分析与评价
    虑问题之一。座椅体压分布是研究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要方法之一[1-3],但目前体压分布的仿真分析和评价方法还不够完善。现在许多学者对于驾驶员与座椅之间的压力分布的研究是通过试验得到体压分布的特征,对比不同因素对于座椅舒适性的影响[4-6]。但这些方法相对来说比较传统,需要比较多的样本数量,耗费时间和人力,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体压分布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仿真分析相对于试验来说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目前国内在压力分布仿真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研究的重点在

    汽车工程 2018年9期2018-10-13

  • 磁共振成像表现特征鉴别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与胼胝体压部缺血性脑梗死
    241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临床-影像综合征,由Garcia-Monco等[1]于2011年首先提出。本病好发于中青年以下人群,临床上少见,在早期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误诊,且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易与存在胼胝体压部病变尤其是脑梗死灶等相混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5-03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病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头颅MRI示胼胝体压部梗死灶(急性期),脑白质变性。为进一步诊疗来本院门诊就诊,门诊以“急性脑血管病”收住本科。发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可,饮食正常,睡眠一般,体力正常,大小便正常。既往史:体健,无特殊疾病。个人史:吸烟史10余年,每日约6支,戒烟10 d余。饮酒史3年,每周饮酒1~2次,量约100~250 g,无嗜酒情况。婚姻史:26岁结婚,育1女。家族史:无特殊。入院体检:T36.5 ℃,P91次/min,R19次/min,BP127/76 mmHg,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8年1期2018-03-30

  • 基于压疮形成机理的轨道交通车辆座椅体压分布测试分析
    于压疮形成机理与体压分布规律,对轨道交通车辆座椅舒适性问题进行研究,梳理相关理论[1-5],探讨目前轨道交通车辆座椅标准提升的一些设想,对基于目前动车组中设置的座椅进行测试分析,并给出评价指标的量化值建议。1 轨道交通车辆座椅相关标准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车辆座椅涉及的相关标准主要有:TB/T 3263—2011《动车组乘客座椅》;JIS E 7104—2002《铁路车辆旅客座椅》;NF F 31-119-1995《铁路车辆:在静电应力、疲劳应力、振动和冲击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8年2期2018-03-24

  • MRI对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33)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相对少见,且其病因目前研究不太明确,该病可由其他多种疾病而继发。目前鲜有文献报道关于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MRI表现,该病表现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孤立性病灶,经积极合理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在短时间内复查MRI病灶即可基本消失。本文对我院10例确诊为RESLE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10例RESLES患者的临床资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2期2018-01-17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MRI分析
    05)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近年来提出[1]的一种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具有可逆性。由于近年对该病认识的广泛,发病率有所上升,本文旨在探讨RESLES患者临床特点及MRI表现,以加深对其影像学特征的认识。1.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搜集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全部RESLES患者,11例患者,其中女7例,男4例,年龄11个月~22岁,儿

    医药前沿 2018年2期2018-01-11

  • 低血糖引发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
    糖引发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陈红梅1,尹 琳2,姜永梅1,倪长伟2(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康复科,辽宁 大连 116027;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辽宁 大连 116027)低血糖;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诊断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以“被他人发现意识不清1 d”为主诉于2016年7月8日就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行心电图,头CT未见明显异常。电解质、肝生化、血凝常规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4.29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6期2018-01-06

  • 胰岛素瘤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一例
    素瘤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一例杨琼 邱志勇 张洁 卫景沛 邢岩胰岛素瘤; 胼胝体; 病例报告患者 男性,36岁,主因反复出现的发作性意识障碍1年余、加重6 d,于2015年8月4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清晨反复发作性意识不清,仰卧位,无法唤醒,约2 h后自行恢复意识,清醒后无法回忆,发作时大小便失禁1次,无面色苍白、四肢抽搐、盗汗等,发作后遗留头部昏沉感、逐步自行缓解,偶连续数天均有发作。外院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6.24 mmol/L(3.90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5期2017-11-22

  • 轿车座椅R点预测及体压分布研究
    车座椅R点预测及体压分布研究何 娟,张学荣(江苏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以某汽车座椅为研究对象,使用MADYMO软件预测座椅R点,并对体压分布进行研究。基于R点测量的国家标准GB11551—2003《乘坐位置H点和实际靠背角的确定程序》确定R点的预测方法。另外,基于理想体压分布图,采用舒适体压分布特征、最大压力和对称度误差这3个指标来综合评价体压分布的舒适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参数优化,改变座椅坐垫泡沫刚度进行各种刚度下的仿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年10期2017-11-04

  • 儿童轻微脑炎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童轻微脑炎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张 川1,李光民2,张新春2,李纯平1目的分析儿童轻微脑炎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MER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唐山市传染病医院和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MERS患儿1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首发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和预后。结果10例患儿中出现复发1例;首发病状为发热6例次,呕吐5例次,咳嗽2例次,腹泻1例次;抽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9期2017-11-01

  • 儿童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微脑炎/脑病的MRI特点
    晓岷儿童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微脑炎/脑病的MRI特点陶晓娟, 张珅, 彭芸, 段晓岷目的:探讨儿童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微脑炎/脑病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证实的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微脑炎/脑病的MRI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24例患儿中Ⅰ型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微脑炎/脑病20例,Ⅱ型4例。Ⅰ型患儿均表现为胼胝体压部椭圆形或圆形病灶,病变边界清楚,无占位效应。Ⅱ型患儿除胼胝体压部受累外,还出现其它部位受

    放射学实践 2017年7期2017-08-07

  • 20例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临床分析
    例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临床分析宋丽芳 陈国洪(通讯作者) 王 莉 马燕丽 陈晓轶郑州儿童医院 郑州 450000目的 探讨儿童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6—2016-06收治的20例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儿中男12例,女8例,主要病因为病毒感染及惊厥发作,头颅磁共振(MRI)显示胼胝体压部椭圆形病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轻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7期2017-03-23

  • 化疗药物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1例报告
    药物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征1例报告徐 芳, 黄 玲, 殷春立, 王 磊1 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因“发作性双眼上窜,意识丧失,言语障碍,张嘴、伸舌困难3 d”于2015年11月9日收治我科。11月6日8:30化疗即将结束时,出现全身颤抖,双眼上窜,意识丧失,08:45患者意识恢复,可以点头回答问题,对上述过程不能回忆,自觉全身乏力。19:53行头部MRI检查DWI像示双侧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及双侧内囊后肢高信号,以胼胝体压部明显(见图1)。11月8日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期2017-02-20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5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能洲⋆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5例分析并文献复习高超 张联合 余艳凤 杨路 盛能洲⋆目的 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临床特点和核磁共振(MR)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核磁共振扫描发现的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影像学及临床学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表现为局限于胼胝体压部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孤立性病变,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FLAIR为高信号,DWI为高信号,ADC为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5例患者中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史2例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2期2017-01-11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一例
    杰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一例张书刚,钱 敏,张 尧,余 年,胡 军,逯恒东,陆 杰目的 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磁共振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分析1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高热、头痛、头晕、癫痫发作等表现,头颅MRI提示: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灶,呈类圆形,增强扫描无强化,经抗病毒、激素治疗2周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复查头颅MRI胼胝体压部病灶完全消失。结论 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1期2016-12-12

  • 轻度脑炎或脑病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
    脑炎或脑病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夏远舰目的 研究轻度脑炎或脑病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治的6例轻度脑炎或脑病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对患者行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结果 6例患者中成人4例,儿童1例,婴幼儿1例。成人首发症状包括发热、头疼、呕吐、意识障碍、嗜睡、幻视等,其中1例有癫痫史。儿童因呕吐就诊1例,婴幼儿因发热且伴有神经症状就诊1例。磁共振成像(MRI)显

    河北医药 2016年22期2016-12-06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岚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张凤丽,丁里,林岚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这一新概念2004年由日本学者Tada[1]等提出,又称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2]。目前国内外报道该病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抗癫痫药物戒断、高海拔水肿、剖腹产及低钠血症,也有少数病例报道与溶血性尿毒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4期2016-11-14

  •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及脑脊液鼻漏1例报告
    性脑膜炎并发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及脑脊液鼻漏1例报告张亚倩1,王琳2,颜秀丽1,于澎3,董铭1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是中枢系统常见的化脓性感染。常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B型。通常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感染症状、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及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本文报道1例化脓性脑膜炎的三个特殊临床表现: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脑脊液鼻漏、皮疹。1 临床资料1.1病历摘要男,1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9期2016-10-31

  • 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轻度脑炎
    王俊芳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轻度脑炎黄光,王俊芳胼胝体;脑炎;精神行为障碍1 流行病学2004年,Jun-Ichi等[2]第一次报道了2例伴有流感脑炎的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灶,其可逆性的临床过程和良好的预后,显示病灶能迅速恢复正常。日本感染疾病监测中心2009-11-13报道了112例试验室确诊与流感相关的病例,其中3例小于15岁的儿童死亡,1例MRI表现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相同的图像[3]。2009年,Lister等[4]报道了英国1例儿童ICU病

    武警医学 2016年3期2016-10-21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辉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魏 伟,梁 辉[摘要]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单病程的非特异性脑炎/脑病综合征,颅脑MRI显示以胼胝体压部为主的可逆性椭圆形病灶,临床表现多较轻微,可仅表现发热、头痛、呕吐等非典型症状,但也可出现脑实质损害,表现为意识障碍、谵妄、抽搐、共济失调及眩晕,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病程为自限性,短期内可完全恢复,需与累及胼胝体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相鉴别,预后良好。[关键词]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转化医学杂志 2016年1期2016-01-24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5例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5例矫黎东,王宪玲,杨延辉,王向波作者单位: 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通信作者: 王向波,E-mail:xb90956@sina.cn【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发热4例,腹泻2例,精神行为异常4例,癫痫2例。5

    疑难病杂志 2015年8期2016-01-11

  • 汽车座椅体压分布研究
    ,段小刚汽车座椅体压分布研究刘 鹏1,雷明星1,段小刚2(1.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品研发院,武汉 430057;2.东风李尔云鹤座椅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武汉 430056)在汽车人机工程学中,通过汽车座椅体压分布检测,研究影响体压分布的若干汽车座椅结构因素,在汽车座椅结构设计过程中,关注这些影响体压分布的设计要点,优化结构使人与座椅接触界面的压力分布变化均匀平缓,提高乘坐舒适性。汽车座椅;体压分布;舒适性1 前言随着汽车的普及,人机工程研究在汽车领域的重要

    汽车科技 2015年2期2015-08-25

  • 面向体压分布的人椅系统建模*
    015146面向体压分布的人椅系统建模*黄深荣,张志飞,贺岩松,徐中明,袁 琼(1.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试验室,重庆 400030; 2.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重庆 400030)以Hybrid III假人和某款乘用车座椅为基础,建立不同网格尺寸的人椅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其体压分布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确定了满足要求的模型网格尺寸。然后对人体模型的体段质量和人椅系统的体压分布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人椅系统模型的体压分布,分别分析和对比了良好

    汽车工程 2015年7期2015-04-12

  • 一例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的护理体会
    23)一例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的护理体会路湘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儿童医院,江苏无锡214023)目的:探讨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的护理。方法:采用本科收治的1例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症状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能缩短疗程,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结论:有效地护理措施对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治疗成功至关重要。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

    医疗装备 2015年4期2015-02-10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24 例病例分析
    刘亢丁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既往又被称为“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临床轻微的脑炎/脑病(MERS)[1]”、“可逆性局灶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短暂性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等。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Garcia-Monco 等[2]在2011 年提出的一个临床表现为脑炎或脑病症状,影像学检查发现胼胝体压部病变可在短时间内消失,临床经过及预后良好的临床与影像学综合征。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国内报道的24 例已确诊的RESLE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6期2015-01-22

  • 孤立性胼胝体压部病变5例临床分析
    现为孤立性的胼胝体压部(splenium of corpus callosum,SCC)病变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涉及到多种病因,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随着磁共振的日益普及,大家对这类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提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诊治的5例主要表现为胼胝体压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随访,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系2010年1月~2014年8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5例,其中男3例,女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年4期2015-01-21

  • 胼胝体压部可复性局灶孤立性病变的MRI诊断价值
    ,而单纯累及胼胝体压部且恢复或部分恢复的病变临床上很少见,最近国内相关报道有所增多,有报道称这种可复性孤立局灶性异常信号为脑炎的一种特征性影像学表现[1-2],也有报道称该病变与癫痫相关,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近两年来经MRI检查胼胝体压部出现可复性孤立局灶性异常信号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了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并探讨其可能的病理机制。3例MRI检查均采用GE Signa 1.5T超导型MR扫描仪,使用头相控阵线圈,行矢状面、横轴面扫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7期2014-10-20

  • 长时间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姿势调节的研究*
    适性,姿势分析、体压分布与电生理测试手段等客观评价方法和主观问卷等主观评价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14]。在这些方法中,体压分布因为能够准确描述人与座椅的接触特性而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10,15-16]。因而,本文中也将采用体压分布测试方法。1 实验设计为研究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进行姿势调节的效果,设计了3个实验环节:对照实验、坐垫调节实验和靠背调节实验。每名被试人员均须参与3个实验环节。实验均在Ford S-Max上进行,且均为实车的静态驾驶实验,实验时间

    汽车工程 2014年6期2014-07-19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3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洪道俊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又称为伴有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的临床症状轻微脑炎/脑病(clinically mild encephalitis/ 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脑炎[1-2]。好发于中青年人群,临床中多数有前驱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常表现为发热、头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4年1期2014-03-30

  • 基于体压分布的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
    性具有重要意义。体压分布是研究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且很多研究是基于试验台架进行[1-3]。文献[4]中用很多关于静态舒适性的研究方法对座椅舒适性进行研究,验证了体压分布与驾驶员舒适性主观评价相关性最好。为表征体压分布,文献[5]中提出了最大压强、平均压强和不对称系数等8个体压分布指标,并结合试验验证了这些指标与舒适性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座椅的体压分布和人体乘坐姿势密切相关[6-8],文献[6]中结合主观评价研究了不同坐姿下静态体压分布的情况;文

    汽车工程 2014年11期2014-02-27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影像表现
    000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以影像学显示胼胝体压部病变可逆为表现的一个新的综合征,临床少见,病因多样。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RESLE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探讨RESLES的临床及影像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7—2013-07收治的RESLES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年龄1个月~47岁。2例婴幼儿和1例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21期2014-01-24

  • 累及胼胝体压部的脑炎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特征研究
    000)累及胼胝体压部的脑膜脑炎非常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现报告我院4例累及胼胝体压部的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发病机理,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认识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2010年住院患者4例,年龄分别为:37,35,25,和22岁,2例女性,2例男性,病前均有发热史,既往均体健。1.2 起病方式与临床表现4例均急性起病,例1发热、头痛7天,精神异常3天入院,例 2发作性抽搐,发热7小时入院,例3头晕、呕吐2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9期201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