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僧

  • 王晓东:“苦行僧”的轻松一刻
    演的贺岁大片《苦行僧》科研版和王晓东solo大作《晓东RAP》!视频融合了摇滚和RAP,并用黑色幽默的形式将时下的热梗融入科研,展现了科研“苦行僧”在梦想与现实、杂念和初心之间的“斗争”和“修行”。作为王晓东课题组近年来的传统,2022年已经是课题组连续第7次放送贺岁视频,从最初的自娱自乐,到逐渐火出“圈”,不少网友直呼“这是被实验耽误的才华横溢的欢乐群体”。同时,风趣幽默的贺岁视频也打破了人们印象中硕博生“闷葫芦”的形象,保持初心的科研生活其实是不枯燥的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3年1期2023-06-29

  • 画坛“苦行僧” —— 记“火车头职工艺术家”刘思阁
    倦地耕耘,堪称苦行僧。他说,僧者一生苦苦的修行,打坐参禅念经,食为素饭,衣是粗布僧装,四海化缘,辛苦一生,追求正果。作为画者亦是如此。他四赴云、贵、川、陕,几下湖广、闽赣、江浙,数登三山五岳。雪山草地、黄土高原、巴山蜀水、云贵高原、长江黄河之源头……祖国的锦绣河山见证了他踏雪沐雨,跋山涉水的辛勤努力,万里铁道线都成了他的画板。细心的观察,专心致志地写生。饿了啃一口面包,渴了就喝矿泉水,有时竟然忘记了吃饭。写生的历程多艰险,40多岁的时候,他与一画友结伴去华

    时代报告 2022年7期2022-10-20

  • 画界“苦行僧”,善行无辙迹
    的“瑜伽师”“苦行僧”,他始终保持对艺术创作的严肃状态,坚守艺术创作的纯粹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他的作品富有不可复制的生命力,以“善治彩韵意境旨,中西融合文化功”而著称。公益是日常公益路上,刘戈与爱人苏力鹿车共勉,步履不停。他们二十年如一日,成为公益路上的践行者。“我们坚持走在公益路上,就是在找回自己本性的东西,我们是快乐的营造者,众善奉行,感恩一切,创造奇迹。”面对记者来访,苏力拿出几十本献血证说,“我每年都坚持献血,身体很好,用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

    环球慈善 2022年2期2022-05-30

  • 非凡的仪式
    上师、瑜伽士、苦行僧和穷人布施。大批苦行僧平时都是在山中修炼,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抛头露面。其中最著名的是“纳加一派”(Naga)的苦行僧,他们浑身赤裸,身上涂满灰烬,从不洗澡、不剃须,头发蓬乱地盘在头上;他们颇富仪式性地集体下水,十分壮观。Allahabad因为地处恒河、耶穆纳河和萨拉斯瓦提河的交汇处而最为著名,2013年在此地举行的大壶节尤为盛大,据说达到了空前的1.2亿人次,仅2月10日當天就聚集了三千万人,这一纪录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 2020年1期2020-02-20

  • 苦行僧”励精图治话担当 ——记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全国自强模范”王永刚
    为“周游列国的苦行僧”。乐观是一种人生态度,但压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有人问王永刚,你的减压方式是什么?王永刚的回答让人耳目一新,他的减压方式既不是借酒浇愁,又不是到KTV 去嗨歌儿,也不是放松身心去旅行,更不是向好友倾诉、发泄、倒垃圾,而是给自己安排一个独立的空间,面对现实,冷静思考;逐步分析,理清思路;放下包袱,勇敢向前。在人生的赛场上是没有金牌可颁的,但对理想的追逐王永刚却从未放弃。经过多年的闯荡和打拼,王永刚掌握了最流行的服装技术,并熟悉

    中国商界 2019年9期2019-09-12

  • 王林 书画双修“苦行僧
    。艺术道路上的苦行僧王林生于贵州剑河,今年35岁。用同事兼画友张凯的话来说,王林“率真善感,好学博览,兴趣多般,髫龄即显不凡天资”。“初涉艺道亦汲汲有所思,深知修行艺事,非勤励求索而不能所及也。余生于僻壤,年幼之时,既无耳濡目染之景,亦非良师佳友之所授,一路中,几许有为生弃学之惑而不得解。不知是上天眷顾还是机缘巧合,竟能幸运与艺道沾边。”说起自己的从艺之路,王林用一段半文半白的话开篇,显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谈艺论道并非我所擅长。不过我的兴趣爱好广泛,中国

    藏天下 2018年12期2019-01-10

  • 恽代英:中国革命的“苦行僧
    ,有人称他像“苦行僧”,并以印度组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甘地”作为他的绰号。恽代英曾写道:“对于衣服,吾不喜华丽,每着丽服,心如有所不安……吾对于衣服之理想,以整洁为上,若华丽则勿取。吾意将终不服绮罗。为衣,但取轻暖,适于卫生而已。”1930年,恽代英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被捕,后转押在南京江东门外“中央军人监狱”。虽然机智的恽代英抓破自己的面容并化名“王作林”成功地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不过一位曾与恽代英一起坐牢当过国民党军官的黄埔学生说:“我们几个黄埔学生听其

    领导文萃 2018年13期2018-08-13

  • 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
    晚,一个远行的苦行僧走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苦行僧看见有一团昏黄色的光正在从巷道深处静静地亮过来。村旁的很多村民说:“啊,孙瞎子来了。”“瞎子?”苦行僧愣了一下,他就问边上一位农民说:“那打着灯笼的人,真的是一位盲人吗?”边上农民说:“是啊,他是一个盲人啊。”“那他为什么要打灯笼呢?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没有白天和夜晚的概念,甚至不知道灯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打一盏灯呢?”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就走上去,说:“敢问您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

    农家参谋 2018年1期2018-08-13

  • 摄影师眼中的尼泊尔苦行僧
    林惠贞+刘巧赛苦行僧,早期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僧人,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尼泊尔是世界上唯一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因此在旅途中会经常见到苦行僧的身影。走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中老年男子。他们脸上画着五颜六色的条纹,一手拿着小铁罐,一手拄着拐杖在闲逛。如果你看上他一眼,他会马上走过来在你的额头上点上一颗吉祥痣。当然这不是免费的,你要知趣地给他10个到20个卢比。这些人就是印度教国家里独有的一道社会

    海峡摄影时报 2018年1期2018-01-17

  • 巧用多媒体,不做“苦行僧”,突破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瓶颈”
    但都是离不开“苦行僧”式的学习过程。 “苦行僧”式的写作学习之于今天的孩子来说不太现实。结合多媒体运用于作文教学,本文试从发掘题材、加工润色、修改提升三方面阐述。【关键词】多媒体 作文教学 农村【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06-0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5期2017-09-21

  • 坚毅
    O 200这张苦行僧的照片拍摄于加德满都的帕苏帕蒂神庙。苦行僧是印度教盛行的修炼方式,他们通过把物质生活降到最为简单的程度来获得心灵的解脱,为了更高的精神追求,不惜风餐露宿、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有的长期断食斷水,有的会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或者用断指、穿铁裤头等特异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忍耐力……他们不断成为我镜头中的主角,但我还未能读懂那深邃的目光和坚毅的面容。endprint

    中国国家旅游 2017年8期2017-09-11

  • 从《苦行僧的寓言》中学管理
    生的管理文章《苦行僧的寓言》就是人生抉择的一个典型案例。《苦行僧的寓言》一直被认为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最经典的管理文章之一,这篇文章也成为世界许多大学商学院管理课上的讨论案例,被载入有关道德的多本案例书及教育片中,更为甚者,它成为在美国红十字会和AT&T等组织道德培训中必讲的案例。这篇文章之所以得到如此的评价和重视,是因为它从一个简单的人生故事折射出许多哲学上的思考,无论个人和组织都会不停的遇到类似于这个故事中的几个人物的选择,我们清晰的发现,这些选择都与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17年4期2017-05-15

  • 巴漠:官场上的“苦行僧
    能写上万字。“苦行僧般充盈着属于自我的天地”,这是巴漠对自己创作过程的自喻。而作为笔杆子的王保卫,他的人生则是喧闹的。2016年最后一周,王保卫接到新的任命,由富平县档案局局长调任灌溉局局长。王保卫的新办公室里人来人往,新单位的下属还不熟悉这位新局长的脾性,请示工作时不免小心翼翼。旧识老友前来探访,都是锦上添花式的道贺。官场沉浮,王保卫已经历过数次,自然懂得游刃有余地应对和周旋。也有几拨人是来“讨书”的,免不了有几句关于“笔杆子”的赞誉和仰慕之词,或许也有

    新西部 2017年1期2017-03-23

  • “问”点亮了生命之灯
    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村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苦行僧转过一条村巷,看到一团昏黄的灯从巷子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僧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一般来说他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惑和可笑?僧人问道:“敢问施主真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浊。”僧人又问:“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6年8期2016-03-16

  • 李生程:长城脚下的“苦行僧
    呼东方 通讯员++++康延良第一次,他只身徒步调查陕北长城,历时108天,走了1500多公里。他拍摄的图片资料,得到被称为“中国长城第一人”的古建保护专家罗哲文的充分肯定。第二次,他参加了“中外联合万里长城行”,走完了中国长城全程,记了4万多字的两大本日记,画了21张路线图,拍了50个135胶卷,1800多张照片,还拍了500多张数码照片, 18盘DV录像带。如今,重新拍摄陕北长城36堡,成了他最大的心愿。因为脑梗,李生程的记忆常常突然中断。说到关键处,就

    新西部 2014年2期2015-01-12

  • 天地〔外一首〕
    孕育了山水一个苦行僧,如一段朽木被囚禁在肉体里干瘪、压抑他眼里的雨,下得如此放荡不羁铺天盖地发情充满了蓬勃的生命的本能一只倦鸟,在枝桠间暗自舔舐被打湿的羽毛显然,这座黑夜是无法搬运的虚无如我,丢了野性在漂泊着靡靡之音的河流里才缓慢打开了自己脱掉了发肤,脱掉了一切尘世的外衣以为重获了新生,实际上已经死了一遍又一遍墓志铭对于这世界,还会心碎,还可热爱还擅长回忆……对于这虚度的光阴,已备好了一世的烟火眼下,还有三件事情,没完成:写诗、恋爱和死亡

    中国诗歌 2014年6期2014-11-15

  • 抗英留给苏丹三大民俗
    。特殊舞蹈团结苦行僧  百余年来,每周五下午日落前,在恩图曼的尼尔墓前都会聚集起成百上千的苦行僧(也被称作“托钵僧”,是伊斯兰教苏菲派的苦修者),他们通过舞蹈与扶乩来举行特殊的仪式。马赫迪去世后,继任者阿卜杜拉继续与英国殖民者进行斗争。在起义军中,就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苏菲派苦行僧。他们通过独有的舞蹈和仪式团结在一起,坚定抗英,不畏强暴。  每周五仪式开始时,众人列队走向尼尔墓,他们身着绿色长袍,领口绣有红色图案,与苏丹人平时穿的白袍截然不同,身上还常常

    环球时报 2013-01-092013-01-09

  • 生死探险
    ,在论坛上看到苦行僧发起五一探险活动时,宋柯既惊喜、又兴奋,马上就报了名。苦行僧是论坛里的老朋友了,这次他联系了车子,准备组织一大帮哥们儿在五一期间徒步穿越一片原始森林无人区。那片原始森林在300公里外的雪山附近,方圆几百平方公里。他的计划是穿越雪山脚下最狭窄的地带。由于那里的森林是依山而下,所以地形比较复杂,一路上要越过很多起伏的小丘、山涧,还得渡过两条小河。无疑,这是一次很有挑战性的穿越。苦行僧的这个提议引起了热烈的响应,可惜由于条件所限,最后确定参加

    故事林 2012年23期2012-05-08

  • 野骆驼:荒漠里的“苦行僧
    活。荒漠里的“苦行僧”野骆驼是中亚干旱地区体型最大的野生动物,成年野公驼肩高近两米,体长3~4米,重达1.5吨,雌驼稍小,也在1吨以上。野骆驼是典型的适于沙漠生存的动物,放又有沙漠“苦行僧”之称。野骆驼的蹄子很大,在沙地上行走不易下陷;它的腹部和腿上有7个胼胝体,适于在地上长期歇卧。它的血液有抗脱水的特殊功能,即使20多天不喝水也能照常活动。由于背上长有能储存脂肪的双峰,它只要吃点地上的盐土,一个多月不吃草也可照旧奔走。野骆驼嗅觉极灵敏,可嗅出1500米远

    新疆人文地理 2010年3期2010-05-24

  • 飞越生死
    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于是道岫就打点了行李,计划远行。临走时。他到法堂去向广固禅师辞行。道岫禀告说:“老师,学僧辜负您的慈悲,自从投在您座下参学,已有10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觉悟也没有。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今向老师辞别,云游他方。”广圄禅师惊讶地问:“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道岫诚恳地禀告说:“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虽用功但因缘不合。反观同参的道友们,一个个都契机地回归根源。我内心深处,起了一股倦怠感

    意林 2010年18期2010-05-14

  •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不必做“苦行僧
    症患者过起了“苦行僧”式的生活,这个也不敢吃、那个也不敢尝。事实上,保证足够营养的摄入,对疾病的控制很有好处。限制脂肪摄入是关键限制脂肪,避免刺激胆囊收缩,以缓解疼痛。手术前后饮食中脂肪应限制在每天20~30克。随病情好转,可增至每天40~50克。烹调用植物油,既能供给必需脂肪酸,又有利胆作用,但应均匀分布于三餐中。应控制含胆固醇高的食品,每日摄入量应少于300毫克,重度高胆固醇血症控制在200毫克以内,以减轻胆固酸代谢障碍,防止结石形成。对于动物内脏、蛋

    食品与生活 2009年10期2009-10-13

  • 尼泊尔苦行僧挑战生理极限
    英 辰一群苦行僧在准备吃午饭。 (英 辰摄)走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中老年男子。他们脸上画着五颜六色的条纹,一手拿着小铁罐,一手拄着拐杖在闲逛。如果你看上他一眼,他会马上走过来在你的额头上点上一颗吉祥痣。当然这不是免费的,你要知趣地给他10—20个卢比。这些人就是印度教国家里独有的一道社会景观——苦行僧。物质需求降到最低在尼泊尔苦行僧被叫做Baba,意思是“圣人”。他们被看成是来凡尘普度众生的“神的使者”

    环球时报 2009-09-112009-09-11

  • 怎样让佛看到你
    寂 尘一个苦行僧为了找到他心中的佛四处云游,吃尽了世间的苦,可是他依然未能找到。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这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默默地你来我往。苦行僧转过一条巷子时,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光正从巷子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一个村民说:“瞎子过来了。”僧人听了十分吃惊,就问那个村民:“那挑着灯笼的真是一位盲人吗?”“他真的是一位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没有一点白天和黑夜的概念,提着灯自己又看不见道路,甚至不知灯光

    躬耕·最红颜 2009年7期2009-08-17

  • 华文教育“苦行僧”沈慕羽
    支持华文教育的苦行僧。自1933年,他开始执教,先后担任平民小学、晨钟夜学校等华校校长,到上世纪90年代退出教坛,从事华文教育超过半个世纪。在这几十年间,为了争取华文教育的官方地位,他长期周旋于政教诉求与官非之间,身心饱受煎熬,入狱三次。1937年卢沟桥事变,25岁的沈慕羽热血沸腾,积极响应抗日救亡,在马六甲晨钟青年部组织戏剧团和歌咏队,参加宣传队,还组织捐资抗日。1942年,马来西亚沦陷时,沈慕羽与兄长沈慕周一同被捕入狱,此为首度入狱。囚禁期间,因吃了白

    凤凰周刊 2009年7期2009-06-28

  • 苦行僧谈金融危机
    我专程上山拜访苦行僧净心和尚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只比我儿子大3岁,出家前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自己开过公司,当过老板。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问他为什么出家当和尚,但他的回答却让我大失所望,他说他从小就喜欢流浪生活。他的住处是一间半坍塌的土屋,炕上连炕席都没有,只铺了一些茅草。我说这能行吗?他吃惊地说,这有什么不行的?他住在这屋里已经太奢侈了。更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位身无分文的苦行僧跟我谈的不是修行,却是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他对金融危机有两个观点。第一,他认为美国的

    意林 2009年14期2009-05-14

  • 智慧的心灯
    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光正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瞎子过来了。”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一丝概念,他看不到鸟语花香,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惘和可笑?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硭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

    报刊荟萃(上) 2009年4期2009-04-27

  • 是经济危机还是文化危机
    云游和尚,也叫苦行僧。他们的宗旨是化缘生活,而且食不能有隔夜粮,穿不能有隔季衣,也就是要保持绝对清贫,不允许有—-点儿财富。并且他们不允许在同一个地方住长时间,要不停地到处走,到处化缘,为所到之处祈祷、祝福。他所以在这里住下来是因为父亲前些日子脑中风,这里距青岛近,可以随时看望一下老人家。第二天我拿了自己的—本书,还提着一包炒花生,专程上山拜访净心和尚。净心只比我儿子大3岁,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自己开办过装潢公司,当过老板。也许是职业的癖好,我最感兴趣的话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3期2009-03-24

  • 既要欢乐也要养生
    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简单朴素,长寿者却比比皆是。现代人,被世俗的诱惑所包围,追求身体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自由,“苦行僧”的生活是不合适的,但是渴望身体健康的心态没有变。于是,欢乐养生的概念就被提了出来。古人云,人性有三,曰天性,曰秉性,曰习性。天性纯善,秉性纯恶,习性可善可恶。即孟子、荀子、告子所论之性也。“养生”是复天性,“欢乐”是随秉性,看上去有点冲突,但如果能合理的结合,就是把“习性”的善尽量发挥到极致。说了再通俗一点,就是把个人的生活

    现代家庭 2009年1期2009-01-17

  • 我们需要老战式的“苦行僧
    白谦诚老战是苦行僧吗?不是。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怎么可以和四处化缘、靠人施舍过活的寄生虫——行僧并提呢?如果硬要说老战是苦行僧,那么,他也是另一种苦行僧。他所修的不是”看破红尘”“玄虚奥妙”的仙道,而是带给人类幸福的共产主义之道:他到处奔走,四海为家,不是为了妖言惑众,骗人钱财,而是辛勤地劳动,为人民创造幸福的生活。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苦行僧”吗?难道我们还会嫌这样的“苦行僧”太多吗?不,不是嫌多,而是需要更多这样的“苦行僧”。“西游

    中国青年 1960年8期1960-08-20